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和田市位於新疆最南端,地處喀喇崑崙山與塔克拉瑪乾大沙漠之間,全市南高北底,北寬南窄,由南向北傾斜。是喀拉喀什河與玉龍喀什河的沖積平原。地處東經 79°50′20 〞 -79°56′40 〞,北緯 36°59′50 〞- 37°14′23 〞,東西最寬為 60 公里 ,南北最長約 200 公里 。海拔在 1300-1450 米之間。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 11.1℃ -13℃ ,全年日照充沛。歷史
和田大葉苜蓿在於田的生長史
和田大葉紫花苜蓿在我國西部的生長史大約有2000餘年,在全地區七縣一市中屬我于田縣大葉紫花苜蓿種植面積最多、品種最優良,在我縣山區就有種植40餘年的大葉紫花原種苜蓿。
主要特徵
和田大葉紫花苜蓿主要特性
根據農業部畜牧總局1981年下達的系統研究整理新疆苜蓿農家品種的任務,原新疆八一農學院草原系教授閔繼淳教授,在全疆蒐集30份苜蓿樣品進行了系統的科學研究,從株型、葉片大小、再生速率、生育期等症狀加以區分,最後把全疆苜蓿分為3個農家品種,其中之一的和田大葉紫花苜蓿是地方農家最優品種,適應性強,品質優良,是當地農牧民長期以來有意識的選育摘培而形成的。 本品種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特別發達,株型直立,多分枝,分枝可達到120株,莖方形內空,葉片特別大,花紫色為主,晚熟,在我縣生育期100——110天。產量高,再生速度快,一年能收三至四茬鮮草,第二年乾草產量可達1600KG/畝,(鮮草一般可達6000KG),一般條件下可收穫一噸乾草,在科學管理條件下,一畝地可收穫種子60KG,一般管理條件下20~65KG,壽命長,耐衰老,在和田地區常規管理條件下壽命長達25年以上,鮮草產量下降幅度與年度之間變化不大,耐旱性強,在和田地區7月份之前不澆水不會旱死,也很耐寒,在最低氣溫下35攝氏度以內能安全越冬。種子田可以利用12年左右。
成分
和田大葉紫花苜蓿成分
和田大葉紫花苜蓿的營養價值很高,粗蛋白、維生素和礦質含量豐富,蛋白質的胺基酸組成比較齊全,動物必須的胺基酸含量高,適應性好,各種家畜喜食,嫩苜蓿咳以做為畜禽良好的蛋白質,維生素補充料。
發展情況
和田大葉紫花苜蓿發展情況
我縣根具中央西部大開發機遇和地委、縣委退耕還草(和田大葉紫花苜蓿)之有利條件。目前,我縣共有和田大葉紫花苜蓿98500畝,2003年可達150000畝。除此之外,如將和田大葉紫花苜蓿加工製成顆粒飼料,可進一步提高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