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滅度

佛滅度,是佛祖度化眾生的手段之一。出自淨空法師《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講義》。

涅槃簡介

阿難在此地說“佛滅度後”,我們要曉得這是對我們這個世間說佛的應身。法身常住,報身有始無終,應化身是示現,有生有滅,是示現的。無生滅當中示現生滅。示現生滅也是對我們凡夫提示警覺的。佛在世,有機會親近佛,不要緊,今天功夫不得力還有明天,今年不行還有明年,有個依賴性使自己的心行懈怠。佛一示現滅度,這一下緊張、覺悟了,應當勇猛精進。所以佛一滅度,不少學生開悟的開悟、證果的證果。為什麼?加功用行,道理在此地。滅度也是度眾生,沒有一樣不是為了利益眾生。 我往年在台中求學,我比台中的同學得的利益多,原因是什麼?我的警覺性比他們高。我不是台中人,我在台中是暫住,所以時間非常寶貴,抓得很緊。台中人他家住在那裡,李老師也住在那裡,沒有關係,今年學不會有明年,明年不會還有後年。我們沒有這個機會,我們的機會短暫,所以特別用功,道理在此地。住在一個地方講經說法,這一個地方人有福報,但是時間久了,這個地方人疲了、厭倦了。為什麼他疲厭?他沒有真正用功,他沒有嘗到法味,他沒有得到法喜,又受外面的境界誘惑。

涅槃的意義

niè pán 涅槃

佛教語

梵語的音譯。舊譯"泥亘"、"泥洹"。意譯"滅"、"滅度"、"寂滅"、"圓寂"等。是佛教全部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滅生死輪迴後的境界。

死亡

作為死亡(佛或僧人)的美稱

亦作"湼盤"

梵語nirvana的音譯,意為“滅度”、“寂滅”等。或從梵語Parinivana意譯為“圓寂”。“涅盤”是佛家修證的最高境界。簡單地說,“涅盤”就是經過修道,能夠徹底地斷除煩惱,具備一切功德,超脫生死輪迴,入於“不生不滅”。如《涅盤經》卷四所說:“滅諸煩惱,名為涅盤;離諸有(指生死)者,乃為涅盤。”又如《魏書·釋老志》所說:“涅盤譯雲滅度,或言常樂我淨,明無遷謝及諸苦累也。”後稱僧人逝世為涅盤、圓寂。修學佛法最後的歸趣在求證涅盤,那么學佛修行的人,當要徹底明白它,不可輕易忽略它。涅盤是梵語,正音為波利匿縛男,舊雲涅盤,今順古亦云涅盤。又名泥洹,或雲涅盤那,皆音之訛略,或楚夏不同。舊譯為滅度,或雲寂滅、無為、解脫、安樂、不生不滅等,名雖異其義則同。今單舉滅度和寂滅二義釋之:滅度,即‘滅’除煩惱,‘度’脫生死的意思。寂滅,寂謂理性‘寂’靜,滅謂煩惱‘滅’除。亦可說,證得‘寂’靜之體性,自然煩惱‘滅’除;煩惱滅除,自然證得寂靜體性。“智論”云:涅名為出,盤名為趣,謂永出諸趣生死,則亦可譯為出趣也。若據新譯——玄奘法師則譯為‘圓寂’,此義比較來得完善,因為寂滅、滅度、解脫等譯,不過僅約斷德方面,言斷滅生死煩惱。圓寂則統明智斷二德。今略釋之: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圓’;永離一切煩惱生死叫做‘寂’。簡單的說:即德無不‘圓’,患無不‘寂’。詳細的說:即福慧二嚴做到圓滿無缺(圓),三惑煩惱徹底清除,二種生死完全度脫(寂),永遠不再被煩惱生死所困擾,回復‘圓’明‘寂’照的本有心體,而獲到一種純善純美的莊嚴解脫。這就是涅盤的境界——圓寂。圓約進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約滅惡方面言(斷惑滅苦)。據此研究起來,圓寂似乎大乘無為的涅盤,寂靜、滅度等為小乘涅盤。要之,圓寂也就是指得‘圓明寂照之真心’。因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圓),永離一切煩惱(寂)故。成佛即證此真心,故涅盤並非諸佛的專有品,不過凡夫一向為夢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證得。所謂迷則顛倒夢想,悟則究竟涅盤。當知夢想,根本是由本覺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滅一分夢想,即證一分真覺(如鏡子去一分塵埃,即現一分光明),乃至全滅全證。至此則一切功德無不復歸‘圓’滿,一切煩惱生死無不畢竟空‘寂’,是證到大乘究竟涅盤的境界。

