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要求
公民參與涉外交往時應高度重視自己所留給外方人士的第一印象。因為第一印象的好壞直接與中方人員的形象相關,而且其一旦形成便往往難於改變。一、維護形象在涉外活動中,中國公民要注意維護自身形象。其中,尤其要注意下列兩點。
1.國家形象對於外事人員而言,維護自己偉大祖國的形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情況下,都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要求。那么怎么才是真正的維護國家形象呢?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政府。
2.個人形象公民在涉外活動中維護形象,首先要從維護好其自身形象著手。要做到儀表堂堂,落落大方。在涉外場合,公民必要注意修飾儀表,檢點舉止,使自己形象上乘,風度翩翩,無愧於炎黃子孫的稱號。
二、不卑不亢不卑不亢,是外事禮儀的一項基本原則。它要求每一個參與外事活動時,都必須意識到,自己在他國人民眼裡,是代表自己國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單位。要做到從容得體、堂堂正正。不應該畏懼自卑,低三下四,也不要自大狂傲,放肆囂張。
三、熱情有度待人熱情不僅意味著自己對待交往對象具有誠意,也能體現對對方充滿了友好、關懷與熱誠。但是,作為外事人員對人熱情相待,必須有一個“度”,注意“熱情有度”。
四、尊重隱私尊重隱私,實際是上述“熱情有度”的順理成章的推論。所謂尊重隱私,主要是提倡在國際交往中主動尊重每一位交往對象的個人隱私,不詢問其個人秘密,不打探其不願公開的私人事宜。目前,在國際社會裡,尊重隱私與否,已被公認為一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有無個人教養的基本標誌。在涉外交往中,尊重隱私實際上具體表現為人們在交談中的下述“八不問”。1.不問收入支出。2.不問年齡大小。3.不問戀愛婚姻。4.不問身體健康。5.不問家庭住址。6.不問個人經歷。7.不問信仰政見。8.不問所忙何事。
五、守信約定在國際社會裡,人們十分重視交往對象的信譽,講究“言必信,行必果”。1.慎重許諾。在涉外交往中,基層公務員對外方人士所作出的所有正式承諾必須量力而行,慎之又慎,切勿信口開河,草率許諾,也不要使承諾大而化之,模稜兩可。2.嚴守約定。在國際社會中,信用就是形象,信用就是生命。既然“中國人歷來說話都是算數的”,那么基層公務員在涉外交往中就一定要努力恪守約定,兌現承諾,如約而行。
六、尊卑有序在外事交往中,依照國際慣例,將多人進行並排排列是,最基本的規則是右高左低,即以右為上,以左為下;以右為尊,以左為卑。換言之,在進行並排站立、行走或者就座時,為了表示禮貌,主人理應主動居左,而客人居右;男士應當主動居左,而請女士居右;晚輩應當主動居左,而請長輩具右;未婚者主動居左,而已婚者居右;職位、身份較低者主動居左,請職位、身份較高者居右。
七、女士優先女士優先,是國際社會尤其是西方國家裡所通行的交際慣例之一。在社交場合,“女士優先”主要應在下列方面得以表現。1.尊重婦女。與婦女交談時,一律要使用尊稱。涉及具體內容時,談話亦不應令在場的婦女難堪。排定禮儀序列時,應將婦女列在男子之前;2.照顧婦女。在一切社交活動中,男子均應細心地照顧婦女:就座時,應請其選擇上座;用餐時,應優先考慮其口味;3.關心婦女。外出之際,男子要為女士攜帶重物。出入房間時,男子要為女士開門、關門。在女士面前,任何時候都不允許男子吸菸;4.保護婦女。在一切艱難、危險的條件下,男子均應竭盡其全力保護婦女。通過危險路段時,男子應走在前列。在馬路上行走時,男子則應行走於外側。任何危險之事,男子均應主動承擔。
個人形象
衣著。接待人員在公務場合、社交場合和休閒場合著裝要得體而應景,不能雷同。公務場合要莊重保守、端莊大方、嚴守傳統,不能強調個性、過於時髦、顯得隨便,最好穿深色毛料的套裝、套裙或制服,不允許身穿夾克衫、牛仔裝、運動裝、健美褲、背心、短褲、旅遊鞋和涼鞋,衣服不能過於骯髒、折皺、殘破、暴露、透視、過大、過小或緊身。社交場合主要指宴會、舞會、晚會、聚會等應酬交際場合,服裝應突出時尚個性,可穿時裝、禮服或民族服裝,最好不要穿制服或便裝。休閒場合穿著應舒適自然,忌正正規規。在正式場合,接待人員穿著要正確得體,所有衣扣要扣嚴,不能換起袖管或褲角,衣袋或褲兜里不宜裝過多的東西,衣服上商標要先行拆除,穿西裝最好內著白色襯衣,穿深色襪子、黑色皮鞋、打領帶,不穿或少穿羊毛衫,全身上下衣著應保持在三種色彩之內。化妝。化妝是一種通過對美容用品的使用,來修飾自己的儀容,美化自我形象的行為。要求職員化妝上崗,有助於體現單位的令行禁止和統一性、紀律性,有助於使其單位形象更為鮮明、更具特色。要求職員化妝上崗,意在向交往對象表示尊重。參加公務活動而不化妝,就會被交往對象不由分說地理解為蔑視對方,或是一種侮辱。在公務活動中,一般要求職員在美容化妝這一事關大局的問題上,必須遵守如下幾項規則:規則之一,應當化以淡妝為主的工作妝。