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國富的新標誌——國民幸福總值
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縮寫GNH)是評價生活質量的指數,比國民生產總值更具全面,並注重精神上的感受。
這個術語由前不丹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於1972年提出。他的對於這個術語的解釋是建立一個能夠為不丹基於佛教精神價值觀的特殊文化而服務的經濟環境。和大部分道德上的目標一樣,容易陳述而難以定義。然而,它成為這個國家五年計畫和其它與經濟和發展相關計畫的一個統一的願景。
按照傳統發展模式,經濟發展成為最後的目標。而GNH的理念強調人類社會的真正發展是物質和精神同步發展的,並且相互影響。GNH四大基本元素是平等穩固的社會經濟建設,文化價值的保護和發揚,自然環境的保護和高效管理制度的建立。
量化指標
GNH通常和真實發展指標(Genuine Progress Indicator,簡稱GPI)一起討論,後者是將生活質量和快樂量化。這兩個量化指標,如生活指標,是主觀的指標,比客觀指標消費更重要。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提出,用一種新的方法昨日重現法來度量GNH。這種方法要求人們回想在最近的一天自己做過些什麼以及當時的感受,將它寫在一個簡短的日記里。
國民幸福總值會議
第二屆國民幸福總值國際會議於2005年6月20日到24日在加拿大安蒂戈尼什舉行,主題是“重思發展:提高全球生活質量的本地方法”。該會議由大西洋真實發展指標網站(線上報導全部過程)、科迪國際研究中心、不丹研究中心、新斯科舍省、聖瑪麗大學的Gorsebrook研究中心和新不倫瑞克大學聯合舉辦。
該屆會議最後一次例會於2006年11月8日到11日在日本橫濱的明治Gaiku大學舉行。會議分析了海達族人的非西方經濟和社會模式的成功。
第三屆國民幸福總值國際會議將於2007年11月22日到28日在泰國舉行。主辦者為泰國Sathirakoses Nagapradipa基金會和不丹研究中心。當地的公司和泰國政府為大會提供網路支持。
古典自由主義關於快樂的理解
根據古典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原理,快樂是經濟的度量指標之一,和通常的福利有相同效用。古典自由主經濟學家嘗試通過消費和利潤來量化快樂。比如:X產品大量消費,獲得很高利潤,古典自由主經濟學家認為社會認可這個商品是好的,產品的各個要素在社會上產生了大量的快樂。這樣就將消費水平和快樂聯繫起來,這個概念現在受到了國民幸福總值支持者的挑戰。
關於國民幸福總值的批評
批評家指出國民幸福總值依賴於一系列主觀的關於生活質量的判斷,政府部門可以根據適合他們的方式來定義這個指數。以不丹為例,該國將非法入境的10萬尼泊爾人驅逐出不丹國境,取消他們的不丹國籍。這將降低不丹的傳統度量指標,如國民生產總值,然而不丹政府宣稱這並沒有降低不丹的國民幸福總值。
經濟發展的替代指數(Alternative indicator)現在被很多非政府組織所支持,如英國的新經濟基金會,也包括一些歐洲和加拿大的政府官員。
參見
外部連結
[1]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globe/2007-09/17/content_6738674.htm
[2] 紐約時報 http://www.nytimes.com/2005/10/04/science/04happ.html?_r=1&ex=1129089600&en=de859301f49c121d&ei=5070&emc=eta1
[3] 時代 http://www.time.com/time/health/article/0,8599,1016266,00.html?promoid=rss_top
[4] 新浪網 http://finance.sina.com.cn/guest2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