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被稱為“四通一達”的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速遞、匯通快運、韻達快運,均於11月開始漲價,平均漲價為1-2元/票。看似漲價不多,但相對原先市內件首重6元、跨省件首重10元左右的價格來說,漲幅接近20%。各大快遞公司在“告客戶書”中說,漲價緣由是油價上漲所引起的運輸費用增加及人工成本增加。
以申通為代表的快遞企業有著濃厚的地域文化特性,這種方式在企業發展初期十分簡單而有效,在形成企業凝聚力上優勢也十分突出。而當時沒有這種文化背景的快遞企業,到現在很多都已經花謝凋零了。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申通、圓通等民營快遞企業,都是通過這種加盟的方式迅速擴張的。如今,他們的網路已經遍布全國,每天有過百萬票的業務量,年營業額達數十億。
目前在快遞圈裡面被稱為“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韻達)的規模比較大的民營快遞企業,老闆竟然都是浙江人,而且幾乎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桐廬。依靠特殊的地域文化建立起的特殊遊戲規則,“桐廬幫”成功駕馭著一個個龐大的快遞網路。但這種帶有濃厚江湖色彩的企業文化還能支持這些快遞企業走多遠?這也是申通等民營快遞老闆們開始思考的問題。
這也正是幾家快遞公司決定“敞開胸懷”,接觸外部投資的原因之一。從去年開始,海航集團、復星集團以及一些PE和風投公司,都在與這幾家擁有全國網路的民營快遞企業洽談,希望入股或者控股。
主要原因
原因成本壓力:油價、員工薪酬都漲
“省內和郵寄到省外都提高了2元。”日前,記者採訪圓通快遞公司工作人員,據其介紹,在本月7日接到通知後便立即做出了價格調整。本報記者多方求證,廣州市內其它快遞公司也由於成本“壓力山大”,在價格上做了相應調整,平均漲幅為1.5-2元/單。
據了解,從2009年底至今,快遞業做出3次漲價調整。圓通快遞公司華南管理區經理黃濤告訴記者,圓通公司此次做出價格上漲10%的價格調整。他指出,此次價格集體上調是多項因素綜合的結果,通貨膨脹形勢以及油價上調等因素共同"發威",導致他們必須做出調整。
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宣布,從10月26日零時起,將汽油、柴油的零售價每噸提高230元和220元,柴油價格自2009年6月以來已整體上漲了2240元/噸。燃油價格上漲提高了各類物流企業的經營成本,"受傷"的不僅僅是普通快遞業,像天地華宇和德邦物流等公路貨運行業也提高了運費,但漲幅為5%左右。相比之下,快遞企業集體漲價,漲幅甚至達到20%-30%。
而員工漲薪也成為快遞公司行業成本加大的原因。據圓通公司一位姓黃的分公司經理向南方日報記者透露,目前員工工資已從去年平均月薪1500元提高到1800元,"1500元根本沒人做。快遞行業一直處於用人緊缺狀態,企業不得不提高快遞員的待遇從而維持經營。
快遞行業很快進入傳統的行業旺季,因為客戶需求的增多,有時客戶也需要物品的時效性,因此改變傳統的物流方式,甚至考慮不計成本的空運,也成為加大企業經營的成本。
黃經理說,從經營角度分析,一旦快件量的增加峰值超過了自身的服務能力時就會出現虧損,即業務量越大虧損越多。而短期內快遞數量增長太快,進而造成企業虧損,也迫使行業價格調整。
影響網店銷量開始下滑
記者從廣州五羊新邨圓通快遞了解到,從中秋起,圓通快遞普遍調價1到2元,首重從13元/公斤調至15元/公斤,而第二公斤則保持12元/公斤不變。工作人員稱,這一漲幅對圓通公司業務影響不大,調價以來,公司的貨單並未減少。
