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雙港鎮位於桐城市東南部,毗鄰省級雙新經濟開發區。雙港歷史悠久,北宋時為全縣古鎮之一,南北均可泊船,故名雙港。所屬練潭為古驛站,清代列為桐城四大名鎮之一。雙港交通便捷,滬蓉高速、楊新公路(省二級公路)穿境而過,206國道、京九鐵路近在咫尺,距合肥經濟圈僅1小時車程,全鎮鎮域面積96平方公里,現轄18個行政村,鎮域總人口6萬人。
行政區劃
雙港鎮下轄18個行政村,分別為雙鋪村、龍山村、天城村、鴨子村、長楓村、潘賽村、福塘村、福華村、福橋村、唐興村、練潭村、徐杉村、山明村、青城村、鄭圩村、白果村、民畈村、南河村。
經濟發展
雙港鎮是桐城的經濟重鎮,素有“塑膠之鄉”、“魚米之鄉”、“教育之鄉”之美譽,是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省中心建制鎮,2009年被列為安徽省“擴權強鎮”試點鎮。
雙港鎮經濟發展迅速,現已形成雙港工業集中區、練潭工業集中區、華貓工業集中區、長楓工業集中區和浙江蕭山工業集中區五大工業集中區,工業集中區面積有2000餘畝。形成了以醫藥食品包裝生產、工程塑膠生產、無紡布生產、機械製造等行業為基礎的產業集群。
2012年,實現工業生產總值35.2億元,比上年增長40%;財政收入6267萬元,比上年增長62%;農民人均純收入9582元,比上年增長15.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3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工業投資8.2億元,比上年增長32%。
2013年,實現工業生產總值39.8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5220萬元,超額完成市委、市政府下達的任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2億元,比上年增長48.8%;規模以上企業28家,總銷售收入達35.67億元。
2014年在桐城市促進科學發展綜合考評中被評為先進單位。當年完成財政收入5512.1萬元,增長5.6%;實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 43 億元,增長7.5%。
目前雙港鎮擁有工業企業2500餘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38家。2016年完成工業總產值69.8億元,其中,規模企業總產值66億元;全年實現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22.2億元;實現財政收入8220萬元。
社會事業
集鎮建設
城鎮品位正在提升。雙金戰備公路開工建設,征地和拆遷工作全面完成;雙白大橋另址重建工程進展順利,基礎澆鑄已經完工,大橋引路及雙白新路建設也將啟動;投入資金完成8000多平方鎮區道路修補;投資380餘萬元修建1.2公里貫穿銀杏花園的西濠路;政務新區主幹道路建成並進行了綠化。
教育
教育事業成就輝煌,境內擁有高中一所、國中三所、國小十八所;其中有安徽省示範 高中天城中學、安慶市示範 國中練潭中學,每年中高考錄取率和推進素質教育成果名列全市前列,雙港籍在外各行業建樹者不勝枚舉。
文化旅遊
1、潘氏宗祠
在桐城《木山潘氏宗譜》上記載:“明之初自鄱陽湖瓦屑壩來止桐之木頭山愛其土風淳樸”。這說明本族是元末明初從瓦屑壩遷移到桐城。由此可推算出此支潘姓極有可能是由江西婺源,自發地經官方渡口饒州瓦屑壩,遷至安徽桐城雙港潘家祠。
潘氏得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料記載,來歷有三:一是周文王子畢公高之子伯季食采於潘地,其子孫因此以潘為姓,距今亦有3000年之久。二是春秋時期楚公族氏之後,以字為氏而姓潘,距今亦有2500餘年。這一支就是顓頊帝高陽氏的後代,他們主要分布在今天的安徽、江蘇、浙江一帶。三是南北朝和清代一些少數民族相率歸化,而被朝廷賜姓為潘,今天台灣高山族的潘姓就是如此。
