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問津國學》欄目由武漢市政協、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
該欄目時長30分鐘,採取周播的形式,每周日上午11:24在武漢廣播電視總台新聞綜合頻道(whtv-1)播出。該欄目以“弘揚國學,傳承經典,辨析見識,育化武漢”為宗旨,倡導“關注國學,傳承文化”的理念,立足武漢、輻射8+1城市圈,旨在打造一檔融觀賞性、知識性、參與性於一體的電視節目,為電視觀眾開啟一扇通向國學的大門。
《問津國學》已經成功製作播出五年多,已經發行到全國各地電視台播出,形成了獨有的文化現象。
電視播出:武漢電視台-1周日12:47、17:25(完整版)、22:40(精編版) 。
網路播出:黃鶴TV網、武漢廣電網。
微信交流:國學愛好者。
內容
《問津國學》主題涵蓋哲學、史學、宗教學、文學、禮俗學等國學內容,以專家講授和現場互動為特色。經過接近一年的播出,《問津國學》已經成為武漢市的一張“文化名片” 。
欄目由武漢市政協、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武漢廣播電視台榮譽出品。立足江城,覆蓋武漢城市圈;發行全國,輻射各地電視台。
傳承經典,弘揚文化;聚中外國學名家,問中華文化之津;《問津國學》融觀賞性、知識性、參與性於一體,為觀眾開啟一扇通向國學的大門。
播出時間
電視播出:武漢一套 周日 17:18、22:30
網路播出:黃鶴TV網、武漢廣電網
微信交流:國學愛好者、周末文化客廳、大拓展
獲獎
《問津國學講壇》被評為2012年度十佳欄目、全國優秀社教欄目(2014)、中宣部調研欄目、湖北省優秀欄目、武漢十佳讀書品牌、武漢市宣傳思想重點工作項目、鳳凰國學大典特邀欄目、國內多家電視台國學合作欄目
開播
2012年12月9日,武漢第一檔國學類電視欄目《問津國學講壇》暨大型公益文化欄目《周末文化客廳》開播儀式在武漢廣電中心舉行 。
在武漢廣電中心舉行的開播儀式上,省市領導楊松、尹漢寧、彭麗敏、市老領導王群、謝培棟、葉金生、殷增濤、楊向玲、市政協秘書長王紹雄等出席。
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尹漢寧在講話中指出,當前,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市場經濟帶來雙重影響,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日趨頻繁,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樣性和差異性明顯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尤為重要。而一個城市要給市民、給外來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歷史上留下深刻烙印,最為重要的就在於城市的文化品味和文化內涵,因此城市文化必須要通過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地進行傳播,並真正深入到人們的心靈當中,凝聚人心,喚醒大眾共同向善的心靈力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重要貢獻。
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彭麗敏在致辭中說,《問津國學講壇》及《周末文化客廳》的開播,是我市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建設“文化五城”的重要抓手。她希望,通過這個視窗,更好地去展示國內外國學大家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精髓、影響人們的心靈,把“文化強國”、“文化強市”的任務落實好。
武漢廣電總局常務副局長顧亦兵表示,武漢廣電在周末黃金時段黃金頻道開辦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文化電視節目,主要是因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城市永續發展的靈魂,一個媒體的興衰,同樣取決於文化的抉擇。作為主流媒體的電視人,應該堅守文化的道義和品格,在維護文化發展良好的生態氛圍上勇於擔當,將真善美的種子播撒於大眾心田,培養我們這座城市一脈相承健康向上的文化人格與文化精神。
節目儲備
武漢地區首檔國學類電視欄目《問津國學》,由武漢市政協、市委宣傳部、武漢廣播電視台聯合主辦,武漢大學國學院協辦,2012年12月在武漢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正式開播。該欄目以“弘揚國學,傳承經典,辨析見識,育化武漢”為宗旨,倡導“關注國學,傳承文化”的理念,旨在打造一檔融觀賞性、知識性、參與性於一體的電視節目,為電視觀眾開啟一扇通向國學的大門。
節目已經播出(儲備)250餘期,內容涉及仁、義、禮、智、信、養生等多方面,邀請日本君善女子大學教授何燕生、美國愛丁堡大學教授李紹昆、馬來西亞教授陳金輝、台灣東吳大學教授丁原基、武漢大學教授郭齊勇、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張三夕等眾多知名教授,以及十堰、孝感的部分專家參與錄製。節目播出至今,反響熱烈,更有武漢市民專程到武漢大學拜訪相關學者,談其聽課感受。
學術合作
學術合作機構有全國高校國學院院長論壇、武漢大學國學院、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華中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等,創建了全國第一家重點校台聯合的國學傳播基地——“武漢大學-武漢廣電國學傳播與人才培養基地”。
社會活動
《問津國學》積極拓展社會活動,先後推出:“大學·論語”大型公益高端研修營 、走基層,訪鄉賢,話民俗,傳文化 、家風家教開學第一課 、詩詞民俗中國年 、進國小義務授課 、舉辦大型朗誦會 啟幕江城讀書月 、進學校,讀家書,話家教 、大型公益講座 等,影響巨大。
完整版節目播出表
時間 | 內 容 | 主講人 | 備註 |
2012.12.9 | 《仁者愛人》 | 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 | |
21012.12.16 | 《誠信經商》 |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嚴昌洪 | |
2012.12.23 | 《孝傳天下》 | 孝感學院中國孝文化研究中心肖波 | |
2012.12.30 | 《孝澤中華》 | 孝感學院中國孝文化研究中心肖波 | |
