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鱉蟲

土鱉蟲

土鱉蟲為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sinensis Walker)或冀地鱉(Steleophaga phancyi)的雌蟲乾燥體。又名地鱉(《神農本草經》),土鱉(《名醫別錄》),簸箕蟲(《本草衍義》),地鱉蟲、地蜱蟲(《鯽氏小兒方》),山賬螂(《本草求原》),地烏龜(《分類草藥性》),土元(《中藥形性經驗鑑別法》),臭蟲母、蓋子蟲(《河北藥材》),土蟲(《吉林中草藥》),節節蟲、螞蟻虎(《江蘇藥材志》)。其性寒、味鹹,有毒,能入心肝脾三經,具有逐瘀、破積、通絡、理傷以及接骨續筋、消腫止痛、下乳通經等功效,是理血傷科要藥,適用於癌瘕積聚、血滯經閉、產後瘀血腹痛、跌打損傷、木舌、重舌等病症。隨著自然環境的破壞,野生土元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其價格逐年攀升。

基本信息

介紹

土鱉(《名醫別錄》),簸箕蟲(《本草衍義》),地鱉蟲、地蜱蟲(《鯽氏小兒方》),山賬螂(《本草求原》),地烏龜(《分類草藥性》),土元(《中藥形性經驗鑑別法》),臭蟲母、蓋子蟲(《河北藥材》),土蟲(《吉林中草藥》),節節蟲、螞蟻虎(《江蘇藥材志》)。其性寒、味鹹,有毒,能入心肝脾三經,具有逐瘀、破積、通絡、理傷以及接骨續筋、消腫止痛、下乳通經等功效,是理血傷科要藥,適用於癌瘕積聚、血滯經閉、產後瘀血腹痛、跌打損傷、木舌、重舌等病症。

相關配伍

1、治骨折筋傷後期,筋骨軟弱無力者,常配伍續斷、杜仲等,如壯筋續骨丸。(《傷科大成》)

2、治癓瘕痞塊,常配伍柴胡、桃仁、鱉甲等,如鱉甲煎丸。(《金匱要略》)

炮製

採集加工

宜在夏、秋蟲子發育繁殖旺季進行,其中以9~10月為主要採收季節;各地亦可根據當地氣候以及各蟲態的生長發育進度,靈活掌握。

炮製方法

曬乾。

生長環境

常潛伏在山野的樹根爛草,晝伏夜出。

1、地鱉:生活於腐殖質多的林地下或潛伏於屋內外的牆腳、柴堆、雜物等陰濕鬆土中,糧倉底下、老舊廚房、灶腳或油坊陰濕處。

2、冀地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主要分布於河北、陝西、甘肅、青海、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湖南等地。

藥材性狀

1、地鱉,呈扁平卵形,長1.3~3cm,寬1.2~2.4cm。前端較窄,後端較寬,背部紫褐色,具光澤,無翅。前胸背板較發達,蓋住頭部;腹背板9節,呈復瓦扶排列。腹面紅棕色,頭部較小,有絲狀觸角1對,常脫落,胸部有足3對,具細毛和刺。腹部有橫環節。質鬆脆,易碎。氣腥臭,味微鹹。

2、冀地鱉,長2.2~3.7cm,寬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邊緣帶有淡黃褐色斑塊及黑色小點。

文獻論述

1、《本草經硫》:庭蟲,治跌扑損傷,續筋骨有奇效。乃足顧陰經藥也。夫血看,身中之真陰也,灌溉百骸,局流經絡者也。血若凝滯,則經絡不通,陰陽之用互乖,而寒熱洗洗生焉。鹹寒能人血軟堅,故主心腹血積,題瘕血閉諸證。血和而營衛通暢,寒熱自除,經脈調勻,月事時至而令婦人生子也。又治瘧母為必用之藥。

2、《長沙藥解》:庭蟲善化瘋血,最補損傷,《金醫》鱉甲煎丸用之治病瘧日久,結為額瘸;大黃磕蟲丸用之治虛勞腹滿,內有乾血;下痰血湯用之治產後腹痛,內有痰血;士瓜根散用之治經水不利,少腹滿痛。以其消額而破癱也。

3、《本草求真》:魔蟲,古人用此以治跌扑損傷,則多合自然銅、龍骨、血竭、乳香、沒藥、五銑錢、黃荊子、麻皮灰、狗頭骨。以治下腹痛、血痛、血閉,則台桃仁、大黃。各隨病症所因而用之耳。

4、《本經》:主心腹寒熱洗洗,血積瘸癰,破堅,下血閉。

5、《藥性論》:治月水不通,破留血積聚。

6、《本草衍義》:乳脈不行,研一枚,水半合,濾清服。

7、《綱目》:行產後血積,折傷滾血,治重舌,木舌,口瘡,小兒腹痛夜啼。

8、《本草通方》:破一切血積,跌打損傷,接骨。

9、《本草再新》:消水腫,敗毒。

10、《分類草藥性》:治跌打損傷,風濕筋骨痛,消腫,吹喉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