潘姓原本周楚王室,賜姓亦屬高貴尊榮,歷代人才濟濟,史書不絕。楚有穆王大臣潘崇,三國東吳名將潘浚、潘璋,晉有世稱“二潘”的文學家潘岳和潘尼叔侄,宋有戌邊大將、同平章事潘美,明有清廉勤政的名臣潘府,清有大學者潘耒,當代有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潘天壽。桐城木山潘氏屬於周楚貴胄,才彥俊傑,代不乏人。明代兵部左侍郎潘汝楨,明末清初文學家潘江,清末津京道台潘照,現代學者潘田,民國安徽警察廳長潘晉華、知名人事潘贊化等則是其中的名楚。
桐城木山潘氏簡介:
自一世祖明代洪武初年由江西瓦屑壩遷徙而來,至今已歷600餘年,二十多代,歷代祖先篳路藍縷,開田拓地,含辛茹苦,繁衍生息,在使家族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創造出了豐富的物質財富和寶貴的歷史文化。潘氏宗譜便是這一歷史的真實記錄和寫照。
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主要由國史、方誌和家乘三部分組成。家乘也就是家譜、宗譜、族譜,可見它在傳承中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於一個家族而言,纂修宗譜為的飲水思源,為的是積累共同的記憶,凝聚共同的情感,珍惜共同的創造。對於每個族人而言,宗譜可以把我們與先人的生命聯結起來,繼而把一個家族的生命與後人聯結起來,在享受聯結過去與未來的愉悅中,以安然的心情揚起生命的風帆。
潘氏十分重視修譜這一維繫與傳承工程,自一世祖遷桐以來,已九修宗譜,多次成書,最早創修於明末,最近的一部則是修於民國17年(1928)的《桐城木山》,該譜結構嚴謹,內容宏豐,洋洋百萬餘言。
2、練潭老街
練潭老街位於雙港鎮練潭村,據稱因明代學者在此遊歷而寫下“春山出孤月,寒潭淨於練”的詩句而得名。練潭在元明清時代是桐城東南名鎮,水陸交通方便,練潭河、菜子湖與長江相通,使練潭呈現百舸爭流、千帆競發、舟楫往來、商賈雲集的繁榮景象,成為區域性的商業集散地,老街因而成。
在明成化以前.練潭只是一個驛站.以前老街上供銷社就是驛站.街後有一塘叫馬飲塘.是馬喝飲水的地方.練潭街是袁氏第七代祖上兵部侍郎袁宏在明成化年間從楓樹窯遷來的.並在現在糧站處.建貨運碼頭和袁家祠堂.袁宏在滿蒙平野正使時回家在張壕創辦一所學校.明文學家齊之鵉就是他學生.後來袁宏把自己的三女兒許配給齊之鵉.袁宏用當地地名對了許多經典的對子.如.鴨子湖裡湖鴨子.龍頭石上石龍頭.秋月亭中觀秋月.花朝嶺上耍花朝.離別紅土墈.相逢白玉階.等等.練潭一名是明代詩人王守仁一句寒潭淨於練得名.袁宏死後葬於練潭街通往謝家咀頭路上張壕左邊.希望每一個練潭人記住有一人袁宏。
始祖方二公自豫章(今江西),經鄱陽遷皖,方二公之子受一公遷至練潭,後裔在此建立宗祠,名曰:仁風堂。袁宏公,桐練一帶袁氏七世祖,明成化年間甲午科進士,累任至太僕寺少卿。座落在現練潭糧站處的袁氏祠堂始建於乾隆,後由我四曾祖父文卿公(民國初時湖南副總督,陸軍少將)復修重建,祠宇落成後,民國臨時總統曹昆贈送刻有“光大仁風”四大金字的紅匾,當時諸多達官顯貴,社會名流紛紛來賀。更為珍貴的是宗祠中敬奉著朝廷御賜的半幅鸞駕,有了此半幅鸞駕,袁氏家族可鳴鑼十三響開道(百姓只能鳴鑼五響,故有:“民打五開鑼”之說)可惜的是這半幅有百餘公斤重的錫制鸞駕,後來被練鎮劇團變賣購置服裝道具之用。
昔時的練潭,因有水陸交通,環境優特,所以各地商賈雲集。河面上,漁舟商船往來其間,十分繁華,在古鎮和袁家祠堂門前添增了一道靚麗的景色。故而先祖袁宏公稱頌練河潮水季節百舸竟發的情景為:日有千人作揖,夜有萬盞明燈。
隨著時代的發展,公路、鐵路取代了水路和驛道,昔日繁華的練潭也漸漸清冷了。如今的練潭只是一個村的編制。
練潭老了,老街老了。然而練潭、老街仍鮮活在歷史的書里,它們以寬大的胸懷承受著歷史的沉浮,承受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這種變化讓故鄉人的記憶更加豐富多彩。
例如:中國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於1945年春天在練潭老街張家祠堂第一次登台演出,參演的劇目是《二龍山》。雖然她在劇中扮演的是一個不重要的角色-女寨主佘素貞的丫環,但卻是她黃梅戲舞台表演的起點。
3、練潭秋月
