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8日上午,2名寺內職工在新興縣龍山國恩寺報恩塔西側開挖排水沉沙池時,發現一批珍貴文物。新興縣、雲浮市文物、宗教部門立即報告廣東省文物管理局。廣東省文物管理局領導即帶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於當日下午迅速趕赴現場,了解這批文物出土情況並對文物保護做出部署。 2007年1月4日至7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根據省文物管理局的指示,在新興縣文化局、宗教局、國恩寺等部門的全力支持下,對文物出土地點再次進行了認真的考古挖掘。經省文物鑑定站鑑定,2006年12月28日發現的七粒乳白色珠狀物屬舍利。
在國恩寺重光的舍利是骨質,珠粒狀,圓潤,乳白色,有光澤感;剖面近圓形,大小有別,最大者直徑0.35厘米,最小者直徑0.15厘米。當時置放在一個磚室結構,近東西向,九塊方磚組成的小地宮內。小地宮內有鎏金素麵圈足銅圓盒、鎏金提梁水罐、鎏金銅棺、水晶球、“五銖”和“開元通寶”銅錢等隋唐文物。地宮上下順次疊壓有四個文化地層。這次在國恩寺同時出土的青銅文物,是隋唐風格比較典型的作品,對研究當時的佛教歷史、葬俗和唐代藝術等都具有重要價值。七粒舍利子更是極為珍貴的佛教文物。
有“嶺南第一聖域”之稱的國恩寺位於新興縣六祖鎮龍山腳下,距縣城13公里,是中國禪宗六祖惠能的舊居和圓寂之所,始建於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距今已有1324年歷史,與廣州光孝寺、韶關南華寺並稱嶺南禪宗三大祖庭。公元712年,六祖命門徒在國恩寺建塔,次年夏末落成,歷經滄桑,此次所見的報恩塔是1990年重建的。
惠能於公元638年二月初八在新興縣誕生,公元661年在湖北省黃梅縣東山禪寺出家,以一偈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獲五祖弘忍密授教法及衣缽,成為中國禪宗第六代祖。公元713年八月初三惠能在國恩寺圓寂。惠能主張“佛在我心,淨心自悟,見性成佛”,獨創了中國特色的佛學教派,他的佛教思想影響遍及日本、東南亞各國。他留下的《法寶壇經》,成為研究中國和世界佛教史、哲學史的歷史巨著之一。惠能被毛澤東譽為與孫中山齊名的廣東兩大歷史名人。
舍利是佛教徒心中最崇高的聖物。據傳二千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在古印度拘挪伽城涅??,佛弟子荼毗(火葬、焚燒)後,阿難等弟子在灰中得到佛陀舍利“八斛四斗”(《釋門正統》)。佛陀荼毗後所得的舍利從流傳至今可瞻仰的舍利及佛教典籍記載,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未燒盡的遺骨舍利,如四顆牙齒(現僅存二顆),一截手指骨,兩根鎖骨,部分頭頂骨及幾根頭髮等。另外一種是《釋氏要覽》中記載的如五色珠般光瑩堅固的舍利子和白色珠狀舍利子。
佛舍利歷來極為寶貴,就是在佛陀的時代也至尊至重。當時,各國為了爭奪佛舍利,“不惜身命,當以力取”,陳兵城下,嚴陣以待。後被一位香姓婆羅門調解,八國國王均分舍利,每國各請一份回國建塔供奉。這次事件在佛教史上稱為“八王分舍利”。
這次由新興縣佛教協會、新興縣國恩寺隆重舉辦的“新興龍山國恩寺舍利出土新聞發布會”,旨在通過媒體及時把新興國恩寺發現的珍貴文物佛寶舍利子的福音告知廣大善信。今天,祖國日益繁榮昌盛,全社會和諧祥和,佛門法喜連連,國恩寺舍利子重光,此乃國恩寺、廣大佛門弟子和新興乃至雲浮人民的福氣。近幾年,新興國恩寺內六祖手植的千年古荔果實纍纍,並分別於2004年和2006年在主幹上結出六顆奇果,2006年寺前蓮池長出罕見的並蒂蓮,這次舍利子的重光更是大事因緣。相信在舍利子的普照加被下,聞者個個均沾佛恩,共得法喜,福慧並增,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