工作妝的主要特徵是,簡約、清麗、素雅,具有鮮明的立體感。它既要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又不容許顯得脂粉氣十足。總的來說,就是要清淡而又傳神。規則之二,應當避免過量地使用芳香型化妝品。通常認為,與他人相處時,自己身上的香味在一米以內能被對方聞到,不算是過量。如果在三米開外,自己身上的香味依舊能被對方聞到,則肯定是過量使用香水了。規則之三,應當避免當眾化妝或補妝。尤其是要在工作崗位上當眾這樣做,則是很不莊重的,而且還會使人覺得他們對待工作用心不專,只把自己當成了一種“擺設”或是“花瓶”。特別需要提到一點,女士們千萬不要當著一般關係的異性的面,為自己化妝或補妝。規則之四,應當力戒與他人探討化妝問題。規則之五,應當力戒自己的妝面出現殘缺。
儀容。眼是心靈之窗,交往時,要行注目禮,目光與對方接觸時間累計應達到全部交談過程的50-70%,目光切忌呆滯、漠然、偷窺、左顧右盼和擠眉弄眼。微笑是接待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不宜開口大笑,滿口牙齒一覽無餘。恰到好處的化妝使人容光煥發、神采奕奕,但儘量不要顯露修飾痕跡,不宜濃妝艷抹,不宜在公共場合化妝,男士尤其不要油頭粉面。髮型不可怪異前衛。接待人員每天都要定時清潔面容、保持口腔衛生,勤修指甲、不蓄鬍須。
美發。美發,一般是指對人們的頭髮所進行的護理與修飾。在正常情況之下,人們觀察一個人往往是“從頭開始”的。經常會給他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護髮禮儀的基本要求是:必須經常地保持健康、秀美、乾淨、清爽、衛生、整齊的狀態。要真正達到以上要求,就必須在頭髮的洗滌、梳理、養護等幾個方面好自為之。洗滌頭髮,一是為了去除灰垢,二是為了清除頭屑,三是為了防止異味,四是為了使頭髮條理分明。此外,它還有助於保養頭髮。經過修飾之後的頭髮,必須以莊重、簡約、典雅、大方為其主導風格。不管為自己選定了何種髮型,在工作崗位上都絕對不允許在頭髮上濫加裝飾之物。在一般情況下,不宜使用彩色髮膠、發膏。男士不宜使用任何髮飾。女士在有必要使用發卡、發繩、髮帶或發箍時,應使之樸實無華。其色彩宜為藍、灰、棕、黑,並且不帶任何花飾。絕不要在工作崗位上佩帶彩色、艷色或帶有卡通、動物、花卉圖案的髮飾。若非與制服配套,在工作崗位上是不允許戴帽子的,各種意在裝飾的帽子,如貝雷帽、公主帽、學士帽、棒球帽、發卡帽,或是用以裝飾的裹頭巾,戴在正在上班的人士頭上,與之都是很不協調、很不相稱的。
接觸與交談
人們對於參加對外禮賓活動,應抱一個積極的態度
。過去有的人信奉“少開口是銀、不開口是金”的方針。他們認為,在對外場合只有“免開尊口”當“閉口道士”,才不會犯錯誤。這是一種消極的、無所作為的思想。當然,有時候,在某一種特定的情況下,運用“沉默”的策略也是可以的。但是,這不能歸結為一般情況下所應有的態度。特別是當前國際形勢對我國十分有利,“對外開放”的政策為我們提供了極為廣泛的各種機遇。在對外場合,大家不應拘謹,也不要只是中國人扎堆聊天,而應當廣泛接觸、多交朋友、按照中國對外工作的方針政策,積極開展對外活動。接觸交友,即通過直接約會的方式,會見有關方面的人士。例如新任使節到任,按慣例應進行到任拜會。通過到任拜會,可以結交駐在國的領導人、有關方面的負責人、友好的社會知名人士以及駐當地的各國使節等。到任拜會是一種禮節性拜會,拜會的範圍可根據當地條件酌情擬定。通過拜會交談,可以了解不少情況,有的使節還要進行回拜。這樣,可以使相互關係很快建立起來。各業務部門的人員到任時,也可提出拜會相應的人員。在社交場合介紹朋友,要親切自然。例如,在家庭宴請或小型招待會上,主人一般都為後到的客人介紹先到的客人。但注意不要帶著後到的女賓轉圈介紹所有的客人。在大型活動的場合,如果有熟人正在同其他客人閒聊,你便可趨前打招呼,以便朋友把你介紹給大家。在社交宴會場合,作為同一個主人邀請來的客人,也可主動地、有禮貌地相互自我介紹認識。在介紹兩個人相互認識的時候,總的規矩是:把其他人介紹給更為尊貴的人。例如,把年齡較小的人介紹給長者,把一般來客介紹給身份較高的人,等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進行介紹要慎重。例如,你知道他們之間過去可能認識,後又長期互不來往;或者在外交場合,兩個敵對國家的外交官同時出席,即使他們個人之間無恩怨,也可能不願在大庭廣眾之間來往。這時應晝迴避為他們相互介紹。介紹人們相認識時所用的語言,以簡潔、清楚、有禮貌為好。 作為國家、團體或企業的公職人員,對外談話,當然應當堅持原則,不應當違背中國對外的方針政策。還應當廓清外界的某些誤解。例如,人們現在經常容易談到的世界人口的控制問題,外國人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最多的國家的人口控制問題甚為關心,關於我國在這方面的成就,備加讚賞。但是,也有人對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以及晚婚、避孕、墮胎方面的具體規定有所懷疑;還有人對這方面的某些處罰措施表示不理解等。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應當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耐心細緻、實事求是地加以宣傳解釋。對於當前國內、國際的基本形勢、重大的國際事件,以及雙邊或多邊關係中的重要問題,也應當有一個比較清楚的了解,並堅持我國的原則立場。
