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專任教師180人。學校藏書3萬多冊,工具書參考書種類156種,現開設計算機、法律、餐旅、財會、種植、機電、醫護等七個專業。2001年檔案室被省檔案局評為機關檔案工作規範化目標管理“省二級”單位。12月,學校通過市級文明單位複評;學校職工之家被評為市級“先進職工之家”;校務公開被評為市級“校務公開先進單位”,2002年被評為市級校務公開先進單位;2002年12月,學校被評為市級規範化學校。2001—2003年學校被省農乾院評為辦學管理先進單位;被市農廣校授予辦學工作優勝單位榮譽稱號。2001—2003年連續三年被評為縣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
榮譽
2003年9月,學校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與邪教組織鬥爭先進單位。2003年10月,學校獲市級規範化視窗單位榮譽稱號;市級衛生先進單位;市級庭園綠化先進單位。
2002年,根據全縣經濟發展和學校的實際,學校確定的辦學思路是整合最佳化學校內部資源,培養綜合素質高,一專多能的實用技術人才,推進校企聯合,為墾利縣工農業經濟發展服務,近幾年內爭創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根據學校發展的需要,下設教務、政教、就業指導中心、成教師訓、信息、總務、辦公室、團委等八個科室。學校有專任教師141人,本科學歷131人,達標率88%以上,高級教師20人,占總數的13.5%,中級教師30人,占總數的20%。所有實習指導教師,都有多年所積累的豐富實踐經驗,中級水平達標率100%。學校始終把培養“雙師型”教師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出發點,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動手能力為目標,因材施教,分類推進,構築學生成才的立交橋。文化課教學借鑑普通高中的教學經驗,培養適合自己學校的骨幹教師隊伍,帶動全體教師探求教學改革方法、思路;專業課教學要求專業教師在理論上達到一定水平,並且要求教師必須達到相應的技術操作能力,加強與各實習網點聯繫,深入對口企業單位,從實踐中了解和掌握企事業單位對人員的需要情況,以使專業教師在教學中做到有的放矢、能教會用。 為更好地套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使學生在直觀上得到清晰感受,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學校為每位教師配備一台微機,要求教師對幻燈片製作、多媒體教學做到全面掌握和套用,中青年教師都能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實行養成教育,讓學生先成人,再成才。在教學上,學校緊密結合生產實踐,努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由單一的理論型向技能型的轉化,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真正學到了專業技術和現代化的管理知識,學生畢業後很快能獨立工作,學校自成立至今,畢業生就業率100%。在搞好在校生文化課和專業課教學的基礎上,學校搞活了成人教育和短訓工作,採取上掛下連橫輻射的方式,走聯合辦學的路子。即上掛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先後與山東農業大學、萊陽農學院、濰坊教育學院、濱州醫學院、山東青年幹部管理學院、山東農業經濟幹部管理學院等高等學府建立了良好的協作關係,開展成人函授工作;下聯有關科局,先後與縣科技局、人事局、電業局、縣委組織部、縣安監局、縣財政局等單位建立了橫向聯合,開展各種培訓工作;橫輻射到各企事業單位、各鄉鎮農村,開展專業人員培訓和科技下鄉工作。通過上掛下連橫輻射,學校形成了多層次、多渠道、多方式的辦學模式。截止目前,學校成人教育函授在校生1000人,開設會計電算化、計算機、特種工、電工、焊工等十多種形式的短訓班,共培訓學員4000多人。幾年來,學校共有35名同學升入本科高等職業學院,為縣煉油廠、萬達集團、縣郵電局、勝通集團等單位輸送合格工人1200多名。學校近2000名畢業生活躍在墾利縣的各條戰線上,省、市電台、《職教成教》、《現代教育報》、《東營日報》也曾多次報導過學校事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大對教學設施的投入力度,校園規劃布局合理,環境優美,基本做到了綠化、美化、淨化、文化化。各種教學設施適應專業特點,滿足教學需要。有電工電子、家電、機加工、計算機等7個專業技能實驗室,6個文化課實驗室,6個多功能室,儀器設備達到國家一類標準。學校藏書達3萬多冊,工具書及參考書種類156種,學校每年拿出3萬元專項資金進行增補更新,學校報刊總數達20種,配備了部分與文字教材、電教設備配套使用的教學軟體、音像資料。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辦學條件的完善,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學生的青睞,先後獲得市優勝學校、市普法先進單位、市校務公開先進單位、省先進輔導站、市衛生先進單位、市教學質量優勝學校等榮譽稱號。
山東省東營市中國小名錄(3)
東營市是山東省省轄市,於1983年6月成立,是國家規劃的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近年來,東營市的教育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東營市的中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