練潭位於菜子湖西畔,清代為桐城四大名鎮之一,屬桐城西鄉。河灣有一巨石,奇偉崢嶸,形如臥龍昂首,名龍頭石,因突入河心,由是河水回漩激盪,形成深潭,澄淨如練。每當秋月在天,夜空如洗,水光月色,銀海浮華。因名“練潭秋月”。
古人贊“練潭秋月”
明·許浩
冰輪秋浸碧潭寒,水府人間好共看。
猶似驪珠見波底,料應驚起老龍蟠。
清·張驊
一輪無際不堪賞,況是平湖露白時。
易得清光涵野墅,難移幽興到皋比。
砧聲斷續風來靜,帆影參差客睡遲。
莫道武昌秋色好,疏狂還與此中宜。
當你在月亮還末出來之前泛舟菜子湖中靜觀月亮的升起,卻是別樣的享受。月亮升起前小龍山頭慢慢變得越來越淨明,當山頂的天空出現紅暈時月亮便要出來了,起先是在群星的簇擁下羞答答探出頭來,再就靜靜地升上絳紫色的天空, 細細的、彎彎的如少女的眉;又仿佛是淡淡心事,可以握在手中的期盼,一點點的長大,一點點豐滿。此時再看菜子湖的水面更加顯得阿羅多姿。當皓月當空時,看湖裡月影重重,水面波光粼粼;再從湖心眺望小龍山,只見小龍山如黛,又如鏡中芙蓉,盤裡青螺,便悠然記起:“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的詩句來。
坐在舟上眺望月色下的練潭古鎮,只見古鎮尤如一條巨龍靜臥式在大龍山腳下菜子湖畔,與山與湖在月光下形成了絕妙的景致,給你恬靜、朦朧、神奇、奧秘的感覺,讓你陶醉在夢幻般的滿足中。街道上燈火通明,倒映在湖水與灑在湖面的月輝相映相揉,如同揉碎了萬頃金銀似的,在眼前跳金盪銀。街上唱戲的鑼鼓和孩童的嬉笑聲穿透了月光,在靜靜的湖面迴蕩,是那么的悅耳。忍不住我棄舟上岸步入用青石板鋪墊的街道上,月色中老街依然保持著一貫的繁華,街上人來人往,街東頭的戲台上正在唱著黃梅戲〈天仙配〉,老人們便聽便和著樂曲跟唱;街中間的小吃店的閣樓上人們在便喝酒便依窗眺月;街東面的廣場上孩子們在月色下玩著捉迷藏的遊戲。站在長約三華里的街道中間抬頭不見月亮,而只見一縷縷的月光從房頂上斜射下來,和燈光的相互交織映射到街面,使光滑的青石板也放著淡淡的綠光,顯得那么的和諧與寧靜。
古時候在街的對面山上有一座用於觀月的“秋月亭”,不知何時毀於一旦,甚是可惜。不過即使沒了那“秋月亭”,你也可以照樣在月夜輕步上到山頂去賞月,站在山頂環顧四周,有一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頓感心曠神怡。只見遠處的菜子湖水波粼粼,大小龍山和大橫山如黛在月色中靜睡,山腳下的村莊只有偶爾閃爍的燈光依稀可見,山林中的蟬鳴聲、村莊裡的狗叫聲、田野中的蛙唱聲、湖水擊打堤岸的聲音------各種聲音在月色下此起彼伏,猶如在共彈一首催人入睡的小夜曲,讓人近乎陶醉,悠悠然步入一片繾綣的寧謐,也就十分樂意置身在這安寧的月夜,沒有孤獨只有安寧,忘卻寒冷只覺愜意。
4、練潭河
位於安慶與桐城交界處的練潭河是菜子湖的主幹流水系,上通青草塥、三灣河,下為柏子湖,東過武廟嘴入於菜子湖。練潭驛在古代是皖城通往京城的古官道上的要津。是歷代兵家在皖必爭之地。三國時代的呂蒙城即建在此不遠處,朱元璋、湘軍、太平軍、清末新軍起義,各路大軍無不在此南下北上。
從地理上看古代皖城與桐城間的車馬道最便捷的就是經過練潭驛,練潭河以西的上游地區至少有兩條以上的大河把皖桐兩境分隔開來,一條是發源於潛山官莊鎮的大沙河,它流經青草鎮又分為幾支河道向東南奔去最終在練潭附近匯入練潭河主河道。另一條河道為發源於懷寧縣境的高河,它經過今天的三鴉寺大湖流入練潭河。練潭河以東是廣闊的菜子湖水域和樅陽長河。
自皖城到桐城過練潭河不僅是距離最短而且只需過兩個渡口即達桐城,一練潭渡,二新安渡。而走高河至少要過四條以上的大河,在古代練潭驛自然成為皖桐乃至皖京的門戶要津。
練潭驛處在水路與旱路的交匯點,在近現代以前這裡商賈雲集,商業繁榮。高河大米,桐境大米,潛山竹木山貨經練潭河至樅陽入長江銷往各地。今天的練潭河水運銷聲匿跡,河流改道,繁華不在。近代的合安公路建設讓古老的練潭驛街市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
5、大橫山
大橫山位居桐城市城區東南31.5公里處,屬於雙港鎮。地貌系大別山余脈與大龍山脈之間,屬丘陵區,大橫山海拔高152.3米,山脊為近南北向,是座突兀的小山,面朝桐城市。山的背面是湖泊連著長江。古時為桐子國擋住了長江水的倒傾。也是桐城到安慶的(東大路)必經之路。
美麗神奇的大橫山就和她的傳說一樣,一次又一次用她是身體擋住了洪水和日本侵略者的侵犯!
