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造型藝術
正文
在沒有正式的教堂建築以前,早期基督教會利用較寬敞的私宅舉行宗教儀式,如為紀念耶穌最後晚餐,就在餐廳里舉行祝謝餅和酒的儀式。3世紀初,基督教的教義、禮儀和組織形式逐漸定型化,“宅第教堂”應運而生。起初只是利用較大的私宅加以擴建和裝修,如在美索不達米亞出土的杜拉-歐羅普宅第教堂(231)遺址,包括一長方形大房間和四個較小房間,還設有洗禮間和洗禮池,牆上繪有聖經故事壁畫,如基督行神跡、墓旁的三個馬利亞、好牧人、亞當與夏娃等。這些壁畫雖然粗糙,但對後世的研究有著很大的價值。在基督教受迫害而處於地下狀態的時期,殉道者的墓地成為信徒聚會的重要場所。根據基督教身體復活的教義,早期教會對死者的遺體十分重視,而殉道者更受到信徒的崇拜,因而埋葬殉道者的墓地──地下墓窟得以保存了大量早期基督教藝術作品。現存的地下墓窟多建於3~4世紀,在羅馬近郊最多,約有40餘處,在巴黎、小亞細亞、北非等地也有少量發現。這些墓窟都以殉道者的名字命名,最著名的是聖普里西拉墓窟。墓窟內有銘文、壁畫、石棺等。銘文的字型古樸莊重,還有古老的表象如錨和十字架的圖形作裝飾,在洞頂或牆壁白色或乳白色的背景上,用紅色或綠色的細線條劃成圓的或方的幾何圖形,畫面為聖經故事,題材多屬遇難得救之類,如《在火爐中的三個以色列人》、《約拿與大魚》、《獅子坑中的但以理》、《亞伯拉罕獻以撒》、《拉撒路復活》以及別的神跡,這和當時基督徒被迫害的狀況有關(見彩圖)。在壁畫中還大量出現象徵基督教信仰的各種表象,如鴿子、棕樹枝、魚、餅和籃子等。石棺本是羅馬的傳統,早期基督教徒也用石棺裝殮死者,但石棺上雕刻的是基督教的人像,常見的是耶穌受洗圖,還刻有鳥獸、昆蟲、花草等圖案。 教堂建築在基督教藝術中占有特殊而重要的位置。自基督教合法化及國教化以後,大型教堂建築迅速發展。此時的教堂基本上是羅馬長方形大會堂式的格局 (見教堂)。按照尊敬殉道聖徒的傳統,往往在聖徒墓地上建造宏偉的教堂,供信徒朝聖。在羅馬城最早的教堂是拉特蘭宮的聖約翰教堂(約建於320),隨後為聖彼得教堂(約建於400)和一系列以聖徒名字命名的教堂,如聖克雷芒教堂(約建於360)、聖保羅教堂(約建於385)、聖撒比拿教堂(建於422~432)、聖母大堂(建於432~440)等。在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建造的教堂結構比較複雜。君士坦丁堡的神聖使徒教堂(建於333~361,已毀)和相傳為耶穌葬身處的耶路撒冷聖墓大堂(約建於 340)是當時許多教堂的標準模式。早期教堂建築的外部一般都較簡陋樸素,但內部裝飾富麗堂皇。4世紀教堂壁畫早已無存,保存比較完好的是鑲嵌畫,在羅馬、米蘭、拉文納以及其他許多地方古老教堂的牆壁上、聖所的天花板上還保存有大量鑲嵌聖經人物圖畫和各種圖案 (見彩圖)。在雕塑藝術方面,由於基督教繼承了猶太教反對偶像崇拜的傳統,所以早期基督教藝術中沒有與異教神像類似的立體雕像。常見的石棺浮雕製作也比較粗糙,最有名的石棺浮雕是名為《兩兄弟》的胸像,還保存著古典雕塑的特點。4世紀時盛行聖徒崇拜,常用象牙或貴重金屬製成容器來保存聖徒的遺骨、遺物等,這些容器上面有精緻的雕刻,有聖經人物肖像,也有別的圖案,工藝水平相當高。 拜占廷藝術 自從帝國遷都拜占廷,帝國的文化中心隨之東移。基督教藝術在繼承羅馬人文主義傳統的基礎上,開始大量吸收敘利亞和東方神秘主義成分,逐漸形成融合東西方文化的拜占廷藝術風格。拜占廷式教堂建築一方面繼承羅馬式大會堂空間宏大的特點,但更為強調情緒效果,如採用圓形穹窿屋頂,象徵上帝君臨天下的最高權柄和蒼穹對人類的蔭庇;中心式封閉的教堂造成人在上帝環抱之中的感覺。聖索菲亞大堂就代表了從西方到東方這種藝術風格的轉變。拜占廷鑲嵌畫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從拉文納等地教堂保存的大量拜占廷鑲嵌畫可以看出,它們以象徵主義手法,突出表現神秘的屬靈世界。