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形式
國小免試入學:改革開放前,國小入學一直是免試入學,本地區的適齡兒童,按區域劃分進入各學校,但隨著中國高考的競爭激烈加劇,不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加劇了國小擇校的熱度,為了更好平衡學生情況,逐步形成國小入學考試,包括本區域的適齡兒童,同樣要參加國小入學考試。國小免試入學成為了一個不可及的詞語。
中學免試入學:保送生、特長生,都會獲取中學免試入學資格,但因為小學生畢業後,所有學生都會參加畢業考試,所以以畢業成績的好壞也會指導學生的國中入學,更有甚者,有的中學每年都會安排入學考試進行擇優招生。為了解決學生入學的公平錄取問題。北京在1998年引入電腦派位政策,但仍無法解決小升初的問題,而電腦派位政策實際也是一種中學免試入學體現。
同樣在高中入學階段,對於有特殊長能的學生或成績特優的學生可以參加提前招生或直接成為保送生,但也需加與相關的中考考試,取得相關成績,只是這個成績不用於入學資格評定。所以在中學入學階段很難有真正的免試入學,。
大學免試入學:所有高中畢業生,都要參加一年一度的高考,來獲取入學資格。對於免試入學主要來自保送生、特長生、特別貢獻學生等。雖然近兩年的入學比例在招大,但仍無法滿足廣大青年求學的需求。所以中國設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開放式高等教育形式, 自學考試,所有學生都是 免試入學,但為了更好的保障畢業學生的質量,自學考試將在學生學完專業課後對學生進行考試測評。所以自學考試,已成為除高考之外另一大獲取國家承入學歷的高等教育途徑。
碩博免試入學:為了更好的幫助更多的求學者提高學歷與才能,國內許多高校都安排了在職的進修班,不僅免試入學,對於成績好、且符合條件的學生,也可申請國家承認的學歷學位。
國外大學免試入學:因國家的教育體制不同,許多國家的大中國小都是免試入學,尤其是大學入學,但對於學生在校期間的管理與審核卻是十分嚴格,每年都會篩選不合格學生,責令退學。
使用院校類型
高校自主招生,是在高考成績基礎上的一個免試入學體驗,學生可能高考成績不理想,但由於專業特長,同樣可以獲取高校的入學資格。是一種變向的免試入學。此外對於一些參加國家或國際性比賽獲獎的學生也可申請免試入學資格。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
自考助學院校,開放的自考教育新體系,要求學生參加助學院校的日常教學後參加國家統一考試,而這些學校都會免試入學,各別的會安排入學前的問卷測評。如北京吉利大學、京海學院、開能學校等。
國外大學院校,國外許多歷史名校都會採取免試入學,允許滿足入學條件的學生申請,如莫斯科航空大學、赫爾辛基大學、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