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出自《道德經》老子第五章,大自然是沒有感情的,它對萬物都等同祭壇的貢品;老子理想中的聖人(不特指君主)也是不動感情的,對一切人都任其自生自滅。這句話也是《道德經》里道家與儒家最具衝突,也最切中我們對國學的錯誤常識的一句。

基本信息

簡介

魏源本義:“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莊子·天運》:“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
狗在古代是普通百姓作祭祀用的牲畜(因為用不起豬、牛、羊等大的牲畜)。隨著社會風氣的演變,人們漸漸不再用真的狗,而是用草扎一隻狗形來代替(就相當於後來在拜祀的時候,用面做的豬頭來代替真的豬頭一樣)。芻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碰都不敢隨便碰;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就把它扔下不管了。

來源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若守於中。

譯文

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
天地之間,不正像風箱一樣嗎?雖空虛卻不會窮竭,越動,它的風就越大。
政令繁多反而使人困惑,更行不通,只會加速失敗,不如保持虛靜任其自然發展。

解釋

此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大意為:天地是無所謂仁慈的,它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萬物自然運作而不加干預;聖人不會因仁慈而有所偏愛,任由百姓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加干預。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大概是天地對萬物不加干預而任由其自生自滅。看似冷漠,其實正是最好的態度。
老子在那個動亂的年代,看到了一切勾心鬥角,真假善惡的鬥爭,遂寫下五千言,道理只有一句——世間“好”與“不好”,“善”與“不善”,都是同等地位的,是一個事物的兩面,相生相剋,互為其根;沒有絕對的“好”與“善”。一味追求事物的“好”的一面只能導致另一面的反彈。之後老子便認為,最好的社會秩序應該是沒有“仁”這個概念的。因為沒有“仁”,也就意味著沒有“不仁”。

出處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五章。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37章在前,第38章之後為《德經》,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
《道德經》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典,所以有學者認為《道德經》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前三十七章講道,後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