畫面上的人像,比例拉長,大眼小口,表情嚴肅凝滯。雖經常出現基督與使徒等形象,但一般不著重描繪完整的故事情節,而以其東方君王式的威嚴神態使人產生敬畏和虔誠的情感。人像在整個畫面中占較大比例,且按一定的次序排列,一般為世人在底部,其上是教士,再上是由聖徒環繞著的天使和“聖家庭”(包括耶穌、馬利亞和約瑟,有時還加上馬利亞的母親亞拿,以及以利沙伯等),最上面是基督,十字架也經常出現。拉文納聖維他勒教堂內的鑲嵌畫是拜占廷鑲嵌藝術的代表。雕塑藝術以浮雕為主,如聖撒比拿教堂著名的雕花大門(5世紀中),由許多塊刻著聖經故事的木板組成。拉文納正教洗禮堂牆上有16面石膏彩塑,為5世紀後期作品(見彩圖)。6世紀,在教堂內的聖所與會堂之間隔著一道木板屏風,板上有淺浮雕聖像,以後屏風的面積逐漸加大並定型化,形成代表東正教特色的聖像屏風。基督教合法化以後,用莎草紙書寫的經卷逐漸被比較昂貴耐用的羊皮經卷所取代。現存的羊皮紙聖經手抄本如 6世紀著名的《維也納創世記》(見彩圖)和《羅桑諾福音書》,不但書寫精美,且繪有插圖及圖案。有的聖經手抄本還有雕花木板、象牙板或鑲嵌著珠寶的貴金屬板作成封面,圖案優美,製作精良,是名貴的藝術品。 726年,東羅馬帝國下令禁止聖像崇拜,東派教會的造型藝術受到限制,直到843年才取消禁令(見聖像破壞運動)。聖像破壞運動結束後的兩個世紀是拜占廷權力的巔峰時期,各種藝術形式,包括壁畫、鑲嵌畫、雕塑、琺瑯製品、絲織品等,都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因此被稱為拜占廷藝術的第二次黃金時代。這一時期典型的教堂平面呈正方十字形,即希臘十字架形。教堂中央是一巨大穹窿屋頂,有的還加上四個輔助的山穹窿,故又稱五點式結構,威尼斯聖馬可大堂(建於1042~1089)就是著名的例子。木板聖像繪畫 (icons)開始流行於君士坦丁堡,後傳入俄羅斯。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於988年信奉基督教以後,在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曾集中了大批拜占廷的藝術家和工匠,形成俄羅斯風格的基督教藝術。如著名的聖像《弗拉基米爾聖母》(約1130),雖然還是拜占廷式的,但已顯示出一種新的、人性化的風格。俄羅斯正教教堂採用希臘十字架形的模式,拜占廷的尖頂穹窿,著名的有分別建於基輔(1037)和諾伏哥羅德(1045~1052)兩地的聖索菲亞大堂。 1204年,十字軍攻占君士坦丁堡,使這個東方最繁華的城市遭到空前浩劫,無數藝術珍品毀於一旦。但拜占廷藝術並未就此衰亡,而繼續在東、西方發展。教堂建築趨向小型化,穹窿屋頂較小而高,重視外牆裝飾,建築樣式美觀而多變化。約建於1250年的雅典聖埃勒夫特里奧大堂(又稱小都主教座堂),長約11米,寬約7米,穹窿圓頂的直徑不到3米,用大理石建成,是世界上最小的主教座堂。君士坦丁堡聖索菲亞大堂中作於13世紀的鑲嵌畫《祈求》(希臘文Deёsis,為最常見的主題之一,基督在祈禱,兩旁分別為馬利亞和施洗約翰),人像比例適中,形象生動,聖母充滿溫柔與母愛,基督也不再是令人生畏的君王。14世紀初出現微型鑲嵌聖像,在木板或蠟板上鑲嵌金銀和別的貴重材料,小的只有20厘米左右。10~15世紀是俄羅斯基督教藝術的黃金時代。俄羅斯聖像畫家的代表當推希臘籍畫家提阿凡那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聖母領報大堂的聖像畫《祈求》為其代表作。深受提阿凡那斯影響的俄羅斯僧侶畫家魯比列夫的名作《舊約三位一體》(約1410),為拜占廷聖像畫中習見的主題:三位天使(借喻天父、基督、聖靈)在亞伯拉罕家作客,畫面充分表現新的俄羅斯風格──親切而富於人性化(見彩圖)。