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螺旋

回文螺旋,迴文結構序列是指順讀和反讀都一樣的序列,廣泛存在於各種生物體基因組中。它可以在質粒、病毒和細菌基因組DNA以及真核染色體和細胞器中找到,並且廣泛分布於人類癌細胞中。

回文螺旋

基本內容:

迴文結構序列是指順讀和反讀都一樣的序列,廣泛存在於各種生物體基因組中。它可以在質粒、病毒和細菌基因組DNA以及真核染色體和細胞器中找到,並且廣泛分布於人類癌細胞中。很多蛋白質的結合位點是迴文結構:錄因子的結合位點,還有終止子也通常是迴文結構。編碼小RNA和其它非翻譯RNA的基因很多片段也是迴文結構。很多功能位點都是迴文結構。

迴文結構序列是一種旋轉對稱結構,在軸的兩側序列相同而反向。當然這兩個反向重複序列不一定是連續的。

短的迴文結構可能是一種特別的信號,如限制性內切酶的識別位點。較長的迴文結構容易轉化成髮夾結構

迴文結構就是為限制性內切酶提供酶切位點,存在於DNA中

網址: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0f092dd0c4c0aa1e

染色體呈雙螺旋結構,如果其中的一個區域對應的染色體雙鏈上的兩段鹼基順序實質上完全相同,這個區域就是一個“迴文結構”。Y染色體的5000萬個鹼基對中,約有600萬個是處於迴文結構中。最長的一段迴文結構有300萬個鹼基對

相關內容:

Y染色體的這種自我保護策略是一把雙刃劍,迴文結構固然使基因能得到修復,但也正是這種重複的結構使基因更易丟失。迴文結構里的許多基因控制著睪丸發育,其中的基因丟失會導致不育症。目前已知在Y染色體中存在三個特殊的區段,稱為AZFa、b、c它們之中任何一個出現缺失都會導致不育症。據估計,每幾千名男性中就有一人因為這種原因而不育。

網址:http://www.ahpst.net.cn/kp_2/mail.asp?num=%C8%CB%C0%E0Y%C8%BE%C9%AB%CC%E5%BB%F9%D2%F2%B2%E2%D0%F2%CD%EA%B3%C9

相關資料:

H-DNA又稱鉸鏈DNA,是三螺旋結構中較為特殊的一種,1987年由Mirkin等在一種持粒的酸性溶液中首次發現。H-DNA可在任何以鏡象重複的寡聚核苷酸中產生(核苷酸序列具有H迴文結構)。H-DNA的形成始於共聚物內部突環,其中的雙鏈在一邊輕微旋轉,摺疊回去,以生成第一個三股鹼基對。這種成核過程建立了一種非平衡的H-DNA構型。纏繞與變性導致了其餘DNA分子負超螺旋鬆弛。3′和5′一半的多聚嘧啶鏈都可以作H-DNA的給予體鏈,而形成兩種異構體如圖3-30所示,它們在構型上是等價的。簡言之,H-DNA是由部分未纏繞的複合DNA中的一個富嘧啶鏈,經回折同複合體中伸展的富嘌呤鏈間形成Hoogsteen氫鍵而形成的分子內三螺旋,即DNA的雙鏈所形成的三鏈螺旋。由於形成過程中發生C→C+的轉化,故稱H-DNA。並把這類序列稱為H迴文序列

研究還發現在毫摩爾級的Mg2+和中性pH下,d(G)30·d(C)30所形成一種由GGC三鹼基體組成的嘌呤分子內三螺旋結構(H*-DNA),而另外一些研究則發現d(AG)n·d(T)n和d(G)n·d(C)n束道也能形成同時含有H-DNA和H*-DNA的紐結(nodule)三錠結構。如圖3-30,在這個DNA結構中,兩個三螺旋的頂端含有少數幾個未配對的DNA鹼基,而且由於不同結構間存在大量的鏈節,因此,紐結DNA的形成具有較高的成核能,但延伸能較低(因為單鏈區較少)。

網址:http://www.wiki.cn/wiki/%E9%89%B8%E9%8F%88DNA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