2013.1.6 | 《岳飛文化:忠》 |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孫君恆教授 | 荊楚文化、核心價值觀 |
2013.1.13 | 《岳飛文化:孝》 |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孫君恆教授 | 荊楚文化、核心價值觀 |
2013.1.20 | 《岳飛文化:廉》 | 武漢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孫君恆教授 | 荊楚文化、核心價值觀 |
2013.1.27 | 《周易的美德:內聖外王》(1) |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玉德 | |
2013.1.3 | 《周易的美德:內聖外王》(2) |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玉德 | |
2013.2.24 | 《漢字五千年》(1) |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曹海東教授 | |
2013.3.3 | 《漢字五千年》(2) |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曹海東教授 | |
2013.3.10 | 《漢字五千年》(3) |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曹海東教授 | |
2013.3.17 | 《見賢思齊》(1):賢人文化 |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玉德教授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3.3.24 | 《見賢思齊》(2):懷古思今 |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玉德教授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3.3.31 | 《見賢思齊》(3):勤政為民 |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玉德教授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3.4.7 | 《見賢思齊》(4):文化創新 |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玉德教授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3.4.14 | 《見賢思齊》(5):良德賢行 |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王玉德教授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3.4.28 | 《楚人誠信》(上) | 武漢文史館館員程濤平教授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3.5.5 | 《楚人誠信》(下) | 武漢文史館館員程濤平教授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3.5.12 | 義以為上(上) | 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 | |
2013.5.19 | 義以為上(下) | 武漢大學國學院院長郭齊勇教授 | |
2013.5.26 | 儒道兼濟(上) | 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于丹 | 名家講座 |
2013.6.2 | 儒道兼濟(下) | 北師大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于丹 | 名家講座 |
2013.6.9 | 孟子與人格修養(上) |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歐陽禎人教授 | |
2013.6.16 | 孟子與人格修養(下) | 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歐陽禎人教授 | |
2013.6.23 | 傳統文化與治國理政(上) | 文化部原部長王蒙 | 名家講座 |
2013.6.30 | 傳統文化與治國理政(下) | 文化部原部長王蒙 | 名家講座 |
2013.7.7 | 歷史文化與中部崛起(上) | 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馮天瑜 | |
2013.7.14 | 歷史文化與中部崛起(下) | 武漢大學歷史系教授馮天瑜 | |
2013.7.21 | 武當大興(1) | 十堰市政協副主席楊立志教授 | |
2013.7.28 | 武當大興(2) | 十堰市政協副主席楊立志教授 | |
2013.8.4 | 武當大興(3) | 十堰市政協副主席楊立志教授 | |
2013.8.11 | 武當大興(4) | 十堰市政協副主席楊立志教授 | |
2013.8.18 | 國學與用人之道(1) | 武漢大學國學院副教授孫勁松博士 | |
2013.8.25 | 國學與用人之道(2) | 武漢大學國學院副教授孫勁松博士 | |
2013.9.1 | 國學與用人之道(3) | 武漢大學國學院副教授孫勁松博士 | |
2013.9.8 | 國學與用人之道(4) | 武漢大學國學院副教授孫勁松博士 | |
2013.9.15 | 中國傳統文化芻議——熊召政講座 | 湖北省文聯主席、武漢大學兼職教授熊召政 | |
2013.9.22 | 茶道與境界(1) | 楚天茶道研究中心主任舒松 | |
2013.9.29 | 茶道與境界(2) | 楚天茶道研究中心主任舒松 | |
2013.10.6 | 茶道與境界(3) | 楚天茶道研究中心主任舒松 | |
2013.10.13 | 武漢武當:千年文脈一水牽 | 十堰市政協副主席楊立志教授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3.10.20 | 鑑古論今話武當 | 十堰市政協副主席楊立志教授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3.10.27 | 國學智慧與人生修養(1) | 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董恩林教授、博導 | |
2013.11.3 | 國學智慧與人生修養(2) | 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董恩林教授、博導 | |
