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蟄蟲丸

大黃蟄蟲丸

大黃蟄蟲丸,丸劑。主要有改善微循環,增加心肌營養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集,抗動脈粥樣硬化,防治腸粘連,保護慢性肝損傷,促進體內血決的吸收,減少血栓重量等作用。

基本信息

簡介

名稱:大黃蟄蟲丸

劑型: 丸劑

大黃蟄蟲丸大黃蟄蟲丸

藥物組成:熟大黃300g,土鱉蟲(炒)30g,水蛭(制)60g,虻蟲(去翅足,炒)45g,蠐螬(炒)45g,乾漆(煅)30g,桃仁120g,苦杏仁(炒)120g,黃芩60g,地黃300g,白芍120g,甘草90g。
功效: 活血破瘀,通經消痞。

適應症

用於瘀血內停,腹部腫塊,肌膚甲錯,目眶黯黑,潮熱贏瘦,經閉不行。用於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高血壓、腦血栓,再生障礙性貧血及慢性白血病,靜脈曲張併發症與後遺症,以及外科、婦科、皮膚科、神經科等疾病。

製備方法

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用煉蜜30-45g加適量的水泛丸,乾燥,製成水蜜丸;或加煉蜜80-100g製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用法用量

大蜜丸:每丸重3g,每次1-2丸,日1-3次口服;小蜜丸:每次3-6g;水蜜丸:每次3g。

用藥禁忌

孕婦禁用;皮膚過敏者停服。

不良反應

臨床偶有過敏反應,患者皮膚出現潮紅、發癢,停藥後即消。初服時有的病例有輕瀉作用,1周后能消失。有出血傾向者可加重齒齦出血或鼻衄。

注意事項

尚不明確。

臨床套用

1.肝硬化:用本品日2次,每次1丸,早晚溫開水送服,可漸增至每日2-3次,每次1-2丸,治療肝硬化27例。結果:顯效11例,有效16例。孕婦、體弱、腹瀉及有出血傾向者忌用。

2.慢性活動性肝炎:用本品每丸3g,初服1丸,1周后增至2丸,1日2-3次,連服2月至1年。孕婦忌服。初服本丸後少數有輕瀉作用,1周后即消失。有出血傾向者,可加重齒齦出血或鼻衄,偶出血可繼服,持續出血者只可暫用。對照組用肌甙注射液0.1g,每日1次,肌注。兩組均用維生素CO.2g,1日3次;肝素樂0.2g,每日3次;維生素E10mg,每日3次,可連用2-5月。治療慢性活動性肝炎60例,其中治療組40例,男31例,女9例;年齡16-50歲;病程1年內至10年。肌甙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齡12-43歲;病程1年內至5年。根據療效標準:(症狀體徵消失,肝功恢復正常,HBsAg轉陰為治癒;症狀體徵消失,功恢復正常,HBsAg呈(+)為顯效;症狀體徵消失,肝功損害減輕但未恢復正常,HBsAg(+)為有效;症狀、體徵、肝功及HBsAg均(+)為無效)判定。結果:治療組40例,治癒7例,有效19例,無效4例;肌甙組20例,治癒4例,有效12例,無效4例。治療組優於對照組(P<0.05)。

3.乳腺增生症:用大黃、黃芩、杏仁、桃仁、乾地黃、芍藥、蟄蟲、虻蟲、水蛭、蠐螬、乾漆。如法制丸,每丸重3.3g。每次月經來以前10日開始用藥,每日2次,每次服1丸,10日為1療程。治療乳腺增生症66例,年齡15-52歲;病程10日至12年。結果症狀消失,腫塊消散為治癒,共38例;症狀消失,腫塊縮小1/2為顯效,共20例;腫塊變軟,縮小不及1/2,且有壓痛,經前期及勞累後乳痛較前減輕為有效,共6例;症狀無改變為無效,共2例;總有效率為96.7%。

4.腦梗塞:用本方(大黃9-30g、蟄蟲杏仁各12g、桃仁、赤芍、牛膝各15g、黃芩、虻蟲、乾漆、地龍、蠐螬各10g、水蛭、乾生地各20g)陰虛者可加石斛、玉竹、玄參等;睡眠差者可加黃芪、黨參、當歸等;肝陽偏亢者加天麻、鉤藤,石決明等。顱內壓明顯升高者,用20%甘露醇適當脫水,合併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治療腦梗塞34例,男26例,女8例;年齡40-50歲2例,50-60歲12例,60-70歲17例,70-80歲3例;年齡最小46歲,最大74歲。中經絡29例,中臟腑5例。結果:臨床治癒25例(73.5%),顯效6例(17.6%);有效2例(5.8%),無效1例(2.94%);總有效率為97%。

