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希爾王朝

塔希爾王朝,是在820年至872年間統治大伊朗東部、呼羅珊地區(今伊朗、阿富汗、塔吉克、土庫曼及烏茲別克部分地區)的波斯王朝。是由阿拔斯王朝哈里發馬蒙部下的將軍塔希爾·伊本·海珊(Tahir ibn Husayn)建立,阿拔斯王朝將呼羅珊東部地區送給塔希爾以回報他對王朝的支持。塔希爾王朝的首都設在梅爾夫,後來遷至尼沙普爾。雖然塔希爾王朝在名義上臣服於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但是塔希爾王朝的統治者在實際上是獨立的。

基本信息

簡介

公元9世紀中葉,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東部地區由塔希爾·伊本·海珊及其子孫統治達50年之久,史稱塔希爾王朝,實際上只是一個封建領主政權。塔希爾祖先系波斯人,但已歸阿拉伯之胡扎阿部收養,故冒姓胡扎阿氏。先世為阿拔斯王家效力,襲任呼羅珊地方長官。當哈里發阿明與其兄弟麥蒙爭位時,塔希爾為麥蒙力戰有功,曾獲“雙右手”綽號。813年,塔希爾攻克巴比倫,殺阿明,擁立麥蒙,由此受命統治伊拉克地區,身兼數職。

塔希爾暴卒後,馬蒙任命其於泰勒哈襲總督位,仍以哈里發臣屬施行統治,按規定交納賦稅。830年,阿卜杜拉(830~844)繼埃米爾位後,將首府遷至內沙布爾。他深受哈里發馬蒙寵信,兼任伊拉克、巴格達等地要職,其統治地區除呼羅珊地區外,還包括賴伊、泰伯里斯坦售克爾曼等地,將版圖擴張到印度邊境。他重視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獎掖伊斯蘭學術文化的發展,曾對什葉派採取寬容政策,為王朝強盛時期。他支持在河中地區的藩臣薩曼家族將領傳播伊斯蘭教,摧毀祆教和佛教勢力,力抗異教之突厥人的入侵。

821年,宰相艾赫邁德·伊本·阿比·哈利德薦塔希爾為呼羅珊總督,以謀夫為其首府。塔希爾剛就任,就於822年突然不再以哈里發的名義誦讀呼圖白,並在其鑄幣上不再鐫哈里發名字。史家認為阿拉伯帝國東部之割據始此。塔希爾採取這一行動的原因未詳,其意義或被誇大。他本人即在當時中毒暴卒,傳說被艾赫邁德所害。但麥蒙仍任命其子台勒海襲位。829年,台勒海死,其兄弟阿卜杜拉繼任,始將首府遷至內沙布爾。他在位15年,深受哈里發寵信。其統治地域除呼羅珊外,還包括萊伊、陀拔斯單、起兒漫等省。他還兼任伊拉克、巴格達等地要職。他對哈里發尊崇不衰,但從不覲見。在河中地區則支持藩臣薩曼家族擴張伊斯蘭教勢力,力抗異教之突厥人入侵。當時河中地區與哈里發王廷間貿易發達,尤以販運突厥奴婢為盛。塔希爾王朝從中漁利致富。阿卜杜拉關心農業灌溉,獎勵文化,號稱開明專制。他死後,王朝日漸衰落。至其孫穆罕默德時,境內人民紛紛起義,反抗王朝官吏的殘暴統治。同時,薩法爾王朝興起於錫斯坦,逐漸擴張勢力,將塔希爾王朝的統治趕出呼羅珊東部。最後於873年攻奪內沙布爾,廢斥穆罕默德,塔希爾王朝遂告滅亡。

該王朝信奉遜尼派,對異端極力鎮壓。其君主均愛好文學、藝術、科學,尤致力於詩歌與音樂,對伊斯蘭文化具有貢獻。

文化

王朝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教義,實行伊斯蘭教法,教法官協助統治者執法,對什葉派和哈瓦利吉派採取壓制政策。木鹿和內沙布爾建有清真寺、宗教學校和圖書館,為王朝的宗教文化中心。王朝統治者多愛好文學、藝術和科學,鼓勵發展教育,宮廷庇護和贊助詩人、學者,穆斯林法學家編有管理農業水利章程《河渠書》,對發展波斯伊斯蘭學術文化作出了貢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