在社交場合,談論政治、經濟、外交等各方面的形勢,當然是一個經常有的重要的話題。特別是國際上出現重大事件的時候,往往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有時甚至成為一個談論的熱點。在這樣的時候,往往可以聽到最新訊息的傳播,可以聽到各種不同觀點的闡述,有心人應當重視並善於運用這種機會。有的人擔心在社交場合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話題,形成相對無言的尷尬場面。其實,社交場合的話題是十分廣泛的。除了上面談到的政治性問題以外,人們所共同關心的全球性問題,如環境保護、人口增長、交通擁護、疾病防治;青少年教育、老齡問題等等,以及體育運動、電影電視、繪畫音樂、民情風俗、科技發展、未來世界等等,都可以成為有趣的話題。對於中國特有的事物如中醫中藥、太極拳、氣功、京劇、中國菜等等,外國人也常有意談及。可見,可談的話題是如此廣泛、多樣,完全可以結合所處的環境、場所,談話對象的職業、興趣、各人的知識、水平,就地取材,引出話題,由淺入深。這樣既可以避免“冷場”,又可惜此增進了解和友誼,豐富自己的知識。
要學會善於提出問題,虛心求教。這就要求提問時要尊重對方,要自然適當,不要提出使人為難的問題,也不要使人感到你是在有意探聽別人不願談及的事情。如果別人對你提出的總是有所迴避,就不要一再追問,而應設法轉移話題。提問還可起引導話題、轉換話題的作用。
機智與幽默在談話中十分可貴。有時講幾句富有哲理的話、俏皮話,或講一段笑話,會使談話活躍、氣氛歡快,甚至可以排難解結,使某些難於解答的總是迎刃而解。毛澤東在參加莫斯科會議時,變到與會各國休戚相關的密切關係時,引用了中國的一個通俗故事,說是兩泥菩薩,打碎了把泥調和後,重塑了兩個,結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還勸赫魯雪夫要團結,不要搞大國沙文主義,他說:“荷花雖好,還要綠葉扶持”;“一個好漢要有在個幫,一個籬笆要有三個樁”。他的這些生動的、富有哲理的譬喻,贏得了許多與會者的讚賞。1692年我國打下一架U-2高空偵察機,許多外國記者想乘機了解中國飛彈的發展情況,就向陳毅外長提問U-2飛機是怎么打下來的?陳毅風趣地回答說:“是用竹桿子捅下為的呀!”引起大家哄堂大笑,從而避免了生硬地回答“無可奉告”。當然,默與諷刺是區別的。人們不應當無端地諷刺與影射對方。
在相互交談時,應當注意中外習慣上的差異。例如,外國人見面打招呼常用“您好!”“早上好!”“晚上好!”等等。有些中國人常用的“上哪兒去啦?”“乾什麼去?”等,跡近查問別人的私事,外國一般不用。問“吃飯了嗎?”會被誤解為未吃飯,你準備請客。在外國熟人之間相遇,相互說一聲:“Hello!”作為打招呼和問候,也是常風的。年輕朋友之間還有的只說一聲:“嗨!(Hi)”就顯得更加隨便。據說,歷屆美國總統中不乏說髒話、粗話的人。有人把這稱之為“國罵”。現在有的文學創作中出現髒話、忌話。這是一種低級趣味,也是一種社會污染。當然不應當在社交場合出現。
別人正交談,不要湊前旁聽;如果你有意參與他談話,則應視情況相機加入,不可勉強。談話現場超過三人時,應適當照顧所有在場人員,不要只同其中一二人攀談,而冷落其他人。在社交場合,寡言少語,或甚至一言不發,也容易引起誤解。以為你有什麼不高興、不稱心的事,或者以為你不肯直抒已見,對別人所談感興趣,等等。有時別人的談話,話中有音,要學會善於領悟和隨機應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談話技巧。談話的內容和水平。因此,必須不斷學習提高,注意讀書看報,增進知識修養,提文化素質。只有如此,才能做到談吐不俗、言之有物、措辭適當、語言生動。這就需要真正下功夫才行。
隨著社會的進步,電話交談越來越普遍。甚至連一些國家領導人之間也建立了熱線電話。打電話時,1.首先應當儘快使對方了解自己是誰,通話雙方都應當報上自己名字;2.如果需要找人,就請對方“稍等”;如該人不在,應答覆“他不在”,如對方提出找其他人或詢問何時可再來電話,應有禮貌地給予回答;3.打電話應當使用簡潔明快有禮貌的語言;4.除非你了解對方的生活習慣,一般不要在早上8時以前或晚上9時以後給人打電話,中午也要注意對方的休息;5.打完電話應有禮貌地說“再見”,不要隨意中斷電話。如電話發生故障,應設法重新接上;6.如正在開會或接待客人,為避免讓客人久等,應說明情況,請來電話的人改在其它時間再來電話;7.手機只能在合適的場所才能打開。在醫院病床前、劇院、電影院等演出場所,均不應使用手機;8.在飛機上禁止使用手機。在公共汽車、電車上使用手機也不合適;9.手機有較強的輻射,在別人正在聽收放機時,要離遠一些以免干擾;10.在餐廳用餐,必須離開桌子到餐廳一角去使用手機;12.打國際,應弄清時差,以便不打擾別人休息等等。
