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陽秦長城遺址

固陽秦長城遺址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陰山山區,固陽縣北部的大廟、銀號、西斗鋪一帶,全長約120公里,石塊壘築,每隔數里設烽火台。戰國後期,秦先後滅韓、趙、魏、燕、楚、齊六國,統一之後的秦朝為鞏固國家的統一,防禦北方匈奴、東胡的侵擾,大規模修築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

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
固陽秦長城遺址固陽秦長城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遺址
內蒙古自治區
固陽秦長城遺址IV-34

簡介

固陽秦長城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陰山山區,固陽縣北部的大廟、銀號、西斗鋪一帶,全長約120公里,石塊壘築,每隔數里設烽火台。戰國後期,
..
秦先後滅韓、趙、魏、燕、楚、齊六國,統一之後的秦朝為鞏固國家的統一,防禦北方匈奴、東胡的侵擾,大規模修築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秦始皇所築長城,西起甘肅由岷縣,東至朝鮮平壤,分東、中、西三段。中段東起興和,順大青山而西,經陰山賀蘭山,西至烏蘭布沙模北緣。一部分為秦用戰國趙長城基礎所建,一部分為秦統一後新築。山巔上發現有石塊壘起的“烽燧”,還有山間要道上的古堡“障塞”。秦長城保存較好地段石壘牆及壕溝依稀可辨。

固陽秦長城遺址

位於中國北部內蒙古自治區的固陽縣,它是秦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為防禦北方民族入侵內地而修築的防禦工事。
固陽秦長城遺址全長約120公里,城牆由石塊壘築,高2米,寬2.5米,最高達3.8米。每隔數里設有烽燧,烽燧多在城南側50米之內,附近還設有哨所、哨位等。遺址基本連續,一般高出地面1米左右,其中保存最好的一段長約7公里。
..

秦長城遺址保存了秦代長城的原貌,對於研究當時長城的特點以及秦與臨近民族的關係,具有重要價值。

歷史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為阻止北方匈奴南下,派大將軍蒙恬率軍30萬,在此修建長城,東起遼東郡(今遼寧省東部),西至隴西郡臨洮(今甘肅省岷縣境),全長一萬多里。據史載,秦始皇在沙丘暴卒後,秘不發喪,趙高和李斯為了防止長子扶蘇作亂,偽造遺詔,“賜死”扶蘇和蒙恬。據《史記·李斯傳》記載:“蒙恬止扶蘇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將三十萬眾守邊,公子為監,此天下之重任也。今一使者來,即自殺,安知其非詐?’……扶蘇為人仁,謂蒙恬曰:‘父而賜子死,尚安複議!’即自殺。蒙恬不肯死。”這段史實,又為秦長城抹上了一份腥風血雨的色彩。