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俄羅斯教會居於正教領袖地位,拜占廷藝術對俄羅斯仍有一定影響。莫斯科的聖巴塞爾大堂(建於1555~1560)就是俄羅斯風格的拜占廷式教堂。 羅馬式藝術 西羅馬帝國於476年滅亡後,西方的文化藝術有一個停滯衰退的時期,至11世紀才開始復甦。在此期間,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派教會在政治和精神生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800年,教皇利奧三世為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的查理大帝加冕。查理大帝企圖在西方恢復羅馬帝國的統治,加強對教會的控制,提倡恢復古典的基督教文化藝術。他召集大批基督教學者、藝術家,興辦學校,修建宮廷、教堂和修院,史稱加洛林文藝復興,為11世紀文藝復興的先河。962年,教皇約翰十二世為德意志皇帝奧托一世加冕,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隨著帝國政治經濟力量的增強,在德意志境內建立了規模宏大的教會中心。斯拜爾大堂(建於1030~1061)已顯示出羅馬式建築的特點,與沃爾姆斯大堂和美因茨大堂同為德國最古老的羅馬式教堂。
10世紀初,克呂尼修會發起改革運動。以宏偉壯觀的教堂建築、富麗堂皇的陳設和裝飾、隆重繁縟的禮儀作為重要的傳教手段,是運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對當時宗教藝術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中世紀具有歐洲地方特點的羅馬式藝術風格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形成的。
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以後,西派教會勢力增強,歐洲各地競相興建或修復教堂和修院。11~12世紀盛行的羅馬式教堂突破早期羅馬長方形會堂的傳統,平面呈拉丁十字架形,橫廳加長,中殿向東延伸,在中殿超過橫廳的部分與東端的聖所之間為聖歌隊(或稱唱經班)席。外牆厚實,窗戶較小,門窗上部為半圓形拱環。12世紀初,克呂尼修會在歐洲有300多所修院,為了適應禮儀的需要,教堂規模宏大,裝飾華麗,完全排除拜占廷的象徵主義。在17世紀羅馬聖彼得大堂建成之前,法國勃艮第克呂尼教堂是全歐最大的教堂。該堂連同它的名貴壁畫毀於18世紀末。在它附近的貝爾采鎮還保存著同一時期、出自相同畫家的巨幅壁畫,為這一時期羅馬式藝術最傑出的代表。12世紀初一些新修會興起,其中影響較大的是西多會,他們反對豪華的教堂建築和裝飾,禁止繪畫和雕塑,更反對用珠寶和貴金屬製作聖器,甚至不惜將原有的這類藝術品燒毀。但在修院抄錄聖經的重要日常工作中,並不排斥藝術創造性,因而留下了藝術價值很高的手抄本。12世紀有的教堂用大理石拼成幾何圖案作為裝飾,這種大理石鑲嵌藝術是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如西西里蒙里爾大堂(建於1174~1182)牆面用不同顏色的大理石鑲嵌,圖案為阿拉伯式的。這座教堂的結構為羅馬式,而尖拱則來自伊斯蘭教傳統。