大橫山特色
涼水井:位於東面中間山腳,四季涼水湧泉;
溫泉口:位於南面東南山腳,四季溫水湧出;
映山紅:清明時節雨紛紛,漫山遍野映山紅。
大橫山抗日保衛戰
桐城古道歷史久遠,素有“七省通衙”之稱。昔時安慶至桐城途徑有二:其一為“東大路”,系由安慶十里舖、集賢關、總鋪、練潭大橫山、雙港鋪、金神墩、白馬廟油炸巷至桐城縣城;其二為“西大路”,系由安慶經月山、高河埠、鄭家河、青草塥、陶沖、掛鎮、三里街至桐城縣城。從安慶由東大路跨過安合公路,經姚塝,與西大路相連,又可直達武漢。大橫山一山兀立,南固安慶、北衛桐城,為總扼桐城東西大路連結之咽喉。
1938年6月,侵華日軍占領安慶後,為了達到控制白兔湖、嬉子湖、高賽湖等沿江湖泊,打通貫穿安慶至武漢的桐城東、西大路陸上通道,從安慶經東西大路向武漢運送兵員、戰略物資,並直逼武漢之目的,於1938年秋兩次派兵進犯大橫山。中國國民政府為保衛大橫山這一極其重要的戰略位置,先後派出安徽省保全第5團、國民政府軍第48軍176師等部隊在此駐守,並在山上修“之”字形環山戰壕四道,築碉堡四座,其中主凋堡設於嶺頭制高點上,面積為40平方米,以此阻止日軍進軍進攻。從1938年至1944年間,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在此反覆展開爭奪戰,僅有史可查的大小戰鬥就達7次之多。在大橫山保衛戰中,中國守軍傷亡千餘人,日軍也付出死傷近千人的慘重代價,故日軍稱“大橫山”為“大虎山”。
1938年9月,侵占安慶和沿江一帶的日軍兩次進犯大橫山,駐守練潭大橫山的國民政府軍和安徽省保全5團奮起反擊,中國共丅產黨領導下的桐城學兵隊積極配合作戰。第一次,中國軍隊雖有損失,但日軍亦傷亡300餘人,最後被迫撤退。時隔不久,日軍出於報復,動用重兵向駐守大橫山的中國軍隊發起了第二次瘋狂進攻,並短暫占領大橫山。在此戰中,中國軍隊傷亡400餘人,武器裝備損失較大,日軍傷亡50餘人。
1939年秋,日軍對駐守大橫山的中國軍隊又發動了兩次瘋狂進攻:9月初,日軍進攻大橫山,因中國軍隊英勇抗擊,日軍在進攻大橫山受阻後,轉而攻占了羅嶺除家祠堂、橫山鋪等地,殺人放火,無惡不作。9月28日,駐安慶日軍300餘人夜襲並占領了練潭鎮,繼而於天亮時分向大橫山發起進攻,176師526團團長莫敵率部在日軍必經之道布下伏兵,雙方激戰一晝夜。中國軍隊斃傷日軍200餘人,並乘勝追擊,收復了練潭鎮。日軍此次進犯行動因損失慘重而宣告失敗。
1942年夏,盤踞在安慶的日軍第116師團兩個中隊為擴張戰果,乘坐汽艇由長江北上進入桐城境內的白兔湖。當時駐白兔湖西岸的176師527團第3營在團長楊創奇上校的指揮下,退至湖邊大橫山上設伏,擊潰日軍,斃傷日軍甚多,查被擊斃日軍中有佐級軍醫一名。
1944年3月2日,駐安慶日軍第13師團第13步兵旅團一部乘汽船沿菜子湖進犯羅嶺。新四軍7師沿江支隊與國民黨176師527團聯手狙擊,設伏於大橫山東北麓村莊,斃敵200餘人,傷百餘人,最終取得了戰鬥的勝利。在短兵相接的過程中,176師下士農有德等在危急關頭,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該山南坡建有在此次戰鬥犧牲的農有德等抗日陣亡烈士墓,立有碑石。墓、碑至今尚存,每到清明,當地政府及民眾均上山祭掃。
10月23日,駐安慶日偽軍兩個營再度進犯大橫山。守軍國民政府軍176師長李本一率527團楊創奇部痛擊來犯之敵,激戰一晝夜,176師雖有較大傷亡,但入侵之敵全部被殲。敵人妄圖攻占大橫山的陰謀被徹底粉碎。
中國抗日軍民始終扼守大橫山,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妄圖打通貫穿東西大路,並由西大路進逼武漢的狼子野心,切斷了日軍由東西大路從安慶向武漢運送兵員、戰場物資的一條重要通道,阻滯和消耗了西進的日軍。
在大橫山保衛戰中,國民黨抗日部隊第176師、安徽省保全第5團,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四軍四支隊、桐城抗日學兵隊、新四軍沿江支隊,以及廣大抗日民眾,形成了強大的民族統一戰線,同仇敵愾,共同譜寫了抗擊日寇的光輝篇章。在此獻身的共產黨人、國民黨抗日將士及抗日民眾,將如同大橫山一樣永遠屹立在人們的心中!
