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燥為秋季感受燥邪所表現的證候。有溫涼之分,初秋尚熱,易成溫燥;深秋既涼,易成涼燥。溫燥證見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少汗,乾咳或痰少而粘,胸脅疼痛,皮膚及鼻咽乾燥,口渴心煩,舌邊尖紅,脈浮細數。治宜輕宣涼潤,方用桑杏湯。涼燥證見發熱惡寒,頭痛無汗,口乾咽燥,皮膚乾燥,咳嗽少痰或無痰,舌苔薄白而乾,脈浮細。治宜溫散涼燥,方用杏蘇散。
相關詞條
-
燥證
燥證是感受燥邪或機體津液虧損所表現的證候。是秋天的主氣,故燥病多見於秋天。可分為外燥與內燥。外燥與氣候環境有關,內燥則是由於體內精血減少,或過多用溫燥藥...
病機 常見證型 -
內燥證
感受燥邪或機體津液虧損所表現的證候。包括外燥和內燥兩類。內燥是熱盛傷津耗液,或汗、吐、下致津液大量喪失,或津液化源不足,形成內燥證。
-
陰虛肺燥證
陰虛肺燥證,中醫病證名。陰虛肺燥證是津液消耗,肺失濡養而出現的陰津不足,宣降失職,虛熱內生等臨床表現的概稱。每於秋燥季節有所加重,多久病不愈,對人體損傷較甚。
病因病機 常見證型 預防調護 -
風燥傷肺證
風燥傷肺證,中醫病證名。是指外感燥邪、風邪,導致肺失宣肅,肺失清潤,肺氣上逆,衝擊氣道,發出咳聲,喉癢乾咳,無痰或痰少的一類證候。本證見於咳嗽。
病因 病機 臨床表現 治法 常用方劑 -
風熱血燥證
風熱血燥證,中醫病證名。是指過食辛辣炙煿,或情志抑鬱化火,導致血分蘊熱,熱傷陰液,陰液虧虛,並連累及血,陰血虧虛,肌膚失於濡潤,而化燥生風的一類病症。本...
病因 病機 常見病證 針灸治療 預防調護 -
燥
燥 拼音:zào 注音:ㄗㄠˋ部首:火,部外筆畫:13,總筆畫:17 五筆86&98:OKKS 倉頡:FRRD 鄭碼:UOJF 筆順編號:4334251...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方言集匯 中醫學釋義 -
證
《難經》,指患者的臨床表現。至東漢末的《傷寒論》,證字除指臨床表現外,還表示...,根據證具有發展演變的特徵,分出潛證(外無任何症狀體徵,而內已出現病理...動詞動詞一證(1)諫正 [remonstrate] 證,諫也。從言...
動詞 名詞 方言匯集 醫學 -
燥痹
治法:生津潤燥,輕清宣肺。 治法:益氣養陰,生津潤燥。 治法:養脾益胃,生津潤燥。
基本概述 病因病機 中醫診斷 辨證治療 -
汗證
汗證是由於人體陰陽失調,營衛不和,腠理不固,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證。根據汗出的表現,一般可分為自汗、盜汗、戰汗、黃汗等。時時汗出,動則益甚者為自汗...
歷史記載 治療原則 病因病機 宜忌原則 飲食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