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概況
《華嚴經》全文,故名 “ 華嚴塔”,也是一件貴重文物。報國寺門口,新建一亭,掛有明嘉靖年間聖積寺所鑄的一口大鐘。鍾高2.3米,重10餘噸,敲鐘時聲聞30餘里,當時因在晚上敲,故名“聖積晚鐘”。報國寺還設有峨嵋山文物管理所,收藏各種陶瓷玉石、文獻字畫、金屬器皿和戰國時代出土的兵器、工器等。
重要殿宇
報國寺殿宇雄偉,有彌勒殿、大雄殿、七佛殿和藏經樓四重屋宇,依山而建,逐級升高。第一殿為彌勒殿,供奉彌勒塑像。“彌勒”是慈悲的意思,他是菩薩,還沒有成佛。菩薩在佛教中的地位僅次於佛。釋迦牟尼佛說,他滅度後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才會重降人間,在華林園龍華樹下成佛,三次說法,廣度眾生。所以稱他為“未來佛”。門上這副對聯:“看他皤腹歡顏,卻原是菩薩化相;願你清心滌慮,好去睹金頂祥光。”上聯描寫彌勒的形象,說他還只是菩薩;下聯是說祝願所有游山者放一下切顧慮,一心一意登上金頂去看佛光。來峨眉山不上金頂睹佛光是一大遺憾,等於沒有到峨眉山。這裡祝願大家都登上金頂,佛光正等待著你們。再請看這副對聯:“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無所不容。”這是對彌勒菩薩的畫像,體現了他的性格,更突出了他寬容大度的高尚品德。聯語有很深的哲理,啟迪人們對人處世要心胸開闊,要有容人之量。
彌勒後殿供的是韋馱站像,背朝山門,面對大雄寶殿。韋馱是佛教的護法神,身穿胄甲,右手托山,左手按金剛降魔杵,修眉鳳眼,雙唇緊閉,威武剛強,正氣凜然。
大雄寶殿
第二殿為大雄寶殿,“大雄”是佛經中說的“唯大唯雄”的意思,殿里供奉佛主釋迦牟尼金身彩飾坐蓮像。釋迦牟尼是公元前六世紀後期印度迦毗羅衛國(現在尼泊爾境內)釋迦部落淨飯王的兒子,俗稱喬達摩,名悉達多。由於那時社會的動盪和人的生、老、病、死等種種痛苦和煩惱,引起了悉達多的深思,因而出家修行,尋求解脫。經過六年苦行,嘗盡千辛萬苦,最後又經過七天七夜的禪思靜慮,終於徹悟大覺,成了佛。看門柱上這副對聯:“教演三乘,廣攝萬類登覺路;法傳千古,普度眾生證菩提。”“三乘”是佛教引導教化眾生達到解脫的三種方法、途徑。一般稱“聲聞”、“緣覺”、“菩薩”為“三乘”。“聲聞”是聞佛之聲教,斷見思之惑而人涅磐,為佛道中的最下根。“緣覺”是觀因緣無師自悟。“菩薩”即“菩提薩垂”,就是以佛道救眾生。這裡可以將“三乘”概括為:他覺--自覺--覺他三種境界。整個意思是說:通過佛教的三種途徑,引導教化眾生走上覺悟之路,達到解脫的目的。再請看這副聯語:“秋月朗清空,五夜山風獅子吼;菩薩開覺路,千年花雨象王宮。”上聯是說峨眉山秋月朗朗,午夜山風如佛在說法時果決無畏的聲音,這聲音就象獅子的吼聲。下聯是說普賢菩薩在峨眉山(象王宮)向四眾弟子講經說法,開示覺悟之路,講得天花亂墜。還有一副聯語:“龍歸法座聽祥偈,鶴傍松煙養道心。”便是對山門那塊橫匾“鶴駐雲歸” 的最好解釋。
釋迦佛的左龕是泥塑彩繪金身文殊菩像。文殊全稱為“文殊師利”,意為妙德、吉祥。他是眾菩薩之首,是智慧的化身,常協同釋迦牟尼宣講佛法。他和普賢菩薩一起,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菩薩。這副聯語就是對他的評價:“智鏡高懸施法雨;慧燈遍照應群機。”把“智慧”二字嵌入聯中,意思是文殊菩薩用智慧潤澤眾生。右龕是地藏菩薩金身坐蓮像。地藏菩薩梵名“乞叉底櫱沙”,譯為地藏,佛經中說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囑託,要在釋迦佛滅度後,彌勒佛降生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教化眾生,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諸道中的眾生。他發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副對聯就是讚頌他度脫沉淪決心的偉大精神:“聖願宏深,欲使出冥清罪案;迷途覺悟,難教沉溺負慈恩。”