涅槃種類

此雲大圓寂,刊定《準(準疑唯)識論》說有四種涅盤:

一、自性清淨涅盤,凡聖同有;

二、有餘依,即出煩惱障,有苦依身故;

三、無餘依身,出生死苦無依故。然小乘以灰身滅智為無餘。無餘有三:一‘煩惱余;二、業餘;三、果報余。大乘則以究竟寶所為無餘,故《智論》說四住地煩惱盡,名有餘依;

四、無住處悲智相兼,不住生死涅盤故,即大乘之無餘。四種之中,無住處涅盤也,謂不住菩薩變易生死,不住二乘灰斷涅盤,即真無住,名為無餘。

涅槃傳說

傳說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於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 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迴後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軀體得以重生。 這段故事以及它的比喻意義,在佛經中,被稱為“涅盤”(讀nie pan)。

《涅盤無名論》中的記載如下: “ 無名曰: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造。 會萬物以成己者,其唯聖人乎! 何則? 非理不聖,非聖不理,理而為聖者,聖人不異理也。 故天帝曰:般若當於何求? 善吉曰:般若不可於色中求,亦不離於色中求。 又曰:見緣起為見法,見法為見佛,斯則物我不異之效也。 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 古今通,始終通,窮本極末,莫之與二。 浩然大均,乃曰涅盤。

經曰:不離諸法而得涅盤。 又曰:諸法無邊,故菩提無邊,以知涅盤之道,存乎妙契。 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則物不異我,我不異物,物我玄會,歸乎無極, 進之弗先,退之弗後,豈容終始於其間哉! 天女曰:耆年解脫,亦如何久。” 翻譯成我們現在的語言: 無名者說,達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靈昧的體驗, 體驗到空境,就不會在意世界萬象的事物,萬物由我心流出,執萬物與我合一,只有聖人能做到!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不掌握這個真理就不能成為聖人, 反之,不是聖人也不能知道這個真理, 正因為掌握了這個真理才成為聖人,所以聖人與真理契合無間,凡是聖人都不能離開這個真理! 這正如般若觀照所說的色心不二,相即相離,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 從緣起法的角度來看,萬法為空,空為萬法, 見佛即見法,見法即見空,諸法性空,即成見佛,物我兩忘,不一不異。

所以通達空境的聖人總是勘玄機於先兆,隱未來於變化,將東南西北上下六合統攝一心, 過去未來同成一體。 古來今往都是一樣,窮本極末,沒有二致。 將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盤。 這就是佛經里說的“不離諸法而得涅盤”。 又因為諸法無邊,故求得解脫也無盡,由是推知, 涅盤之道在於保持契會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萬法冥然一體的真理。 萬物與我沒有本質的差別,我與萬物實質一樣,物與我玄妙會通,無極是它們最後歸宿。 涅盤就是進而不前,退而不後,無始無終,終始不在其間! 天女說: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脫也無終始 “涅盤”是印度梵文Nirvana的音譯,又譯為“泥曰”、“泥洹”、“泥畔”、“涅盤那”等,意譯為盤“滅”、“圓寂”、“滅度”、“寂滅”、“安樂”、“解脫”、“不生”、“無為”等。所謂“滅”,意為滅除生死因果。“滅度”,意為滅除生死因果,度脫生死瀑流。“寂滅”,意為滅生死之患,寂靜安穩。“安樂”,意為安穩快樂。“解脫”,意為遠離一切業果。“不生”,意為生死苦果不再續生。“無為”,意為不再造作因緣惑業,是自道家中借用的概念。

