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對外貿易港口

大運河對外貿易港口

大運河對外貿易港,簡稱“運河外貿港”,或京杭州運河貿易港。顧名思義,是大運河沿岸歷史上形成的對海外貿易的港口。最重要的有大都、揚州、杭州等。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六個省市,溝通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為發展南北交通,溝通南北之間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繫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公元前486年始鑿,1293年通航,持續1779年。隋代開鑿京杭大運河以杭州為終點。大運河對外貿易史,開始繁盛於隋。

基本信息

概述

大運河對外貿易港,簡稱“運河外貿港”,或京杭州運河貿易港顧名思義,是大運河沿岸歷史上形成的對海外貿易的港口。最重要的有大都、揚州、杭州等。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六個省市,溝通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為發展南北交通,溝通南北之間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聯繫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公元前486年始鑿,1293年通航,持續1779年。隋代開鑿京杭大運河以杭州為終點。大運河對外貿易史,開始繁盛於隋。

相關介紹

隋朝,為把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豐富物資運往洛陽,開鑿了“永濟渠”、“通洛渠”。610年開鑿江蘇鎮江至浙江杭州(當時的對外貿易港)長約400公里的“江南運河”;洛陽與杭州之間全長1700多公里的河道,直通船舶。隋朝,杭州“川澤沃衍,有海陸之饒,珍異所聚,故商賈並輳”。杭州商業、經濟從此有了很大的發展。唐代以後,杭州後工業、商業、文化十分發達,成為重要貿易港口,日本、高麗、大食、波斯等地商人來往於此。
唐、宋兩代對大運河繼續進行疏浚整修。唐、宋都專設有轉運使和發運使,統管全國運河和漕運。

大運河對外貿易港口大運河對外貿易港口
運河每年漕運量由唐初的20萬石,逐淅增大到400萬石,最高達700萬石(約合今 11.62億公斤)。由於航運的發展和商業的繁榮,運河沿岸逐漸形成名對外貿易港口揚州和杭州等重要城市。唐末,吳越國因免遭戰亂,杭州港口“海舶常至”,海外貿易日趨繁榮,並在杭州設定我國最早的對外貿易管理機構博易務
宋代杭州海外貿易進入鼎盛時期,與海外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通商。北宋端拱年間,朝廷先於杭州設掌管蕃貨、海舶、征榷、貿易、招商之事的海外貿易專職機構兩浙市舶司,不久又設杭州市舶司。至元祜二年 (1087年)止,杭州市舶司與廣州、明州(今寧波)市舶司並存近百年,史稱“市舶三司”。杭州港對外貿易興盛,稅收相當可觀,成為朝廷重要財政來源。
揚州“七八·二人防工程”工地,發現大量單色釉、多色釉陶瓷器殘件和器物,窯口可辨認的有長沙窯、壽州窯、宜興窯、越窯等,眾多器物尚難辨認窯口來源。器形和釉色,與全國名窯產的有相似之處,揚州至今未發現唐代燒窯,大量陶瓷是各地產運的。揚州是唐代非常繁榮的對外貿易港口城市,唐代陶瓷器大量從海上出口。
揚州發現大批波斯陶片。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揚州徵集到了一件雙耳綠釉大陶壺,採集到陶片標本。陶器在胎色、胎質以及化學成分等各方面都與中國綠釉陶器有明顯區別,屬波斯產品。波斯陶發現地,集中揚州東南近郊,是唐揚州城外唐墓區。陶片多出土於晚唐、五代地層內,遺物屬中晚唐或五代,是8世紀晚期至9世紀的產品。唐瓷外銷,波斯陶器流唐境。
元朝專設都漕司正、副二使,總管運河和漕運事宜。會通河航道窄淺,水源不足,年漕運量不到10萬石。元朝統治地區廣闊,中國和歐洲各國、西亞各國、東南亞各國的商業來往很多。中國一些較大的城市,如大都、揚州、杭等,商業非常發達。從杭州到大都的南北大運河全部修好,從長江口坐船到大都只要十多天。
明、清兩代均建都北京,對元朝大運河進行了擴建。明清兩代規定運河漕船的載重量為400石。明朝漕船載重吃水不得超過3尺,年漕運量約400萬石。清代規定漕船載重吃水不得超過3尺5寸,年漕運量約400萬石。明初,朝廷“海疆不靖”,禁商出海貿易;後期,“倭亂”行海禁政策,杭州外貿易衰退。寧波雙嶼港,16世紀,斯港有最大經濟腹地---寧、紹、杭、嘉、湖、松、蘇、常經濟區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是國內的製造業中心和大宗出口商品的主產地,是全國經濟中心。因浙東運河與大運河相連,海舟過杭州灣就可入內河。寧波,是大運河的外圍對外貿易港。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杭州被闢為對外通商口岸,翌年設海關於杭州拱宸橋堍。據中國《海關關冊》統計,光緒二十二年至民國26年(1937年)的42年間,經由杭州關集運出口貨物累計值銀771,664,737關平兩;徵收關稅值銀27,152,047.7關平兩;光緒三十一年至民國22年的28年間,按海關章程行駛出入杭州港口的中外商船193,556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