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天上玉屏”之譽的玉屏峰,海拔高度1716米,其周圍景點密布,左有“獅石”,右有“象石”,形成“青
獅白象守文殊”的形勝之地;國之瑰寶——迎客松,近在咫尺;“左天都,右蓮花,背倚玉屏峰,兩峰秀色,俱可手攬”,被譽為“黃山絕勝處”。玉屏峰介於天都、蓮花峰間,為36小峰之一,海拔1716米。峰壁如玉雕屏障,故名“玉屏峰”。明代普門和尚曾在峰上為文殊菩薩建有文殊院,今在其舊址建王屏樓賓館,樓距峰巔36米。明徐霞客游此,讚嘆不已:“左天都,右蓮花,背倚玉屏樓,兩峰秀色,俱手可挽。四顧奇峰錯列,眾壑縱橫,真黃山絕勝處.介紹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評述:一光明頂之曠,桃花源之幽,石
|
筍矼之奇,各擅其異,唯文殊院兼收之。”1996年9月開通的玉屏索道,又為玉屏峰增添新景。索道上站房設在玉屏樓分部處,下站房設在想光閣西側的白砂崗上,全線長2010米,設10座支架,單線自動循環車廂式,每車乘坐6人,一次行程僅6分鐘。有句云:“長索牽錦繡,凌空上玉屏。”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台,左有青獅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台。登台四眺,景色奇絕。清人汪土宏有詩讚曰:“玉屏峙霄漢,鳥道度松門。昨日登臨處,諸峰展底存;雲今甘在下,嶂出爾何尊。極目無窮盡,空青抹一痕。”峰壁刻有毛澤東“江山如此多嬌”和朱德“風景如畫”的手跡,獅石上刻有劉伯承所題《與皖南抗日諸老同志游黃山》的詩篇,又有“一覽眾山小”、“黃山第一處”、“雲海大千”、“宇宙大觀”、“別有天”、“佛陀境”等大量古今石刻,內容氣勢磅礙,書法藝術精湛,是絕好的人文景觀。舊有諺語。“不到文殊院,不見黃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