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泮瀝村位於東江中下游南岸,惠城區瀝林鎮的東部,距鎮政府5公里,距東莞謝崗鎮8公里。泮瀝村東與陳江、鎮隆相連,北臨惠樟公路,西與君子營村接壤,南處南面大山(白雲嶂)北麓。泮瀝村交通發達,瀝(林)鎮(隆)縣道公路(X204)貫穿全村,惠莞高速公路穿村而過,並在村中設有出口服務區。泮瀝村面積90000畝(6平方公里),改革開放前全村共有山地4000畝,平地1600畝,耕地2800畝。地形屬丘陵地帶,盛產荔枝,特別是大槎蓬(大雅園)出產的荔枝,馳名省、港、澳。泮瀝村下轄:俄公咀、光頭嶺、河背、圍南、圍東、圍西、新屋、西邊龍、黃埔、錢屋、黃屋、潘屋和塘下1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187人(截止至2007年6月)。男性家長有:溫、李、鍾、邱、吳、錢、張、陳、黃、潘、古、葉、劉等13姓,其中人數最多的姓溫,占35.34%。語言為客家話和本地畲話兩種,講客家話的約占74%,講本地畲話的約占26%。
仲愷高新區瀝林鎮泮瀝村村名由來
在客家方言中,泮瀝的“瀝”,音同“臘”,意為“溝渠”、“小溪流”。此處的“瀝”特指流經泮瀝村的“泮瀝河”。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泮”字意指“旁邊、附近”。從字面上看,“泮瀝”就是“渠流之旁”的意思。泮瀝原稱“東村”。早年張、古、葉、邱、陳等姓氏先人來到現河背村民小組一帶,定居泮瀝河西邊。接著溫姓祖先從福建、梅州一帶陸續遷來,定居泮瀝河東邊。如此,各姓氏族人相繼定居於泮瀝河“瀝”東、西兩邊。日久天長,瀝渠兩邊的村民紛爭在所難免。為避免各姓氏民眾間的矛盾,各氏族通過協商,定以河“瀝”為界,將“瀝”分為兩半,各居河的東西兩邊,每邊都是“半條瀝(渠)”,簡稱“半瀝”。因為客家話的“半”和“泮”同音,後來“半瀝”就演變成為“泮瀝”,也就是“溝瀝(渠)之邊”的意思,在歷史長河的演變中,泮瀝村逐步發展成為今天包括塘下、錢屋、潘屋和黃屋等13個村民小組的泮瀝行政村。
歷史變遷
一、村莊變遷
史載公元907年(五代十國),錢鏐在杭創建吳越國,自立吳越王。錢酥是吳越國國王錢鏐的第十世孫,於宋神宗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中庚戈科進士,任惠州太守,逝後葬於歸善縣(現惠州)。錢酥後裔定居於現在的僮湖附近。後來,浙江杭州錢塘縣錢姓族人一部為避戰亂,也南下來到現在的鎮隆鎮沙堆村(現該地松樹壩有個石碑,是錢屋祖宗建來標記取水用的),隨後輾轉遷至如今的錢屋帳。這批錢姓族人為泮瀝村最早的村民,如今泮瀝國小所在地原是錢屋的亂葬崗(當年興建泮瀝國小的時候從該泥墩處挖出很多金埕)。後來,從老圍村分支出來的溫姓族人將亂葬崗從錢屋人手中買下來作為居住地,這就是現在的新屋村民小組所在地。新屋村的北面是埔仔的浮蓮崗村,因浮蓮崗村地形像一隻烏龜,且頭朝新屋村,新屋人覺得不吉利,就在新屋旁挖池塘,挖出的泥土在旁邊堆成一個泥土墩,用以阻擋風水,並在其上建廟,以阻嚇龜爬上土墩來。後來該泥土墩就為泮瀝國小的所在地。
錢姓最早定居泮瀝錢屋帳,張、葉、邱、古、陳等姓氏族人緊隨其後,先後定居泮瀝河背村。(張姓在泮瀝的人數雖少,但在瀝林、獨竹、迭石龍、君子營和企嶺等地均有張姓,號稱“八房張”)。再後來,葉姓族人因紛爭,被迫從河背回遷至崗頭嶺,溫姓族人則定居於泮瀝老圍。如今在新屋、河背和黃埔等村民小組的溫姓均是從老圍分出去的,西邊龍溫姓則是從下角村遷來。
二、歷史歸屬
泮瀝村在解放前的歷史資料甚少,解放後,行政建制變動頻繁:
1946年,惠陽縣鄉鎮縮編,泮瀝行政村編入欣樂鄉(現瀝林鎮),成立泮瀝村公所。
1951年下半年,欣樂鄉劃小區、鄉。泮瀝為當時的六個小鄉之一,屬第二區管轄。
1955年冬,成立泮瀝初級社。
1956年,成立泮瀝高級社。
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泮瀝小鄉分屬東風人民公社,稱泮瀝生產大隊。
1960年,東風人民公社劃分為僮湖、鎮隆兩個公社,泮瀝生產大隊劃歸鎮隆公社管轄。
1961年6月,鎮隆公社分為鎮隆、瀝林兩個小公社,泮瀝劃歸瀝林小公社管轄。
1967年1月,泮瀝生產大隊成立泮瀝大隊革命委員會。
1981年4月,泮瀝大隊革命委員會改為泮瀝大隊管理委員會。
1983年12月,泮瀝大隊與埔仔、君子營合併為一個鄉人民政府。
1987年5月,原瀝林鎮所屬各鄉劃分為34個村民委員會(當時的村民委員會還不是現在意義上的村民自治組織),河背、老圍、黃埔和塘下均為獨立的村民委員會。是年11月,河背、老圍、黃埔和塘下四個村民委員會合併成立泮瀝管理區,管理區是鎮政府的派出機關。
1994年4月,撤銷泮瀝管理區,設立泮瀝村民委員會。
2002年,社會各界集資70萬元,在黃埔小組路口新建一棟建築面積700平方米的新村委大樓。原村委會辦公地點則改為老人活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