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崗鄉

垂崗鄉

垂崗鄉位於安徽省潁上縣東南,南臨淮河,北靠沙河,東與王崗鎮接壤,西與八里河毗鄰,總面積26.7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垂崗鄉垂崗鄉

簡介

垂崗鄉位於安徽省潁上縣東南,南臨淮河,北靠沙河,東與王崗鎮接壤,西與八里河毗鄰,總面積26.7平方公里。垂崗鄉於1996年11月21日成立,下轄12個行政村,一個街道居委會,總人口23760人,以漢族人口為主,有回族等少數人民族。境內多低湖窪地,土質多為沙土或粘土,尤以粘土居多,地勢平窪,土地較肥沃,適宜作物生長。

概述

垂崗鄉位於潁上縣東南15公里處,北靠潁河,南鄰淮河,東與王崗鎮接壤,西與八里河毗鄰,截止2007年,全鄉總面積2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85.6公頃,轄5個村民委員會,12個行政村,一個社區居委會,53個自然莊,5886戶,24481人(以漢族人口為主,有回族等少數人民族)。鄉黨政機關所在地垂崗集。2007年全鄉生產總值715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80元。

垂崗鄉垂崗鄉

沿革 

垂崗集是鄉黨委、政府機關所在地,也是全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興於明末,當時居民打缸為主,名為“打缸集”,後演化為今名。1996年11月21日成立垂崗鄉,正科級建制。

農業發展

全鄉總耕地面積30484畝,其中崗地13484畝,唐垛湖地17000畝。

垂崗鄉是以農業為主的鄉鎮,土地大部分在唐垛湖內,適宜多種農作物生長,主要有小麥、水稻、大豆、花生等作物,崗地以小麥、水稻為主。農業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水利設施配套齊全。政府曾投入500萬元興建電灌站9座,涵閘7座,水利設施配套齊全,基本達到旱能灌,澇能排。

通過國家“一免三補貼(免除農業稅、農機補貼、糧食補貼、良種補貼)”政策的落實,使農民種田積極性變高,鄉黨委政府及時引導農民進行農業結構調整,打造特色農業,發展餐桌經濟。新台村大蔥、毛豆間作基地,陶大郢村茭白、池藕,崗彎村菸葉,楊圩村塑膠大棚,塘垛湖花生等形成規模,截止2007年底,全鄉經濟作物面積3000畝,增收30萬元。養殖業發展迅速,有規模養雞場一處,即傳勝肉養雞場,占地26畝,建築面積7000餘平方米,投資100萬元,年均產商品肉雞20萬隻,規模養黑魚13戶,面積達200多畝。

社會文化

全鄉共有中國小十所,教學樓面積8000多平方米,教職工299人,在校學生5000多人。“兩基”教育正駛入快車道,教育教學管理日趨完善,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辦學條件較之以前改善很大。
文化工作始終以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推進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為目標,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校園文化活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增添了活力。組建了農民鑼鼓隊、花鼓燈等一些具有民族化、通俗化特點的文化活動,在社會上產生積極影響。2004年又投資15萬元興建了垂崗鄉文化扶貧中心,面向社會開放,收益很大。

經濟發展

2003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3025萬元,人均純收入858元,工業總產值2392萬元,農業總產值2343.8萬元,糧食產量7369.5噸,肉類產量1152.7噸,2003年生豬存欄3050頭,黃牛存欄1093頭,山羊存欄1380隻,各類家禽累計出欄74000隻。
垂崗鄉鄉鎮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主要企業有垂崗金剛石廠、後屯輪窯廠、雙墩輪窯廠、春蕾麵粉廠、沙廠等40多家。2003年實現產值5000多萬元,實現利稅600多萬元。
全鄉交通便利,新李村小台村穿湖水泥路,方郢村至陶咀村防汛撤退路,把貫穿境內的沿崗堤公路、潁正公路連線起來,形成公路網路,加之南臨淮河、北靠沙河,水上運輸極為便利。程控電話1997年10月開通,為全鄉經濟發展添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現在全鄉共開通住戶電話1530門。有線廣播覆蓋全鄉。

領導視察領導視察

鄉鎮特色

垂崗鄉是以農業為主的小鄉,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豆、水道和油料作物。近年來,狠抓農業種植結構戰略性調整,極力打造特色農業,發展餐桌經濟,新李村大蔥、方郢村池藕、雙墩村茭白、垂崗和後屯兩村塑膠大棚已形成較大規模,經濟和社會效益良好。唐垛湖上段5000畝連片段預告生,規模較大、效益明顯,前景一片光明。另外,垂崗鄉沿淮有近萬畝外灘地,每逢夏季梅雨季節,雨量集中,汛期很長,沿淮均為行蓄洪區。區內生長蘆葦、荻柴個各類青草,是發展畜牧業的理想場所,近年來,畜牧業發展迅速。向世界銀行申請貸款用於發展養殖事業,垂崗鄉的養殖業現在發展迅速,雞、鴨、鵝成群、豬、牛、羊滿圈。

文化建設

垂崗鄉文化工作始終以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目標,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校園文化活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增添了活力。組建了農民鑼鼓隊、花鼓燈等一些具有民族化、通俗化特點的文化活動,在社會上產生積極影響。2004年投資15萬元興建了垂崗鄉文化扶貧中心,面向社會開放。

信息交通

潁正公路橫跨全鄉,2006年,投資263萬元,修硬基路4條,總長10公里,涉及黃窪、四十鋪、新李、後屯、垂崗5個村,實現了道路村村通。截止2007年,程控電話有用戶2800多戶。移動、聯通塔2006已全部建成。鄉有無線廣播站,村村通廣播覆蓋全鄉。

先進事跡

2003年7月6日下午3時20分,安徽潁上縣唐垛湖行洪區決定炸壩行洪。滔滔洪水急速泄入行洪區內八萬餘畝良田,數以億計的財產頓時化為烏有,上萬民眾變成災民。地處行洪區的潁上縣垂崗鄉鄉長周泉,目睹這悲壯一幕後,含淚寫下《一位行洪區鄉長的炸壩手記》。這篇手記真實記錄了炸壩背後感人的故事:洪水來了,垂崗鄉村民冒死排除險情,合力守住大堤;但最終為了顧全大局,兩萬多農民還是失去了花十二年才辛苦積累起來的財富,良田、房屋……
在行將炸壩的9小時前,大壩出現險情。凌晨三點,上級下命令要求早上六點之前必須組織1000名村民上堤搶險。可此時,村民們已經聽說了行洪的訊息,好多人都回家去了,因為明天他們的家園就會被淹沒一空,對他們而言,再守一個9小時內就會炸出缺口的大堤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但如果此時大壩被衝破,下游的城市便會遭遇更大危機。4點30分,村民坐著拖拉機,騎著腳踏車、機車陸續趕來,他們中最遠的趕了三十餘公里。到5點55分,前來搶險的人數達到了1500人,比原計畫還多了500人。當中,有年逾古稀的老人,也有才過10歲的孩子。
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看到這篇手記後,動情批示,要求國家防總及有關部委同志閱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