大橫山傳說
九重天上祥雲繚繞,紫氣蒸騰,仙樂聲聲。位列仙班的各路神仙,齊聚凌霄殿,為玉皇大帝的老婆西王母慶壽。
五嶽北斗,三官大帝,大小神仙們按等次,或坐或立在玉帝夫婦身旁。吃著仙桃長生果,飲著玉液瓊漿,欣賞著嫦娥的霓裳舞。真箇是,享不盡的富貴,受不盡的繁華。
突然間,順風耳似聽得隱隱有痛苦呻吟之聲,這聲音與天庭上富貴華麗的仙樂聲很不相稱,忙叫來了千里眼。
千里眼手搭眼眉,朝下一望,只見凡界在大動土木,似乎在造什麼工程。那些凡夫俗子們個個都是衣裳襤褸,愁苦滿面。拖石頭的,搬磚的,挑土的,人人不堪負重。監工們還手執鞭子,抽打著老弱病殘。怨聲震天撼地,以致傳至天庭。
千里眼找到了土地官,讓他去了解詳情。不一忽,土地官回說:是那個叫嬴政的秦始皇,滅六國之後,強征幾十萬民工在修築萬里長城,弄得民不聊生。
為了不驚動玉皇夫婦,土地官悄悄的把這些告訴了救苦救難的觀音大士。求她去救救那些苦難的蒼生。觀音趁人多不注意,離開了凌霄殿。只見她手執拂塵,乘蓮花,來到服苦役的民工中間。
看到這些民工們個個都是苦不堪言,觀音動了菩薩心,便在他們的工具上繫上一根“一縷撥千斤”的紅絲線。民工們頓覺肩上的擔子,輕如鴻毛,兩腳生風,再也不是那么痛苦不堪,叫苦連天了。
這些秘密被監工發現,報告了秦始皇。有如此好事!秦始皇大喜。遂轉念一想。一根紅絲線有如此大的神力,如果把所有的紅絲線收集起來,凝聚在一起,編成紅絲鞭,不是力量更大嗎?那樣,定能夠移山填海的。
秦始皇正準備下聖旨時,有大臣來報,長江水猛漲,已經衝破了樅陽口。漫過了菜子湖,許多良田被淹沒。秦始皇當即下令:收聚紅絲線,編成絲鞭,移山堵樅陽口。
秦始皇手執紅絲鞭,從就近的龍眠山中,尋一座小山,揚起鞭子猛地一抽,山峰拔地而起,頓時間,天搖地動,小山朝樅陽口飛去。
此時的觀音菩薩,聽到下界有響聲,朝下一看,大驚失色。她知道此次秦始皇移山堵樅陽口,只是眼前之利,但後禍是無窮的。樅陽口是桐子國的泄洪口,如果堵死,山洪暴發時,洪水無法泄入長江,桐子國將會成為一片汪洋。
急中生智,觀音菩薩長袖一拂,用假絲鞭換掉了秦始皇手中的真絲鞭。秦始皇渾然不知,仍然手執絲鞭趕著小山。突然,轟隆一聲巨響,正在騰飛中的山峰落了下來,沒有到達樅陽口,卻落在練潭鎮的西北邊,成了方圓幾十里地之間一座突兀的小山,橫亘在安慶與桐城的中間,所以就叫做大橫山。
如今大橫山的脊背上,還有著三道大凹溝,世代相傳著,說那就是秦始皇當年趕山堵口時留下的鞭痕。
雙港文人
潘贊化 (1885—1959),字贊華,號世璧,晚號仰聃。雙港鎮潘家樓人現代知名人士、詩人。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舉家遷回桐城。光緒二十七年,同堂兄潘晉華與陳獨秀、柏文蔚等人,在安慶北門藏書樓,組織“青年勵志社”,從事反清宣傳活動。他們的行動被清廷列為大逆,四處搜捕,潘氏兄弟被迫流亡日本,潘贊化入東京振武學堂學軍事,並加入孫中山在東京組織的“興中會”。不久,受孫中山派遣,潛回安慶,進行民主革命活動。光緒三十三年七月,徐錫麟在安慶刺殺恩銘捐軀,安慶起事失敗,當局加緊追捕革命黨人。潘贊化再次出走日本,入早稻田大學學習獸醫。辛亥革命時回國。民國元年(1912),安徽都督柏文蔚委任其為蕪湖海關監督。到任後整頓關卡,杜絕偷稅漏稅。所有稅收,悉數上繳上海同盟會,支持革命。對此,孫中山曾當面稱謝。
次年,袁世凱派倪嗣沖為安徽都督,潘贊化遂卸任,寓居上海。民國4年,輾轉到韶關,秘密進入雲南,參加蔡鍔護國軍的討袁活動,獲“雲南起義紀念章”一枚。民國16年,北伐軍抵達長江流域,柏文蔚出任國民革命軍33軍軍長,委潘贊化為副師長。後轉赴南京,在實業部任科長。抗戰爆發後隨實業部到重慶。民國29年離職,攜子潘牟徒步返回故里,傾心家鄉教育事業,民國31年出任桐城孟俠中學校長。34年任桐城縣臨時參議會副議長。其間在故鄉練潭潘家樓創辦木崖、黎閣國小。
潘贊化身高體魁,長髯拂胸,舉止瀟灑。與僧尼、居士交往甚密,主張儒、釋、道三元合一。行為怪異,鄉人稱為“桐城怪傑”。善詩,九·一八事變後,目睹國土淪喪,常以詩憤世,寓意禪林。他曾在佛教勝地九華山作七律一首寄陳獨秀,詩云:“匈奴未滅不為家,卅載風塵兩鬢華。故國已成俎上肉,時賢相厄眼中沙。白霜公子啁天水,赤鐵道人練雪花。宇宙原來一桎梏,心藏丘壑自煙霞。”陳接詩後,親筆草書吊屏,真跡今藏桐城文化館。
建國後,潘贊化曾任安徽省文史館館員,1959年8月病逝於安慶。著有《二明亮軒詩集》印行傳世。
潘贊化是榮三公房下,潘江是榮二公房下。
潘江是明末清初大文學家、詩人(桐城派奠基人)
原名大璋,字蜀藻,(1619—1702),晚年自號耐翁,因自名其居處為“河墅”,時人又稱為“河墅先生”。
潘氏先前在桐城城中有祖傳舊居“石經齋”,詩人以為臨市喧鬧,著意于山林野外擇地而居。幾番踏尋,終於在城西門外找到一處荒棄的山園,“去城才三里之遙。”“與古塘莊相向,山園半畝,數易主,而竹徑猶荒,茅屋三間,久無人而柴扉不設。”他買下這片山園,給這地方起了個名字叫“河墅”,請人修葺整治,宛然南山之陶廬。詩人終於在半生蹉跎之後給自己的身心找到一個歸宿,並作詩明其志曰:“老大迄無成,蹉跎六十餘。逝將去城郭,結我田中廬。”
戴名世作了一篇《河墅記》,對尊師不羨富貴、甘老林下的舉動深為敬慕:“先生名滿天下三十年,亦嘗與諸生旅試於有司,有司者好惡與人殊,往往幾得而復失。一旦棄去,專精覃思,盡究百家之書,為文章詩歌以傳於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間者求賢之令屢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猶然山澤之癯,混跡于田夫野老,方且樂而終身,此豈徒然也哉!”
