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華藝出版社
·頁碼:312 頁碼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802520165
·版次: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市場價:¥32.00
內容簡介
李敬一教授講李白的《將進酒》,用的是詩一樣的語言,“‘萬古愁’懷,如火山迸發;跌宕的詩情,如黃河飛瀉;飄逸的神韻,似空中流雲”,觀眾、讀者聽到、看到這樣的語言,闡釋詩情,已是一種享受。
李敬一教授的《壯哉唐詩》對唐詩審美價值和審美情感開掘之深,遠超許多同類作品。例如他分析溫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兩句:“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十字之中,描寫了六種景物;荒村野店之中,雞聲喚起趕路的旅客,殘月猶自掛在天邊;店外一道小河,河上一座板橋,橋上白霜正重,留下了早行人匆忙的腳印……詩人以最精練的語言,表現了一種野店霜晨、旅客道路辛苦的生動意境。宛如當今電視短片中的推、拉、搖、移等鏡頭。
作者簡介
李敬一,湖北蘄春人,197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並留校任教,1978年至1979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青年教師進修班學習。先後在武漢大學中文系、新聞系主講“中國文學史”、“中國傳播史”等課程,並為全校開設公選課“唐詩欣賞”、“宋詞欣賞”;1999年赴法國作學術交流,現任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廣播電視系系主任。
學科及研究方向:新聞學與傳播學 中國傳播史方向
主講課程:中國傳播史研究、新聞道德與新聞法規、中國古代文學
主要研究成果:著作有《中國傳播史》、《中國傳播史論》、《節目主持概論》、《中國文學史》;《中國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名家演講集》,《休閒唐詩鑑賞辭典》、《唐詩鑑賞辭典》(含著)、《宋詩鑑賞辭典》(含著)、《唐代十大詩人詩畫雅鑒》、《宋代十大詞人詞畫雅鑒》等。發表論文有《信息傳播——高校科技檔案管理的新思維》,《關於傳播學研究本土化問題的思考》,《客群心理與宣傳效果》、《中國農民革命戰爭史上的輿論傳播》、《跨文化傳播的成功範例——佛教在華傳播的現代解讀》、《從<經視直播>看民生新聞的特點》、《他律、自律、共同管理是網路規範的三種途徑》等。曾應邀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作《怎樣欣賞中國古典詩詞》、《李後主和他的詞》、《屈原》、《司馬遷》等學術演講。主持教育部和湖北省社科項目各一項。
編輯推薦
近三百年大唐王朝,你可能記不住高祖李淵,末帝李曄,但你總能吟上幾首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的佳句,唐詩之多,如碧空星斗,唐詩之美,如朝陽盈月。
目錄
第一講唐詩之盛
一、唐詩:中華民族的文化名片
二、唐代,哪些人在寫詩?
三、唐詩,大約有多少首?
四、詩歌,為什麼鼎盛於唐朝?
第二講唐詩之美
一、唐詩之境界崇高
二、唐詩之語言精美
三、唐詩之形式多樣
第三講初唐詩人的人生感悟
一、華美的初唐詩歌
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紅顏”與“白頭”之嘆
三、“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張若虛“宇宙”與“人生”之辨
四、“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陳子昂“古人”與“來者”之怨
第四講盛唐詩人的壯烈情懷
一、旗亭畫壁
二、盛唐氣象
三、“未得報恩不得歸”--李頎《古意》
四、“功名只向馬上取”--岑參的邊塞詩
五、“縱死猶聞俠骨香”--王維的豪壯
第五講仰天長嘯的詩仙李白
一、學文習武少年志
二、辭親遠遊十七年
三、蹉跎歲月長安道
四、兩番投軍留遺恨
五、直抒胸臆唱千古
六、清水芙蓉詠蛾眉
七、親下傲上真君子
八、謫仙亦是酒中仙
九、學士吟詩諷楊妃
十、別樣李白能擊劍
第六講悲天憫人的詩聖杜甫
一、浪漫少年
二、殘杯與冷炙
三、窮年憂黎元
四、一棵棗樹
五、詩聖之死
第七講中唐詩歌與元稹悼亡
一、“中唐之再盛”--精美的中唐詩歌
二、美男子潘安與悼亡詩
三、“貧賤夫妻百事哀”--元稹哭妻
第八講“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的諷諭詩
一、劉白對詩
二、變革者的歌唱
三、玄都觀桃樹的故事
四、烏衣巷口詠史
五、多情劉郎
第九講白居易與《長恨歌》
一、口舌成瘡,手肘成胝
二、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
三、此恨綿綿無絕期
四、同是天涯淪落人
五、花非花,霧非霧
第十講險怪派與“鬼才”李賀
一、一群失意人,一個“險怪”派
二、“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李賀的“心事”
三、“石破天驚逗秋雨”--唐代最“怪”的音樂詩.
