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境外媒體是指每個國家以外的媒體,稱境外媒體。例如:2008年5月21日為四川汶川大地震死難同胞哀悼。境外媒體對此十分關注並認為,哀悼日,中國悲傷與信心同在。自發聚集在一起悼念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難者。
背景
烏魯木齊“7·5”事件發生後,中國媒體報導迅速,官方應對有度,贏得境外媒體一致肯定,有報導指出,“中國學會了面對境外媒體。”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稱,烏魯木齊暴力事件發生後,官方媒體的報導速度幾乎可以說是空前的。此外,中國允許外國記者進入烏魯木齊。這說明中國從去年的西藏“3·14”事件和汶川地震報導中吸取了經驗教訓。
美國《紐約時報》提到,中國政府採取了一項非常不尋常的做法:事件發生數小時後,邀請外國記者正式訪問烏魯木齊,以進一步了解情況。更重要的是,中國政府在市中心的一家酒店設立了新聞中心,方便到訪記者了解事件的最新進展。
美聯社在報導中坦承,新疆保持對境外媒體開放,國新辦官員不僅第一時間抵達烏魯木齊迎接記者,向他們提供新聞發布的時間表,還表示不會限制他們的採訪。
香港《星島日報》認為,事件發生後,官方對境外媒體採取了罕見的開放態度。新加坡《聯合早報》也指出,中國目前的開放程度已經有別於以往傳統。
台灣《中國時報》分析說,去年的西藏“3·14”事件,讓大陸今年學會了如何面對媒介。第一時間發布死亡人數及受傷人數,顯示已抓到面對傳媒的要領。更令人稱奇的是,自治區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明白向到訪國內外記者說明事件,甚至在人民廣場旁設定起新聞中心。起碼第一步,新疆自治區選擇了聰明的一步。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喻國明在接受香港《大公報》採訪時認為,官方媒體在第一時間報導事件的動態是符合需要的,這對於滿足人們的信息需求非常必要。
喻國明說,在經歷了西藏“3·14”事件之後,如果官方媒體不能在第一時間用自己的畫面和聲音來表達,一旦西方媒介能夠以某種方式,從網路上或者通過渠道拿到這個訊息,以他們的方式報導對中國是更不利的。
內容
2009年10月9日,世界媒體峰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世界媒體峰會發起方負責人在會議開始前合影。
百餘位媒體巨頭聚會
新聞集團董事長默多克、美聯社社長柯里、路透社總編輯史進德、俄塔社社長伊格納堅科、共同社社長石川聰、BBC全球新聞總裁山姆布魯克、《華爾街日報》總編輯湯姆森、時代華納集團亞太區總裁馬可寶、谷歌公司全球副總裁劉允……來自境內外的一百多家主流媒體巨頭,昨天先後抵達京城,準備出席今天開幕的世界媒體峰會。
這場傳媒業的盛會,由於涵蓋了世界上主要的媒體集團和各種媒體形態,被譽為“媒體的奧林匹克”。峰會巧妙安排在金秋十月的國慶長假,名為“共同探尋世界傳媒業生存和發展之路。
據《印度斯坦時報》網站10月6日報導,世界媒體機構的領導人10月8日至10日將齊聚北京參加一次特別的峰會。
此次世界媒體峰會以“合作、應對、共贏、發展”為主題,包括通訊社、報紙、雜誌、廣播、電視和網站在內的世界主要媒體機構的負責人將出席峰會。
據峰會秘書處介紹,與會者將就8個議題展開討論,包括世界媒體的挑戰、合作和機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金融危機與媒體的應對;全球媒體併購;數位化多媒體時代的衝擊與機遇等等。
10月9日,世界媒體峰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新華通訊社社長李從軍和與會代表步入會場。新華社記者 王建華攝
中國欲打造強勢媒體
據台灣《經濟日報》10月6日報導,中國國務院近日通過《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鼓勵中國傳媒業者發展成超級媒體集團。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中國這項規劃的目標在於整合既有傳媒業,建立市場導向的大型娛樂、新聞及文化公司,類似彭博、時代華納和維亞康姆等媒體集團。
在香港大學任教的前美國廣播公司記者羅禮賢表示,中國的國力和地位日益提升,需要相稱的媒體機器,同時也希望藉此改善海外形象,以所謂“軟實力”來贏得友誼。
國家崛起呼籲軟實力
據德新社8日報導,中國試圖通過國際宣傳攻勢在全球擴大其“軟實力”。
這項戰略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出。他將“軟實力”視作“國力中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