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一、姓氏源流墨(Mò)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姜姓,為炎帝後裔、夏禹的老師墨如之後,以祖名為氏。據《潛夫論》載:“禹師墨如。”傳說炎帝神農的後裔墨如見多識廣,是他的建議使大禹治水成功,大禹後來拜他為師。大禹的兒子夏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之後就封墨如的兒子胎初為孤竹國的國君,胎初就以父名為姓,人稱墨胎初,世代相傳姓墨,稱墨氏。
2、出自墨胎氏(擬為墨氏所改,見上款),為商代孤竹君後代,後省為墨氏。據《通志·氏族略》載:“本墨台氏,後改為墨氏。”相傳夏朝時,夏禹封炎帝的後代於台(今遼寧省朝陽市),時稱為墨台氏,而後來簡化為墨氏。商朝,墨台氏的後代建立諸侯國孤竹國(今河北省盧龍縣南),國君是墨胎,墨胎有兩子,分別是伯夷和叔齊,他們因都想讓位於兄弟而出外流浪,後侍於周文王,但卻阻攔周朝伐商,後因恥於食亂臣之糧,餓死終南山。他們的“賢”名流傳於世,後人就以墨字為姓,稱為墨氏。
得姓始祖:墨如。據《潛夫論》上所記載,墨如的後代以墨為姓,稱墨氏。夏禹離家前去治水,女嬉延請一位名叫墨如的老先生教導禹。墨如教禹說:“你當學治國之道,仁是君王之寶,施政當從仁;禮是國之體制,無禮不能從仁;民是國之根本,治國興邦要合民意。” 墨如教禹三年,又為禹推薦高人西王國先生。故墨氏後人奉墨如為墨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缺)墨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墨姓的姓氏來源有二:一個是如《潛夫論》上所記載,墨如的後代以墨為姓,稱墨氏。即早在夏禹時,禹的老師就有墨如的,墨如的後世子孫也有可能就以祖先的名字作了姓氏。另一說法是由他姓改過來的,從《通志·氏族略》記載上推斷,墨氏是從墨台氏改過來的。《姓考》上也有“孤竹君之後墨台氏,改為墨氏。”的記載。孤竹君是商代孤竹國(位於今河北省秦皇島市西面,盧龍縣至朝陽縣一帶地方)的國君,它一直作為夏、商、周王朝的附屬國,公元前256年隨著周王朝的解體而消退。周朝初年恥食周粟而活活餓死的伯夷、叔齊兄弟,便是孤竹君的兒子,伯夷叫作墨胎允,叔齊叫作墨胎智。墨胎氏亦作墨台氏,他們的後代有以墨為姓的,亦稱墨氏。幾千年來,墨胎氏的後人分散各地,其中一部分人就沿用的這就是墨台氏祖先名字的頭一個字成為今天的墨姓。如今,墨姓的人多生活在陝西、四川一帶,而史上記載的墨氏多不於此地,因此應改有過一次大規模的墨氏轉遷。墨姓望族居梁郡(今河南省商丘市南至安徽省碭山一帶)。
三、歷史名人
墨子:姓墨,名翟(約公元前479-公元前381年),春秋戰國時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創始人。相傳原為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曾學習儒術,因不滿“禮”之煩瑣,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其“天志”、“明鬼”學說,承襲殷周傳統思想形式,但增入“非命”與“兼愛”等內容,反對儒家的“天命”和“愛有差等”說,以為“執有命”是“天下之大害”,力主“兼相愛,交相利”,不應有親疏貴賤之別。處世奉行“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精神。其“非攻”思想,反映當時人民反對戰爭的意向,其“非樂”、“節用”、“節葬”等主張,為反對貴族“繁飾禮樂”和奢侈享樂生活。又重視生產,強調“賴其力者生,不賴其力者不生”(《墨子·非樂上》),並提出“尚賢”、“尚同”等政治主張,以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必使飢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亂則得治”。弟子眾多,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教育目的,尤重艱苦實踐,服從紀律。墨學於當時對思想界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顯學”。
墨麟:明朝初年的有名人物,在朝廷當兵部侍朗的高官,原藉是陝西省高陵,來自墨姓的名門望族。歷官北平府的通判、按察司副使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梁郡:漢建梁國,治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南)。南朝宋為梁郡,治下邑(今安徽省碭山)。隋曾以宋州為梁郡,唐為睢陽郡。
2、堂號(缺)
相關介紹
【墨姓宗祠通用對聯】〖墨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首陽高節;
兼愛遺風。
