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以中國科技史為基礎討論一般的科技文化學基本概念和重要命題。書中三篇代表性論文是《科技文化學的基本概念》、《中國的家國主義時代與科技文化》、《同異機發論——中國宇宙學公理解說》。著重闡述:文化及其基礎——科技是社會發展的主導;中國從秦朝到清朝的社會是高於封建的家國主義社會,其主導意識形態——儒學有不可否定的永恆真理部分;為促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和現代化,對中國傳統哲學進行揚棄,總結出“同異機發論”體系。本書可作科技文化學以及社科人文學各學科研究生參考書。
作者簡介
李志超,教授,1935年生,1960年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留校。1974年調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創領導高級物理實驗課,主講光學、光譜學,以發現波像定律獲1980年中國科學院重大成果一等獎、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1980年倡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學史研究室,曾任瀋副主任,主講科學思想史、中國天文物理學史,領導培養研究生和進修教師逾百人,復原古代儀器多種,倡導科技漢語史和科技考古。研究發現:計時為中國科技史重大世界第一、中國古有哲學資訊理論——機發論、漢代宇宙學革命、方以智早於惠更斯作光波動說、管子作生物物理假說、墨經光學講了折射、普遍測不準原理……著有:《天人古義》、《水運儀象志》、《國學薪火》。
圖書目錄
自序
總論
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現代化
第一部分 科技文化學與中國文化
科技文化學的基本概念
不可全盤否定中國科技文化
中國的家國主義時代與科技文化
中國文化的史官傳統及是非真偽
《周禮》《考工記》《荀子》
第二部分 論科技教育
高等教育學十論
論知識創新教育
論科學實驗與大學實驗教育
觀物論——物理實驗課入門指導
兒童少年的優異智慧型培養
要在中學教量子物理知識
第三部分 中國科技史與科技訓詁
歲時概念的早期演進
《夏小正》中的天文年曆與氣閏法
旁通曆——天文教育歷
陰陽家與天文歷算
漢代純粹物理學及其思維特徵
鐘錶是中國古代最大發明
科技漢語史研究急需開展
解讀古文字莫忘科技史
漢字思維的聯想優勢及漢字改革
《考工記》與科技訓詁
文字史料的信息學特性
談“儀”
《管子·宙合》辨析
《管子》的生命科學假說——“水土說”
野馬辨——論《莊子》開篇本意
面勢考——《考工記》訓詁一例
《墨經》中的光線概念及反射折射
第四部分 自然哲學
宇觀量子性問題
莊子的機發論與物理學
從“大揆度儀”說起
萊布尼茲、邵雍與現代科學
雷射發展史的經驗教訓
EPR實驗設計有沒有疏漏
大爆炸說的信仰型哲學內涵
中國形上論在科技史的正負作用
道墨有無論及莊子二律背反
中國宇宙學公理
同異機發論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