宋女士是個狂熱的網購者,大大小小的東西幾乎都在網上買。不久前打算網購靴子的她,忽然看見網店出現因快遞漲價而相應調價的公告,一開始有點詫異,心裡還挺鬱悶的,後來逛了好幾家店發現都有類似公告。經濟條件不錯的宋女士認為漲幅在可承受範圍內,再加上自己多年培養的習慣,她繼續選擇網購。
而桂小姐與多數喜歡網購的大學生一樣,更鐘情於小網店裡淘來的服飾。對於快遞公司調價造成的小幅加價,她表示購買計畫會受影響,小店衣服一般很便宜,要是快遞費漲的話,我會猶豫的。相對而言,桂女士更信賴有自己物流公司。
記者發現,多數網店能應付自如,某些網店索性將快遞漲價的信息公示給顧客,從而從容提高價格,也有部分網店選擇自行消化,並未提價。
與此次漲價主角申通、圓通合作的淘寶網店“bobo魅力前線”店主告訴南方日報記者,在與快遞公司的簽約中,費用問題已有明確規定,例如郵費10元的衣服,他只需付快遞公司8元郵費。對於一兩元的漲幅,他會選擇部分消化。但不是所有的網店都如此輕鬆。記者調查了解到,福建等地的網店,隨著快遞價格上漲,從而銷量也隨之紛紛下滑的現象。
趨勢低價競爭“玩不下去了”
在"四通一達"競爭對手宅急送的一位高管看來,油價和人工費只是此次漲價的誘因,真正原因是"這些企業價格戰打得太猛,低成本競爭玩不下去了"。
記者了解到,從快遞價格及服務水平來看,中國快遞企業分為三檔,以聯邦快遞(Fedex)為代表的外資企業、中國郵政EMS及順豐速運屬於高端一檔,宅急送、全一快遞等處在中游,而"四通一達"和絕大多數民營快遞企業處在行業低端。
可以說,“四通一達”代表了中國絕大多數民營快遞企業,它們以低成本和快速擴張為運作模式特徵。網點鋪設是物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為了在短時間內儘可能建立起多的網點招攬生意,申通從2002年開始率先推出加盟授權體制,加盟商只要繳納一定的加盟費,就可使用申通標識。
在"同質化"競爭下,壓低價格和降低成本成為增收的源泉。有關數據顯示,快遞費的首重成本核算是5元,低於5元則意味著虧本。然而,10月以前,5元甚至低於5元的網購快遞費依然存在。接得單子越多,就意味著虧的可能性越大。
隨著電子商務和網購帶來業務劇增,很多企業在“超出自身能力下”惡性競爭,加上一些企業缺乏融資渠道,企業管理和用工方面不規範,低成本擴張模式讓快遞企業“雪上加霜”。
焦點問題
CPI創下新高,快遞業也漲價了。
漲價主角是代表低端快遞業的“四通一達”(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速遞、匯通快運、韻達快運),除了申通目前按兵不動,其餘4家均從11月開始漲價,平均漲幅為1.5-2元/票。
這4家漲價快遞企業,均在公司官方網站上發出《告客戶書》,聲明此次漲價原因是燃油價格上調和人工成本增加。
不過,在“四通一達”的競爭對手宅急送一位高管看來,油價和人工費只是這次漲價的誘因,真正的原因是“這些企業價格戰打得太猛,低成本競爭玩不下去了”。
中國快遞業務量增長有80%來自電子商務,而作為連線電子商務與消費者之間的“最後一公里”——快遞業的服務水平一直廣遭詬病。
“低成本、同質化的競爭必然導致價格戰和低水平的服務,”中國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說,“這次漲價說明,快遞業的增長模式到了轉變的時刻。”
漲價表象
從2009年底至今,快遞業已有3次漲價,而漲價始作俑者,基本都是行業低端企業。從快遞價格及服務水平來看,中國的快遞企業分為三檔:以聯邦快遞(Fedex)為代表的外資企業、中國郵政EMS及順豐速運屬於高端;宅急送、全一快遞等處在中游;而“四通一達”和絕大多數民營快遞企業處在行業低端。目前,高端、中端快遞公司暫未漲價。