——佚名撰墨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商代末年孤竹國君的長子伯夷(墨胎允)、次子叔齊(墨胎智)。孤竹君原定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要把君位讓給伯夷,伯夷不接受。後來,二人聽說周文王能養老人,便入周,武王伐紂時,二人曾去勸諫;武王滅商後,他們隱居首陽山,自以為是商代遺民,以吃周人糧食為恥,終於餓死。下聯典指春秋戰國之際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學說派的創始人墨子,名翟,相傳原是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曾學習儒術,因不滿儒家煩瑣的“禮”,另立新說,聚徒講學,成為儒家的主要反對派,其思想的核心是“兼愛”、“非攻”。其學說對當時思想界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為“顯學”。現存有《墨子》五十三篇。
============================================================
附錄:【墨姓典故、趣事】
〖前期墨家向後期墨家的轉化〗
手工業主是小私有生產者的上層階層。從其當時的政治地位、經濟地位和階級利益出發,在當時的社會大轉變中,他們要乘機表示他們對於當時社會的態度,提出他們的政治的和經濟的要求。墨翟執行了這個任務。但是,手工業主這個階層也是一個對於別人有少量剝削的階層,同時也是軟弱的,不穩定的。他們很想自己發財,爬上去,擠進上層社會,參加到地主階級行列之中。他們經常處在分化之中,其中有的破產流亡,有的升為商人和地主。他們在這個轉變中,並不是新的生產關係的體現者,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力量。因此,墨翟的思想,一方面有對於當時奴隸主貴族的社會的批判和抗議,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這是墨翟思想的主流。另一方面又不能提出對於奴隸社會作根本改革的建議,反而反對改革社會的暴力,主張階級調和。他把希望寄託於用“兼愛”改善當時社會上的情況,“除天下之害,興天下之利”,但是怎么樣實行“兼愛”呢?他又把這種希望寄託於最高統治者,希望依靠統治上的當權派以實現他們的願望。他也知道這些依靠是不夠的,因此,他又把這些希望最後寄託於傳統宗教中的有意志的“天”上。所有這些都是墨翟的空想,是不可能實現的。這就充分反映了這一階層的保守的一面、落後的一面,是他所代表的階級的局限性的表現。墨家思想的這種兩重性必然要發生分化。
到了戰國中期以後,由於手工業的更進一步的發展和新興工商業勢力進一步的壯大,有一部分手工業主轉變成為新興地主階級。在受別人剝削而不剝削別人的手工業者階層,也有一部分人湧現出來,發表自己的思想。墨家起了分化。在墨家後期的作品《經》和《經說》等六篇中,就沒有關於“天志”、“明鬼”的問題了。後期墨家思想是向唯物主義的方向發展的。他們是手工業者的代表。後期墨家堅持前期墨家的進步方向,拋棄了墨翟思想中的難心主義成分,而將其中的唯物主義的、科學的成分,大加發揮,以成為比較完全的唯物主義體系。
-----------------------------------------------------------------
〖墨子為什麼反對音樂?〗
墨子(約前468-前376),是一位卓越的哲學家,其著作包含深刻的哲理。
春秋戰國時代,我國是一個百家爭鳴的時代,各種思想非常活躍,學術爭鳴空前繁榮。孔子作為儒家的代表,他是大力提倡音樂的。而墨家的代表墨子則是反對音樂的。他有一篇文章,題目叫《非樂》,中心主題就是直接否定音樂。墨子反對音樂的道理是什麼呢?他有如下幾點理由:第一,他認為往上考察,音樂不符合聖王的事業,向下考慮,音樂不符合萬民的利益;第二,統治者愛好音樂,就會置辦貴重的樂器,添置華麗的衣服,要花費很多錢財,就會加重老百姓的負擔;第三,如果百姓愛好音樂,就會白白浪費很多時間,耽誤了正當的工作;第四,他認為音樂根本沒有什麼用,“難道敲敲巨鍾,打打大鼓,彈彈琴瑟,吹吹竽笙,天下之亂就可以安寧了嗎?”總之,他認為音樂有害而無益。因此他猛烈地攻擊儒家提倡音樂的觀點,他說這“足以喪天下”,是會亡國的。
墨子的觀點代表了當時的小生產者和老百姓的利益,矛頭主要是指向勞民傷財、貪圖音樂享樂的高層統治階級。但是他不管青紅皂白地反對一切音樂,這種觀點就顯得太片面了。
-----------------------------------------------------------------
〖一毛不拔〗
“一毛不拔”源於《孟子·盡心上》。
戰國時期的墨子,是墨家的代表人物。他反對殘酷的戰爭,主張“兼愛”和“非攻”。當時的楊朱卻與墨子作對,竭力反對“兼愛”,主張“為我”。有一天,墨子的學生禽滑厘遇到楊朱,毫不客氣地問道:“拔你身上的一根汗毛而能使天下的人都得到好處,你願意不願意?”楊朱聽後搖搖頭說:“天下的問題,決不是一根汗毛可以救濟得了的。”禽滑厘反駁道:“這只是一種假設,如果拔你一根汗毛而能安定天下,你肯不肯?”楊朱聽後默然不語。孟子針對此事抨擊楊朱道:“楊朱主張‘為我’,假如拔他身上一汗毛而對天下有利,他是決不會幹的;墨子主張‘兼愛’,如果對天下有利,即使磨禿了頭頂,磨破了腳板,他也是願意乾的。”
後來,人們用“一毛不拔”比喻非常自私慳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