涅槃原型

涅盤,原意是指火的熄滅或風的吹散,後為印度古代一些宗教的通用術語,用以指稱宗教修行所達到的最高境界。佛教建立後,將其吸收進自身教義中加以闡述,成為其至為重要的中心內容。佛教認為,眾生既受煩惱、欲望等諸苦的折磨,也受生死業力的束縛,涅盤就是對煩惱、欲望、生死諸苦的最後的斷滅。眾生通過宗教修行實踐,可以獲得涅盤的境界。 由於佛教宗派眾多,理論多樣,故對涅盤的理解也有多種。佛經記載的解釋就有60多種,互相之間略有差異。原始佛教時,佛陀非常強調“滅”的作用,將“涅盤”放在滅諦中進行表達,認為是一種超越時空、超越世俗世界、超越一切苦樂的不可思議、不可言說的實在。猶如打鐵時四處飛濺的火花,瞬時即逝,不可捉摸。

小乘佛教“涅槃”

小乘佛教把“涅盤”解釋為“灰身滅智,捐形絕慮”,意為身心俱滅,一切無有,就是與生死輪迴相對的一種不再輪迴的死亡狀態。對此,小乘的不同派別也有不同的解釋。如說一切有部認為涅盤為本來實有,是滅除生死之外的實有法。講空之成實宗則認為涅盤不是實法,生死因果滅除,即是涅盤。

小乘佛教把涅盤分成兩種,即有餘涅盤和無餘涅盤。

有餘涅盤是指眾生煩惱已斷,欲望都無,精神已經進入涅盤的境界之中,但仍有形體存在,肉體尚未死亡;無餘涅盤則指眾生的精神與肉體皆已死亡,徹底跳出了生死輪迴的世俗世界。

大乘佛教“涅槃”

大乘佛教中的某些部派接受了這種觀點,但為了適應自己的思想學說,對兩種涅盤和解釋,則與小乘不盡相同。另一些大乘部系根本反對小乘的這種說法,比如中觀行派,由於其主張“諸法性空”,“一切皆空”,甚至認為涅盤本身也是一種假名,不過是幻象,不是真實的存在。而大乘佛教如來藏學說則認為,“涅盤”應該是常住不變的,它就是永恆的佛法真理,是一種絕對真實的存在。

由於佛性學說將般若性空與佛性妙有相結合,主張中道不二的原則,反對一切偏執,所以他們又認為,涅盤就存在於世間,不在出世間,因為根本就沒有一個超出世間的出世間,故涅盤只能在世間得到。佛性常住,只要擺脫了世俗的認識,悟證了佛法常住不變的真理,就是涅盤。大乘佛教中的佛性學說認為,涅盤有四種品德,即是“常樂我淨”,意為涅盤是恆常、快樂、自在、清淨的存在,稱為“涅盤四德”。又將常、恆、安、清涼、不老、不死、無垢、快樂稱為涅盤八德。故與小乘佛教乃至大乘佛教空宗竭然不同。大乘佛教的許多派別還對涅盤進行了更為詳細的劃分,如法相宗綜合大小二乘各家學說,將涅盤分為本來自性清淨涅盤、有餘涅盤、無餘涅盤、無住處涅盤等。不同的分類方法,反映了佛教內部不同派別的思想主張。 然而,儘管佛教內部對涅盤的具體解釋多種多樣,涅盤作為一種宗教修行所要達到的理想境界,則是大家所公認的。

以無明滅故,心無有起;以無起故,境界隨滅;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盤它——涅盤,乃諸佛聖者所同證的聖果,是由歷劫辛苦,積行一切功德所換來的代價。就以小乘涅盤來說:並不是個個死了就能即證涅盤。請大家認識清楚為幸! 地藏經》中:“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彼佛壽命,四百千萬億阿僧只劫”、“無相如來,劫名安樂,世界名淨住,其佛壽命不可計劫”清淨蓮華目如來,其佛壽命四十劫”諸佛如來之身,具三身也。

清淨法身周於法界,橫窮三際,豎遍十方,其壽無生無滅,其身無去無來;圓滿報身,乃諸佛於三大阿僧只劫度盡法界自性眾生,圓滿自性無量功德所證之身,其壽有十億、百億、千萬億者;劣應化身,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莊嚴其身,如娑婆釋迦世壽80乃得涅盤。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