殿內左右兩廂供十八羅漢。羅漢是佛的得道弟子,十八羅漢是釋迦牟尼佛的隨行弟子。後龕內供的阿彌陀佛像,阿彌陀佛又稱“接引佛”、“無量壽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
七佛殿
登上石階便是第三殿七佛殿。請先看這副對聯:“功德逾恆河,七寶莊嚴大千世界;層峰摩霄漢,三峨雄秀伯仲崑崙。”什麼是“功德”?就是做的好事,“恆河”是“恆河沙”的簡稱,“七寶”一般指“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琥珀、珊瑚。”這裡泛指珍貴的材料。“大千世界”,佛教指整個宇宙。“霄漢”指雲霄和天河。“伯仲”即兄弟,“崑崙”即喀喇崑崙山。整個意思是:用極珍貴的材料和高尚的法行美化了整個世界,其功德超過了印度恆河裡沙的數量;大峨、二峨、三峨既雄且秀,層層山峰直插雲霄,可與巍巍崑崙山媲美。
殿中供奉的是七佛,中間一尊為釋迦牟尼佛,其餘六尊為過去佛,從右至左依次為:南無拘留孫佛、南無拘那含牟尼佛、南無迦葉佛、南無毗舍佛、南無尸棄佛、南無毗婆屍佛。這七尊佛的塑造工藝稱“脫紗塑造”。這就是先塑好壞模,然後在坯模上面塗上漆,再用麻布、綢料一層層敷上,待乾後脫去坯模,最後彩繪。具有體輕、防潮、防蛀、不裂縫、保存久等特點。這反映了我國古代塑造藝術的精湛。七佛皆盤腿坐蓮台,體態勻稱,莊嚴肅穆,乍一看似乎形態都一樣,細細審視,表情各有變化,維妙維肖。佛教造像中,還很講究手的刻劃和塑造。手有各種姿勢,佛教稱為“印相”。你看釋迦牟尼佛,右手舉至胸前,拇指與中指相捻,其餘三指自然舒展。這一手印象徵佛在說法,稱為“說法印”。其他六尊佛的雙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於左手上,兩拇指的指端相接。這種手印表示 “禪思”,使心安定,叫“法界定印”。體態、手勢和面部表情,都體現了佛的智慧、人格、道德皆完美無缺,至高無上。有朋友問,七佛蓮台下的“小鬼”是什麼意思?這有兩種解釋:其一,蓮台又稱“金剛座”或“須彌座”,意思是佛的法座象“須彌山”(古印度傳說中的山名)那樣高大、堅實,座下塑造的是“金剛力士”,肌肉發達,面部猙獰,對邪惡起震懾作用;其二,釋迦牟尼佛度“六道”時,拯救出來的餓鬼,他們為了報佛恩,都蹲在金剛座下,聽經護座。
這裡還有一副禪聯:“覺樹開曇花,三世諸佛,慈光普照大千世界同登彼岸;峨眉長靈芽,七尊如來,哀憐攝受億萬眾生共證菩提。”“覺樹”即“菩提樹”,“曇花”即“優曇花”,為無花果類,這裡指祥瑞之花。“三世佛”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彼岸”即“涅磐”,就是佛教徒圓寂。佛教認為人包括肉體和靈魂兩個部分,修成正果的人,死後靈魂不滅,要到另一個世界--西方極樂世界。“靈芽”,泛指具有靈性的花木。“如來”,即“真如”,指佛所說的“絕對真理”。也就是循此真理達到佛的覺悟。“攝受”,佛以慈心攝取眾生。“菩提”即覺悟。整個意思是:菩提樹開著祥瑞的花,三世佛的慈光照耀著整個世界眾生,一起到達極樂境界;峨眉長著有靈性的植物,七尊如來佛哀憐接受了億萬眾生,幫助他們覺悟。左壁掛有“七佛偈”木屏四條,是我國北宋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書,是一件珍貴的文物。左邊是“吟翠樓”,上懸蔣介石1935年在峨眉寫的“精忠報國”橫匾,右邊的客房,叫“待月山房”。
七佛殿後,以觀音菩薩塑像為主,結合歷史故事、民俗文化,塑造了一組群像。觀音又叫觀世音,與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的脅侍菩薩。佛經說,觀世音菩薩能顯現多種化身,說法救度眾生。你看他右手舉楊枝,左手傾淨瓶,婷婷玉立龍頭之上,左右金童玉女,飄然立於荷葉之上。金童旁是戒裝裹身的趙子龍,再旁為東、南天王,手執琵琶、寶劍。玉女旁是美髯飄拂的關雲長,再旁為西、北天王,執傘、握蛇。另外還有“羅漢伏虎”、“蒲公採藥”,最高處是“唐僧師徒取經像”。群像右側還有一龕,供奉漢白玉雕刻的藥師佛坐蓮像。藥師佛又稱大醫王,他是“東方淨琉璃世界”的教主。相傳他在成佛時曾發下十二大誓願,願除一切眾生疾苦,治無明痼疾,令一切眾生身心安樂。