建築

固陽縣境內的秦長城,長達120公里,橫穿固陽三個鄉鎮。它多半修築在山巒的陰面半坡上,依山就險、因坡取勢,就地取材。保存較為完好的秦長城是固陽縣九分子鄉那一段,長約12公里,城牆外側有5米高,內側有2米高;頂寬2.8米,底寬3.1米,牆體多以黑褐色厚石片交錯疊壓壘砌而成。如今人們還可以看得出來,當年築長城的民工和駐兵是把附近的山石一塊塊切割下來,磨平後乾砌在城上,每塊石片重的約有五、六十斤,輕的約有十餘斤,這樣乾砌起來的長城,歷千年而不塌。歷經2200多年的風吹日曬、雨雪沖刷,長城石塊原來所用的青色、半黃色石料,現在表面已蒙上了一層黑色、棕黑色的氧化物。
站在高處,我們依然可見這段秦長城順山勢上下。在城牆內側,每隔1000米設一
..
座烽火台。固陽段內共有烽火台4座,也都以石塊乾砌而成,成為著名的烽隧遺址。烽火台多設在視野寬廣的山巔,與長城垂直距離。離烽火台不遠的高地上,有房子坍塌後留下的石牆圈遺蹟。這乃是駐兵的哨所。史料中記載的用木料泥土氈做的房頂早已不存,但看到這些供駐兵戍守用的房子遺蹟,人們會很自然地和史書上長城“亭”的建制聯繫起來。在重要的山口和關隘處,往往有城障,城障是附屬於長城的軍事城堡。在秦長城內外,常可覓得秦國至西漢初年的陶片。在色爾騰山的高處,有一座高聳的漢代名將衛青的雕像,是今人為紀念他在此地打敗入侵的匈奴而建造的。在這段秦長城約三公里的內側,朝南鑿刻著百餘幅陰山岩畫(已發現107幅),有北山羊、駱駝、駝鹿、舞者、騎士等,還有突厥文形的符號,造型生動,形象逼真。這些岩畫對於研究北方遊牧民族古代經濟文化具有重要價值。這些岩畫多以簡練流暢的線條勾畫形象。有幅岩畫畫了一隻山羊,長角彎曲,身體肥壯,短尾上翹,呈靜立狀態。另一幅岩畫描繪了一個牧人放牧的情景,牧人策馬前行,舉臂向後,仿佛在呼喚身後的山羊,具有濃厚的北方遊牧民族的生活氣息。據固陽縣副縣長鈕賀佳向我介紹,這些作品可能是修長城的工匠和駐軍在修築長城時的業餘時間創作的。在秦長城附近,還有蒙恬大將的點將台、匈奴萬箭穿石處等歷史遺蹟,給人以無窮的遐想。我佇立在秦長城的在烽火台上,還看見許多黑色的石塊上存有箭簇穿透後留下的四方小孔,這又是古戰場留下的歷史遺蹟。我仿佛看見當年蒙恬將軍在帳前點兵、列隊出戰匈奴,仿佛看見了這裡烽火四起、狼煙滾滾、號角連天、殺聲震天、屍陳遍野的情景,仿佛看見了數十萬民工正在搬運石塊,在山頭壘建長城,又仿佛聽見了孟姜女喪夫後的哀哀哭聲,猛然間,又聽見了一段長城轟然坍塌的巨大聲響。
值得一提的是,據當地幹部介紹,在固陽縣秦長城紅石板溝段有一處豁口,相傳就是當年孟姜女千里尋夫不見、哭倒長城的地點,成為秦長城的一大歷史遺蹟。此傳說是否可信,尚有待於專家學者的研究考證。因為另有一說是,歷史上孟姜女哭倒的並不是秦長城,而是山東的齊長城。其根據是“杞梁妻哭夫”的史實。它始見於《左傳·襄公二三年》(公元前550年),齊莊公發兵攻打莒國,齊軍先鋒杞梁在與莒國交戰時戰死,齊莊公班師回國路上,在莒城郊外遇到杞梁的妻子,向她弔唁,杞梁妻得知丈夫已戰死,悲痛交加,拒絕接受在郊外弔唁,齊莊公便到杞梁家中設祭弔唁。《孟子·告子下》又記載淳于髡的話:“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後人便把“哭夫”的史事改為孟姜女哭長城的原型。唐代《雕玉集》的《感應篇》記載了杞梁妻哭倒長城的完整故事:新婚之夜,秦兵將杞梁抓走,杞梁修長城而亡,葬於長城下。杞妻孟仲姿縫好寒衣送到築長城處,得知丈夫早已去世,葬在長城下。她悲痛萬分,向城號哭,一時城崩倒塌露出白骨,孟仲姿刺手指將自己的血滴在白骨上說:“若是杞梁的骨,血就流入。”血果然流入白骨,仲姿將丈夫的屍骨葬於燕山長城下。敦煌曲子《搗練子》就寫道:“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歸。”但《左傳》所記杞梁是交戰而死事,比秦始皇築長城早300多年,當時秦長城尚未建造,杞梁之妻哭倒長城之說,在時間上難以成立。關於孟姜女的民間傳說,雖然說法種種,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個故事再現了當時數十萬勞工築長城時餐風露宿,艱難地開山鑿石的苦難和犧牲,再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
..

固陽秦長城是萬里長城中保護最完好的地段之一。秦長城為什麼保存得如此完好無損?據考古專家介紹,為防禦外敵入侵,埡口兩邊以山為牆,人馬就很難攀上。由於此段長城所處位置相當隱秘,所以保存最為完好。城牆全為毛石土築,與附近2公里的北齊時期塊石灰縫攔馬牆長城和明長城明顯不同。固陽縣為保護這個重要的歷史遺址,還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之當地人跡稀少,很少有農牧民到這裡放牧耕耘,更無人將城磚拆去賣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這裡風沙極大,原有的秦長城有兩人多高,現被風雨消蝕,有的地方高度只剩下一米不到了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世界遺產的意義,在於其具有科研或文化價值上的獨一無二、不可代替、不可再現的性質。這種性質是自然界進化選擇、人類社會長期積澱和揚棄的產物,反映著不可逆轉的客觀規律。

世界遺產委員會對中國長城的評價:

“約公元前220年,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將修建於早些時候的一些斷續的防禦工事連線成一個完整的防禦系統,用以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繼續加以修築,使長城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它在文化藝術上的價值,足以與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

中國政府在申請報告中,講完先秦長城之後寫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並滅了六國諸侯,統一了天下,結束了春秋戰國紛爭的局面,完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統一國家的大業。為了鞏固統一帝國的安全和生產的安定,防禦北方強大匈奴遊牧民族奴隸主的侵擾,便大修長城。除了利用原來燕、趙、秦部分北方長城的基礎之外,還增築擴修了很多部分,“西起臨洮,東止遼東,蜿蜒一萬餘里”,從此便有了萬里長城的稱號。
自秦始皇以後,凡是統治著中原地區的朝代,幾乎都要修築長城。計有漢、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宋、遼、金、元、明、清等十多個朝代,都不同規模地修築過長城,其中以漢、金、明三個朝代的長城規模最大,都達到了5000千米或10000千米。它們都不在一個位置上。從修築長城的統治民族看,除漢族之外,許多少數民族統治中國的朝代也修長城,而且比漢族統治的朝代為多。”
董耀會說:“從上面兩個檔案可以知道,不論我們的申報還是世界遺產委員會的批准,都包括秦長城在內的中國全部長城。現在社會缺乏對‘世界遺產長城’內涵的準確理解,很多有長城的地方,自己都沒有認識到自己是世界遺產地。在這種情況下,對世界遺產??長城的保護與管理意識就更加淡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