低端快遞企業以低價格搶占市場,平均每票同城貨物的運費在5-8元,“這個價格利潤非常薄,稍有變動就會虧本。”宅急送一位高管對本報記者說。
他提到“變動”是指快遞企業兩個主要成本變動:燃油價格和人工費。率先漲價的圓通速遞在《告客戶書》中稱,“近日來燃油費的再次提價,進一步加大了我們的運作成本。”
國家發改委日前宣布,從2010年10月26日零時起,將汽油、柴油的零售價每噸提高230元和220元,柴油價格自2009年6月以來已整體上漲了2240元/噸。
燃油價格上漲提高了各類物流企業成本,不僅僅是快遞業,公路貨運行業的天地華宇和德邦物流日前均提高了運費,但漲幅僅為5%。相比之下,快遞業的這次集體漲價,漲幅達到20%-30%。
而人工成本到底有沒有增加則說法不一。此次漲價企業認為,用工荒席捲全國,而CPI和企業綜合用工成本也不斷上漲。根據快遞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的調查了解,90%以上的民營快遞企業面臨“招工難”,快遞企業不得不提高快遞員待遇以維持經營。
但沒有參與漲價的宅急送公司高管則認為,快遞員的工資根本沒有增加。目前的快遞員收入以計件工資為主,按每日取件和送件提成,“有的快遞員沒有底薪,有的企業只給300-500底薪,這已經幾年沒變過了。”
這位宅急送高管分析說,油價和人工費不過是“四通一達”的漲價藉口,“這些企業價格戰打得太猛,低成本競爭玩不下去了”。事實上,自2007年以來,勞動力、燃油、房租、物料等各種快遞運營成本均呈現上漲趨勢,而低端快遞企業的價格戰始終保持在5-8元(同城)的水平。多年的消耗戰,已經讓這些企業不堪重負。
低成本競爭
“四通一達”代表了中國絕大多數民營快遞企業,他們的運作模式以低成本和快速擴張為特徵。“四通一達”的老闆都來自浙江桐廬,他們先從低門檻的江浙滬區域快遞做起,逐步建立起覆蓋全國的快遞網路。
為了在短時間內儘可能多的建立起網點招攬生意,申通從2002年開始率先推出加盟授權體制。加盟商只要繳納一定的加盟費,就可以使用申通標識和快遞單。
快遞加盟商只能通過努力擴大收件業務才能創造收入,在同質化競爭下,壓低價格和降低成本成為增收的源泉。據徐勇介紹,目前有很多快遞企業沒有給員工繳納社保,“他們的利潤在於壓低了人工的成本”。隨著電子商務和網購帶來業務劇增,這種低成本擴張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需要。這些快遞企業缺乏融資渠道,從銀行貸款幾乎沒有可能,而企業管理和用工方面的不規範,決定了上市前景渺茫。
徐勇分析說,“網購”快件量驟增,對於90%以上處在盈虧平衡或微利的民營快遞公司來說不是利好而是壓力。從經營的角度分析,一旦快件量的增加峰值超過了自身的服務能力就會出現虧損,即業務量越大虧損越多。
電子商務倒逼
快遞業對電子商務的依賴越來越嚴重,而以淘寶為代表的電子商務企業也在倒逼快遞業改革。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電子商務帶動的快遞包裹量超過5億件,占快遞業全年業務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2009年,淘寶網一家產生的包裹量就達到10億件,與其合作密切的圓通、申通等快遞企業,60%以上業務量均來自網購交易。
淘寶網商城-企業物流總監龔濤對本報表示,“快遞企業不關心客戶體驗,只關心低成本。”由此導致的結果是,消費者網購在最後一個收貨環節服務體驗很差。
上海物流業高級經理人俱樂部組織的一次討論中,包括淘寶在內的很多電子商務企業都在考慮自建物流,這方面的先行者是凡客誠品和京東商城。對依附於電子商務而生存的快遞企業而言,上述變化已經敲響了變革警鐘。
在徐勇看來,低成本競爭必然導致低水平的服務。本來是標準化服務的快遞行業,現在缺乏對員工的基本培訓。快遞業轉變發展方式已迫在眉睫。“快遞是完全競爭行業,這次漲價是低價競爭之路走不通之後必然價格回歸。”中國快遞協會副秘書長邵鍾林表示。
