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菍根

地菍根

地菍根,中藥名。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Lour.的根。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具有活血,止血,利濕,解毒之功效。常用於痛經,難產,產後腹痛,胞衣不下,崩漏,白帶,咳嗽,吐血,痢疾,黃疸,淋痛,久瘧,風濕痛,牙痛,瘰癧,疝氣,跌打勞傷,毒蛇咬傷。

基本信息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味苦、微甘,性平。

歸經

歸肝、脾、肺經。

功效

活血,止血,利濕,解毒。

主治

痛經,難產,產後腹痛,胞衣不下,崩漏,白帶,咳嗽,吐血,痢疾,黃疸,淋痛,久瘧,風濕痛,牙痛,瘰癧,疝氣,跌打勞傷,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滯產:地菍根60-120g,切碎,加水3-4碗,文火煎至八分碗,去渣頓服。(《福鼎本草》)

2、治咳嗽吐血:地菍根30g,水煎服。亦治血淋。(江西《草藥手冊》)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加倍);或搗汁。外用:適量,煎湯洗或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慎服。

炮製

一、採集加工

8-12月採挖,洗淨,切碎,曬乾或鮮用。

二、炮製方法

揀除雜質,整理潔淨。

形態特徵

地菍,又名紫茄子、山辣茄、庫盧子、地櫻子、地枇杷。矮小灌木,高10-30cm。莖匍匐上升,逐節生根,分枝多,披散,地上各部被糙伏毛。葉對生;葉柄長2-6mm;葉片堅紙質,卵形或橢圓形,長1-4cm,寬0.8-3cm,先端急尖,基部廣楔形,全緣或具密淺細鋸齒;基出脈3-5條。聚傘花序頂生,有花1-3朵,基部有葉狀總苞2;花梗2-10mm;花5數,花萼管長約5mm,被糙伏毛,毛基部膨大呈圓錐狀,有時2-3簇生,裂片披針形,長2-3mm,邊緣具刺毛狀緣毛,裂片間具1小裂片;花瓣淡紫色至紫紅色,菱狀倒卵形,上部略偏斜,長1.2-2cm,寬1-1.5cm,先端有1束刺毛,被疏緣毛;雄蕊5長5短,長者藥隔基部延伸,彎曲,末端具2小瘤;短者藥隔不伸延,藥隔基部具2小瘤;子房下位,先端具刺毛。蒴果壇狀球形,平截,近先端略縊縮,肉質,不開裂,長7-9mm,直徑約7mm,宿存萼被糙伏毛。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250m以下的山坡矮草叢中,為酸性土壤常見的植物。分布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

性狀鑑別

為不規則的圓柱形短段,常彎曲,有分枝,長3-6cm,直徑4-12mm。表面灰白色或黃白色,光滑或有細皺紋,栓皮剝落後呈淡紅色。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淡紅棕色。略顯放射狀紋理,中心有紅棕色小髓。氣微,味淡微澀。

以根粗壯、堅硬、黃白色者為佳。

藥理作用

收斂抑菌、消炎、止血、止瀉等作用。

現代套用

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炎、行經腹痛、尿路感染、病毒性黃疸型肝炎等。

相關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治勞損。”

2、《嶺南採藥錄》:“治產後腹痛,赤白痢,取其根煎服。”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澀腸止痢,舒筋活絡。主治腸炎,菌痢,腰腿痛,風濕骨痛。”

4、《安徽中草藥》:“清熱解毒,行瘀利濕。”

附註

地菍的全草入藥,該品味甘、微澀,性平,功能補血調經,活血止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