2013.11.10 | 國學智慧與人生修養(3) | 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董恩林教授、博導 | |
2013.11.17 | 國學智慧與人生修養(4) | 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董恩林教授、博導 | |
2013.11.24 | 木蘭文化:忠孝 | 黃陂區文保所原所長黎世炎 | 荊楚文化、核心價值觀 |
2013.12.1 | 木蘭文化:勇節 | 黃陂區文保所原所長黎世炎 | 荊楚文化、核心價值觀 |
2013.12.8 | 古代生活禮儀(上) | 武漢大學珞珈教授楊華 | |
2013.12.15 | 古代生活禮儀(下) | 武漢大學珞珈教授楊華 | |
2013.12.22 | 孝傳古今(上) | 湖北工程學院教授肖波 | 荊楚文化、核心價值觀 |
2013.12.29 | 孝傳古今(下) | 湖北工程學院教授肖波 | 荊楚文化、核心價值觀 |
2014.1.5 | 中國當代戲曲(上) |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鄒元江 |
2014.1.12 | 中國當代戲曲(下) |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鄒元江 |
2014.1.19 | 趣談中國文化(1)仁義 |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陳文新 |
2014.1.26 | 趣談中國文化(2)隱逸 |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陳文新 |
2014.2.2 | 趣談中國文化(3)女性 |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陳文新 |
2014.2.9 | 24節氣的發明 |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玉德 |
2014.2.16 | 24節氣與文化 |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玉德 |
2014.2.23 | 24節氣與養生 |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王玉德 |
2014.3.2 | 國學與心理學(上) |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鍾年 |
2014.3.9 | 國學與心理學(下) |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鍾年 |
2014.3.16 | 新讀西遊 |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齊洲 |
2014.3.23 | 乾坤與管理(上) | 武漢大學國學學院副教授孫勁松 |
2014.3.30 | 乾坤與管理(下) | 武漢大學國學學院副孫勁松 |
2014.4.6 | 莊子的智慧(上) |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秦平 |
2014.4.13 | 莊子的智慧(下) |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副秦平 |
2014.4.20 | 和諧文化(上) |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左亞文教授 |
2014.4.27 | 和諧文化(下) | 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左亞文教授 |
2014.5.4 | 傳統文化的當代套用(上) |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 |
2014.5.11 | 傳統文化的當代套用(下) |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于丹 |
2014.5.18 | 新儒學與文化 | 武漢大學陳聞晉 |
2014.5.25 | 國學與人文素養(上) | 武漢大學國學院郭齊勇 |
2014.6.1 | 國學與人文素養(下) | 武漢大學國學院郭齊勇 |
2014.6.8 | 中醫與養生智慧(上) | 湖北中醫藥大學王平 |
2014.6.15 | 中醫與養生智慧(下) | 湖北中醫藥大學王平 |
2014.6.22 | 皇家家訓:中國家訓縱橫談 | 武漢大學歐陽禎人 |
2014.6.29 | 皇家家訓:曹操、諸葛亮家訓 | 武漢大學歐陽禎人 |
2014.7.6 | 皇家家訓:李世民、朱元璋家訓 | 武漢大學歐陽禎人 |
2014.7.13 | 解讀墨子 | 美國愛丁堡大學教授李紹昆 |
2014.7.20 | 錢氏家訓(上) | 武漢大學國學院歐陽禎人教授 |
2014.7.27 | 錢氏家訓(下) | 武漢大學國學院歐陽禎人教授 |
2014.8.3 | 禪宗與武士道(上) | 日本郡山女子大學何燕生教授 |
2014.8.10 | 禪宗與武士道(下) | 日本郡山女子大學何燕生教授 |
2014.8.17 | 四書直解(上) | 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許剛 |
2014.8.24 | 四書直解(下) | 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許剛 |
2014.8.31 | 顏氏家訓:教子(上) | 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院長唐翼明 |
2014.9.7 | 顏氏家訓:教子(下) | 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院長唐翼明 |
2014.9.14 | 顏氏家訓:治家(上) | 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院長唐翼明 |
2014.9.21 | 顏氏家訓:治家(下) | 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院長唐翼明 |
2014.9.28 | 袁氏世范(上) |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王巧生博士 |
2014.10.5 | 袁氏世范(下) |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王巧生博士 |
2014.10.12 | 道家文化與現代價值(上) |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梅珍生教授 |