各國禮儀
美國:1、美國人的特點為:性格外露、坦率、真摯、熱情、 自信,辦事比較乾脆利落。善於長談,談鋒甚健,並不斷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注重實際,追求物質上的實際利益。美國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具有下述四個主要特點:第一、隨和友善,容易接近。第二、熱情開朗,不拘小節。第三、城府不深,喜歡幽默。第四、自尊心強,好勝心重。
2、美國人用餐的戒條主要有以下六條:其一、不允許進餐時發出聲響。其二、不允許替他人取菜。其三、不允許吸菸。其四、不允許向別人勸酒。其五、不允許當眾脫衣解帶。其六、不允許議論令人作嘔之事。
3、美國人的著裝:總體而言,美國人平時的穿著打扮不太講究。崇尚自然,偏愛寬鬆,講究著裝體現個性,是美國人穿著打扮的基本特徵。跟美國人打交道時,應注意對方在穿著打扮上的下列講究,免得讓對方產生不良印象。第一、美國人非常注重服裝的整潔。第二、拜訪美國人時,進了門一定要脫下帽子和外套,美國人認為這是一種禮貌。第三、美國人十分重視著裝細節。第四、在美國,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第五、在美國,一位女士要是隨隨便便地在男士面前脫下自己的鞋子,或者撩動自己裙子的下擺,往往會令人產生成心引誘對方之嫌。
第六、穿睡衣、拖鞋會客,或是以這身打扮外出,都會被美國人視為失禮。第七、美國人認為,出入公共場合時化艷妝,或是在大庭廣眾之前當眾化妝補妝,不但會被人視為缺乏教養,而且還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
第八、在室內依舊戴著墨鏡不摘的人,往往會被美國人視作“見不得陽光的人”。
4、美國人送禮:美國人 送東西要送單數,且講究包裝。他們認為蝸牛和馬蹄鐵是吉祥物。
英國人送禮: 一般送價錢不貴但有紀念意義的禮物,切記不要送百合花,因為這意味著死亡。收到禮物的人要當著眾人的面打開禮物。
基本禮儀 :人們見面稱呼時,即使在熟人之間,大多數頭銜也要被冠在名字的前面。不要說有關君主制的閒話,也不要談宗教。
餐飲 :英國人很會保養,早上一睜眼就先喝“被窩茶”。午餐、晚餐一般為二菜一湯,牛肉、羊肉、雞鴨、魚等搭配使用,外加點心、水果和咖啡。 英國人十分講究“午後茶”。公私機關每天下午4點半,免費供應紅茶,另加白糖、牛奶或少許點心。在上層社會 ,邀請朋友飲茶僅次於設宴,是一種社會方式。
1、德國人在待人接物所表現出來的獨特風格 ,往往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第一,紀律嚴明,法制觀念極強。第二,講究信譽,重視時間觀念。第三,極端自尊,非常尊重傳統。第四,待人熱情,十分注重感情。
2、握手禮 :一是握手時務必要坦然地注視對方 ;二是握手的時間宜稍長一些,晃動的次數宜稍多一些,握手時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
3、稱呼禮:切勿直呼德國人的名字 ;稱其全稱,或僅稱其姓,則大都可行 ;“您”表示尊重,稱“你”則表示地位平等、關係密切。
4、餐廳禮:德國人在用餐時,有以下幾條特殊的規矩。其一,吃魚用的刀叉不得用來吃肉或乳酪。其二,若同時飲用啤酒與葡萄酒,宜先飲啤酒,後飲葡萄酒,否則被視為有損健康。其三,食盤中不宜堆積過多的食物。其四,不得用餐巾扇風。其五,忌吃核桃。
5、著裝 :德國人在穿著打扮上的總體風格,是莊重、樸素、整潔。在一般情況之下,德國人的衣著較為簡樸。
男士大多愛穿西裝、夾克,並喜歡戴呢帽。婦女們則大多愛穿翻領長衫和色彩、圖案淡雅的長裙。德國人在正式場合露面時,必須要穿戴得整整齊齊,衣著一般多為深色。在商務交往中,他們講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裝,女士穿裙式服裝。德國人對髮型較為重視。在德國,男士不宜剃光頭免得被人當作“新納粹”分子。德國少女的髮式多為短髮或披肩發,燙髮的婦女大半都是已婚者。
1、送禮:送花的時候不要送菊花、杜鵑花及黃色的花 ;不 要送帶有仙鶴圖案的禮物,仙鶴是蠢漢的標誌 也不要送核桃,而核桃是不吉祥。
2、待人接物:第一,愛好社交,善於交際。對於法國人來說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內容,沒有社交活動的生活是難以想像的。第二,詼諧幽默天性浪漫。他們在人際交往中大都爽朗熱情。善於雄辯高談闊論,好開玩笑,討厭不愛講話的人,對愁眉苦臉者難以接受。受傳統文化的影響, 法國人不僅愛冒險,而且喜歡浪漫的經歷。第三,渴求自由,紀律較差。在世界上法國人是最著名的“自由主義者”。“自由、 平等、博愛”不僅被法國憲法定為本國的國家箴言,而且在國徽上明文寫出。 他們雖然講究法制,但是一般紀律較差,不大喜歡集體行動,與法國人打交道,約會必須事先約定,並且準時赴約,但是也要對他們可能的姍姍來遲事先有所準備。四,自尊心強,偏愛“國貨”。法國的時裝、美食和藝術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在此影響之下,法國人擁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們看來,世間的一切都是法國最棒。與法國人交談時,如能講幾句法語,一定會使對方熱情有加。第五,騎士風度,尊重婦女。在人際交往中法國人所採取的禮節主要有握手禮、擁抱禮和吻面禮。
