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產評估

在中國,由專門的機構和人員,依據國家規定和有關資料,根據特定的目的,遵循適用的原則、範圍、程式和標準,運用科學的方法,以統一的貨幣單位,對國有資產進行的評定估價。國有資產評估組織工作,按照占有單位的隸屬關係,由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第十四條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資產評估立項申請書之日起十日內進行審核,並作出是否準予資產評估立項的決定,通知申請單位及其主管部門。第二十二條國有資產重估價值,根據資產原值、淨值、新舊程度、重置成本、獲利能力等因素和本辦法規定的資產評估方法評定。

基本內容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正確體現國有資產的價值量,保護國有資產所有者和經營者、使用者的合法權益,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國有資產評估,除法律、法規加有規定外,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國有資產占有單位(以下簡稱占有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資產評估:

(一) 資產拍賣、轉讓;

(二) 企業兼併、出售、聯營、股份經營;

(三) 與外國公司、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開辦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或者中外合作經營企業;

(四)企業清算;

(五)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進行資產評估的其他情形。

第四條占有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當事人認為需要的,可以進行資產評估:

(一) 資產抵押及其他擔保;

(二) 企業租賃;

(三) 需要進行資產評估的其他情形。

第五條全國或者特定行業的國有資產評估,由國務院決定。

第六條國有資產評估範圍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

第七條國有資產評估應當遵循真實性、科學性、可行性原則,依照國家規定的標準、程式和方法進行評定和估算。

第二章組織管理

第八條國有資產評估工作,按照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由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和監督。

國有資產評估組織工作,按照占有單位的隸屬關係,由行業主管部門負責。

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不直接從事國有資產評估業務。

第九條持有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頌發的國有資產評估資格證書的資產評估公司、會計師事務報導、審計事務所、財務諮詢公司,經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臨時評估機構(以下統稱資產評估機構),可以授受占有單位的委託,從事國有資產評估業務。

前款所列資產評估機構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條占有單位委託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時,應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資產評估機構應當對占有單位提供的有關情況和資料保守秘密。

第十一條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資產估,實行有償服務。資產評估收費辦法,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物價主管部門制定。

第三章評估程式

第十二條國有資產評估按照下列程式進行:

(一) 申請立項;

(二) 資產清查;

(三) 評定估算;

(四) 驗證確認。

第十三條依照本辦法第三條、第四條規定進行資產評估的占有單位,經其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應當向同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提交資產評估立項申請書,並附財產目錄和有關會計報表等資料。經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授權或者委託,占有單位的主管部門可以審批資產評估立項申請。

第十四條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資產評估立項申請書之日起十日內進行審核,並作出是否準予資產評估立項的決定,通知申請單位及其主管部門。

第十五條國務院決定對全國或者特定行業進行國有資產評估的,視為已經準予資產評估立項。

第十六條申請單位收到準予資產評估立項通知書後,可以委託資產評估機構評估資產。

第十七條受占有單位委託的資產評估機構應當在對委託單位的資產、債權、債務進行全面清查的基礎上,核實資產帳面與實際是否相符,經營成果是否真實,據以作出鑑定。

第十八條受占有單位委託的資產評估機構應當根據本辦法的規定,對委託單位被評估資產的價值進行評定和估算,並向委託單位提出資產評估結果報告書。委託單位收到資產評估機構的資產評估結果報告書後,應當報其主管部門審查;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後,報同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確認資產評估結果。經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授權或者委託,占有單位的主管部門可以確認資產評估結果。

第十九條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占有單位報送的資產評估結果報告書之日起四十五日內組織審核、驗證、協商,確認資產評估結果,並下達確認通知書。

第二十條占有單位對確認通知書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覆核。上一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覆核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裁定,並下達裁定通知書。

第二十一條占有單位收到確認通知書或者裁定通知書後,應當根據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制度進行帳務處理。

第四章評 估 方 法

第二十二條國有資產重估價值,根據資產原值、淨值、新舊程度、重置成本、獲利能力等因素和本辦法規定的資產評估方法評定。

第二十三條國有資產評估方法包括:

(一) 收益現值法;

(二) 重置成本法;

(三) 現行市價法;

(四) 清算價格法;

(五) 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評估方法。

第二十四條用收益現值法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根據被評估資產合理的預期獲利能力和適當的折現率,計算出資產的現值,並以此評定重估價值。

第二十五條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根據該項資產在全新情況下的重置成本,減去按重置成本計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積折舊額,考慮資產功能變化、成新率等因素,評定重估價值,或者根據資產的使用期限,考慮資產功能變化等因素重新確定成新率,評定重估價值。

第二十六條用現行市價法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參照相同或者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評定重估價值。

第二十七條用清算價格法進行資產評估的,應當根據企業清算時其資產可變現的價值,評定重估價值。

第二十八條對流動資產中的原材料、在制品、協作件、庫存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進行評估時,應當根據該項資產的現行市場價格、計畫價格、考慮購置費用、產品完工程度、損耗等因素,評定重估價值。

第二十九條對有價證券的評估,參照市場價格評定重估價格的,評定重估價值。

第三十條對占有單位的無形資產,區別下列情況評定重估價值:

(一) 外購的無形資產,根據購入成本及該項資產具有的獲利能力;

(二) 自創或者自身擁有的無形資產,根據其形成時所需實際成本及該項資產肯有的獲利能力;

(三) 自創或者自身擁有的未單獨計算成本的無形資產,根據該項資產具有的獲利能力。

第五章法 律 責 任

第三十一條占有單位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提供虛假情況和資料,或者與資產評估機構串通作弊,致使資產評估結果失實的,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宣布資產評估結果無效,並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單處或者並處下列處罰:

(一) 通報批評;

(二) 限期改正,並可以處以相當於評估費用以下的罰款;

(三) 提請有關部門對單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行政處分,並可以處以相當於本人三個月基本工資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二條資產評估機構作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資產評估結果失實的,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可以宣布資產評估結果無效,並可以根據情節輕重,對該資產評估機構給予下列處罰:

(一) 警告;

(二) 停業整頓;

(三) 吊銷國有資產評估資格證書。

第三十三條被處罰的單位和個人對依照本辦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作出的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複議。上一級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複議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複議決定。申請人對複議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複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十四條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行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或者玩忽職守,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行業主管部門可以按照幹部管理許可權,給予行政處分,並可以處以相當於本人三個月基本工資以下的罰款。

違反本辦法,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由有查處權的部門依法追繳其非法所得。

第三十五條違反本辦法,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六條境外國有資產的評估,不適用本辦法。

第三十七條有關國有自然資源有償使用、開採的評估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三十八條本辦法由國務院國有資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本辦法的施行細則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三十九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