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三鮮

塞外三鮮,美食,主要原料有韭菜、驢肉,該菜製作簡單易學,操作方便,口感舒適,是一道營養價值極高的家常菜餚。

塞外三鮮

“麒麟蒸餃”為肥驢肉韭菜餡,外露一段韭菜,吃時香氣四溢卻無肥膩感;“駝油絲餅”用鹽水和面擀片,塗駝油後卷條、蘸上花生油,盤成餅烙熟,吃時香酥可口,色味俱佳;“山燜肉”是將豬肉羊肉以中間為界隔開合裝一壇,其間打入雞蛋汁,在肉片上扎孔,內灌用黃酒、醬油、蒜末等作料調配好的湯汁,密封壇口文火燜熟,食之鮮嫩味美。

麒麟蒸餃

特點

驢肉作餡,因麒麟身形似驢,故取名麒麟蒸餃。皮薄餡大,口感子香美。
在承德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故事:有一天,康熙皇帝在承德馬市街微服私訪。正午時,來到一家酒樓門前,忽覺腹中有些飢餓,便走進酒樓,揀一靜處坐下,點了一道“隔山肉”,一張“駝油絲餅”和一盤麒麟蒸餃
堂館將飯菜端上來,康熙皇帝吃了幾口隔山燜肉,覺得奇怪,第一口分明是細嫩的山羊肉,第二口竟改成了肥而不膩的豬肉。再看那餅,外層黃白透明,裡層竟是桔紅色。那麒麟蒸餃更是與眾不同,咬一口,香氣四溢,全無肥膩之感。康熙皇帝立即把堂信叫來問緣由。堂倌說道:“這三樣都是我家主人的祖傳手藝,人稱‘塞外三鮮’。
康熙皇帝指著盤中的蒸餃問道:“這餃子味道確實鮮美,可每個餃子都露出來一段韭萊是什麼意思?”堂倌笑道:“蒸餃普天下皆有,唯獨我們的蒸餃是驢肉韭菜餡。在包餃子時,故意把韭萊餡露出來,以示貨真價實,招徠食客。”康熙皇帝聽了哈哈大笑道:“你們應在門口拴一頭驢,寫上驢肉餡餃子,這豈不比那韭菜更吸引人?”
後來,這家飯館果真在門口拴一頭驢,堂館在門口吐喝:驢肉肥。於是,人們便給這家酒樓主人送了個綽號“驢肉肥”。“驢肉肥”經營的驢肉蒸餃馳名塞外。
全國解放初期,在公私合營時,“驢肉肥’酒樓停業。如今,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驢肉肥”老字號又恢復,並有新發展。

製作方法

〔原料〕肥驢肉300克,香菇100克,火腿100一克,韭菜100克:麵粉500克,香油25克,料酒、調料、精鹽、豬油、雞鴨上湯適量。
〔工藝〕
和面:將麵粉摻入開水,拌和揉成麵團,搓成長條,抵成40個劑子,用麵杖擀成圓形麵皮待用。
制餡:將肉、香菇、火腿肉、韭菜剁成細末,隨即將熱鍋加人豬油,將肉、菜末下鍋略妙一下,加入少量料酒、精鹽、雞鴨上湯,炒後和溫澱粉打芡,淋入香油和胡椒粉少量,拌和餡出鍋待用。
包制:手托麵皮放入餡芯,對摺,中間捏緊,兩頭露少許餡,包完上蒸屜,旺火蒸15分鐘取出即成。

駝油絲餅

原料: 麵粉500克、花生油20克、鹽水少量、駝油(熟)30克
製作:將麵粉加鹽水和成麵團,餳10分鐘,把麵團放案板上,揉勻,用擀麵杖擀成大片,塗抹上駝油,捲成卷條,條與條之間灑上花生油,然後盤成圓形,再輕擀成餅狀,把餅放燒熱的餅鐺中,餅鐺內先擦一層花生油,待兩面烙成金黃色,至熟即成。吃時一般應切開裝盤。

山燜肉

是將豬肉羊肉以中間為界隔開合裝一壇,其間打入雞蛋汁,在肉片上扎孔,內灌用黃酒、醬油、蒜末等作料調配好的湯汁,密封壇口文火燜熟,食之鮮嫩味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