大學士張英與潘江有同學之誼,每年回龍眠山居所“賜金園”休養,都要繞道去河墅訪問,據張英說,他在賜金園養病休憩,一年中才百餘日,“潘子則早春攜家出郭,秋盡始返邑居。一年中臥病河墅者強半。復於其邑居之暇,載壺榼邀勝侶,觴詠其間,視城市塵埃若塗炭。”
宋實穎贈詩潘江:“兩朝文獻真儒者,四海津梁大父行”。
張英為先生題寫墓碑:“大詩伯河墅先生潘公之墓”。
潘季野 潘田(1876-1950),字筱林,號季野。雙港鎮潘家樓人,教授、詩人。
潘田出身於耕讀世家,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潘江後裔。清光緒十九年(1893)廩貢生。光緒三十年在安徽學務公所任職。他勤懇敬業,好學深思,擅長於鄉邦文獻的整理與研究,深得安徽提學使沈子培的器重和讚許。光緒三十四年,調入安徽中等工業學堂任教習,後兼任安徽女子師範學校教員。民國初年,潘田受聘為桐城中學國文教師。他知識淵博,卓然不凡,贏得了眾多學子的尊敬。曾在桐城中學讀書的當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在其《全集》自序中寫道:“在桐城中學讀書時,我得益最多的國文教師是潘季野”。民國9年(1920),應聘安徽法政學校國文教員。民國17年,安徽大學成立,被學校首聘為文學院教授。民國19年,任安徽通志館纂修,編成《安徽通志·藝文考集部提要》36卷。抗日戰爭爆發後,潘田回到家鄉。參與創辦了以其先祖潘江(號木崖)命名“木崖國小”(天城中學前身)
汪志伊 (1743-1818年),字稼門,雙港鎮白陂塘人。清朝官員
歷官至副都御史、刑部侍郎、工部尚書。嘉慶中,先後出任福建、江蘇巡撫,湖廣、閩浙總督。清初江浙漕糧積弊,整頓福建地方秩序,在湖北疏河建閘,編輯《荒政輯要》,增設蘇州正誼書院,頗多政績。
潘江列傳(並祭)
潘承祥 潘卡惠子 撰文
夫潘江(1619-1702)者,中國文都桐城人氏也。原名大璋,字蜀藻,別號木崖,晚年自號耐翁。以自名其居處為“河墅”,時人又稱“河墅先生”。明末清初大文豪、桐城文派奠基人、大詩人、大學者,與潘田(1876-1950)、潘贊化(1885-1959)及筆者潘承祥(1962-),率皆同族同宗同祖奶同祠堂,均親緣於本邑雙港鎮木山潘祠。潘江字輩行派為木山潘氏榮二公房(7世為山公支下)之11世裔,潘田為木山潘氏榮二公房(7世為山公支下)之20世裔,潘贊化為木山潘氏榮三公房(7世岳公支下)之19世裔,而筆者則為木山潘氏榮三公房(7世嵼公支下)之18世裔。由太祖奶魯太君所生之潘公榮一(諱多壽),與其昆弟潘公榮二(諱延壽)、潘公榮三(諱康壽)、潘公榮四(諱高壽),並為桐城雙港木山潘祠潘氏之四大房始祖,而太祖公(兄弟4人之父)譜牒竟未載,惜闕如焉。
潘江熱衷於鄉土文獻之發掘、整理與彙纂成巨典,亦於康熙甲戌年三修《木山潘氏宗譜》,皆可謂功莫大焉!其著作多於明亡寄予傷痛,為清廷所不容,列為禁書,屢遭查毀,存世極少。《江南通志》、《桐城耆舊傳》、《木山潘氏宗譜》、《龍眠風雅》、《木崖詩文集》及《安徽省志》、《安慶府志》、《桐城縣誌》等,皆有其傳。業經木山潘氏研究會提名,擬入《清史·文苑傳》,此舉乃上弘揚潘氏文化,中旌表族黨先賢,下慰藉後世胤孫之大事也,孰不樂與為之耶?此不獨吾文都桐城木山潘氏之幸顧也!抑亦季孫潘氏暨全球分支潘氏之幸榮也!更乃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之幸慶也!