2014.10.19 | 道家文化與現代價值(下) |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梅珍生教授 |
2014.10.26 | 《孝經(上)》 | 武漢大學劉樂恆博士 |
2014.11.2 | 《孝經(下)》 | 武漢大學劉樂恆博士 |
2014.11.9 | 《漢字之旅》 | 華中師範大學附屬國小 |
2014.11.16 | 國學課堂 | 紅領巾學校、廣埠屯國小 |
2014.11.23 | 李商隱的“儉德”論(上) | 華中農業大學蕭洪恩教授 |
2014.11.30 | 李商隱的“儉德”論(下) | 華中農業大學蕭洪恩教授 |
2014.12.7 | 熊十力的學術風範 | 武漢大學台灣研究所謝遠筍 |
2014.12.14 | “良知”“切己”與熊門弟子 | 武漢大學台灣研究所謝遠筍 |
2014.12.21 | 唐君毅德性之知與書院教育 | 武漢大學台灣研究所謝遠筍 |
2014.12.28 | 國學智慧:孔子問津 盤點《問津國學》2014輝煌之路 |
2015.1.4 | 學術大師的氣概與氣韻(上) | 武漢廣播電視台高級編輯王曉清 |
2015.1.11 | 學術大師的氣概與氣韻(上) | 武漢廣播電視台高級編輯王曉清 |
2015.1.18 | 湖北國學的傳承(上) | 武漢大學國學院教授郭齊勇 |
2015.1.25 | 湖北國學的傳承(下) | 武漢大學國學院教授郭齊勇 |
2015.2.1 | 中庸(上) | 台灣元培科技大學教授朱榮智 |
2015.2.8 | 中庸(下) | 台灣元培科技大學教授朱榮智 |
2015.2.15 | 時辰養生(上) | 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齊鳳軍 |
2015.2.22 | 時辰養生(中) | 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齊鳳軍 |
2015.3.1 | 時辰養生(下) | 湖北中醫藥大學教授齊鳳軍 |
2015.3.8 | 竹枝詞的儒家人格精神 | 武漢竹枝詞學會會長沙月 |
2015.3.15 | 楚文化的正能量(上) |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劉玉堂 |
2015.3.22 | 楚文化的正能量(中) |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劉玉堂 |
2015.3.29 | 楚文化的正能量(下) | 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長劉玉堂 |
2015.4.5 | 《道德經》(上) |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吳根友 |
2015.4.12 | 《道德經》(中) |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吳根友 |
2015.4.19 | 《道德經》(上) |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吳根友 |
2015.4.26 | 《大學》(上) | 武漢大學國學院肖航博士 |
2015.5.3 | 《大學》(上) | 武漢大學國學院肖航博士 |
2015.5.10 | 黃侃:國學大師的成功之路 | 蘄春文化專家鄭伯成 |
2015.5.17 | 禪宗寺院的管理(上) | 武漢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孫勁松 |
2015.5.24 | 禪宗寺院的管理(下) | 武漢大學國學院郭齊勇 |
2015.5.31 | 復興國學——全國國學院院長論壇紀實 | |
2015.6.7 | 中國文化的整體結構(上) |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所謝勁松 |
2015.6.14 | 中國文化的整體結構(下) | 華中科技大學哲學所謝勁松 |
2015.6.21 | 孔子與中華文化 | 台灣東吳大學教授丁原基 |
2015.6.28 | 日記人生與人生日記 | 華中師範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張三夕 |
2015.7.5 | 一代名醫李時珍 | 蘄春文化專家鄭伯成 |
2015.7.12 | 古琴文化與當代傳承 | 武漢大學郝建 |
2015.7.19 | 富而好禮 | 台灣東吳大學丁原基 |
2015.7.26 | 中華傳統文化與民主 |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教授顧漢良 |
2015.8.2 | 中華傳統文化與平等 | 中南民族大學教授余和祥 |
2015.8.9 | 中華傳統文化與自由 |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劉固盛 |
2015.8.16 | 中華傳統文化與和諧 |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張全明 |
2015.8.23 | 中華傳統文化與公正 | 武漢大學教授郭康松 |
2015.8.30 | 中華傳統文化與富強 | 武漢大學教授吳傳清 |
2015.9.6 | 中華傳統文化與法治 | 武漢大學教授徐亞文 |
2015.9.13 | 中華傳統文化與愛國 |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教授梅珍生 |
2015.9.20 | 中華傳統文化與敬業 |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蕭洪恩 |
2015.9.27 | 中華傳統文化與誠信 | 武漢大學教授吳根友 |
2015.10.4 | 中華傳統文化與友善 |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王玉德 |
2015.10.11 | 中華傳統文化與文明 | 武漢大學教授楊華 |
2015.10.18 | 朱柏廬治家格言(1) | 武漢大學歐陽禎人 |
2015.10.25 | 朱柏廬治家格言(2) | 武漢大學歐陽禎人 |
2015.11.1 | 朱柏廬治家格言(3) | 武漢大學歐陽禎人 |
2015.11.8 | 朱柏廬治家格言(4) | 武漢大學歐陽禎人 |
2015.11.15 | 朱柏廬治家格言(5) | 武漢大學歐陽禎人 |
2015.11.22 | 孔子與我們的生活(上) | 北京大學中文系龔鵬程 |
2015.11.29 | 孔子與我們的生活(下) | 北京大學中文系龔鵬程 |
2015.12.6 | 從大觀園到紅樓夢(上) | 武漢大學文學院陳文新 |
2015.12.13 | 從大觀園到紅樓夢(下) | 武漢大學文學院陳文新 |
