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熱病

外感熱病,是指由外邪侵入人體、以發熱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這類疾病在現代醫學中主要為急性傳染病,並包括以發熱為主要症狀,由細菌或病毒等引起的疾病。

外感熱病,是指由外邪侵入人體、以發熱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這類疾病在現代醫學中主要為急性傳染病,並包括以發熱為主要症狀,由細菌或病毒等引起的疾病。
中醫學認為,外感熱病是人體的正氣與溫熱病邪激烈相爭的過程,通過辨證採取祛邪、扶正治療,最終人體正氣逐漸戰勝病邪而使熱病治癒。在這過程中,因邪能傷正,勢必產生不同程度的臟腑、組織器官損傷,以及經絡、氣血津液的機能紊亂與損耗。因此,熱病初愈這一特定階段,應及時進行調整和修復,採取各種措施使其痊癒和復原。
《內經·熱論》中詳細討論了熱病的成因、證候分類、發展規律、治療大法、禁忌和預後,以後有了"傷寒學派"和"溫病學派",並在學術爭鳴過程中逐漸積累了防治外感熱病的豐富經驗,同時也非常重視瘥後調理(恢復期的康復醫療)。如:《內經·熱論》提出"熱病已愈,時有所遺,視其虛實,調其逆從";《傷寒論》在六經辨證後,列"辨陰陽易瘥後勞復病脈證並治"專篇,《溫熱經緯·疫證條辨》敘述了外感熱病瘥後治療法則和經驗等。概括一下,外感熱病的瘥後治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一、調攝精神,心理康復。中醫學認為人的精神情志活動,與人體的生理功能、抗病康復能力密切相關。《內經》謂"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疫證條辨》指出"瘥後,虛煩。心神不安者,審證而用得其宜,貴乎醫者之神悟矣"。因此瘥後,首要是指導病人調攝精神,心理康復。正確認識外感熱病的發生和轉歸,可防、可治和可控。既不輕視疾病,又不顧慮重重,有一個良好心理狀態,避免"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惡性循環。安心養病,以利康復。必要時可配合藥物治療,如《溫熱經緯》"瘥後觸事易驚,夢寐不安,乃有餘熱夾痰,宜用竹茹、黃連、石菖蒲、半夏、膽星、梔子、知母、茯苓、鏇覆花、橘紅等藥",清熱化痰,安定心神;"瘥後,驚悸、怔忡、心神不安,屬血虛,宜清心、養血安神,用硃砂安神丸(硃砂、黃連、生地、當歸、甘草)"。
二、將息得宜,調養身體。將息,即是人的生活和休息。熱病瘥後,更應注意這些方面攝生調養。如《溫熱論》"邪退正虛,此時宜令病者安舒靜臥,以養陽氣來復";《內經》已有病後宜"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的飲食調養、康復痊癒法則,並指出"熱病已愈,時有所遺,當何禁之,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可以引起"勞復"、"食復"。所以熱病初愈,一要慎起居,居室宜安靜、整潔,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二要適寒溫,防外感;三要飲食清淡,易消化,富有營養,多飲開水,多食水果、蔬菜;四要根據個體病情恢復狀況,逐步活動,適量鍛鍊。如果出現"勞復"、"食復",以《傷寒論》"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法則,套用一些理氣、健脾、清熱透邪藥物。
三、清除餘熱,養陰益氣。外感熱病的發生、發展,是一個邪正相爭過程,發熱是其主要病理反應和臨床表現。傳統的辨治方法,將發熱性質和特徵區分為"六經"(六期)、"衛氣營血"(四期)和"三焦"(三期)論治。現有將發熱按發病期、熱盛期和恢復期三個階段區分。因此,辨發熱為治療外感熱病的重要依據。瘥後餘熱,可因余邪引起,又可因熱病過程,熱傷陰液,或氣隨津耗,氣陰兩虛,虛熱內生,因此,在辨證施治上,又有其特殊性。