性敏慧,品弘毅,行韌勁,質貞亮。懷仁術,崇儒學,攻經史,研子集,肆力詩與古文,四方從游者,甚眾,為江左道德文章之冠也。廩貢生,考授州同治。常以明朝遺老自況,立忠貞,不屑與清廷為伍。以孝道為先,敦孝悌,孝行素著。邑人化其風,少長皆孝慈。康熙已未(1679),由博學宏詞薦,以母老不赴,隱居山林,以求寧靜。遂離桐城城中祖傳舊居“石經齋”,去城才三里之遙,擇龍眠山山坳一隅而居,名之以“河墅”,宛然陶淵明南山之陶廬。詩人終得以於半生渾噩之後,為自身覓一歸宿,並作詩明其志曰:“老大迄無成,蹉跎六十餘。逝將去城郭,結我田中廬”。
《桐城耆舊傳》載:潘先生諱江,安徽桐城人也。父潘金芝,附監生,40歲卒。少孤,幼承母教,母吳氏布政一介曾孫女、歲貢生應寰孫女、附生道謙女,享年80歲,守節40年,奉旨建坊旌表祀節孝祠。吳氏高節博學,賢慧能文,著有《愁添偶編》、《松聲閣集》初、二、三等續集。先生誕而天才雋妙,十歲試文郡邑,群士推為“聖童”。後益博極群書,歷游齊岱、京、楚,與海內名流相結,主盟壇席者三十餘年。康熙十八年(1679)舉鴻博,以母老辭。後,兩征遺逸皆不就,隱居北郭之河墅……。大學士張英(1637-1708)與潘江有同窗之誼,每年回龍眠山居所“賜金園”養病休憩,常繞道去“河墅”訪之,作文曰:“潘子則早春攜家出郭,秋盡始返邑居。一年中臥病河墅者強半。復於其邑居之暇,載壺榼邀勝侶,觴詠其間,視城市塵埃若塗炭”。
桐城文派一世祖、大文豪戴名世(1653-1713)對潘江學識情操殊為欽佩,目為終身尊師。嘗作《河墅記》,對尊師毋羨富貴、甘老林下之舉動深為敬慕:“先生名滿天下三十年,亦嘗與諸生旅試於有司,有司者好惡與人殊,往往幾得而復失。一旦棄去,專精覃思,盡究百家之書,為文章詩歌以傳於世,世莫不知有先生。間者求賢之令屢下,士之得者多矣,而先生猶然山澤之癯,混跡于田夫野老,方且樂而終身,此豈徒然也哉!”
據《桐城派先驅·戴名世評傳》云:戴名世青少年之時,深受其祖父輩與通博碩學隱逸之士及前朝英烈之影響。其少時即憂世嫉俗,好作不平之鳴。同里博學隱士潘江者,予名世影響為最大。潘江,號木崖,……,明亡後,潛歸桐城,吟詩論文,娛情山水,其後清廷曾兩次徵用隱逸文士,潘江有名在冊,託故不就,仍隱居鄉里,獎掖後學,培育人才。戴名世尤嘆服欽佩潘公之高風亮節與學識情操,27歲師事潘公,尊為導師。潘公亦器重戴氏異常,賞識有加。其時戴家貧窮,無錢買書,潘江傾出家中數代稀世藏書,供名世閱覽,並加以細心引導,戴氏若久旱逢雨,晝夜苦讀,懸樑刺股,才學遂之大進,鑄為時文高手。文稿脫手,隨即賈人刊布以售,於是天下皆育其時文也。潘江譽其文頗具司馬遷、韓愈之風。
亦據何尊武《桐城派淵源探考》載:潘江,……清入後,屢征不就,性嗜風雅,尤留意兩朝文獻。遇人一韻之工,稱讚不絕口。戴名世初未有名時,潘江奇其才,藏書資之,卒傳其業。其實潘、戴兩家系世交,潘江與戴名世父祖輩鹹為文友,潘母與戴祖母乃姊妹也。戴名世自幼師從潘江,讀盡潘家不可勝計之稀世藏書。且戴家人亦系河墅之常客,其時高朋滿座,詩酒唱和,仿蘭亭雅集在河墅里“曲水流觴”之高會情景,可於《龍眠風雅》一書中,時有見焉。
《龍眠風雅》者,為文都桐城一部詩歌總匯也。潘江晚年致力於鄉幫文學之蒐集、發掘與整理,採錄明、清兩代500餘名鄉賢先輩之詩作,可謂耗盡心血,輯纂刊印,正68卷,續28卷,凡96卷。與同里何存齋共同採錄明代至清初桐城古文家主要著作,輯成《龍眠古文》24卷。又遴選邑中特達、德望與彥哲者,錘定為《桐城鄉賢實錄》1卷。今日 觀之,極具珍貴之史料價值與文學價值。後,其子仁樹、仁標與弟子戴名世合力,為其整理付梓《木崖詩文集》56卷,續集30卷,凡86卷。由是知之,潘江不唯大詩人,抑亦大學者者也。正如大儒如錢澄之所贊:“天為龍眠而生蜀藻”,信語云乎哉!
