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食人俑1
製造年代: 唐
材料: 陶
規格: 通高28.5厘米
收藏地: 中國歷史博物館
介紹
唐代達到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代,唐代的大都市,吸納融匯西方文化。支持唐代雕塑的兩大要素為佛教造像以及陵墓陪葬雕刻。由隋至唐,以俑群陪葬的習俗久盛不衰,俑的質地有木、石、泥、陶、甚至瓷質,不但數量巨大,俑的造型也隨之變化。隋至初唐的塑造處於由南北朝向盛唐的過渡階段,時時流露出北齊、北周時期遺留的遊牧特色。侍女俑面容呆板,缺乏生氣。而到盛唐,藝術風格一變,人物俑尤其女俑,形體趨向肥滿豐腴,造型準確,姿態傳神,面容安逸,輪廓曲線富於變化,顯示出唐代的審美趣味。陶俑此時充分體現唐代在圓雕造型中取得的傑出成就。車馬已不再是俑群的中心,漢代的出行儀仗俑也逐漸消失,繼之而起的中心主題是盛裝侍女和裝飾華麗的駿馬。晚唐之後,俑雕藝術漸趨低迷。
圖中大食人陶俑上淺黃釉。此時唐代陶俑又開始恢復俑底部加托板的秦代作法,大量的唐三彩獸、人均用以支撐。大食人並腿直立,頭戴高帽,身著束腰服裝,下身著褲。他左臂按於胸前,右臂下垂至腰間,手中握胡瓶,模樣拘緊而謙恭。
唐代陶俑仿製品極多,收藏愛好者須加小心。市場估價約人民幣數千元。
大食人俑2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大食人俑,唐,高28厘米。
俑頭戴尖頂折沿帽,長臉,深目高鼻,滿鬢鬍鬚,其形象與《新唐書》卷二三八中記載的大食“男子鼻高,黑而髯”相吻合。俑身穿右衽衣,腰中系帶,足登長筒靴,肩背行囊,手執水壺,身體前傾,作行進狀。
大食是唐朝人對阿拉伯人的專稱。唐高宗時,大食人打敗波斯帝國,占領了伊朗高原,並於永徽二年(651年)向唐遣使朝貢。之後,兩國通過絲綢之路交往日益頻繁。許多大食商人往來於陸路與海路,在做商品交易的同時也將伊斯蘭教帶入中國,並開始在中國的西安、廣州、泉州等地定居。唐代墓葬中發現的大食人俑就是這一歷史背景的產物。唐朝與大食之間的衝突也時有發生。天寶十年(751年),唐朝將領高仙芝在怛邏斯城(今哈薩克斯坦江布爾城附近)與大食將領吉雅德·本·薩利赫相戰。此次戰役由於唐朝的敗績而使大食兵掠走了大量中國俘虜,其中包括不少織匠、金銀匠、畫匠等,包括造紙術在內的多種中國工藝技術因而西傳,對西方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這個作長途跋涉狀的大食人俑是我們見證唐代絲綢之路上漫漫商隊的一個縮影,形象而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