3、著裝 :法國的男士和女士都穿戴極為講究。法國人對於衣飾的講究,在世界上是最為有名的。所謂“巴黎式樣”,在世人眼中即與時尚、流行含意相同。在正式場合:法國人通常要穿西裝、套裙或連衣裙,顏色多為藍色、灰色或黑色,質地則多為純毛。出席慶典儀式時:一般要穿禮服。男士所穿的多為配以蝴蝶結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裝套裝;女士所穿的則多為連衣裙式的單色大禮服或小禮服。對於穿著打扮,法國人認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選擇髮型、手袋、帽子、鞋子、手錶、眼鏡時,都十分強調要使之與自己著裝相協調,相一致。
4、吃法國菜的禮節: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儀態用餐巾的一角輕輕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漬便可。假如吃多過一道主菜,吃完第一道(通常是海鮮)之後,侍應會送上一杯雪葩,用果汁或香檳造,除了讓口腔清爽之外,更有助增進你食下一道菜的食慾。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應該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進食時身體可略向前靠,兩臂應緊貼身體,以免撞到隔壁。吃法國菜同吃西餐一樣,用刀叉時記住由最外邊的餐具開始,由外到內,不要見到美食就撲上去,這樣十分失禮。
接待禮儀
(一)禮儀次序就是依照國際慣例,對參預國際交往的國家團體
和個人的位次所排列的次序。各國的作法並不完全一致,中國在涉外活動中的禮賓次序,一般有下幾種排列的方法。第一種方法,按外賓的身份與職務高低順序排列。在官方活動中,通常採用這種方法安排禮賓次序。
第二種方法,按參加國國名的字母順序排列。在國際會議和國際體育比賽中,一般都採取這種方法。並按英文字母順序進行排列。
第三種方法,按派遣國通知代表團組成的日期排列,若各國代表團的身份,規格大體相等,通常採用這種方法。有時,還可以按照各國代表團到達活動地點的時間先後,來排列禮賓次序。
禮賓次序所體現的是東道國對各國來賓的禮貌和尊重,它是一個極為敏感的問題,不分大國小國、強國弱國、富國窮國,都要求平等和尊重,所以在涉外工作中考慮接待問題時,必須反覆對此加以推敲。在一般情況下,如果外賓的身份,職務相仿,則應以聲望、資歷和年齡為禮賓次序,中方亦應由與外賓身份、職務相等者出面接待。
(二)涉外迎送的禮儀。
迎接外賓,不論是個人或是團體,應事先確定接待規格。應按照國際慣例,安排與派遣國外賓或外國團體負責人身份相當的我方人士,負責迎候外賓的工作,只有與中方關係極為密切者,才允許破格接待。
迎候人員應準確掌握外賓抵達時間,提前到達機場、碼頭或車站的站台,以示對來賓的尊重。對外國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方領導人的來訪,通常將安排盛大的歡迎儀式。而對一般身份的個人或團體,不必如此。
客人抵達後,應首先同主人相互見面和介紹。一般由禮賓人員或中方迎候人員中身份最高者,率先將中方迎候人員按一定順序一一介紹給客人,然後再由客人中身份最高者,將客人按一定順序一一介紹給主人,若賓主早已相識,則不必介紹,雙方直接行見面禮即可。
如來賓系貴賓,可安排獻花儀式,賓主互相介紹後,可進入機場、港口、車站的貴賓接待室,請貴賓稍事休息,也可請來賓直接乘坐事先安排好的交通工具,前往住宿處。若來賓系一般身份,主人可主動幫助客人提取行李,但不要主動要求幫助男賓拿公文包、幫助女賓拿手提包。
通常迎候人員應陪同來賓一同前往住宿處。到達後,不要馬上安排其他活動,要給外賓留下充足的洗澡、更衣、休息的時間。迎候人員可暫時離去,走前應告訴外賓下一步的活動計畫,並求得其同意。應當為外賓留下主人的電話號碼,以便為之提供及時幫助。
在迎接外賓的整個過程中,迎候人員應始終面帶微笑,以表示歡迎之意,不要故作矜持,一語不發。送別外賓亦應考慮周全,大體上要依照迎候的規格來確定送別的規格,主要迎候人應參加送別活動,送行人員可前往外賓住宿處,陪同外賓一同前往機場、碼頭或車站,亦可直接前往機場、碼頭或車站恭候外賓,必要時可在貴賓室與外賓稍敘友誼,或舉行專門的歡送儀式。在外賓臨上飛機、輪船或火車之前,送行人員應按一定順序同外賓一一握手話別。飛機起飛或輪船、火車開動之後,送行人員應向外賓揮手致意。直至飛機、輪船或火車在視野里消失,送行人員方可離去。不去機場、碼頭或車站送行,或客人抵達後才匆忙趕到,對外賓都是失禮的,外賓一登上飛機、輪船或火車,送行人員就離去,也是不應當的。儘管只是幾分鐘的小事情,卻很可能因小失大。