5.鶴膝風:用炒大黃9g,黃芩12g,桃仁、杏仁、赤芍、乾地黃各15g,甘草、虻蟲、蟄蟲各6g,生川烏10g、桑寄生18g、牛膝20g、烏消蛇30g,氣虛加黃芪、當歸;肝腎虧加鹿膠、杜仲、巴戟。每日1劑,水煎3次服,1月為1療程。治療鶴膝風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齡45-65歲;病程2-9年。診斷標準為雙膝疼痛腫大如鶴膝,關節屈伸不利,步履艱難,舌脈各異。結果:經1-6月治療,痊癒16例,顯效9例,有效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服藥最短者7日見效,最長者85劑治癒。

藥理作用

主要有改善微循環,增加心肌營養血流量,降低血液粘度,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凝集,抗動脈粥樣硬化,防治腸粘連,保護慢性肝損傷,促進體內血決的吸收,減少血栓重量等。

1.改善微循環:大黃蟄蟲丸以生理鹽水混懸液給以培他米松所致的血瘀症大鼠灌胃,連續7日後,給藥組症狀明顯減輕,血液流態以線流或線粒流為主,毛細管開放數增加,口徑增大,袢中紅、血細胞聚集和附壁現象減少,說明本方有明顯的改善血瘀症動物微循環的作用。

2.增加心肌營養血流量:正常和垂體後葉素致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營養血流量影響的實驗表明,本方可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微循環,而明顯增加正常和心肌缺血小鼠心肌營養的流量。

3.降低血液粘度,縮短紅細胞電泳時間。大鼠13g/kg(ig)給藥,連續4日,使腎上腺所致“血瘀”動物模型全血和血漿粘度降低,細胞電泳時間縮短。並使動脈壁伊文斯蘭含量明顯降低。

4.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凝集:大鼠體內外試驗,均有顯著抑制ADP誘導的血瘀形成,降低血小板的粘附性和血小板聚集作用。

5.抗動脈粥樣硬化:大黃蟄蟲丸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和實驗性高脂血症鵪鶉的TG和TC,同時給藥組動物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明顯減少,並使其消退加快。

6. 防治腸粘連:本方混懸液給予以夾腸造成粘連的大鼠灌胃,腸粘連的程度明顯減輕。小鼠或犬給予本丸,能使在體腸蠕動呈緩和持久的增強。

7.保護慢性肝損傷:本丸可減輕用四氯化碳和乙醇綜合造成慢性肝損傷大鼠的慢性肝病變的發生與發展;並能抑制纖維增生,防止組織纖維化。此外,對肝內沉積的免疫複合物有消除作用;達到增強免疫功能,使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轉陰。

理化性質

本品為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氣濃,味甘、微苦。應符合丸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簇晶大,直徑60-140μm。草酸鈣簇晶直徑18-32μm,存在於薄壁細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個細胞中含數個簇晶。薄壁組織灰棕色至黑棕色,細胞多皺縮,內含棕色核狀物。纖維淡黃色,梭形,壁厚,孔溝細。纖維束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方晶,形成晶纖維。體壁碎片黃色或棕紅色,有圓形毛窩,直徑8-24μm,有的具長短不一的剛毛。體壁碎片金黃色或棕色,毛窩雙圈狀,有時表面可見疣狀或針尖狀突起。體壁碎片淡黃色,毛窩邊緣為重疊圈狀。

(2)取本品6g,切碎,加硅藻土3g,研勻,加乙醇4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取半量的濾液,蒸乾,殘渣加水10ml使溶解,加鹽酸1ml,置水浴上加熱30分鐘,立即冷卻,用乙醚振搖提取2次,每次15ml,合併乙醚液,揮乾,殘渣加醋酸乙酯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對照藥材50mg,同法製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2μl,分別點於同一以羧甲基纖維素鈉為黏合劑的矽膠H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氨蒸氣中熏。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橙紅色斑點。

(3)取(2)項下的剩餘濾液,蒸乾,殘渣加水40ml使溶解,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併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滌3次,每次20ml,正丁醇液蒸乾,殘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芩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6μl,分別點於同一以含4%醋酸鈉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為黏合劑的矽膠G薄層板上,使成條狀,以醋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吹乾,噴以1%三氯化鐵乙醇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條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