七佛殿下矗立一座十四層高(約七公尺)的紫銅華嚴塔,為明朝萬曆年間鑄造,塔身鑄有小佛4700尊和『華嚴經』全文,佛像歷歷在目,字跡清晰可見,是中國現存最大銅塔。寺內還有高2.4米的永樂瓷佛,是明永樂年間江西景德鎮燒制的瓷佛像,佛身上有許多小龍,每個小龍中都放有一個小金佛,各具神態。此外還有重達 2500斤的明嘉靖大鐘。
普賢殿
最後一殿為普賢殿。供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梵語為“三曼多跋陀羅”,即普遍賢善的意思。普賢因廣修“十大行願”,又稱“大行願王”。 “願”是理想,“行”是實踐。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所以將他供於最後一殿。殿門上寫著“金粟莊嚴便是菩薩住處;曇花燦爛照徹納子愛心。” 意思是用金黃色裝飾的殿堂, 是普賢菩薩的住處;優曇花燦爛的光輝,照透了禪僧的愛佛之心。還有一副聯語:“普濟有情,願王垂慈,宛向峨眉尋妙諦;賢德無量,眾生瞻仰,靈冥空寂悟禪心。”上聯是說普賢菩薩在峨眉山留下慈悲,普遍幫助眾生求得解脫的真理;下聯是眾生瞻仰菩薩的無限賢德,在空靈寂靜時感悟參禪的清靜寂定心境。普賢殿樓上為“藏經樓”,是保存經卷的地方。沿普賢殿石階而下,至七佛殿右側,是峨眉山佛教協會,再下至大雄殿右側,為新建的“祗園”,是接待國內外佛教團體和講經的地方。通過隔牆圓門,便是“花影亭”,裡面有池有亭,有珍貴的花木。步入其中,勞倦頓清,心靜神安。再步出彌勒殿前,左有1993年新建的鐘樓、法物流通處,右有鼓樓和茶園。整個寺廟系典型的庭院建築,占地60余畝,一院一景,層層深入,蔚為壯觀。佛教協會的許多大型法會都在這裡舉行。這裡接待過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外國名人、佛教團體。報國寺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請隨我到對面的鳳堡鍾亭參觀。
歷史沿革
報國寺最初名“會宗堂”。明代萬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明光道人建於伏虎寺右的虎頭山下,取儒、釋、道“三教”會宗的意思。寺里供奉“三教”在峨眉山的地方代表的牌位:佛教為普賢菩薩,因為峨眉山是普賢道場;道教是廣成子,據說他是李老君的化身,他在峨眉山授過道;儒教的代表是楚狂,楚狂名接輿,和孔子同時代,楚王請他去做官,他裝瘋不去,後來隱居峨眉山。會宗堂的建立,反映了明、清時期儒、釋、道有過一段融洽的歷史。
清初會宗堂遷至現址,順治九年(公元1652年),行僧聞達重修。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根據佛經中“報國主恩”的意思,御賜“報國寺”名。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暮春僧廣惠擴建。解放後多次維修,1986年又重建了山門。
保護植物
報國寺旁有兩棵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是峨眉山最古老的蕨類植物,距今約億八千多年前中生代侏羅紀留存下來唯一倖存的木本蕨類,是與恐龍同時代的植物,被人們稱之為“活化石”。
交通情況
從西昌、攀枝花、昆明、成都、重慶、西安、北京等地,乘火車到峨眉山旅遊的遊客,可在成昆線上的峨眉山站下車,該站距峨眉山風景區大門(報國寺)僅10公里。樂山到峨眉山之間常年均為旅行熱線,平均每10分鐘就有一班汽車發出,單邊車程不足1小時。峨眉山市長途客運中心有發往成都、樂山、夾江各地的班車。峨眉山市到樂山市的車次很多,最晚一趟班車在下午6: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