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出處
竽笙由樂工單仲辛改革而成,元豐年間定型為十九簧,以利於轉調,其音位排列與現今漢族民間十七簧笙基本一致。音位所不同者,竽笙以第四管為黃鐘律。
宋·陳暘《樂書·俗部》:“近代竽笙十九簧,蓋後人象竽倍聲,因以名之。”
竽笙,讀音yú shēng,漢語詞語,指自由簧氣鳴樂器。宋代景德年間的改良笙之一。
解釋出處
竽笙由樂工單仲辛改革而成,元豐年間定型為十九簧,以利於轉調,其音位排列與現今漢族民間十七簧笙基本一致。音位所不同者,竽笙以第四管為黃鐘律。
宋·陳暘《樂書·俗部》:“近代竽笙十九簧,蓋後人象竽倍聲,因以名之。”
笙竽是一個漢字詞語, 拼音:shēng yú 釋義:笙和竽,因形制相類,故常聯用。
詞語 拼音 引證解釋竽,古簧管樂器,形似笙而較大,管數亦較多。戰國至漢代曾廣泛流傳。原三十六管,後減至二十三管,通高78厘米。竽斗、竽嘴木製,髹絳色漆。設二十二根管,系用直...
漢字釋義 詳細解釋 古籍解釋 文獻記載笙,是中國傳統古老的吹奏樂器,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並且對西洋樂器的發展曾經起過積極的推動作用。 笙屬於簧片樂器族內的吹孔簧鳴樂器類,是世界上...
樂器簡介 歷史沿革 形成 構造 種類簧管樂器。笙一般分為北笙(圓斗)和南笙(方斗),以北笙較為常見。屬於“八音”中的“匏”。笙的形制在宋末已基本定型,簧數為13--19簧。後代也仍沿用,但...
樂器簡介 歷史沿革 形成 構造 種類抱笙,是一種改良型樂器,出現於七十年代,由著名笙演奏家胡天泉等人合作攻關,研製而成,填補了中國民族管樂缺少低聲部的空白。在我們日常演奏的國樂作品中,會發...
概述 簡介 發展歷史 形成過程 吹奏方法笙,是源自中國的簧管樂器,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樂器,由笙苗中簧片發聲,是能奏和聲,吹氣及吸氣皆能發聲,其音色清晰透亮。在傳統器樂和崑曲里,笙常常被用...
樂器簡介 歷史沿革 形成 構造 種類"《荀子.正名》�s""聲音清濁�o調竽奇聲�o以耳異。 ""楊��注�s""調竽�o謂調和笙竽之聲也。 梁啟雄簡釋�s""劉師培曰�s'調�o竽�o即...
意思是吹奏竽。竽,管樂器。
基本解釋 詞語分開解釋笙,是我國古老的簧管樂器,一般用十三根長短不同的竹管制成,用於吹奏。它由笙簧、笙笛、笙斗三個部分組成,由笙簧振動引起笙笛內的空氣振動而發音。樂隊中經常使...
字意解釋 相關詞語 古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