耐翁,造述甚富,著作與其身侔焉!擯《龍眠風雅》(詩集,96卷)、《龍眠古文》(文集,24卷)、《木崖詩文集》(個集,86卷)、《桐城鄉賢實錄》(傳記,1卷)外,尚著有《六經蠡測》、《字學析疑》、《詩韻尤雅》、《古年譜》、《記事珠》、《文聚詩正》等共40餘種載入《江南通志》行世。以其弟子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獄案發而屢遭清廷禁毀,惜已絕傳。民國時,潘江後裔潘田,撰《木崖公傳》,備述先祖潘江學識、品行與家世。又悉心搜羅其佚作,輯成《木崖集2卷附箋2卷》、《木崖考異集2卷附卷末1卷》、《木崖文鈔》與《木崖遺文》各1卷,並輯木崖之母吳氏遺作《松聲閣集補缺別編》1卷,民國26年(1937)始版發行。後付印未半,值抗日戰爭爆發而被迫停出,憾之未果,惜哉!張相國文端公(英)為之題寫墓碑曰:“大詩伯木崖先生潘公之墓”。河南商丘宋實穎贈聯頌之曰:“兩朝文獻真儒者,四海津梁大父行”。
木崖公,其家乘世代為官宦詩書之門第者也!茲簡述之在次:其七世祖曰潘為山,府學附生,以子貴,封文林郎,為河南道監察御史,例贈通議大夫,升兵部左侍郎。其八世祖曰潘汝楨,廩生。中萬曆庚子科應天鄉試第33名舉人,辛丑科會試第4名進士,殿試三甲第119名。由浙江道御史,遷太僕寺少卿,除浙江巡撫,後擢南京兵備道右侍郎轉左侍郎。敕封文林郎,例授通議大夫。著《曲台新編》、《宰縉》、《宰慈》、《治譜》、《巡浙疏草》等。其九世祖曰潘映軫,縣學生。其五弟分別曰映婁(中副榜第4名,授福建福寧兵備道按察司副使,誥授中憲大夫)、映室(太學生)、映壁(邑廩生,任浙江紹興府儒學教授,以子芳芝貴而誥贈武德將軍、廣西上林營守備),映參(邑庠生,任福建建安縣儒學教諭,敕授修職郎)、映翼(邑庠生)。其十世祖曰潘金芝,附監生。
蜀藻公,明萬曆己未年5月12日生,清康熙壬午年12月初3日卒,即農曆1619.5.12-1702.12.3,享年八十有三,虛歲八十四也。配方氏,侍御學尹之曾孫女、歲貢大賡之孫女、附生叔猷之女也。明泰昌庚申年7月13日生,清康熙己酉年7月初3日卒,即農曆1620.7.13-1669.7.3,享年五十。後娶側室李氏,君祥之女也。明崇禎辛未年7月23日生,清康熙丁亥年11月11日卒,即農曆1631.7.23-1707.11.11,享年七十七。生子六:高銑、某(佚名),皆殤;仁桃,夭;仁樹、仁標、仁樾。以仁標繼弟大培為嗣。或方出,或李出,譜載未詳。女一,方出,適束鹿縣丞陳堂謀兵備主事焯之子也。
木山潘氏18世裔潘承祥評價先儒“河墅先生”潘江曰:“遁世履道,恬淡清玄,六行修備,聰識洽聞,操翰成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潘氏子孫勉之哉!道德文章為江左之冠,名播天下;肇基桐城古文派之勛,安能抹殺?嗚呼!苟無潘江,則無名世;苟無名世,則無方苞。若天下無潘公木崖斯人,則絕不存乎緊踵其後之桐城派誕生焉”。
於是乎!為銘而紀焉者計,茲制《潘江祭》一首,以倡文學,以隆潘氏,以丕祖烈,以弘宗德,以慰族賢,以昭胤嗣,且旌表其志行風操於天下也!其辭曰:
赫赫先祖兮,中華文豪。木山潘族兮,何其榮耀。
惠衍祀綿兮,桐城名高。范模洋洋兮,文都鑄造。
懿維我祖兮,蓋世舜堯。聰敏睿敦兮,光射遐霄。
建斯偉業兮,史冊炳彪。季孫潘氏兮,彌臻風騷。
桐城文派兮,盟主文梟。輝煌不再兮,竟成粕糟。
余等不才兮,劍屨俱蹈。創立賦派兮,再擎大纛。
文壇衰微兮,古學失翹。吾華國粹兮,陵替盡耗。
希冀各界兮,攜手同道。效法潘公兮,爭做國寶。
我祖皇皇兮,豐碑航標。丕烈昭昭兮,美譽懋懋。
文德並興兮,修身必要。聿懷明理兮,式瞻蜀藻。
何以家為兮?族賢有教。六行不張兮,必出忤獒。
孝悌為先兮,人倫方妙。耐翁得道兮,節操尤超。
今立傳記兮,以銘宗祧。斯文此志兮,永矢勿杳。
昭告列祖兮,無愧先朝。潘氏胤孫兮,寰宇競傲。
實祭臨之兮,皇天后膏。緬懷祖德兮,化作師表。
靈其鑒止兮,格歆斯召。伏惟尚饗兮,維靜維悄!
是為傳!
2016年6月16日中國文都桐城木山潘氏研究會會長、木山潘氏18世孫賦帝潘承祥並秘書長19世孫賦姑潘卡惠子聯袂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