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歷史是有其發展定律的。不同的學者,針對不同的歷史事實,從不同的角度,闡釋不同的“歷史血酬定律”。這個“血”是血的代價,血的事實,血的記憶。
第一定律——黃炎培窯洞定律;第二定律——狡兔死,走狗烹定律;第三定律——權力包圍定律;第四定律——敵戒定律;第五定律——朋黨定律;第六定律——黃宗羲定律;第七定律——五世而斬定律;第八定律——權大欺主定律;第九定律——皮毛定律。
本書,就根據這歷史九大血酬定律,對大清王朝歷史上最為赫赫有名的十九名臣重新進行歷史的認識或剖析。
本書旨在探討了大清歷史上上層人們的生存妙法、失敗之鑑,更為我們揭開了古代中國社會表面現象下的真實面貌,以及隱藏在定律背後的終極定律。
本書目錄
敵戒定律下的慘殺
從同仇敵愾到分崩離析
——被努爾哈赤害死的親兄弟舒爾哈齊
欲望在隨實力增長
矛盾在私慾里激化
最後死於幽禁之中
權大欺主定律的悲哀
從隻手遮天到被毀墓掘屍
——為大清立國作出卓越貢獻的多爾袞
小小年紀韜光養晦
皇位爭奪避害從利
攝政如親政的權力頂峰
大清對多爾袞的評價
千秋功罪後人評說
從輔政功臣到巨奸大憝
——勵精圖治的“滿清第一勇士”鰲拜
勇猛善戰的“巴圖魯”
猖狂的“鰲拜輔政”
不過是一山難容二虎
從鰲拜敗國看功臣心態
從“癩蛤蟆”到登基坐殿
——“癩蛤蟆”投胎轉世的袁世凱
“癩蛤蟆”投胎轉世
小站練兵培植勢力
光緒臨死要“斬袁”
東山再起篡奪江山
復辟帝制,自取滅亡
一介失敗奸雄而已
五世而斬定律下的輪迴
從心腹知己到獲罪倖免
——康熙的左膀右臂明珠
消除鰲拜集團的智囊
平藩復台安俄建奇勳
八大罪狀歸於一身
皇帝開恩幸保命
從權勢大臣到“第一罪人”
——下場悽慘的權相索額圖
最有權勢大臣的密術
統一全國建立功勳
與俄談判簽訂條約
“本朝第一罪人”被懲
狡兔死,走狗烹定律下的鬧劇
從叱吒一時到家破人亡
——撫遠大將軍年羹堯
“年大將軍”威名崛起
君臣知遇而如魚得水
自我陶醉而忘乎所以
緣何致死的眾說紛紜
從權傾一時到毀於一旦
——皇親世族國舅爺隆科多
青雲直上的皇親世族
參與雍正的奪儲陰謀
對恩寵有加的自我擔憂
盛極而衰走上不歸路
不過是兔死狗烹而已
權力圍定律下的謹慎善終
從明之長城到降清貳臣
——-被乾隆列為貳臣甲等的洪承疇
松錦決戰戰敗被俘
洪恩未報為何反目成仇
被乾隆列為貳臣中的甲等
從文人秀才到封疆大吏
——歷任封疆大吏和宰輔的鄂爾泰
封疆大吏和宰輔的作為
真知灼見的用人策略
發跡秘史的歷史評析
從平民到郡侯
——寵辱不驚的一等侯楊遇春
“勁勇巴圖魯”名號的由來
處理邊務頗有建樹
年近八旬善終故里
黃炎培窯洞定律中的警戒
從“二皇帝”到被滿門抄斬
——蓋世神奸和珅
和珅的發跡秘史
擅執朝政二十餘載
不過一場夢而已
黃炎培窯洞定律的警戒
朋黨定律下的扭曲
從國之重臣到國之罪人
——鴉片戰爭中頗受爭議的琦善
南下“倒霉”之旅
國勢將頹的兩難抉擇
喪權辱國的外交條約
令人沉痛的歷史反思
皮毛定律里的吶喊
從威震四海的英雄到發配邊疆的“罪臣”
——熊熊火光中的民族英雄林則徐
等待濟世匡時的機會
走上抗擊英夷的道路
發配伊犁效力贖罪
憶往昔後人無限感慨
從錚錚鐵骨到憤郁而終
——屈辱中不屈的一面旗幟左宗棠
年輕氣盛的湘上農人
“不凡之才”出山佐軍
鮮血染紅的“中興名臣”桂冠
洋務運動的領軍人物
千里荒蕪的西北局面
收復祖國的大好河山
千古一人悲情辭世
黃宗羲定律下的抗爭
從“中興名臣”到“賣國賊”
——備受蔣介石推崇的曾國藩
銳意功名鯁直敢諫
剿平太平而封侯拜相
辦理洋務以圖自強
“中興名臣”與“賣國賊”
曾國藩的用人為官之道
從抗夷名將到橫屍荒野
——被晚清“倚為長城”的親王僧格林沁
不遺餘力鎮壓太平軍
勇武親王力敵英夷入侵
馬革裹屍,死後極盡哀榮
從權傾一時到謗滿天下
——毀譽不一的晚清重臣李鴻章
疆場建功的翰林京官
自強求富的洋務領袖
節節退讓的外交策略
身敗名裂於甲午之戰
退居兩廣後的群議指摘
風燭殘年嘆息而逝
蓋棺難以論定的爭議
從飽學碩儒到中樞重臣
——亦方亦圓的晚清重臣張之洞
飽學碩儒的清流派領袖
力主抗法興辦洋務
襄助維新卻又守舊
難扭國運的中樞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