(三)國旗懸掛的禮儀。
國旗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標誌,它代表著一國的地位和尊嚴,每當舉行重大的國事活動,或者我國運動員取得了優異成績,看著國旗徐徐升起、高高飄揚,一種由衷的欣喜和自豪會在我們的心中久久激盪。
世界上各國國旗的顏色主要有紅、白、綠、藍、黃、黑等,這些顏色各有一定的含義:紅色象徵國家為獨立和解放而鬥爭的精神,綠色是吉祥的標誌,藍色代表海洋、河流、天空,這三種顏色在各國國旗中出現得最為頻繁。
懸掛國旗視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規範。在室外的旗桿或建築物上掛旗,一般是日出升旗,日落降旗,司職人員表情應莊嚴、肅穆。升旗的時候,護旗人要托起國旗的一角,國旗觸地是極不嚴肅的。在重要的場合,例如一國政府所在地,升旗需有專職人員嚴格按升旗規範行事。重要的時刻,譬如外賓來訪,國際體育比賽、國慶慶典,升旗時需以國歌相伴奏。遇到一國元首來訪時,外賓通過的主要街道應懸掛兩國國旗,在其住所及交通工具上也應懸掛國旗。
懸掛雙方國旗的以右為上,左為下,客在右,主在左。汽車上掛旗,以駕駛員為基準劃分左右。在外賓所在的重要場所掛旗,升旗時應有專職儀仗兵負責,並要向其它國國旗行軍禮。舉行國際會議、展覽會、體育比賽,應懸掛所有參加國的國旗;即使沒有外交關係的國家,只要它是所舉辦活動的組織成員東道主都應懸掛該國國旗。懸掛的次序是從左至右,以英文國名的第一個字母為序。國旗不能夠倒懸,一些國旗因字母和圖案原因,不能豎掛。有的國旗豎掛則另外製旗。
各國國旗的顏色長寬比例均由本國憲法明文規定,國旗圖案不能在商品廣告,產品宣傳等非正規場合亂用。另外,撕扯、踐踏、焚燒國旗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懸掛國旗,有並掛、豎掛、交叉掛幾種。如果並排懸掛兩面國旗時,其規格、尺寸應大致相等。國旗掛在牆壁上時應掛其正面,而不能用反面。當某領導人逝世,為表示哀思,國旗要下半旗。下半旗時要首先把旗升至桿頂,再下降至離桿頂1/3處。
(四)國歌演奏的禮儀。
國歌如同國旗一樣,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它一般只在正規迎送場合和儀式上演奏。 外國領導人來訪,在歡迎儀式上,軍樂隊高奏兩國國歌。這時樂隊以管樂為主,服裝要整齊劃一。通常為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先行演奏外國國歌。有些國家規定,在正式場合演奏國歌,本國公民都應跟著鏇律輕聲應和,有的還要求行舉手禮,軍人則要行軍禮。我國在這方面沒有什麼明文規定,只要求在演奏國歌的時候,在場的人要起立,姿態端莊,表情嚴肅,任何人不可嘻笑、喧譁,不應在場內隨意走動。
在運動會的頒獎儀式上,當升國旗奏國歌的時候,在場觀眾一定要起立。尤其在演奏別國國歌時,觀眾更應肅然起立,以表示對該國的尊重。在許多國家都有規定,除了進行現場直播的電視台攝像記者,其餘記者在演奏國歌時,都應該象所有人一樣立正,而不應有任何特殊。國歌的曲調和配器都有許多嚴格的規定,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不能以戲謔的方式在娛樂場所(例如在酒吧或歌舞廳里)演奏或演唱國歌。
會議禮儀
(一)涉外會談座次禮儀。
外事會見,多在會客廳或辦公室內進行。賓主可分別各坐一邊,也可交錯而坐。有些國家元首,在會見外賓時,要舉行一定的禮節性儀式,其主要程式是致辭、賓禮、合影,然後入座交談。中國的會見座次是:主賓居中,主人居右,記錄員和譯員應坐於賓主後面。客方隨員依禮賓次序在主賓一側就座,主方隨員依次在主人一側就座。
(二)涉外會談禮儀。
在涉外交往中,話題的選擇是很重要的。我們在選擇話題時,必須注意把握以下原則。
首先,要選擇外賓喜聞樂道的話題。不管是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的人,都會對體育比賽、文藝演出、電視電影、旅遊度假、風光名勝、烹任小吃等話題感興趣。在正式場合或非正式場合,談談這方面的情況,都是輕鬆愉快和普遍能夠接受的,若條件許可,最好事先研究一下交往對象的興趣愛好,這樣比較容易獲取談話的話題。
其次,不要選擇迎合他人的話題。由於國情的不同和意識形態的差異,我們同外賓對一些問題的看法截然不同,對此應採取正確的態度。我們尊重各國人民所選擇的發展道路,同時也希望各國人民尊重我們所選擇的發展道路。我們不干涉別國的內部事務,同時也不允許別國干涉我們的內部事務,這是一個大是大非問題。在涉外交往中我們不能對少數外國人的無理取鬧曲意逢迎,百般討好。對重大的國內外事件要事先統一口徑,對於非原則性問題可以各抒己見。既不要主動要求外賓評論我國的內部事務,也不要對他人出於惡意的攻擊誹謗聽之任之。如果以暴露國家或企業的秘密來吸引外賓對談話的興趣,便是出格了,不便談論的話題可以不談或轉移,但絕不能迎合他的無理話題。這是我們的基本立場。
