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標本保護技術

土壤標本保護技術是用科學技術手段防止土壤標本劣化的工作。土壤標本具有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是多種物質組成的複合體,除其本身具有不穩定性外,還會受到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使標本遭到破壞。標本從野外土壤剖面上採取後到陳列展出,要經過許多次裝卸和搬運等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可能使標本受到損壞。減少土壤標本損害的辦法有:①要用人力、船、火車運輸,因為震動小,標本受損害機會也就少;②儘量不用機動車、畜力運輸,因為震動大,標本受損害的機會也就多;③運輸時要安裝防震設備,減少由震動、撞碰給標本造成的損壞。

土壤標本保護技術

正文

用科學技術手段防止土壤標本劣化的工作。土壤標本具有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是多種物質組成的複合體,除其本身具有不穩定性外,還會受到外界環境條件的影響,使標本遭到破壞。標本從野外土壤剖面上採取後到陳列展出,要經過許多次裝卸和搬運等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可能使標本受到損壞。減少土壤標本損害的辦法有:①要用人力、船、火車運輸,因為震動小,標本受損害機會也就少;②儘量不用機動車、畜力運輸,因為震動大,標本受損害的機會也就多;③運輸時要安裝防震設備,減少由震動、撞碰給標本造成的損壞。
土壤標本保護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①防止生物損壞,由於土壤中含有供菌類活動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菌類的活動會使標本結構變松,出現孔洞,表面變得粗糙,因此,對新采來的標本需及時進行藥劑殺蟲滅菌處理,如:使用氣體薰蒸劑溴甲烷殺蟲消毒。②防止自然乾燥,由於土壤結構間存在著大量孔隙,孔隙間充滿水分與空氣,如失水過速,土壤收縮不均,會引起標本斷裂,因此,對新采的土壤標本,需要封閉置於乾燥通風場所,經一、二年自然乾燥時間,才能開箱納入陳列。③防止土壤標本變色: a.將標本櫃密封,防止與空氣接觸,引起氧化;b.置於背光處,防止太陽直射;c.加遮光罩,減少光照時間;d.防止灰塵的危害,因灰塵成分很複雜,顆粒很小,具有磨損和親水性,當水分在灰塵周圍凝結時,有些灰塵會變成活性媒介直接沾污標本,使標本失去光澤。同時,土壤結構表面帶電具有吸附作用,容易著灰。因此,要做好標本櫃、箱的密封,並塗上透明薄膜或用塑膠薄膜覆蓋。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