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鼠在國內的亞種分化迄今並未定論,爭議的焦點主要反映在:1)socer與caraco等亞種如何劃分。Allen(1940)將從河北至甘肅,四川,雲南,福建的大家鼠視為scoer。Ellerman et al.(1951)卻認為除福建外我國大陸上的大家鼠均屬caraco,而socer則為異名;2)東南部的大家鼠,Howell(1929)認為廣州、廈門、福建標本應訂socer;Allen(1940)也將福建標本訂為 socer,但指出東南部大家鼠值得進一步研究;Ellerman et al.(1951)和Dan Van Tien(1966)卻都主張福建、廣東標本應屬norvegicus;3)海南島的大家鼠尚未訂亞種(黑田長禮,1940)。 本文所用標本473號,成體和亞成體,隨機取自全國23個省區,各省區標本數目分別列於表1。用數理統計方法對比不同類群間的性狀差異,從而研究其地理變異性 。更多還原
外形特徵
體形肥大,體長150~250mm,尾較短,耳朵短較厚,頭小吻短。後足粗大,長35~45mm,後足趾間具一些雛形的蹼。乳頭6對。體背毛棕褐色至灰褐色,毛基深灰色,毛尖棕色;腹毛蒼灰色,毛基灰褐色,毛尖白色。尾上面黑褐色,尖端白色,此外還在一些地區發現全黑色或全白色的個體。頭骨粗大,頂間骨寬度與左右頂骨寬度總和幾乎相等。上臼齒具三縱列齒突,上頜第三日齒的橫崎已癒合,呈“C”字形。
生活習性
棲息地廣,適應力強,多棲息於居民地及。洞繫結構規律性不強,凡是可以作為隱蔽場所的地方均可作窩。洞口一般為2~4個,進口只有一個,出口處有鬆土堆。洞道長50~210cm,深30~50cm。洞內具一個窩巢和幾個倉庫。在室內,大家鼠晝夜均可活動,且子午夜最活躍。室外只在夜間活動,黃昏和黎明前為活動高峰。善游泳、潛水、攀爬和跳躍。警覺性強,不輕易進入不熟悉的地區,不食不熟悉的食物。大家鼠不善貯存食物。
生長繁殖
繁殖力強,條件適宜全年均可繁殖,年繁殖2~3窩,每胎1~15仔,多為6~8仔,每年4~5月和9~10月為其繁殖高峰期。妊娠期21天左右,仔鼠3月齡時,達到性成熟,生殖力可保持1.5~2年,壽命可達3年以上。
藥用價值
藥名:大家鼠
來源:鼠科動物大家鼠的幼鼠。
功效:清熱解毒和血止痛。
主治:治水火燙傷,外傷出血。
性味歸經:辛、鹹,平;心、肝二經。
用法用量:外用:1~2隻,焙乾,研末調敷患處。
動植物資源分布:除西南、西北一些邊遠地區外,其分布幾乎遍及全國,為城市中的優勢種。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四季均可捕捉幼鼠入藥。
考證:始載於《中藥用動物志》。
危害
大家鼠是棲息於人類建築物內的鼠種,常盜食食品及雜物,且造成大量污染。室外捕食小魚、小型嚙齒類、幼鼠、昆蟲及植物果實、種子等。有的咬食瓜類花托。
防治方法
大家鼠不僅危害蔬菜、果樹及農作物,還傳染多種疾病,是鼠疫、假性 結核病、狂犬病、腦炎、布氏桿菌病、鉤端螺旋體病及黃疽病等10多種流行病的自然宿主,應認真防治。
1.及時清除雜草,合理安排作物布局,搞好室內外環境衛生。
2.鼠夾法用中號鼠夾,用肉、花生仁或葵花籽等作誘餌,置於鼠洞處或鼠道上捕鼠。
3.毒餌法當前用藥物滅鼠可選用的慢性殺鼠劑有敵鼠鈉鹽、殺鼠脒、殺鼠靈、溴敵隆、大隆、氯敵鼠。急性藥在農田可使用甘氟和肉毒素。禁止使用1081(氟乙醯胺)、1080(氟乙酸納)、424(毒鼠強、沒鼠命)、毒鼠矽。
4.急、慢性藥交替使用,80年代以來,我國使用第一代抗凝血劑安全有效,現第二代抗凝血殺鼠劑溴敵隆、大隆適口性好,節省餌料糧,可做為接替品種套用。
5.用敵鼠鈉鹽毒餌室內濃度掌握在0.025%,田間為0.05%,效果可達90%以上,濃度1%~5%喪失了抗凝血的優點,滅殺效果並不好。
6.不要使用未註冊登記的劇毒、假、劣鼠藥,以免產生後患。毒殺大家鼠時因大家鼠多疑,因此在投入毒餌前,最好先投放前餌,6~7天后再放毒餌。室內每間房用量為50~100g左右,採用飽和式投餌法,室外每公頃1500~3750g,採用封鎖帶式、一次性投餌技術。
7.提倡利用C型肉毒梭菌毒素滅鼠。
種族分類
1 黃鼠
2花鼠
3長碩土鼠
4大家鼠
相關
在病豬圈內捕獲的小鼠和大鼠,其盲腸中都曾分離出豬痢疾密螺旋體。未曾與病源接觸的小鼠,其腸道內均沒有密螺旋體。健康成年大鼠則不然,該傳染病原卻是其盲腸菌系的組成部分。
對野生大家鼠(Ratusnorvegicus)和Wistar品系實驗大白鼠的血紅蛋白(Hb)及組織的乳酸脫氫酶(LDH)同工酶進行了電泳分析,結果表明,兩種鼠均表現了Hb的多態性,其中HbI型都含有8個成分,各成分的泳動率相同。兩種鼠的心臟LDH同工酶都含有LDH1,LDH2,LDH3和LDH5,而且各譜帶泳動率相近似,其餘組織LDH譜帶泳動率有明顯的差異,表現了組織和種(或品系)的特異性。從電泳圖譜上發現Wistar大鼠LDH5(A或M亞基純合體)出現亞帶,而LDH1(B或H亞基純合體)則未發現,可確定變異是由於A或M亞基位點發生突變,出現等位基因而導致。對褐家鼠的LDH4出現亞帶也進行了討論 。更多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