哥德式藝術 12世紀中,法國首先出現高聳挺拔的教堂建築形式,即所謂哥德式。據說,哥德式一詞出自文藝復興時期美術史家瓦薩利,他把所有非希臘羅馬的藝術貶之為“哥德式的”(Gothic,哥特人是居住在巴爾幹半島的日耳曼民族,曾入侵義大利),此詞後來變成專指這種建築形式的名稱,並泛指同一時期的藝術風格,而不再含有貶意。哥德式教堂的特點是高聳,用尖拱代替圓拱,牆壁較薄,層迭的窗戶占牆面很大面積,窗框的形狀也多樣化,建築物以細圓柱支撐,屋頂用肋狀拱券以增加高度,外面用飛扶壁支持,欹斜的屋頂復以薄石板。在高高的塔樓上再加上錐形尖塔,把人們的視線引向高空,但法國教堂比較少用尖塔。彩色玻璃花窗是哥德式教堂的共同特點。從12世紀中到13世紀,在巴黎周圍不大的範圍內建起一批宏偉的哥德式教堂,如聖得尼斯大堂(建於1135~1140)、沙特大堂、巴黎聖母大堂(建於1163~約1250)、瑞姆斯大堂(建於1211~1290)、亞眠大堂(建於1220~1288)、博韋大堂(建於1247~1272)等。教堂外部,尤其是正門立面,用雕像和浮雕裝飾,具有莊嚴美。13~16世紀哥德式教堂遍及歐洲主要國家,如義大利的米蘭大堂(1387始建)、德國的科隆大堂(1248始建)均為世界聞名的哥德式教堂。英國的哥德式教堂比較簡樸,不如法國哥德式之高聳,最古老的英國哥德式教堂是索爾茲伯里大堂(建於1220~1258)。 哥德式雕塑藝術的中心在巴黎,它繼承了羅馬式的內容和形式,但更追求自然和完美。雕像由初期的比例拉長、僵直站立的程式(如沙特大堂所見)轉變為比例適中、姿態自然、表情安詳的新風格(如瑞姆斯大堂所見)。義大利雕塑家尼古拉·比撒諾和喬萬尼·比撒諾父子為比薩大堂和錫耶納大堂雕制的大理石講台,造型優美,雕像生動。哥德式教堂以彩色玻璃裝飾為主,壁畫較少。尼德蘭畫家胡·凡·艾克和揚·凡·艾克兄弟共同創作的祭壇聖畫《敬拜上帝羔羊》是傳世名作。這組畫在12塊形狀不同的橡木板上的聖畫以獻祭的羔羊(象徵基督)為中心,象徵人類的墮落與基督的救贖。
14世紀,以耶穌受難為題的繪畫和雕塑十分普遍,並出現一種帶有神秘主義色彩的聖像──耶穌苦像。還有種名為《哀悼基督》(拉丁文Pietà,意為虔誠)的聖像也很常見,內容是悲戚的聖母把耶穌的屍體抱在膝上。十字架受難向來是一個最常見的題材,但此時流行的形式是特別誇張地表現死亡的痛苦與醜惡,並突出展現耶穌身上的傷痕和流血的傷口。這種令人悚然的表現方法顯然與1347~1350年席捲歐洲的黑死病以及百年戰爭、天主教會大分裂的動盪的時代背景有關。
文藝復興藝術 15世紀初,在歐洲文藝復興的發祥地佛羅倫斯開始出現古典羅馬式的建築,穹窿圓屋頂,半圓拱窗戶,希臘式圓柱,簡單流暢的線條。到16世紀這種建築已逐漸取代了中世紀末期的哥德式。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教堂建築是羅馬聖彼得大堂。文藝復興時期宗教藝術的傑出成就主要表現在繪畫方面。它徹底改變了呆板的、程式化的傳統,出現了現實主義傾向的作品。畫面多以大自然或建築物為背景,以和平寧靜的人物形象表現宗教的虔誠。佛羅倫斯畫家喬托開創的人文主義、現實主義風格對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有重大影響,作品有《聖法蘭西斯之死》、組畫《基督的一生》等。文藝復興初期的宗教名畫有馬薩喬的《納稅金》、《亞當與夏娃被逐》,弗蘭切斯加的《聖十字架的傳說》、《耶穌誕生》、《耶穌受洗》、《復活》等,結構嚴謹,形象生動。文藝復興盛期以羅馬為中心,以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為代表,進一步發展了氣魄雄偉、優美典雅的古典風格。達·芬奇的壁畫《最後的晚餐》和米開朗基羅的《創世記》、《末日審判》均為傳世之作。拉斐爾一生畫了100多幅聖母像,其中《西斯廷聖母》最為傑出。威尼斯畫家提香著意刻劃人物性格,他的《埋葬基督》,充分表達了人物的悲傷、焦急、憐愛的心情。西班牙畫家埃爾·格里柯的作品表現出強烈的宗教感情,由於受到拜占廷藝術的影響,他的作品注重表現神秘主義的效果,把人從現實引向另一世界,《基督復活》為其代表作。在宗教改革運動的發祥地德國,為宗教論爭而大量發行的宣傳品中,大都印有版畫插圖。