2015.12.20 | 百善孝為先 | 中國社會科學院趙法生 |
2015.12.27 | 漢文大藏經的傳播(上) | 武漢大學圖書館周榮 |
2016.1.3 | 《漢文大藏經的傳播(下)》: | 武漢大學周榮 |
2016.1.10 | 《兩岸國學教育三人談》 | 台灣師大傅武光、台灣師大朱榮智、武漢廣電王光艷 |
2016.1.17 | 《盛唐詩歌與盛世精神(上)》 | 華中師大戴建業 |
2016.1.24 | 《盛唐詩歌與盛世精神(中)》 | 華中師大戴建業 |
2016.1.31 | 《盛唐詩歌與盛世精神(下)》 | 華中師大戴建業 |
2016.2.7 | 《古琴名家新年音樂會》(1) | 中國古琴學會 |
2016.2.14 | 《古琴名家新年音樂會》(2) | 中國古琴學會 |
2016.2.21 | 《古琴名家新年音樂會》(3) | 中國古琴學會 |
2016.2.28 | 《論語與問津文化》(上) | 武漢大學郭齊勇 |
2016.3.6 | 《論語與問津文化》(下) | 武漢大學郭齊勇 |
2016.3.13 | 《子路問津和問津文化》 | 海南大學劉建華 |
2016.3.20 | 《孟子:人性與自我修養》(上) | 武漢大學於亭 |
2016.3.27 | 《孟子:人性與自我修養》(中) | 武漢大學於亭 |
2016.4.3 | 《孟子:人性與自我修養》(下) | 武漢大學於亭 |
2016.4.10 | 《名師導學:台灣的族群文化》 | 高雄師範大學鄭卜伍 |
2016.4.17 | 《名師導學:纂修之史與本朝史觀》 | 北京大學鄧小南 |
2016.4.24 | 《名師導學:國學走向開放自由》 | 清華大學劉東 |
2016.5.1 | 《名師導學:國學與高考作文》(上) | 台灣師範大學朱榮智 |
2016.5.8 | 《名師導學:國學與高考作文》(下) | 台灣師範大學朱榮智 |
2016.5.15 | 《名師導學:新儒學的當代思考》 | 台灣大學陳昭瑛 |
2016.5.22 | 《共讀經典 品味書香—走進美加》 | 王光艷、美加董事長 |
2016.5.29 | 《共讀經典 品味書香—走進鍾家村》 | 王光艷、鍾家村國小校長 |
2016.6.5 | 古代家訓與當代親職教育(上) | 華中師大張三夕 武漢大學歐陽禎人 |
2016.6.12 | 古代家訓與當代親職教育(下) | 華中師大張三夕 武漢大學歐陽禎人 |
2016.6.17 | 王陽明的人生與智慧(上) | 武漢大學郭齊勇 |
2016.6.24 | 王陽明的人生與智慧(中) | 武漢大學郭齊勇 |
2016.7.3 | 王陽明的人生與智慧(下) | 武漢大學郭齊勇 |
2016.7.10 | 《顏氏家訓》與做人之道:立名 | 華中師大唐翼明 |
2016.7.17 | 《顏氏家訓》與做人之道:處世 | 華中師大唐翼明 |
2016.7.24 | 《顏氏家訓》與做人之道:制欲 | 華中師大唐翼明 |
2016.7.31 | 體質養生(1) | 湖北中醫藥大學齊鳳軍 |
2016.8.7 | 體質養生(2) | 湖北中醫藥大學齊鳳軍 |
2016.8.14 | 體質養生(3) | 湖北中醫藥大學齊鳳軍 |
2016.8.21 | 藥食安全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2016.8.28 | 《儒家政治智慧的現代價值》(上) | 武漢大學張星久 |
2016.9.4 | 《儒家政治智慧的現代價值》(下) | 武漢大學張星久 |
2016.9.11 | 從寓言看莊子的人生境界(上) | 東南大學陳怡 |
2016.9.18 | 從寓言看莊子的人生境界(下) | 東南大學陳怡 |
2016.9.25 | 在《大學》中尋找人生的拐點(上) | 武漢大學歐陽禎人 |
2016.10.2 | 在《大學》中尋找人生的拐點(下) | 武漢大學歐陽禎人 |
2016.10.9 | 非遺保護和知音文化(上) |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劉守華 |
2016.10.16 | 非遺保護和知音文化(下) | 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劉守華 |
2016.10.23 | 解讀儒家經典《論語》(上) | 武漢大學國學院副教授秦平 |
2016.10.30 | 解讀儒家經典《論語》(中) | 武漢大學國學院副教授秦平 |
2016.11.6 | 解讀儒家經典《論語》(下) | 武漢大學國學院副教授秦平 |
2016.11.13 | 古琴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上) | 中國古琴學會副會長馬維衡 |
2016.11.20 | 古琴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下) | 中國古琴學會副會長馬維衡 |
2016.11.27 | 儒家教養 | 武漢大學郭齊勇 |
2016.12.4 | 儒家教養與公德建設 | 武漢大學郭齊勇 |
2016.12.11 | 《莊子》與莊子智慧 | 華中師範大學劉固盛 |
2016.12.18 | 莊子思想與現代價值 | 華中師範大學劉固盛 |
2016.12.25 | 嶽麓書院的歷史與文化:宋代到明末 | 湖南大學國學院劉洪波 |
2017.1.1 | 嶽麓書院的歷史與文化:清代以來 | 湖南大學國學院劉洪波 |
2017.1.8 | 中國書院的歷史演變與影響(上) | 湖南大學國學院劉洪波 |
2017.1.15 | 中國書院的歷史演變與影響(下) | 湖南大學國學院劉洪波 |
2017.1.22 | 春節年俗關鍵字:祭祀 | 華中師範大學陳建憲、王光艷 |
2017.1.29 | 春節年俗關鍵字:守歲 | 華中師範大學陳建憲、王光艷 |
2017.2.5 | 春節年俗關鍵字:生肖 | 華中師範大學孫正國、王光艷 |
2017.2.12 | 春節年俗關鍵字:團聚 | 華中師範大學陳建憲、王光艷 |
2017.2.19 | 跟三夕讀《史記》:外貌描寫求傳神 | 華中師範大學張三夕 |
2017.2.26 | 跟三夕讀《史記》:言行舉止重獨特 | 華中師範大學張三夕 |
2017.3.5 | 跟三夕讀《史記》(3) | 華中師範大學張三夕 |
2017.3.12 | 孔子的坎坷人生 | 武漢大學國學院劉樂恆 |
2017.3.19 | 褒貶不一評孔子 | 武漢大學國學院劉樂恆 |
2017.3.26 | 孔子的人生取向 | 武漢大學國學院劉樂恆 |
2017.4.2 | 唐詩與唐人山林生活 | 武漢大學尚永亮 |
2017.4.9 | 唐詩與唐人漫遊生活 | 武漢大學尚永亮 |
2017.4.16 | 唐詩與唐人乾謁生活 | 武漢大學尚永亮 |
2017.4.23 | 《史記》導讀:考生平重精神 | 華中師範大學張三夕 |
2017.4.30 | 《史記》導讀:重版本辨思想 | 華中師範大學張三夕 |
2017.5.7 | 《史記》導讀:識價值重角度 | 華中師範大學張三夕 |
2017.5.14 | 神話的本質與來源 | 華中師範大學陳建憲 |
2017.5.21 | 神話的智慧與價值 | 華中師範大學陳建憲 |
