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寡人願安承教
梁惠王 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 ,有以異乎 ?”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 ,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 有肥肉,廄 有肥馬,民有飢色 ,野有餓莩 ,此率 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 ;為民父母 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仲尼 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為其象人 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 飢而死也?”
梁惠王曰:“晉 國,天下莫強焉 ,叟之所知也 。及寡人之身 ,東敗於齊,長子死焉 ;西喪地於秦七百里 ;南辱於楚 。寡人恥之 ,願比死者一灑之 ,如之何則可?”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 仁政於民,省刑罰 ,薄稅斂 ,深耕易耨 ,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 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 ,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 ,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 其民,王往而征之 ,夫誰與王敵 ?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注釋
1 選自《孟子·梁惠王上》,題目是編者加的。寡人,寡德之人,古代國君的自稱。安,安心,專心。承教,受教。
2〔梁惠王〕即魏惠王,名(yīng),惠是諡號,戰國時魏國的國君(公元前370—前319年在位)。惠王八年,魏從安邑(現在山西夏縣)遷都大梁(現在河南開封),所以又稱梁惠王。
3〔以梃(tǐng)與刃〕用棍和刀。以,用。梃,棍棒。刃,刀。
4〔有以異乎〕有什麼不同嗎?以,助詞。
5〔政〕行政手段。
6〔庖(páo)〕廚房。
7〔廄(jiù)〕馬圈。
8〔飢色〕飢餓的樣子。
9〔野有餓莩(piǎo)〕郊外有餓死的人。野,郊外。莩,通“殍”,餓死的人。
10〔率〕帶領。
11〔獸相食,且人惡(wù)之〕虎狼食禽獸,人尚且憎惡。且,尚且。惡,憎惡。之,指獸相食這件事。
12〔為民父母〕古人認為,百姓是王侯的子民,王侯要撫養百姓。
13〔惡(wū)在其為民父母也〕怎么還能做百姓的父母呢?惡在,何在。惡,疑問代詞,哪裡。
14〔仲尼〕孔子,字仲尼。
15〔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一個製作殉葬用的偶人的人,該不會有後代吧。作,製作。俑,陪葬用的偶人。用陶或木做成。後,後代。
16〔為其象人〕因為那些偶人像人。其,指偶人。象,好像。
17〔斯民〕這些老百姓。
18〔晉國,天下莫強焉〕天下沒有比晉國更強的國家了。春秋時,晉國疆域逐漸擴大,現在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一角都屬晉國。後於公元前376年,韓、趙、魏三家分晉地,晉遂亡。魏原來也屬晉,所以魏惠王自稱晉國。
19〔叟(sǒu)〕古時對老年人的敬稱。
20〔及寡人之身〕到了我身上。及,到,達到。
21〔東敗於齊,長子死焉〕梁惠王三十年(前340),齊國用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在馬陵大敗魏軍,殺魏將龐涓,俘虜太子申(惠王長子)。《史記》只記他被俘,未知死於何時。
22〔西喪(sàng)地於秦七百里〕梁惠王三十一年(前339),秦國伐魏國,魏因安邑離秦近,遷都大梁。後魏屢獻河西之地(指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的西邊一帶)給秦國。
23〔南辱於楚〕指梁惠王后元十一年(前324)魏在襄陵(現在河南睢縣西)被楚國打敗的事。
24〔寡人恥之〕我以之為恥。之,代敗於齊、秦、楚之事。
25〔願比死者一灑(xǐ)之〕願意為戰死者報仇雪恨。比,為(wèi)。灑,通“洗”,洗雪。
26〔地方百里而可以王(wàng)〕有縱橫各百里的土地(指小國)就能夠稱王(為天下之主)。方百里,方形兩邊相距一百里。
27〔施〕推行。
28〔省刑罰〕減少刑罰。省,減少,精簡。刑罰,古時刑指肉刑、死刑,罰指令罪犯用金錢贖罪,都是對罪犯實行懲治。
29〔薄稅斂〕減輕賦稅。薄,減輕,減少。稅斂,國家向百姓徵收的錢糧。
30〔深耕易耨(nòu)〕深耕土地,除去雜草。易,治。耨,鋤草。
31〔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壯年人用餘暇的時間學習孝悌忠信。孝,孝順父母。悌,恭順兄長。忠,忠心愛國。信,誠實待人。
32〔事〕侍奉。
33〔長上〕比自己年長和地位高的人。
34〔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可以使(壯年人)製作棍棒用來打擊秦國和楚國的武力了。意思是壯年人都尊君親上就會為國效死。堅甲利兵,堅固的盔甲,鋒利的兵器,用來代表整個兵力。
35〔彼奪其民時〕國君搶占了老百姓耕作的時令。彼,那個,那個國君。奪,搶去,占去。民時,指百姓耕種收割的時令。
36〔陷溺〕陷到井裡,淹在水裡,意思是暴政害民。
37〔征之〕討伐他們(不行仁政的國君)。
38〔敵〕敵對,能抵抗。
翻譯
梁惠王說:“我樂於聽取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殺死人,(性質)有什麼不同嗎?”
