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柳溝遺址

原州區開城鎮楊莊村,寧夏蒙古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在地。去年6月,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進行規模浩大的南塬漢-清代墓葬的挖掘時,在墓地南側約3公里處一道山樑的南面坡上,偶然發現了一處史前人類活動遺址。 考古人員認為,固原柳溝遺址的出現,是繼海原菜園遺址和隆德頁河子遺址之後,研究我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又一較為重要的遺址。

距今3000多年

柳溝村坐落在九龍山的余脈間,村南一道大致呈東西方向的山樑上,轉至南面坡,有一片寬闊平坦的台地,柳溝遺址就會完全呈現在你的面前。
早些年時,這裡曾經大規模地平整過土地,地表已闢為農田,種有胡麻等作物。山樑現成階梯狀,錯落有致,煞是壯觀。沿著台地往上便是山頂,站在頂上遠望,距山腳不遠處有一條河道,已經乾涸。
柳溝遺址呈長方形,規模較大,面積為2000多平方米。半坡有一條土路,一直通往溝內的居民區。由於此次發掘重點是西氣東輸管線範圍內,考古人員根據地勢及遺址範圍共布探方5處,合計發掘面積約400平方米,清理出窯洞房址1座,灰坑12座。因發掘的時間和發掘面積有限,遺址出土物不多,根據窯洞居址類型以及出土遺物,柳溝遺址整體年代應為龍山時代晚期,距今3000多年。通過這些遺蹟和遺物,我們對當地古人的生產和生活,可以勾勒出輪廓。

群居規模不大

柳溝的這處居住遺址,位於南面的陽坡上,背風向陽,臨近水源。考古領隊周贇稱,那條幹枯的河道,就是先民們及牲畜莊稼賴以生存的主要水源。河流不大,此處應該是一處小型人群聚落址。
“人類自古就‘逐水草而居’,凡是有山有水的地方,必是棲息的最佳之地。由此看出,古時柳溝一代水草豐茂,樹木林立,適合採集果實、進行狩獵活動,棲息環境比較理想。”
該窯洞式房屋因地制宜,利用豐厚的黃土,直接依坡而修。考古人員在窯洞裡發現了灶址1處,柱洞6個,灰洞1個。灶址是在窯壁上直接掏挖而成,內側火燒、煙燻痕跡明顯。窯壁上發現有少量的白灰皮,窯室內部有少量陶片。柱洞經解剖後發現,為先挖一洞,栽上木柱,然後在周圍填充泥土,用於加固。窯室外側有3個灰坑,應屬於窯室的附屬設施,一個灰坑內發現了較多的陶片和糧食遺存痕跡。
周贇告訴記者,這些跡象說明該房址沿用時間較長,早期人們已過上相對穩定的定居生活,而在居住地的選擇及建築上,似乎已經有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則。

過上定居生活

經過兩天的搶救性挖掘,考古人員在遺址中發現了少量的陶斝陶罐雙耳罐陶盆陶刀石斧等。陶器群在總體上顯示出強烈的地域文化和時代特色,如典型的農業畜牧工具陶刀、石斧,日常生活用具陶斝、陶罐、雙耳罐、陶盆。在出土的文物中,最珍貴的是3000多年前的三足雙耳空心袋足陶鬲和陶斝。
鬲,新石器時代最有代表的炊具,主要用於煮粥、制羹和燒水。最早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在青銅鬲出現之前,陶鬲一直是主要炊器。其外形似鼎,但三足內空,目的是為了增大受熱面積,以更好地利用熱能。在製作陶鬲時,一般要在粘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砂粒、蚌粉或穀殼,以便在煮食過程中能承受高溫並保存熱量。
“早期人們過的是遊牧生活,鬲足較高,器形較小,提起來就能走。越到晚期,它的封襠就越低,特別到了漢代,隨著人口增多,定居文化盛行,鬲於是逐漸演變成了釜和灶相結合的形制。”
周贇介紹,柳溝遺址出土的這個三足雙耳空心袋足陶斝,形似鼎、圓腹、斂口、紅陶器形厚重,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徵,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經濟處於大發展期,此處的先民們生活相對平穩。這在目前寧夏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物中也不多見。
另外,遺址還出土了一個製作相當精美的橘色陶斝,一種盛酒器和禮器。該陶斝嬌小玲瓏,器形工整,器腹豎向刻有畫紋,顏色鮮艷,陶斝最薄處僅0.2厘米,最厚處為0.5厘米。遺憾的是,陶斝出土時已殘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