2017.5.28 | 創業湖北:張之洞新政和湖北官辦工業 | 武漢社科院張篤勤 |
2017.6.4 | 創業湖北:對張之洞的歷史評價 | 武漢社科院張篤勤 |
2017.6.11 | 中西智慧與精神家園(上)欲技道與國學思考 | 武漢大學彭富春 |
2017.6.18 | 中西智慧與精神家園(下)智慧與當代精神 | 武漢大學彭富春 |
2017.6.25 | 八面出鋒米襄陽(上):米芾書法 | 華中師範大學江作蘇 |
2017.7.2 | 八面出鋒米襄陽(下)米芾書法的賞析與歷史影響 | 華中師範大學江作蘇 |
2017.7.9 | 傳統文化與家教(上)家風家訓家規的傳統 | 武漢大學郭齊勇 |
2017.7.16 | 傳統文化與家教(下)親職教育與孩子培養 | 武漢大學郭齊勇 |
2017.7.23 | 天圓地方:古錢幣里的中國 | 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韓晗 |
2017.7.30 | 國學大師張舜徽(上)其人其書與主要成就 | 華中師範大學周國林 |
2017.8.6 | 國學大師張舜徽(下)國學研究的博大氣象與擔當精神 | 華中師範大學周國林 |
2017.8.13 | 追溯楚文化(上)楚文化的發展基礎與歷程 | 武漢大學徐少華 |
2017.8.20 | 追溯楚文化(下)楚文化的基本特徵與影響 | 武漢大學徐少華 |
2017.8.27 | 論語的仁德思想 | 武漢大學秦平 |
2017.9.3 | 家書家教·誡兄弟 | 長春街國小師生 |
2017.9.10 | 家書家教·誡子女 | 長春街國小師生 |
2017.9.17 | 家書家教·誡家族 | 長春街國小師生 |
2017.9.24 | 論語的孝悌之道 | 武漢大學秦平 |
2017.10.1 | 《論語》的孝悌忠恕思想(下)忠恕之道 | 武漢大學秦平 |
2017.10.8 | 孟子與墨家(上)孟子思想的確立 | 武漢大學劉樂恆 |
2017.10.15 | 孟子與墨家(下)仁學與義論 | 武漢大學劉樂恆 |
2017.10.22 | 《論語》中的倫常秩序(1):師生倫常與朋友倫常 | 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周海春 |
2017.10.29 | 《論語》中的倫常秩序(2):人己倫常與父子倫常 | 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周海春 |
2017.11.5 | 《中庸》的思想精義(1):天命之謂性 | 武漢大學國學院歐陽禎人 |
2017.11.12 | 《中庸》的思想精義(2):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 | 武漢大學國學院歐陽禎人 |
2017.11.19 | 《中庸》的思想精義(3):和而不流 中立而不倚 | 武漢大學國學院歐陽禎人 |
2017.11.26 | 貞觀之治(1):盛世景觀 |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余和祥 |
2017.12.3 | 貞觀之治(2):貞觀之治的形成原因 |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余和祥 |
2017.12.10 | 貞觀之治(3):貞觀之治最終的衰落與啟示 | 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余和祥 |
2017.12.17 | 中國書法之流變(上) | 華中師範大學長江書法研究院唐翼明 |
2017.12.24 | 中國書法之流變(下) | 華中師範大學長江書法研究院唐翼明 |
2017.12.31 | 中國書法欣賞(上) | 華中師範大學長江書法研究院張天弓 |
2018.1.7 | 書法藝術的審美(下):書法欣賞 | 華中師範大學長江書法研究院張天弓 |
2018.1.14 | 篆書的臨摹與創作(1):篆書概況 | 長江書法院 |
2018.1.21 | 篆書的臨摹與創作(2):篆書技法 | 長江書法院 |
2018.1.28 | 源流拾貝說隸書(1):起源與特徵 | 武漢輕工大學鄒志生 |
2018.2.4 | 詩詞民俗中國年·小年 | 華中師範大學陳建憲 |
2018.2.11 | 詩詞民俗中國年·除夕 | 華中師範大學陳建憲 |
2018.2.18 | 詩詞民俗中國年·元日 | 華中師範大學陳建憲 |
2018.2.25 | 詩詞民俗中國年·元宵 | 華中師範大學陳建憲 |
精編版節目播出表
2013.5.19 | 關公變財神之謎 |
2013.5.26 | 千古爭議曹阿瞞 |
2013.6.2 | 真假周瑜 |
2013.6.9 | 真實諸葛亮 |
2013.6.16 | 飲茶習俗知多少(上) |
2013.6.23 | 飲茶習俗知多少(中) |
2013.6.30 | 飲茶習俗知多少(下) |
2013.7.7 | 品茶的禮儀 |
2013.7.14 | 古為今用人才學(上) |
2013.7.21 | 古為今用人才學(中) |
2013.7.28 | 古為今用人才學(下) |
2013.8.4 | 國學與人生修養(1) |
2013.8.11 | 國學與人生修養(2) |
2013.8.18 | 國學與人生修養(3) |
2013.8.25 | 國學與人生修養(4) |
2013.9.1 | 中國戲曲的當代命運(1) |
2013.9.8 | 中國戲曲的當代命運(2) |
2013.9.15 | 中國戲曲的當代命運(3) |
2013.9.22 | 中國戲曲的當代命運(4) |
2013.9.29 | 古代生活禮儀(1) |
2013.10.6 | 古代生活禮儀(2) |
2013.10.13 | 古代生活禮儀(3) |
2013.10.20 | 古代生活禮儀(4) |
2013.10.27 | 天下武當(1) |
2013.11.3 | 天下武當(2) |
2013.11.10 | 天下武當(3) |
2013.11.17 | 天下武當(4) |
2013.11.24 | 武漢武當話當年(1) |
2013.12.1 | 武漢武當話當年(2) |
2013.12.8 | 花木蘭傳奇(1) |
2013.12.15 | 花木蘭傳奇(2) |
2013.12.22 | 花木蘭傳奇(3) |
2014.1.5 | 花木蘭傳奇(4) | |
2014.1.12 | 百善孝為先(1) | |
2014.1.19 | 百善孝為先(2) | |
2014.1.26 | 百善孝為先(3) | |
2014.2.2 | 國學小雅士(上) | 特別節目 |
2014.2.9 | 國學小雅士(下) | 特別節目 |
2014.2.16 | 百善孝為先(4) | |
2014.2.23 | 西遊記新讀(上) | |
2014.3.2 | 西遊記新讀(下) | |
2014.3.9 | 中國文化的三個話題 | |
2014.3.16 | 珞珈國學班 | |
2014.3.23 | 孔子與盜跖 | |
