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梁庭1932年6月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梁庭少年時代,適值抗日戰爭,兵荒馬亂,家境日漸窮困。所以他唯讀了五年國小便輟學了。為了免受飢餓威脅,十三歲的他,每天隨母親到廣海城挑魚貨回西廊販賣。從西廓到廣海,來回足有25公里路,魚擔常有30多公斤重。這對於年幼力弱的他,實苦在不堪言。一次,他在廣海遇上日本侵略軍的飛機狂炸濫轟,幸得及時逃到南灣“海永無波”的巨石下躲避,才免遭彈片射死。待敵機剛一飛過,他便又挑起魚擔匆匆趕路。為了賺點蠅頭小利,幫助父母維持生計,他不得不冒著性命危險。
1948年,梁庭隨一位同鄉搭船來到了香港。初來乍到,人地生疏,他只能靠打雜工來維持生活,這樣的苦日子又捱了幾年。到1953年,他稍有積蓄,便買了一輛貨車搞運輸,既當司機,又當搬運,儘管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他也從不怨天尤人。
1960年後,出於對毛衫行業的特殊喜愛,梁庭便在工余跑到山寨里的針織廠去偷師學藝。他在朋友的大力幫助下,用港幣350元購進了一台舊式的針織機,在香港銅鑼灣開展了家庭式的毛衫加工業務,從而遭開了他躋身毛衫織造行業的第一步,他的創業史也翻開了新的篇章。
“萬事起頭難”,開始時,梁庭既要四處奔波,聯繫業務,又要親自動手趕貨,忙裡忙外,不但辛苦,有時還因缺乏經驗導致虧損。但他看準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便不動搖,堅持幹下去。他虧了本,就向朋友借錢繼續經營;賺了錢,除還債外,就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就這樣,經過了一番艱苦拼搏,他終於獲得了成功。到60年代初,他已建立起擁有50台織機的初具規模的香港三星針織廠有限公司,從而大大增強了他在毛衫織造業的競爭力。
至1964年,他不但購置了樓業,設有鴻寶貿易、超越企業等附屬公司,而且在澳門開設了鴻輝、三星、信昌等數家附屬公司。他在港澳兩地開設的廠房面積超過8萬平方英尺,雇用生產工人近700人,平均每月生產各類高級機織及手織男女童裝毛衫25萬――30萬打,產品銷往英國、德國、美國、加拿大、荷蘭、比利時、澳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到1987年,他的公司產品營業額已達1.6億港元,成為香港毛衫業舉足輕重的大戶。如今,梁庭每回顧創業的歷程時,總是深沉地說:“我發展事業,是兩寸兩寸地向前的,有時進二寸退一寸,再進二寸,實在不易啊!”
自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後,梁庭看到國內毛衫工業投資環境越來越好,便打算回內地開辦針織廠。1978年,他首先跟上海虹口區合作,發展毛料來料加工業務,但因運輸工具不足及路途遙遠等問題,業務進展不快。1979年,他便將全部投資設備共約20萬港元贈給該區的生產單位。同年,他把投資轉向廣東省的東莞、樟木頭、雁田、珠海、中山、江門、新會、汕頭、潮州以及福建省的廈門市等地,以直接或間接來料加工的形式,與這些地方合作發展各類機織和手織高級男女童裝毛衫加工業務,生產出的半成品全部返銷港澳,然後加工成成品再出口到美洲、歐洲、澳洲三個地區的市場。為了給家鄉青年提供多一條就業門路,促進僑鄉經濟建設的發展,從1985年3月開始,梁庭以外商投資經營的方式,與端芬區供銷社簽約成立了“台山縣端芬區恆星針織廠”。最初他投資100萬元,購置有260台針織機、6台打毛機、2輛廠車裝備工廠,安排了300多人就業。由於多年來雙方真誠合作,使業務不斷擴大,工繳費收入年年增加,單是1991年,上繳給區供銷社的利潤就達39.6萬元。該廠發展到1992年,投資總額已達1038萬元,有各種編織機1000台,縫盤機150台,以及乾衣機、洗衣機、士丁爐、汽車、發電機等設備一大批,廠房面積增加到5760平方米,就業人數增加到1300多人,已成為端芬鎮經濟的一大支柱。
1992年8月,為了回響台山市人民政府提出。同心協力,振興台山。的號召,梁庭表示。我應該為投資開發川島出點力。,在多次前往上川島考察後,他與上川鎮政府簽訂了投資1.2億港元開闢飛沙灘旅遊中心地產市場的協定書,在上川打響了外商投資辦旅遊業的第一炮。
梁庭不但是一位精明、勤奮、嚴謹、務實的實業家,而且是一位家鄉公益慈善事業的熱心人。