惠王說:“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又問道:)“用刀子殺死人跟用苛政害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惠王說:“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說:“廚房裡有肥嫩的肉,馬棚里有壯實的馬,(可是)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有餓死的屍體,這如同率領著野獸來吃人啊!野獸自相殘食,人們見了尚且厭惡,而身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卻不免於率領野獸來吃人,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孔子說過:‘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該會斷子絕孫吧!’這是因為木俑土偶像人的樣子卻用來殉葬。(這樣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讓百姓們飢餓而死呢?”
梁惠王說:“我們魏國,以前天下沒有哪個國家比它更強大的了,這是老先生您所知道的(可是)傳到我手中,東邊敗給了齊國,我的長子也犧牲了;西邊又丟失給秦國七百里地方;南邊被楚國欺侮,吃了敗仗。對此我深感恥辱,想要為死難者洗恨雪恥,怎么辦才好呢?”
孟子回答道:“百里見方的小國也能夠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對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罰,減輕賦稅,(提倡)深耕細作、勤除雜草,讓年輕人在耕種之餘學習孝親、敬兄、忠誠、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長,(這樣,)可以讓他們拿起木棍打贏盔甲堅硬、刀槍銳利的秦楚兩國的軍隊了。他們(秦、楚)常年奪占百姓的農時,使百姓不能耕作來奉養父母。父母受凍挨餓,兄弟妻兒各自逃散。他們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討伐他們,誰能跟大王對抗呢?所以(古語)說:‘有仁德的人天下無敵。’大王請不要懷疑這個道理了。”
考證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孟子 梁惠王上》)。這是最權威的解釋,其經典之處在於,它不但是對這句話的解釋,更是其出處。事實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一語即非出自《論語》,也非出自《禮記》,而恰恰是出自孟子與梁惠王的這一席話。正是《孟子》史無前例地記載了孔子的這一句話,並同時闡述了孔子這么說的理由——因為俑太像人了。在這裡孟子並沒有解釋“其無後乎”的具體含義,但言下之意無疑是鄙視的態度。從某種角度來說,孟子的理解是不容置疑的——與其質疑他的理解,還不如乾脆質疑他憑空捏造孔子的話。
除此之外,宋朝的朱熹還對此作了補充。他說:“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機發,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其必無後也。(《孟子集注》)”
“芻靈”即用茅草紮成的人馬,為古人送葬之物。《禮記·檀弓下》記載:“塗車芻靈,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明器指的是古代人們下葬時帶入地下的隨葬器物, 即冥器。)
老子的《道德經》和《莊子》“天運”篇中也出現過“芻狗”,即祭祀時用草扎的狗來代替活的狗作為祭品,祭祀完如同廢物,隨意丟棄踐踏。
孔子如此厭惡發明俑人殉葬的人,自然是贊同那之前的葬法了。但俑人之前並非真人,而是草人。因此孔子決不是贊同真人殉葬,而是贊同使用草人。俑人不過比較像真人,孔子尚且反對,何況用真人殉葬呢?商朝時期是流行真人殉葬的,考古發現很多商代墳墓中都有人殉的遺蹟,周朝予以禁止,轉而採用芻靈、即草人來取代活人。後來有些諸侯國漸行奢華風氣,使用更加像人的精緻俑人,這其實在開歷史的倒車。如果把孔子的話,放到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理解,就不難發現,他是希望回復周禮,以免文化的倒退。
例子
北鎮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罪可勝道哉!(清·張潮《虞初新志·姜貞毅先生傳》)
近義詞
罪魁禍首、元兇巨惡
英文翻譯
The initiator of e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