2014.3.30 | 清明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4.4.6 | 人生如何逍遙遊 | |
2014.4.13 | 穀雨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4.4.20 | 黃鶴樓處詩仙太白難提筆 | |
2014.4.27 | 李白之窮成就千年美酒 | |
2014.5.4 | 于丹品讀武漢 | |
2014.5.11 | 李白與放鷹台 | |
2014.5.18 | 高山流水覓知音 | |
2014.5.25 | 高山流水匯古今 | |
2014.6.1 | 走進二十四節氣之端午節 | |
2014.6.8 | 端午的傳說之伍子胥 | |
2014.6.15 | 儉以養德 | |
2014.6.22 | 國學菩提樹春風潤新芽 | |
2014.6.29 | 曲終魂斷廣陵散 | |
2014.7.13 | 竹林七賢之山濤 | |
2014.7.20 | 元白話茶緣 | |
2014.7.27 | 聖賢仁義心 | |
2014.8.3 | 相擁鵲橋話七夕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4.8.10 | 任桐:一生追求為沙湖 | |
2014.8.17 | 楚劇百年(1) | |
2014.8.24 | 楚劇百年(2) | |
2014.8.31 | 楚劇百年(3) | |
2014.9.7 | 中秋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4.9.14 | 帝王家訓 | |
2014.9.21 | 大禹治水武漢留蹤跡 | |
2014.9.28 | 農曆九九話重陽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4.10.5 | 孟母教孩子苦搬家 | |
2014.10.12 | 千年書院 文化飄香 | 尋訪國學源點 |
2014.10.19 | 問津書院 千年文化傳古今 | 尋訪國學源點 |
2014.10.26 | 學術盛會 光耀祖庭 | |
2014.11.2 | 四祖寺 體驗生活禪 | |
2014.11.9 | 帝王家訓之梟雄教子 | |
2014.11.16 | 曹操教子 | |
2014.11.23 | 武漢大學附小國學課堂 | |
2014.11.30 | 李世民的教子經 | |
2014.12.7 | 國學走進魯巷實驗第一國小 | |
2014.12.14 | 國學智慧 魏文王虞人期獵 | |
2014.12.21 | 楚文化之篳路藍縷 | |
2014.12.28 | 鐵門關 |
2015.1.4 | 時辰養生之子時睡眠 | 中醫養生 |
2015.1.11 | 時辰養生之丑時養肝 | 中醫養生 |
2015.1.18 | 時辰養生之寅時養肺 | 中醫養生 |
2015.1.25 | 楚文化之荘王絕纓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5.2.1 | 趣談溫泉文化 | 鄉風鄉賢鄉愁 |
2015.2.8 | 春節風俗之小年祭灶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5.2.15 | 春節習俗之除夕守歲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5.2.22 | 春節習俗之春聯迎新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5.3.1 | 春節習俗之元宵佳節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5.3.8 | 楚國文化之一鳴驚人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5.3.15 | 藥聖李時珍棄儒從醫 | 荊楚文化系列、尋訪國學源點 |
2015.3.22 | 藥聖李時珍十年磨劍 | 荊楚文化系列、尋訪國學源點 |
2015.3.29 | 李時珍之絕世本草 | 荊楚文化系列、尋訪國學源點 |
2015.4.5 | 寒食清明一年春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5.4.12 | 書香江城評寫作 | 特別節目 |
2015.4.19 | 立體作文四技巧 | 特別節目 |
2015.4.26 | 文化問禪(上)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5.5.3 | 文化問禪(下)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5.5.10 | 書香江城 書院尋根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5.5.17 | 雜談中國幽默 | |
2015.5.24 | 青山古鎮話千秋 | 鄉風鄉賢鄉愁 |
2015.5.31 | 黃侃:意氣風發年少時 | 荊楚文化系列、尋訪國學源點 |
2015.6.7 | 電視傳遞國學薪火 | |
2015.6.14 | “地下長城”運兵道 | 尋訪國學源點走進亳州 |
2015.6.21 | 走進二十四節氣之端午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5.6.28 | 華佗 | 尋訪國學源點走進亳州 |
2015.7.5 | 松濤陣陣茗香來 | |
2015.7.12 | 青壁鎏金花戲樓 | 尋訪國學源點走進亳州 |
2015.7.19 | 道教祖庭天靜宮 | 尋訪國學源點走進亳州 |
2015.7.26 | 國學素養與寫作 | |
2015.8.2 | 三絕碑史話 | 尋訪國學源點走進郴州 |
2015.8.9 | 舊宅老巷古井情 | 鄉風鄉賢鄉愁 |
2015.8.16 | 仙風道骨話莊周 | 尋訪國學源點走進亳州 |
2015.8.23 | 齊同萬物品莊子 | 尋訪國學源點走進亳州 |
2015.8.30 | 跟朱伯廬學治家:勤儉節約 | |
2015.9.6 | 尊師重教話傳承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5.9.13 | 朱伯廬治家格言 | |
2015.9.20 | 冠絕一時論雄楚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5.9.27 | 又到一年中秋時 | 中華傳統節慶適時普及系列 |
2015.10.04 | 用人之道 | |
2015.10.11 | 孔子仁愛 | |
2015.10.18 | 大余灣:耕讀傳家十三代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5.10.25 | 剛柔並濟內家拳 | 荊楚文化系列 |
2015.11.01 | 千年傳承有茶香 | 鄉風鄉賢鄉愁 |
2015.11.08 | 儒學普及鄉村行 | 鄉村儒學 |
2015.11.15 | 康熙:儒家聖賢帝 | |