再次,要迴避外賓忌諱的話題。同外賓交往,要注意他們對某些話的忌諱。下列話通常是不適宜談論的。其一,過分的關心和勸戒。其二,個人的私生活,其三,令人不快的事物。其四,隨意評論別人。最後,不要談論自己不熟悉的話題,“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功”。在涉外活動中必須堅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必不懂裝懂。如果外賓自己主動談起我們不熟悉的話題應當洗耳恭聽。必要時可以實相告,虛心請教。這樣作只會贏得他人的尊重,而不會貶低自己。
(三)涉外翻譯的禮儀,翻譯按出席的場合、級別大致可以分為正式和非正式兩種。
正式場合的翻譯一般指為領導人當翻譯,以及在一些官方的場契約外國人打交道。為了圓滿完成任務,接待外賓前還要進行“熱身”準備,了解來訪人的背景、日程安排等。除了業務精通外,一個出入涉外場合的好翻譯,還必須具備一些國際禮儀方面的常識,否則也會給翻譯工作帶來缺憾。
非正式的翻譯是指一些非官方的民間交往中的翻譯。這時就不必象正式場合中那樣衣冠楚楚、謹小慎微,否則會讓人覺得過於正規和感情上的疏遠。作為非正式場合翻譯,除了要注意一般的國際交往禮節,尊重對方國家的風格習慣外,更重要的是要多一些熱情、隨和,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儀式禮儀
(一)涉外簽字儀式禮儀。
在涉外交往中,有關國家的政府、組織或企業單位之間經過談判,就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領域內的某些重大問題達成協定時,一般需舉行簽字儀式。不同的的簽字儀式各有特點,在我國國內舉行簽字儀式通常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禮儀問題。
首先,要布置好籤字廳,並作好有關簽字儀式的準備工作。在我國國內舉行的簽字儀式,必須在事先布置好的簽字廳里舉行,絕不可草率行事。
其次,要確定好籤字人和參加簽字儀式的人員,簽字人由簽字雙方各自確定,但是他的身份必須與待簽檔案的性質相符,同時雙方簽字的身份和職位應當大體相當。
最後,要安排好雙方簽字人的位置,並且議定簽字儀式的程式。我國的慣例是:東道國簽字人座位位於簽字桌左側,客方簽字人的座位位於簽字桌的右側。雙方的助簽人員分別站立於各方簽字的外側,其任務是翻揭待簽文本,並向簽字人指明簽字處,雙方其他參加簽字儀式的人員則應分別按一定的順序排列於各方簽字人員之後。
我方人員在外國參加簽字儀式,應尊重該國舉行簽字儀式的傳統習慣。有的國家可能會準備兩張簽字桌,有的國家可能要求參加簽字儀式的人員坐在簽字人對面,對此不必在意。關鍵是要不辱使命。
(二)涉外開幕式禮儀。
開幕式通常由經辦一方的負責人員主持。如東道國主辦,則由東道國方面主持,邀請有關國家的代表團,使節團參加;或者由參展團主持,邀請東道國有關官員出席。重大的展覽會開幕式或重要工程的落成典禮等,東道國國家領導人往往出席,儀式較為隆重。一般小型展覽的開幕式,則比較簡單。隆重的開幕式,會場懸掛兩國國旗(有的還奏國歌),致詞(主辦展覽一方先講,另一方後講)”,然後剪彩(邀請東道國或展覽團參加的開幕式人員中身份最高的官員或知名人士剪彩,亦有賓主雙方各一位或各兩位人士剪彩的)。
宴請禮儀
(一)涉外宴會的形式。
宴會有國宴、正式宴會、便宴之分。其 隆重程度、出席規格以及菜餚的品種與質量等均有區別。一般來說,晚上舉行的宴會較之白天舉行的更為隆重。正式宴會不掛國旗,不奏國歌,有時亦安排樂隊奏席間樂。賓主均按身份排位就座。許多國家正式宴會十分講究排場,在請柬上註明對客人服飾要求。他們對餐具,酒水、菜餚道數、陳設,以及服務員的裝束、儀態都要求很嚴格。我國在這方面做法比較簡單,如有條件餐前在休息室稍事敘談,通常上茶和汽水、啤酒等飲料,如無休息室也可直接入席。席間一般用兩種酒,一種甜酒,一種烈性酒。餐後不再回休息室座談,亦不再上飯後再喝酒。便宴即非正式宴會,常見的有午宴、晚宴,有時亦有早上舉行的早餐。這類宴會形式簡便,可以不排席位,不作正式講話,菜餚道數亦可酌減。西方人的午宴有時不上湯,不上烈性酒。便宴較隨便、親切,宜用於日常友好往來。
(二)涉外宴請的準備禮儀。
宴請的目的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為某一個人,也可為某一事件。
首先,確定邀請的名義和對象,其主要依據是主、客雙方的身份,也就是說主客身份應該對等。
其次,確定邀請範圍。邀請範圍是指請哪些人士,請到哪一級別,請多少人,主人一方請什麼人出來作陪。
第三,草擬具體邀請名單,被邀請人的姓名、職務、稱呼、以至對方是否有配偶都要準確。雙邊活動尤其要考慮政治關係,在政治上相互對立的國家是否邀請其人員出席同一活動,要慎重考慮。
第四,確定宴請形式。宴請採取何種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的習慣做法。一般來說,正式、規格高、人數少的以宴會為宜,人數多則以冷餐會或酒會更為合適,婦女界活動多用茶會。
