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鎮[房縣]

土城鎮[房縣]
土城鎮[房縣]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土城鎮位於湖北省房縣縣城北部,距縣城33公里,東臨武當山、北依十堰市,209國道、235省道呈“Y”型貫徹全境,扼十堰市至“南三縣”交通要衝,有房縣“北大門”之稱,全鎮轄12個村,65個村民小組,5418戶,20474人,版圖面積313平方公里,轄區氣候適宜,風景秀麗,資源豐富,境內賽武當、石佛寺、福泉山、五官土等山水人文景觀令人神往,燕耳、香菇聞名中外,素有“耳菇之鄉”之美譽。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圖)清末莊園清末莊園

土城鎮位於房縣縣城以北33公里處,距十堰市區僅67公里,209國道、235省道成“Y”字型貫穿全境,轄12個行政村5442戶20789人,國土總面積313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18400畝,2006年人均純收入為2028元。

土城鎮是房縣的北大門,境內又有兩條國、省道通過,商貿流通極其便利。將通過“建”、“拓”、“育”等手段,促進全鎮商貿流通。一是“建”。強化集鎮建設,為商貿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硬體環境。重點抓好“二街二場二路”的開發。“二街”指土城集鎮街道、通省集鎮街道;“二場”指沿街小商品市場和已經建成的土城農貿綜合市場;“二路”指209國道、235省道及其周邊地塊的開發利用。新的集鎮規劃中明確劃出商貿區塊和休閒娛樂區塊,並逐步加強配套設施建設。二是“拓”。大力開發商住用地,拓展商貿業、服務業場所,提升商貿服務業檔次。同時,出台政策扶持、鼓勵商貿服務業發展。三是“育”。通過“三轉變一扶持”,培育市場農業。逐步實現以種植業為主向種、林、漁、牧多點開花轉變,種植業以糧食為主向經濟作物為主轉變,農產品以“大路貨”為主向綠色、特色、品牌產品為主轉變。同時,組織、培訓農業經紀人、農產品行銷員、運銷戶,開展網上訂銷業務,把土城鎮農產品不斷推向全國各地和海外。

土城鎮黨委書記、鎮長陸龍權接受採訪時說:“未來五年,土城鎮面臨許多發展的戰略機遇,如鄖—房高速公路建設從土城鎮經過、柳樹埡遂道建設工程在土城鎮境內等工程項目建設,都將促進全鎮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為此,鎮黨委政府將緊扣經濟主題,搶抓發展機遇,實施“四鎮經濟”戰略,力爭到2011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到9000萬元,財政總收入實現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500元,支柱產業群體基本形成,經濟成長方式有較大轉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以內。”

產業富鎮

土城鎮經濟基礎薄弱,商業經濟發展緩慢,工業基礎幾乎為零,因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今後五年該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線,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途經。今後五年,該鎮將以產業化建設為目標,大力發展食用菌、高山蔬菜、長毛兔、山羊、菸葉五大支柱產業,形成“一村一品”的產業格局。食用菌產業發展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託,以科技為動力,以效益為核心,在生態平衡中求發展,在品質提高中塑造品牌,在市場開拓中求效益,走段木與袋料相結合的路子,袋料食用菌規模控制在每年50萬袋左右。蔬菜產業要在退耕還林適宜地區,建立以陽藿、金針為主的林菜套種基地,發展高山反季節白菜、蘿蔔、地膜土豆等特色蔬菜5000畝,真正使其成為十堰城區的“菜籃子”。長毛兔產業要由副業向主業轉變,5年內確保達到30000隻規模。山羊產業要從飼養方式改革、品種改良入手,培植大戶,力爭5年內山羊飼養量達到2萬隻。菸葉產業要以提高菸葉整體質量和提高農民收入為中心,實行擇優布局、連片種植、合理輪作、科技興煙,打牢菸葉生產基礎,2011年力爭突破3000畝。

打工強鎮

(圖)培訓村級計生藥管員培訓村級計生藥管員

土城鎮不斷建立健全境內外勞動力市場網路,積極收集發布務工信息,提升服務質量,加大宣傳力度,組織農村剩餘勞動力有序輸出。鎮黨委、政府將進一步加大管理、協調和服務的力度,積極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便利,探索農民培訓與就業相結合之路,為大中城市輸送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同時,積極支持鼓勵務工返鄉成功人士利用在外了解信息、所學技能、與人交往能力等到鎮內辦企業,支持地方經濟的發展。力爭今後五年,打工經濟收入穩定在年1億元左右,基本形成農村經濟總收入三分天下有其一局面。

項目興鎮

土城鎮將採取“向上爭取一點,向內使勁擠一點”的辦法,匯聚資金,積聚力量,陸續啟動一系列項目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圍繞“庫、塘、堰、壩、渠、堤”,實施重點工程建設,培植農業發展的後勁。抓好小寨水庫、玉皇觀水庫和陳板溝水庫及塘堰的整險加固和維修,確保正常灌溉和安全渡汛。抓好土城、龍坪、通省、大河等村14800米的河堤建設,同時抓好集鎮防洪河堤二期工程建設。抓好土城、穿山、大河等村10座攔河壩建設。五是抓好大河、黃泥1050畝土地整理工程。小城鎮建設依託209國道和235省道,充分利用縣城和十堰城區的輻射帶動作用,以衛生城鎮和文明城鎮建設為目標,加快土城、通省兩個集鎮建設步伐,同時抓好花門、龍坪、白雞、穿山、葛坪、塘埂等村的村莊規劃建設和管理,形成“Y”字形集鎮走廊建設格局。以生態能源建設為重點,五年內抓好退耕還林15000畝,在穿山、葛坪、通省、馬蹄、白雞等村建設沼氣池500口。繼續突出村級道路建設重點。五年內,全鎮原28個自然村全部實現村村通水泥路目標,改善民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到2011年,全鎮工業企業力爭達到10家以上,引進工業企業項目7個以上,各村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抓住招商這個首要環節,全力做好承接產業轉移這篇文章,解決資金、技術、人才等制約我鎮經濟發展的“瓶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