四、“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懷古
第十一講“滿城盡帶黃金甲”--黃巢與晚唐戰士詩
一、悽美的晚唐詩歌
二、晚唐小詩集錦
三、黃巢詠菊
第十二講杜牧對歷史的反思
一、“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筆下的赤壁大戰
二、“贏得青樓薄倖名”--多情杜郎詩
三、“鴛鴦相對浴紅衣”--杜牧在黃州
第十三講“無題”詩人李商隱
一、“無端嫁得金龜婿”--李商隱的婚姻與政治
二、“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詩的奧秘
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的晚唐之嘆
第十四講中秋節與詠月詩詞
一、“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月亮與歷史
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月亮與人情
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亮與中秋
第十五講屈原與端午節
一、端午故事
二、屈原傳奇
三、楚辭之花
四、屈子精神
序言
《壯哉唐詩》系列講座是《中華文明大講堂》欄目致力於傳承中華文明的又一成果。自欄目開播以來,每推一個系列,就有出版社主動來聯繫圖書出版發行,而且往往不止一家。從閻崇年先生《清宮疑案正解》開始,至今已出版發行了十一本圖書。
這次出版社又邀我做序,既有所感,北京電視台一檔文化欄目在觀眾、讀者中有這么好的反響,說明電視媒體在普及中華文化方面,空間廣闊;又有所思,電視媒體推出這樣一檔欄目並不容易,而且已經有了廣泛的影響力,從文明傳承的使命出發,我們也要更好的發展這個節目。言歸正傳,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李敬一教授主講的“壯哉唐詩”系列,風格獨到,見解不凡,他從唐詩中讀出思潮史。
文摘
第一講 唐詩之盛
一、唐詩:中華民族的文化名片
唐詩是中華民族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國人的驕傲。就像英國人以莎士比亞而自豪、法國人以雨果和巴爾扎克而自豪一樣,中國人與世界各民族交往,會自豪地告訴別人:我們的唐詩,我們的李白、杜甫……
所以,唐詩是中華民族的一張文化名片。它宣示著我們民族歷史的悠久、文明的發達和藝術的精美!作為炎黃子孫,你不,一定要做唐詩研究的專家,但你一定要繼承這一份寶貴遺產。要讀幾首唐詩、欣賞幾首唐詩,從而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增強自己的交際能力。
事實上,唐詩不僅屬於過去的時代,而且在今天依然有著鮮活的生命力,它從不同側面融進當今的社會生活中。比如說,報導某次少兒詩詞朗誦比賽,某報的標題是:《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風清於老鳳聲》,用的是晚唐李商隱的詩;報導某國總理競選,前任總理上次落選,此次再度上台執政,我通訊社的標題是:《前度劉郎今又來》,用的是中唐劉禹錫的詩;報導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新的家用電器或汽車進入普通家庭,報紙喜用的標題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報導社會改革開放進程時,報紙常見的標題是:《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等(均為劉禹錫詩)。又如,社會上的流行歌曲,“昨日像那東流水,離我遠去不可留,今日亂我心,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明朝清風四飄流”,唱的是盛唐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還有“月落烏啼,總是下年的風霜;濤聲依舊,小見當初的夜晚。”化用的是中唐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再如旅遊,不拘小節的會帶一把小刀,在旅遊景點裡刻幾個字:“XXX到此一游”,真是大殺風景;稍有文化者會帶一部相機,在景點裡拍幾張含有特殊標誌的照片,以示曾經到過某景點,其實也不過是“到此一游”而已;高品位的應該欣賞景點文化,每個旅遊景點除了自然景觀之外,更重要的是人文景觀。因為,僅從自然景觀方面看是很難判斷這個景點是否是美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