如《傷寒論》有"傷寒瘥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的不同治法,即要根據病情辨證治之。若病後,餘熱未盡,津傷未復,胃失和降,虛贏少氣,口渴,舌紅無苔,不飢欲嘔,治用《傷寒論》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半夏、麥冬、人參、甘草、梗米)益氣和胃生津,清泄餘熱;若熱病瘥後,微熱、微煩、微渴,精神不爽,頭目不清,胸腹痞悶不舒,飢不欲食,選用《溫病條辨》清絡飲(荷葉、銀花、扁豆、絲瓜葉藤、竹葉芯)清宣余邪,透發餘熱;如熱病瘥後,煩熱,上熱下移於小腸,溺赤短澀,治用《溫熱經緯》加味導赤散(細生地、生甘草、竹葉、豬苓、麥冬、蓮子心、燈芯),清心利尿泄熱;若熱病瘥後,熱退不淨,肺熱下移於大腸,津液不足,腸燥便秘,大便乾結,治宜《溫病條辨》的增液湯(元參、麥冬、生地黃)養陰生津,通便泄熱。
此外,熱病瘥後,還應重視治療復感外邪(即傳染病的"再感染"、"重複感染")以及余邪加劇(復發、再燃)而引起的發熱。
四、調補臟腑,康復功能。外感熱病邪自口鼻、皮毛由表入里損傷臟腑,如影響肺主氣司呼吸、脾胃和大小腸的運化水谷功能等;又因高熱出汗、嘔吐或腹瀉傷津耗氣,加重正氣衰憊。因此,熱病瘥後,邪去正虛,必須增強臟腑功能,調補氣血津液,扶助元氣。根據病人臟腑氣血虛損部位、程度可進行以下調補,如"熱病瘥後,正氣虛損未復,精神萎頓,睡眠不穩,食慾不佳,舌紅少津,脈虛無力",用《溫熱經緯》加味三才湯(人參、元參、生地、麥冬、五味子)補氣益肺,養心生脈;"瘥後,氣弱倦怠,動則氣急,語聲無力,語不接續",治仿《溫熱經緯》集靈膏(人參、枸杞、天冬、麥冬、生地、熟地、淮牛膝、白蜜、煉丸)攝腎補肺、滋陰益氣;病後脾胃氣虛,飲食不消,四肢無力,大便溏薄,甚或肢體浮腫,脈象虛弱,舌苔薄白,治以《局方發揮》參苓白朮散(人參,茯苓、白朮、扁豆、山藥、蓮心、薏苡仁、砂仁、陳皮、神曲、大棗)健脾益胃,理氣助消化;《傷寒論》雲 "大病瘥後,喜睡,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人參、白朮、茯苓、乾薑)",此為心脾陽虛,宜補脾益氣以健心神;熱病瘥後,有自汗、盜汗等症狀,宜用《溫熱經緯》清養補虛方藥,如西洋參、生地、麥冬、黃連、甘草、小麥、百合、竹葉、茯苓、蓮子心等藥。此外,當歸六黃湯、牡蠣散、玉屏風散之類方,可固表斂汗、提高肺主氣、外合皮毛、衛外抗邪功能,均可隨症選用。
五、防治併發症、後遺症,防止病殘。《溫熱經緯》�"熱疫為病,氣血被其煎熬"。外感熱病過程,除了外邪直接作用和損傷臟腑經絡之外,還將人體的氣血、津液灼傷形成瘀、痰,這些病理產物瀦留於體內,轉變為繼發致病因素,加劇或產生新的病症(現代醫學稱之為併發症、後遺症),如在各種傳染病中的繼發性支氣管肺炎,遷延為慢性咳喘;亦可由於變態反應而出現與本病性質完全不同的併發症,如腥紅熱後的急性出血性腎小球腎炎等;有些疾病如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乙型腦炎引起的失語、痴呆、癱瘓後遺症等。因此外感熱病瘥後,要對併發症、後遺症有一個足夠的認識並積極防治。《疫證條辨》觀察�"疫證瘥後,四肢浮腫。弗遂溫補,宜清泄。"《傷寒論》指出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用牡蠣澤瀉散泄熱利濕,軟堅消腫;瘥後怔仲、驚悸可參《傷寒論》的"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以補心通脈;"疫證失治於前,熱流下部,滯於經絡,以致腰膝疼痛,甚者起不能立,臥不能動……必成廢人,宜木瓜、牛膝、續斷、草解、黃柏、威靈,疏通經絡,堅筋強骨"等。
上述外感熱病瘥後調治僅是舉例。在具體套用過程,同樣要遵循中醫辨證論治原則,同病異治,異病同治,隨症施治,並要充分發揮中醫藥、針灸、按摩以及其他方法進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