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泰族群

所謂的壯泰族群同源理論(或稱泛泰主義)意識形態把語言上的相近性擴大至人種/種族/民族,‘泛泰族群’就成了一個被虛構出來的共同體。 壯泰同源理論(“泛泰主義”)是一種“大民族主義”思潮和運動。 Thaie

內容

這個理論是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基本形成的,主要是在我國的壯族和泰國的民族學者和語言學者形成的一種觀點,主要觀點是:我國壯侗語族的壯、布依、傣、侗、仫佬、毛南、水、黎8個民族,越南的岱、儂、泰、布依、熱依、佬、泐、山齋、拉基、布標10個民族,寮國的佬、普泰、泐、潤、央、賽克6個民族,泰國的泰、佬族,緬甸的撣族,印度的阿洪人,都是所謂“同根生的民族”,通過一些微小的文化接近就認為他們具有相似或相近的語言和生活習俗(實際上諸如壯、布依等民族從文化上與漢民族更接近而與泰佬傣撣等差異極大),是中國古老的越民族不斷遷徒而形成的分流,亦即認為他們都是來自於同一起源。
但該理論與所謂的泛突厥民族理論(泛突厥主義)大同小異,而且所謂的壯泰族群內部除了語言有些近似,其他的文化等差異極大。

一,簡述

所謂的壯泰族群同源理論(或稱泛泰主義)意識形態把語言上的相近性擴大至人種/種族/民族,‘泛泰族群’就成了一個被虛構出來的共同體。 
壯泰同源(“泛泰主義”)的思想認為,所有講泰-卡岱語系的諸民族是同一個民族,他們的祖國應該是“大泰國”(Thai);他們應該在語言、思想和行動上聯合起來,通過創造一種“泰人”的“共同語”,使“泰人”達到政治、思想和文化上的統一;他們主張將所有的“泰人”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民族聯盟。 
當然,泛泰主義者也明白,要同時實現所謂“泰人”的獨立和統一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他們也轉而主張不同區域的“泰人”可以先行獨立建國,然後再實現所謂的“大東亞泰族聯邦”。
壯泰同源理論(“泛泰主義”)是一種“大民族主義”思潮和運動。民族主義是一個複雜的歷史和現實現象,也是近代歷史上的一個新鮮事物。儘管有關它的定義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學者們一般都承認,民族主義產生於近代歐洲,並從歐洲向世界各地傳播。 
在民族主義發展的歷史過程中,曾經出現過一些所謂的“大民族主義”思潮和運動,也可以叫“泛”民族主義,比如,在19世紀的歐洲就出現了泛義大利主義、泛日耳曼主義和泛斯拉夫主義等。稱其為“大”或“泛”民族主義,原因就在於,它主張把講相近語言、有相似文化的不同民族說成是一個民族,並在這些群體中鼓吹民族主義情緒,煽動他們建立一個統一的獨立國家,完全不顧這些民族生活於不同且分散的區域這一事實。
這種以語言-文化為號召的民族主義,最終往往又會走向一個虛構出來的共同起源(種族)。所以,語言-文化的民族主義跟種族-民族主義通常難以區分開來,儘管在不同的階段它們強調的側重點不同。從歷史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無論是強調語言、文化,還是種族因素,這些東西都不是普通老百姓的創造,而是新興知識精英階層的發明。比如,恩格斯曾說過,泛斯拉夫主義就是“從幾個斯拉夫族的歷史科學的癖好者的書齋里發起的”。
而壯泰族群同源理論(“泛泰主義”)對於壯族 與泰族關係的研究則更加依賴,甚至可以說幾近完全依賴語言方面的研究,因為實際上壯族與泰族之間文化差異非常大,甚至到了南轅北轍的地步。