2015.11.22 | 清素養身亦養心 | 鄉風鄉賢鄉愁 |
2015.11.29 | 南台佛都佛光山 | 尋訪國學源點走進台灣 |
2015.12.6 | 顛沛流離的國寶(上) | 尋訪國學源點走進台灣 |
2015.12.13 | 顛沛流離的國寶(下) | 尋訪國學源點走進台灣 |
2015.12.20 | 問津書院修復大典 | 尋訪國學源點走進新洲 |
2015.12.27 | 茶道 | 鄉風鄉賢鄉愁 |
2016.1.3 | 《普洱為媒留余香》 | 茶文化 |
2016.1.10 | 《鬥茶茗戰齒留香》 | 茶文化 |
2016.1.17 | 《國學經典美加行》 | |
2016.1.24 | 《歸元正藏圖書館》 | |
2016.1.31 | 《臘八粥》 | 傳統節慶 |
2016.2.7 | 《米粥香甜話臘八》 | 傳統節慶 |
2016.2.14 | 《中華飲食文化之燜鍋》 | 傳統節慶 |
2016.2.21 | 《歡聚佳節品元宵》 | 傳統節慶 |
2016.2.28 | 《中華傳統美食》 | 傳統節慶 |
2016.3.6 | 《神龍賀歲佑九州》 | 傳統節慶 |
2016.3.13 | 《詩歌的黃金時代》 | |
2016.3.20 | 《植樹造林春綠時》 | 傳統節慶 |
2016.3.27 | 《春分時節品經典》 | 傳統節慶 |
2016.4.3 | 《兩岸探討新儒學》 | |
2016.4.10 | 《祭先賢倡國學》 | |
2016.4.17 | 《翰墨飄香誦經典》 | |
2016.4.24 | 《花朝節》 | 傳統節慶 |
2016.5.1 | 《不負春光聞書香》 | |
2016.5.8 | 《紙鳶扶搖上青天》 | 傳統節慶 |
2016.5.15 | 《剪紙藝術進課堂》 | 非遺 |
2016.5.22 | 《八方聚賢論國學》 | |
2016.5.29 | 《盛唐詩歌》 | |
2016.6.5 | 百川匯海興大唐 | |
2016.6.12 | 心學大家王陽明(1) | |
2016.6.19 | 心學大家王陽明(2) | |
2016.6.26 | 萬派朝宗江夏黃 | |
2016.7.3 | 心學大家王陽明(3) | |
2016.7.10 | 心學大家王陽明(4) | |
2016.7.17 | 海島憶忠魂 | |
2016.7.24 | 修齊治平讀大學 | |
2016.7.31 | 格物致知兼修身 | |
2016.8.7 | 平叛事功第一人 | |
2016.8.14 | 一封遺囑盛三代 | |
2016.8.21 | “華夏正聲”清雅和 | |
2016.8.28 | 品《庭訓格言》 | |
2016.9.4 | 孔子少時曲折路 | |
2016.9.11 | 半部論語治天下 | |
2016.9.18 | 孔門先祖罹難 | |
2016.9.25 | 書院山長東湖論道 | |
2016.10.2 | 桂子山上翰墨香 | |
2016.10.9 | 亞聖坎坷仁政路 | |
2016.10.16 | 品孟子七章 | |
2016.10.23 | 黃梅五祖禪茶香 | |
2016.10.30 | 家風家訓齊傳承 | |
2016.11.6 | 以茶為媒瑤池聚 | |
2016.11.13 | 群經之首品周易 | |
2016.11.20 | 品讀曾國潘家書 | |
2016.11.27 | 法家經典——韓非子?? | |
2016.12.4 | 小雪時節品書香 | |
2016.12.11 | 商鞅變法強秦路 | |
2016.12.18 | 法家經典韓非子 | |
2016.12.25 | 魏文侯變法圖強 |
2017.1.1 | 身正箭直以觀德 | |
2017.1.8 | 獨尊儒術大一統 | |
2017.1.15 | 立大志成大事 | |
2017.1.22 | 知恥後勇錐刺股 | |
2017.1.29 | 特別節目 | |
2017.2.5 | 禪茶一味養心胸 | |
2017.2.12 | 華燈初上慶新年 | |
2017.2.19 | 張儀連橫破合縱 | |
2017.2.5 | 身正箭直以觀德 | |
2017.2.12 | 華燈初上慶新年 | |
2017.2.19 | 張儀連橫破合縱 | |
2017.2.26 | 同室操戈相煎急 | |
2017.3.5 | 孫龐鬥智決雌雄 | |
2017.3.12 | 樂毅聯軍破齊 | |
2017.3.19 | 管鮑之交霸業成 | |
2017.3.26 | 曹劌論戰弱勝強 | |
2017.4.2 | 康熙皇帝教子 | |
2017.4.9 | 書香江城 | |
2017.4.16 | 曹操教子 | |
2017.4.23 | 李世民教子 | |
2017.4.30 | 家風淳正傳古風 | |
2017.5.7 | 劍指君王以死諫 | |
2017.5.14 | 韓趙魏三家分晉 | |
2017.5.21 | 鋪錦列繡話旗袍 | |
2017.5.28 | 驪姬亂政 | |
2017.6.4 | 桓公伐楚 | |
2017.6.11 | 書畫飄香傳美德 | |
2017.6.18 | 趙氏孤兒 | |
2017.6.25 | 漢劇傳承 | |
2017.7.2 | 唐詩繁盛耀文壇(一) | |
2017.7.9 | 唐詩繁盛耀文壇(二) | |
2017.7.16 | 群星麗天品太白 | |
2017.7.23 | 荊鄉楚韻 | |
2017.7.30 | 酷暑不減國學情 | |
2017.8.6 | 群星麗天嘆子美 | |
2017.8.13 | 群星麗天觀摩詰 | |
2017.8.20 | 五羖大夫百里奚 | |
2017.8.27 | 楚文化 | |
2017.9.3 | 分溝禮燕驅戎狄 | |
2017.9.10 | 國學傳承九月天 | |
2017.9.17 | 替父從軍美名揚 | |
2017.9.24 | 狐死首丘 | |
2017.10.1 | 道法自然話太和 | |
2017.10.8 | 絲路文化:張騫出使 | 一帶一路 |
2017.10.15 | 絲路文化:長風破浪 | 一帶一路 |
2017.10.22 | 絲路文化:榮辱與共 | 一帶一路 |
2017.10.29 | 射箭以觀德 | |
2017.11.5 | 福建朱子會議 | |
2017.11.12 | 翰墨飄香大武漢 | |
2017.11.19 | 築居肇基以修身 | 鄉村儒學 |
2017.11.26 | 閩中南溪憶先賢 | 鄉村儒學 |
2017.12.3 | 荊楚拾遺 | |
2017.12.10 | 南湖綻放國學風 | |
2017.12.17 | 築居肇基以修身 | |
2017.12.24 | 國學新風暖江城 | |
2017.12.31 | 戲劇進校園 | 戲劇普及 |
2018.1.7 | 八面出鋒米襄陽 | |
2018.1.14 | 殺豬迎年正當時 | |
2018.1.21 | 管鮑之交霸業成 | |
2018.1.28 | 大雪束脩迎新年 | |
2018.2.4 | 古韻悠悠迎新年 | |
2018.2.11 | 五德之禽 | |
2018.2.18 | 傳統文化迎新年 | |
2018.2.25 | 酒文化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