第五,選擇宴請地點。官方正式隆重的活動,一般安排在政府、議會大廈或賓館內舉行,其餘則按活動性質、規模形式、大小、主人意願及實際可能而定。
第六,傳送請柬。請柬一般提前一周至二周發出,以便被邀請人及早安排。已經口頭約妥的活動,仍應補送請柬。請柬的內容包括活動形式、舉行的時間及地點,主人的姓名等內容。請柬行文不用標點符號,所提到的人名、單位名、節日名稱都要齊全。
(三)涉外宴請座次安排禮儀。
正式宴會一般均排席位,亦可只安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他人只排桌次或自由入座。無論採取哪種做法,都要在入席前通知到每一個出席者,使大家心中有數,現場還要有人引導。大型宴會最好是排席位,以免混亂。 國際慣例是桌次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數較多時,要擺桌次排。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離主人的座位遠近而定。外國人習慣,男女摻插安排,以女主人為準,主賓在女主人的右主方,主賓夫人在男主人右主方。我國習慣按各人本身職務排列以便於談話。禮賓次序是排席位的主要依據。在排席位之前,要把確認出席該活動的主、客雙方名單分別按禮賓次序開列出來。多邊活動需要注意客人之間的政治關係,政見分歧大,兩國關係緊張者,儘量避免排到一起,在用長桌作主賓席時,主賓背向民眾的一邊和下面第一排桌子背向主賓席的座位均不安排坐人,在許多國家,譯員不上席,為便於交談譯員坐在主人和主賓背後。席位排妥後著手寫座位卡。便宴、家宴可不放座位卡。但主人對客人的座位也要有大致安排。
(四)涉外宴請禮儀
1.主人一般在門口迎接客人。官方活動,除男主人外,還有少數其他主要官員陪同主人排列成行迎賓,通常稱為迎賓線。與客人握手後,由工作人員引進休息廳,如無廳則直接進入宴會廳,但不入座。有些國家官方隆重場合,客人到達時,有專職人員唱名。主賓到達後,由主人陪同進入休息廳或宴會廳與其他客人見面。如其他客人尚未到齊,由迎賓線上其他官員代表主人在門口迎接。主人陪同主賓進入宴會廳,全體客人就座,宴會開始。如休息廳小,宴會規模大,也可以請主桌以外的客人先入座,貴賓席最後入座。吃完水果,主人與主賓起立,宴會即告結束。主賓告辭,主人送至門口。主賓離去後,原迎賓人員按同順序排列,與其他客人握別。
2.工作人員應提前到現場檢查準備工作,如果是宴會,事先將座位卡及選單擺上。座位卡置於酒杯前或平擺於餐具上方,勿置於餐盤內,選單一般放在餐具右側。如有講話稿,要落實講話稿。通常雙方事先交換講話稿,舉辦宴會的一方先提供。代表團訪問,歡迎宴會,東道國先提供,答謝宴會則由代表團先提供。雙方講話由何人翻譯,一般事先談妥。
國際慣例
與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社會制度與自己大有差別的外國人交朋友,一條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在與對方進行交往和溝通時,遵循國際社會中約定俗成的交際慣例。一般而論,在結交外國友人時,有以下幾條國際慣例。
1. 信守承諾。在人際交往中,“言必信,行必果”。是做人應有的基本教養。與外國朋友打交道,小到約會的時間,大到生意往來,都要講信用,守承諾,不隨便許願,失信於人。這樣才能鞏固雙方的友誼。
2. 熱情有度。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一直主張朋友之間應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並且提倡“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但是在國外,人們普遍主張個性至上,反對以任何形式干涉個性獨立,侵犯個人尊嚴。對他人過分關心,或是干預過多,則會令對方反感。所以與外國友人打交道時,既要熱情友好,又要以尊重對方的個人尊嚴與個性獨立為限。
3. 尊重隱私。外國人普遍認為,要尊重交往對象的個性獨立,維護其個人尊嚴就要尊重其個人隱私。即使是家人、親戚、朋友之間,也必須相互尊重個人隱私。所以與外國友人相處時,應當自覺迴避對對方個人隱私的任何形式的涉及。不要主動打聽外國朋友的年齡、收入、婚戀、家庭、健康、經歷、住址、籍貫,以及宗教信仰、政治見解、正在忙什麼等等。
4. 女士優先。在國外,尤其是在西方國家的人際交往中,人們講究女士優先,它要求成年的男子,在社交的場合,要積極主動地以個人的舉止言行,去尊重婦女,關心婦女,照顧婦女,保護婦女,並且時時處處努力為婦女排憂解難。能夠這樣做的人,會被人視為教養良好。
5. 不必過謙。在外國人來看,做人首先需要自信。對於個人能力、自我評價,既要實事求是,也要勇於大膽肯定。不敢承認個人能力,隨意進行自我貶低的人,要么事實上的確如此,要么便是虛偽做作,別有用心。所以在與外國朋友打交道時,千萬不要過分謙虛,特別是不要自我貶低,以免被人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