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代動力學
本品不易從消化道吸收。注射後廣泛分布在各組織內,1~4小時後血漿濃度下降90%,24~48小時大部分藥物通過腎臟排出。血漿蛋白結合率為10%,主要和白蛋白、脂蛋白結合,對白蛋白親和力最大。半衰期(T1/2)約3小時。尚無資料明藥物能否通過胎盤屏障。
適應症
主要用於乳腺癌、卵巢癌、癌性體腔積液的腔內注射以及膀胱癌的局部灌注等,也可用於胃腸道腫瘤等。
用法和用量
靜脈或肌內注射(單一用藥):一次10mg(0.2mg/kg),一日1次,連續5天后改為每周3次,一療程總量300mg,如血象良好,在第一療程結束後1.5~2月後可重複療程。
胸腹腔或心包腔內注射:一次10~30mg,每周1~2次。膀胱腔內灌註:每次排空尿液後將導尿管插入膀胱內向腔內注入50~100mg(溶於50~100ml氯化鈉注射液中),每周1~2次,10次為一療程。
動脈注射:每次10~20mg用法同靜脈。
瘤內注射:開始按體重0.6~0.8mg/kg向瘤體內直接注射,以後維持治療根據患者情況按體重0.07
不良反應
1.骨髓抑制是最常見的劑量限制毒性,多在用藥後l~6周發生,停藥後大多數可恢復。有些病例在療程結束時開始下降,少數病例抑制時間較長。亦可有食慾減退、噁心及嘔吐等胃腸反應。
2.少見過敏,個別有發熱及皮疹。有少量報告有出血性膀胱炎,注射部位疼痛,頭痛、頭暈,閉經及影響精子形成。
禁忌
對本藥過敏者,有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嚴重骨髓抑制者。
注意事項
1.妊娠初期的3個月應避免使用此藥,因其有致突變或致畸胎作用,可增加胎兒死亡及先天性畸形;
2.下列情況應慎用或減量使用:骨髓抑制、肝功能損害、感染、腎功能損害、腫瘤細胞浸潤骨髓、有泌尿繫結石或痛風病史;
3.用藥期間每周都要定期檢查外周血象,白細胞與血小板及肝、腎功能。停藥後3周內應繼續進行相應檢查,已防止出現持續的嚴重骨髓抑制;
4.肝腎功能較差時,本品套用較低的劑量;
5.在白血病、淋巴瘤病人中為防止尿酸性腎病或高尿酸血症,可給予大量補液或別嘌呤醇;
6.儘量減少與其它烷化劑聯合使用,或同時接受放射治療。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不推薦孕婦套用此藥,因可能有致畸性。尚沒有對受乳嬰兒影響的報導。
【兒童用藥】
【老年患者用藥】
【藥物相互作用】
1.塞替派可增加血尿酸水平,為了控制高尿酸血症可給予別嘌呤醇;
2.與放療同時套用時,應適當調整劑量;
3.與琥珀膽鹼同時套用可使呼吸暫停延長,在接受塞替派治療的病人,套用琥珀膽鹼前必須測定血中假膽鹼酯酶水平。
4.與尿激酶同時套用可增加塞替派治療膀胱癌的療效,尿激酶為纖維蛋白溶酶原的活化劑,可增加藥物在腫瘤組織中的濃度。
【藥物過量】 藥物過量後沒有解毒藥物。以往出現骨髓毒性後建議輸注全血或白細胞、血小板懸液。目前,白細胞下降可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其他
【規格】
【貯藏】遮光、密閉、在冷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