二,淵源

壯泰同源理論(“泛泰主義”)出現在19世紀的東南亞地區,當時的很多西方學者出於殖民利益的需要,拋出了所謂的泛泰民族的概念隨後被譽為泰國歷史之父的丹隆親王吸收西方的資料,大肆鼓吹泛泰民族要囊括寮國、緬甸撣邦、越南西北部、中國的兩廣雲貴的壯侗語族地區、印度的阿薩姆邦(大泛泰主義)。
而在泰國政治領域的泛泰主義的表現最早表現則是泰國駐日公使受當時日本法西斯思潮影響,率先鼓吹通過泛泰主義吞併寮國高棉等鄰國土地建立大泰國(小泛泰主義),壯泰族群同源理論(或稱泛泰主義)從一開始就得到日本的大力支持,可以說泛泰主義是日本從南部包抄中國的伎倆與泰國自身野心的苟合產物。 
對東南亞和中國西南的講泰-卡岱語諸民族而言,19世紀末,西方學者率先對東南亞民族和中國南方少數民族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大多是西方國家的學者適應殖民丵主義侵略的需要而進行的。1885年,英國倫敦出版的柯奎翁(A.R.Colquhoun)著的《在撣族中》(Amongst The Sham)及倫敦大學Tettien de Lacouperie 教授為該書所寫的導言《撣族的搖籃》(The Cradle of The Sham Race),是目前所見到的在西方學者對撣族(一般是指撣邦的台語民族,自稱“傣”,“撣”是他稱)研究中最早言及壯族的論著。此後,法國人Pierre Lefevre Pontalis 於1897年在荷蘭發表的《泰族侵入印度支那考》(L’invassion Thaie Jndchine)、英國人H.R.Davis 於1909年在英國劍橋出版的《雲南——印度和揚子江之間的鏈環》(Yunnan, The Link beteen India and Yangzi)、美國人W.Clefton Dodd 於1923年在美國衣阿華出版的《泰族》(The Tai Race)、英國人W.A.R.Wood 於1926年在倫敦出版的《暹羅史》(A History of Siam)中著重論述泰族的同時言及了壯族的族源和分布。 
繼西方人於研究撣族或泰族中言及壯族之後,泰國人也加入了此項工作。有“暹羅歷史之父”稱號的泰國共丕耶達嗎鑾拉查奴帕親王(丹隆親王)在1925年出版的《暹羅古代史》中,有相當篇幅論及壯族。接著,泰國拍耶亞奴曼羅羅吞寫了《泰撣族系考》一文,大量論述了廣西等地壯族的情況。不論西洋人還是泰國人,當時對壯族的論述僅限於族源分布,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比較單純,所論證的材料主要是語言學材料以及文獻中的有關記載,基本局限於語言學和歷史學的範疇。
實際上壯泰族群同源理論(或稱泛泰主義)可以分為局限於語言、文化較為接近的泰族、傣撣族、老族、阿薩姆邦阿洪人,也就是俗稱的--傣泰民族或泰佬民族--的小泛泰主義。 
以及僅僅憑藉語言的接近,而文化上只能靠用放大鏡與顯微鏡刻意誇大與生拉硬扯的牽強聯繫的傣泰民族與中國的壯族、布依族、越南的岱儂族之間的所謂“親緣關係”的--大泛泰主義。 
對於東南亞的傣泰民族而言,在21世紀之前,甚至直到今天並不存在統一的泛泰意識,當時的“泰人”也早已遺忘了自己的古歷史,是西方與中國等國家的“泰學”研究開始重新發現他們的歷史和文化的。當時有一些歐洲學者(法、英)開始研究東南亞唯一獨立的國家泰國的主體民族--泰族的民族起源與文化,進而引起了對泰人歷史和文化的極大興趣。在取得豐碩學術成果的同時,這些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很多混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把“Thai語族”混同為“泰語民族”,更有甚者混同於“泰民族”。除了一些嚴肅的學者,當時對“泰”感興趣的很多人製造這樣的混亂,主要是服務於不同的殖民丵主義列強。泛泰主義者耳熟能詳的泛泰學家的名字有丹隆親王、覃聖敏、梁越、梁庭望、廖漢波、范紅貴等等。 
在從東南亞到中國西南的廣大地區,能夠使講泰-卡岱語諸民族仍然認同於“泰”的就剩下語言了。“泰學”、“壯泰同源”研究則以貌似客觀的學術“復活”了一種泛泰意識,並被東南亞和中國西南的部分少數民族知識分子所利用,進而發展成為一種文化和政治運動,即泛泰主義。泛泰主義意識形態把語言上的相近性擴大至人種/種族/民族,認為所有講泰語不同支系的人都是“泰人”。顯然,這與民族的普遍理解是不相符合的。“泰族”就成了一個被虛構出來的共同體。

三,現代構建

覃聖敏是中國的民族學者,他是在張聲震力排眾議的“欽點”下,參加了1988年的張聲震為團長的廣西訪泰國代表團的。他在泰國地區遊蕩了一段時間,然後返回廣西,自稱自己是在與泰國學者在飯局時以及在街頭買水果期間“發現”所謂壯泰的語言有關係的。他在廣西申請了中國的國家經費,來進行所謂壯泰同源的研究。覃聖敏在他於1998年出版的書中說,所有的泰族群都屬於同一個人種,並可以根據體質特徵和習俗再進行細分。
泰國曽提出了建立一個大泰族聯邦的泛泰主義方案。儘管後來泰國因為在二戰中慘敗收回了自己說法,並認為泛泰主義只是一種妄想,但泰國所提出的泛泰主義方案卻被一些極端主義者所接受下來。 
泰國的泛泰主義“祖師爺”鑾披汶·頌堪〔1897~1964,Luang Pibul(Pibun)Songgram〕就明確地將泛泰主義的思想根源追溯到“泰學”,在討論泰民族主義的起源時,他曾經指出:是國際泰學研究為他的建立所謂大泰國的理想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20世紀末,覃聖敏的作品在中國出版,他研究了有關古代壯族人的歷史與文化知識,對張聲震等人影響很大,有人還特意跑去泰國,為此寫了臭名昭著的《壯泰族群血淚史》,瘋狂鼓吹泛泰主義。有人認為“(壯泰族群的淵源)該書似乎就是專門為了鼓動泛泰主義理想而作。”
在21世紀初,廖漢波建立了壯族線上,並且基於壯族與布依族的密切關係,兩者聯合建立網站。在吸收了覃聖敏的“壯泰同源”觀點之後,為了與東南亞的泰佬民族扯上關係,廖漢波有意的將新成立的網站命名為--僚人家園(寮國的舊稱是寮國,至今港台與海外華人仍這樣稱呼寮國)。
至此,泛泰主義的幽靈,再次若隱若現並逐漸愈來愈清晰地遊蕩在中國的西南華南的兩廣雲貴上空……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