1986年,梁庭捐資5萬多元,為西廓村興建了一幢二層的“盛波樓”,作為村的文化活動中心,並捐贈了彩色電視機、沙發等;1988年,梁庭捐港幣20萬元在西廓村辦了三件事:鋪設一條長達3公里多的水泥村道,砌築了村前池塘圍堤,建起村東村西兩座門樓;同年,梁庭還捐人民幣15萬元在山底鋪築一條梁庭大道和建一座牌樓,後又捐港幣40萬元興建“端芬醫院紀念樓”。
1990年,在端芬鎮一次慶典活動中,梁庭捐資港幣20萬元給該區辦公益事業;1991年,他又為重建端芬中學出資人民幣10萬元;此外,他捐助《僑刊文摘》、《恆星》報及端芬鎮春節文體活動的經費也不下10萬元。
梁庭少年因為家貧,無法多讀書,深受其苦。他不願後代重蹈自己的覆轍,因而對興辦教育極為熱心。1992年8月,梁庭捐資人民幣180萬元在西廓興建了一座“梁庭學校”。該校占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2785平方米,設計新穎,富麗堂皇。梁庭為善不分畛域,還支持海島和山區振興教育事業。1993年春,他毅然捐資5000萬元,在河源市興建“梁庭大學”。該校奠基的訊息通過《南方日報》傳遍了南粵大地,令人無限敬佩。1994年4月28日,梁庭捐資人民幣80萬元興建的台山市上川中學“梁庭教學大樓”宣告落成。此樓高3層,占地面積4080平方米,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這是上川島有史以來華僑捐款興建的第一座教學大樓,它體現了梁庭的拳拳赤子心。
樂善好施是梁庭的又一美德。1991年,華東地區水災,他捐資港幣30萬元讓災民重建家園。1992年6月,梁庭60大壽,他在香港麗晶酒店大禮堂擺設了近60席壽筵,把當晚賀金全部捐予“志蓮淨苑”作重新興建之用,自己又另捐出30萬元,整晚共籌得善款75萬餘元。祝壽與為善融於一體,令壽宴別開生面。梁庭到處行善,因而無論在大陸還是在香港,都有極高的名望。
1990年,梁庭被增選為政協台山縣第七屆委員會常委。1993年,梁廷除當選為政協台山市第八屆委員會常委外,還擔任政協江門市第八屆委員會委員。
事實上,梁庭早在當政協委員以前,就協助台山縣政協開展工作了。1988年5月,梁庭在《香港商報》上呼籲海外僑胞投資興辦家鄉各項建設事業,為調動華僑、港澳同胞的積極性,推動台山經濟發展不遺餘力。
梁庭當上(縣)市政協委員、常委之後,更是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積極參政議政。在台山縣政協1990年召開的“為經濟建設服務經驗交流會。上,他作了《建議對男女青年多做教育工作》的大會發言。《發言》建議台山青年要勤奮工作,改變懶惰作風,為建設美好的新台山作貢獻。
1993年5月,在台山市政協八屆一次大會期間,梁庭又就台山市發展川島旅遊業問題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建議,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採納。
梁庭對家鄉建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人民對他給予了應有的榮譽,他先後被聘為江門五邑海外聯誼會名譽會長、端芬中學董事長、梁庭學校董事會主席、《恆星》報社社長、端芬醫院名譽院長……1991年12月8日,台山縣人民政府給他頒發了一面“振興台山貢獻獎”的金牌,1993年11月,江門市也大力表彰他為家鄉兩個文明建設作出的重大貢獻,市人大常委會授予他”江門市榮譽市民”的光榮稱號。此外,梁庭還先後出任香港羊毛化纖針織業廠商會會董、四邑會所名譽會長兼理事、愉園體育會副會長、澳門台山同鄉聯誼會名譽會長、澳門羅梁體育會名譽會長。1994年春,新華社香港分社還聘請他為香港地區事務顧問。
如今,梁庭已成為大陸新聞傳媒的熱點人物,從首都北京的(華聲報)到農村端芬的《汝南之花》等多家報刊以及一些電台、電視台中,人們都能不時聽到或看到有關讚揚梁庭為家鄉建設出力的訊息,梁庭的名字已蜚聲海內外。
主要資料來源:
1.作者採訪筆錄。
2.《香港商報》(1988年5月9日)。
3.香港《城市周刊》(456期、1992年7月11日出版)。
4.《委員風采》(台山縣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1992年2月編印的《台山文史》第14輯)。
5.《汝南之花》(第22期、31期,1988年4月、1992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