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神經系統先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外周神經系統,其中中樞神經系統被分為大腦和脊髓兩部分,而外周神經系統按所聯繫的器官不同,又分為軀體神經系統和自主神經系統兩大類,外周神經系統每一類又可按照傳導興奮的方向不同而分為傳入和傳出兩類。
軀體神經系統
軀體神經系統又稱動物神經系統,和內臟神經系統共同組成脊椎動物的外周神經系統。這部分的神經可以通過意識加以控制,又被稱為隨意神經系統。在外周神經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都有軀體神經系統的成分,控制軀體的隨意活動,以適應外界環境。
軀體神經系統中的感覺神經纖維可將身體各部份的感覺器官所蒐集到的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資訊傳送到大腦或脊髓。 而運動神經纖維則負責將中樞神經系統所下達的命令傳到骨骼肌以產生所需的運動。而運動神經纖維則負責將中樞神經系統所下達的命令傳到骨骼肌以產生所需的運動。所以,軀體神經又可再分為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內臟神經的傳出神經可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
傳入神經是將感受器的興奮傳入中樞,引起感覺,故又稱感覺神經,如脊髓後根所含的纖維;傳出神經是將中樞的興奮傳到效應器,引起軀體運動或調節內臟器官的活動,故又稱運動神經,如脊髓前根所含的纖維。近年發現,脊髓前根也含傳入纖維。
12對腦神經系統:
1.嗅神經、2.視神經、3.動眼神經、4.滑車神經、5.三叉神經、6.外展神經、7.面神經、8.位聽神經、
9.舌咽神經、10.迷走神經、11.副神經、12.舌下神經
主管嗅覺、視覺:
嗅神經、視神經 (有感覺的神經)
主管聽覺、身體平衡感覺:
位聽神經
主管眼球運動:
動眼神經、滑車神經、外展神經 (有運動的)
主管咽喉和肩部的運動:
副神經
主管舌肌運動:
舌下神經
兼有感覺、運動機能的混合神經,如主管面部、牙齒、鼻腔、角膜、頭皮、口唇和咀嚼肌感覺和運動的
三叉神經
主管面部肌肉運動和部分味覺,並支配眼淚和唾液分泌的
面神經
主管味覺、咽頭肌肉運動和唾液腺分泌的
舌咽神經
主管調節內臟、血管及腺體等機能的
迷走神經
31對脊神經: 由脊椎兩側的椎間孔發出,分為前、後兩支,分管頸部以下身體相關部位的感覺和運動。
8對頸神經、12對胸神經、5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1對尾神經
脊神經從脊椎發出後總是向下行的,所以任何一節脊椎受損,這節以下的神經引起的感覺和支配的運動將受到損傷。
自主神經系統
自主神經系統成為又名植物神經組織系統,是由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兩部分組成,支配和調節機體各器官,血管,平滑肌和腺體的活動和分泌,並參與內科調節葡萄糖,脂肪,水和電解質代謝,以及體溫,睡眠和血壓等兩個系統分會在大腦皮質及下丘腦的支配下,既拮抗又協調的調節器官的生理活動自主神經處長系統可分為中樞部分和周圍部分。
自主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系和副交感神經系兩個系統,通常一個器官都分布有兩系統的神經纖維,保持著自主神經系統雙重的神經支配,同時,這兩個神經系統對一個器官的作用,多數是相互拮抗的。這兩個系統末梢徑路的形態學特徵,表現為從中樞神經系統,神經細胞來的神經纖維,在到達終末器官時都更換一次神經元。最初的纖維即節前纖維是有髓的,它在中途終止於神經節或神經叢,和這裡的神經細胞形成突觸,重新發出無髓的節後神經纖維,到達效應器。只有分布到腎上腺的交感神經例外,其節前纖維直接到達腺細胞,支配腎上腺素的分泌。這表明髓質細胞的神經性起源。因此,將它稱為交感神經-腎上腺系(sympathico-ad-renal,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