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凌日

地球凌日

地球凌日是一種天文學現象,是指當地球與太陽和太陽系其他星球連成一線,在那顆星球上便可看到地球凌日,在太陽的位置可看到地球的黑點通過。在太陽系中在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上都可以看到地球凌日。 凌日即指太陽被一個小的暗星體遮擋。這種小的暗星體經常是太陽系行星。也可以解釋為凌日是內行星經過日面的一種天文現象。水星和金星的繞日運行軌道在地球軌道以內,稱內行星。

簡介

天文學現象,是指當地球與太陽和太陽系其他星球連成一線,在那顆星球上便可看到地球凌日,在太陽的位置可看到地球的黑點通過。與地球上只能看到水星凌日金星凌日一樣,能看到地球凌日的,只有在太陽系中位置處於地球外圍的星球才能看到。

當地球與太陽和火星連成一線,在火星上便可看到地球凌日,在太陽的位置可看到地球的黑點通過。

比起水星凌日和金星凌日,地球凌日會較為有趣,因每次凌日大多可同時看到月球的黑點,但有時則會在其中一個天體凌日後,另一個才開始凌日。例如1800年和將於2394年在火星上出現的地球凌日。

地球凌日地球凌日

凌日定義

凌日即指太陽被一個小的暗星體遮擋。這種小的暗星體經常是太陽系行星。也可以解釋為凌日是內行星經過日面的一種天文現象。水星和金星的繞日運行軌道在地球軌道以內,稱內行星。

火星

簡介

人類從未有踏足火星的記錄,因此沒有人看過地球凌日。下一次凌日將於2084年11月10日發生,屆時如果人類能成功登入火星,他們將有機會親眼目睹此奇觀。上一次地球凌日發生於1984年5月11日。

在火星上除可觀測地球凌日外,還可觀測到水星凌日、金星凌日和兩顆衛星造成的日食——火衛一日食和火衛二日食。火星上每284地球年(151火星年)會發生4次地球凌日,其間隔分別為100.5、79、25.5和79地球年,而地球月份則為5月和11月。

火星上的地球凌日

1595年11月10日

1621年5月5日

1700年5月8日

1800年11月8日

1879年11月12日

1905年5月8日

1984年5月11日

2084年11月10日

2163年11月15日

2189年5月10日

2268年5月13日

2368年11月13日

2394年5月10日

2447年11月17日

2473年5月13日

木星

簡述

木星上的地球凌日是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木星之間時發生的一種罕見的天文現象。當地球凌日出現,從木星上可以看到地球像一個黑色圓盤從太陽表面划過。上次木星上的地球凌日發生在2008年07月09日。地球凌日的周期是398.883日,它是運用公式1/(1/P-1/Q)運算,其中P(地球)的軌道周期是365.256日,而Q(木星)的軌道周期是4332.71日。

木星上的地球凌日

2008年7月9日

2014年1月5日

2026年1月10日

2055年6月24日

2067年6月29日

2072年12月26日

2079年7月4日

2084年12月31日

2091年7月9日

2097年1月4日

2109年1月10日

土星

簡述

土星上的地球凌日是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土星之間時發生的一種罕見的天文現象。當地球凌日出現,從土星上可以看到地球像一個黑色圓盤從太陽表面划過。上次土星上的地球凌日發生在2005年01月14日。地球凌日的周期是387.107日,它是運用公式1/(1/P-1/Q)運算,其中P(地球)的軌道周期是365.256日,而Q(土星)的軌道周期是10746.940日。

土星上的地球凌日

1931年7月13日

1946年12月12日

1961年7月19日

1990年7月14日

2005年1月13日

2020年7月20日

2049年7月16日

2064年1月16日

2078年7月11日

2093年1月9日

天王星

簡述

天王星上的地球凌日是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天王星之間時發生的一種罕見的天文現象。當地球凌日出現,從天王星上可以看到地球像一個黑色圓盤從太陽表面划過。地球凌日的周期是369.64日,它是運用公式1/(1/P-1/Q)運算,其中P(地球)的軌道周期是365.256日,而Q(天王星)的軌道周期是30,799.095日。地球凌日以兩次凌日為一組,間隔40年或更長。

天王星上的地球凌日

2024年11月17日

2025年11月21日

2026年11月26日

2027年11月30日

2028年12月3日

2029年12月8日

2030年12月12日

2031年12月17日

2032年12月21日

2065年5月19日

2066年5月24日

2067年5月29日

2068年6月2日

2069年6月7日

2070年6月12日

2071年6月17日

2072年6月20日

海王星

簡述

海王星上的地球凌日是當地球運行到太陽和海王星之間時發生的一種罕見的天文現象。當地球凌日出現,從海王星上可以看到地球像一個黑色圓盤從太陽表面划過。地球凌日的周期是367.486日,它是運用公式1/(1/P-1/Q)運算,其中P(地球)的軌道周期是365.256日,而Q(海王星)的軌道周期是60,190日。地球凌日以兩次凌日為一組,間隔80年或更長。

海王星上的地球凌日

2001年7月30日

2002年8月2日

2003年8月4日

2004年8月6日

2005年8月8日

2006年8月11日

2081年1月23日

2082年1月25日

2083年1月28日

2084年1月30日

2085年2月1日

2086年2月3日

2087年2月6日

2088年2月8日

火星

地理反照率特徵火星運河 · 太陽湖
山峰陶瑪西亞 · 弗雷葛拉山脈
火山塔爾西斯奧林帕斯山 · 亞拔山 · 艾斯克雷爾斯山 · 帕弗尼斯山 · 阿爾西亞山
埃律西昂埃律西昂山 · 赫克提斯山 · 歐伯山
大瑟提斯高原 · 泰倫納山 · 哈德里亞卡山 · 阿波羅山
峽谷水手號峽谷 · 艾徹斯谷 · 卡塞峽谷 ·阿瑞斯峽谷 · 道峽谷 · 哈馬契斯峽谷 · 馬丁峽谷
平原北方大平原 · 烏托邦平原 · 亞馬遜平原 · 克里斯平原 · 埃律西昂平原 · 希臘平原 · 阿爾及爾平原
區域火星北極高原 · 火星南極高原 · 凱多尼亞 · 混沌地形 · 雅尼混沌 · 梅杜莎槽溝層
撞擊坑鏈坑 · 斯基亞帕雷利 · 古瑟夫撞擊坑 · 埃伯斯瓦德 · 玻尼維爾 · 艾爾伯斯 · 維多利亞
地質特點火星小球體 · 火星蜘蛛 · 瑞士乳酪特徵 · 碳酸化合物
衛星火衛一 ·火衛二 · 其他:史迪克尼撞擊坑 · 火衛科幻
探測弗伯斯計畫 · 精神號觀測 · 機會號觀測 · HiRISE · 登入火星 · 火星車 · 火星人造物體 · 載人火星計畫
隕石ALH 84001 · 傑辛喜隕石 · 凱杜隕石 · 休格地隕石 · 納克拉隕石
凌日火星日食 · 火衛一凌日 · 火衛二凌日 · 水星凌日 · 金星凌日 · 地球凌日
其他火星殖民 · 火星地球化 · 火星天文學 · 火星計時 · 大流士火星曆 · 賀頓火星計畫 · 近火小行星 · 火星軌道穿越小行星 · 2007 WD5 · 火星科幻 · 火星人·火星沖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