德國畫家丟勒在油畫、版畫、雕塑等方面均有所創新,代表作有油畫《四使徒》,木刻版畫《啟示錄》插圖,銅版畫《騎士、死神、魔鬼》等。(見彩圖) 文藝復興雕塑家突破中世紀身裹厚袍的雕像傳統,創作出圓雕裸體人像。多那太羅的《大衛》銅像,是第一個裸體雕像。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作品,具有莊嚴、雄渾、完美無疵的特點,代表作有《摩西》、《大衛》、《哀悼基督》等。 巴羅克藝術 宗教改革和三十年宗教戰爭之後,歐洲國家大致分為新教和天主教兩個陣營。新教主張信徒與上帝直接交流,不需通過外界的媒介;而且認為,神像會導致偶像崇拜,所以反對在教堂內懸掛帶有神秘色彩的聖畫,反對陳列雕塑聖像。天主教特蘭托公會議則於1563年重申聖像的重要意義。反宗教改革的主力耶穌會強調教堂的建築、裝飾、陳設、聖像等,均有助於堅實信仰,戰勝邪惡,因而接受並發展以奢侈豪華、雍容富麗為特點的巴羅克藝術。耶穌會的第一所教堂──羅馬的耶穌教堂(建於1568~1584)由維克諾拉設計。這座教堂結合中心式教堂與長方形教堂的優點,既便於舉行隆重的禮儀,又利於講道。這座巴羅克式教堂影響歐洲教堂建築近4個世紀之久,各地爭相仿效,形成所謂耶穌會風格;並且隨著耶穌會的傳教活動,影響還擴大到東方和拉丁美洲。這座教堂內部裝潢極為華麗,屋頂拱券全用貼金的石膏雕塑裝飾,尤其是天花板上的名為《耶穌聖名必得勝》的壁畫,是義大利畫家高利的傑作(約完成於1683年)宏偉的壁畫與周圍凌空的石膏塑像和金碧輝煌的天花板渾然一體,達到強烈的戲劇效果(見彩圖)。威尼斯的聖母教堂(建於1631~1682)是一座八邊形的大理石教堂,造型優美的穹窿由漩渦形的扶壁支撐,十分精巧別致。奧地利本篤會修院麥爾克教堂(建於1702~1738)內部的裝飾極盡奢侈豪華之能事,可與當時最富麗堂皇的歌劇院媲美。 在天主教國家,除了盛行為王室、貴族服務的宮廷畫外,宗教畫也開始進入私人家庭。巴羅克藝術的代表、佛蘭德斯宮廷畫師魯本斯,一生創作極豐,他的宗教畫如《博士來朝》、《聖母升天》、《最後審判》、《基督被抬下十字架》等,色彩絢麗,富於動感,形象豐滿高貴。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荷蘭新教畫家倫勃朗,擅長肖像畫,筆下的人物多為貧民、流浪者等下層民眾,形象栩栩如生。他同時又是造詣很高的腐蝕版畫家。在他留下的大量以聖經故事為題材的油畫、腐蝕版畫中,主要有《浪子回頭》、《牧羊人朝拜耶穌》、《好撒瑪利亞人》、《被病人包圍著的基督》等,均具有時代感。巴羅克式雕塑以義大利的貝爾尼尼為代表。他為羅馬聖彼得大堂創作的雕塑均堪稱為紀念碑式的作品,如聖彼得墓上的螺鏇形銅柱,聖彼得大堂門前環抱廣場的柱廊以及聖彼得的主教寶座等。大理石雕塑《聖德肋撒的異象》為貝爾尼尼的另一傑作。 現代基督教造型藝術 18世紀的基督教藝術並無重大突破。19世紀初又出現崇尚簡樸的古典式教堂建築,如巴黎的瑪德蘭教堂(建於1802~1842)是古希臘哥林斯神廟式的建築。英、德、法等國流行新哥德式教堂建築,後傳到美國,如紐約的三一教堂(建於1839~1846)。在繪畫方面,威尼斯畫家提埃波羅的宗教畫在當時有一定影響,如《最後晚餐》、《朝拜耶穌》,色彩濃麗,具有宮廷畫的裝飾風格。英國的詩人兼畫家布萊克為聖經作了許多版畫插圖,其中以《約伯記》插圖最為突出。19世紀許多著名畫家從基督教汲取個人靈感,創作了不少優秀作品,如法國畫家安格爾的《聖母聖嬰》是模仿拉斐爾《西斯廷聖母》的作品。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的宗教畫繼承魯本斯的傳統,重視人物的情感,作品有《雅各與天使角力》、《基督被釘於強盜中間》等。荷蘭畫家梵·高的《好撒瑪利亞人》,英國畫家亨特的《世界之光》、羅賽蒂的《天使向馬利亞報信》等都是19世紀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