相關影響
“賣方市場”:價格上漲服務質量下降
目前,快遞行業不僅面臨業務暫停的局面,而遞件價格上漲也成為消費者心頭的一塊“病”。書畫家舒德友在微博上發言:“今天去寄快遞!居然放假了,轉手另一家,居然要21元!翻了一翻!看來書畫交流也要等到春節後才能正常進行了。”
事實上,由於70%-80%的快遞公司開始“關門歇業”,目前快遞公司完全屬於“賣方市場”,這也導致消費者在郵遞過程中毫無議價權利。目前能夠收件的快遞公司確保的只有EMS,但它的特點確是價格高,基本上將達到其他民營快遞價格的1倍左右,這意味著消費者需要付出更多的物流成本來獲得快遞。
由於公司業務需要,在廣州珠江新城上班的小陳需要寄一份檔案去上海。她跑到申通一看,都已經不接件了,無奈只好到郵局走EMS路線,但價格卻讓小陳大吃一驚,她告訴記者,“一張破紙竟然收了23元”,而EMS櫃檯上的一個工作人員表示最近快遞都積壓在EMS上。
而讓寄件消費者關注的不僅僅是價格問題,服務質量也讓人擔心。前段時間,快遞公司在收件遞件過程中粗暴扔放的視頻引起人們的關注,此外,物品的損壞以及缺失現象也時有發生。
廣東物流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馬仁洪告訴本報記者,由於快遞公司的門檻低、所需資金量少、業務員水平要求不高,很多小的公司應運而生,它可以說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行業,由此導致的服務質量問題低下也不可避免。
目前現狀
廣東是快遞行業相對發達的省份,並且呈現快速發展的勢頭。據省郵政管理局統計數據,廣東快遞企業有2000多家。2009年,全省快遞收入達102億元,同比增長22%,居全國首位。今年1至9月份,全省規模以上快遞企業收入完成97億元,同比增長35%。
深圳物流專家牛魚龍分析,目前廣東省內許多小規模的民營快遞公司,各自為營並且相互打壓,行業態勢較為混亂,整個行業服務差、口碑不好。而此次漲價,“或許不能解決民營快遞業的根本問題,甚至還會造成一些大客戶的流失”。在他看來,民營快遞業要發展,就必須進行資源整合。
廣東省郵政管理局一位不願具名的負責人告訴南方日報記者,以前部分快遞企業一直以“低價攬收”進行吸引客戶,走的是低層次的競爭路線,隨著經營成本的上升,快遞行業已無太多利潤空間,必然導致快遞企業自身提價。
目前,隨著行業經營門檻的設立,以及成本壓力的逐漸加大,部分規模快遞企業,將依靠自身網路和服務優勢,進行大魚吃小魚,行業整合的趨勢不可避免。
此次快遞企業的價格上揚,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成為行業整合的一場機遇。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崔忠付認為,“上調價格有利於其改善服務”,而促進行業的標準化服務迫在眉睫。
目前行業變革正在醞釀階段,預計明年初開始整合。屆時,小規模的公司將會通過加盟高端快遞公司、給EMS打工或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聯合等方式,從而避免倒閉的命運。
相關現象
1、延誤晚點
2010年2月13日,石家莊的劉潔女士給重慶的朋友寄一箱紅棗。但是半個月後,朋友仍然沒有收到劉潔寄過去的紅棗。於是,劉潔打電話向快遞公司詢問原因,詢問完畢一周之後,劉潔在重慶的朋友收到了紅棗,不過紅棗早已爛得面目全非。
2、快件丟失
2010年12月22日,深職國旅深東分公司負責人梅先生委託快遞公司將本公司的120封邀請函送往目的地。結果這120封邀請函被一個快遞員丟棄在橋洞下。梅先生向快遞公司索賠10.1萬元,而快遞公司只願賠付1.2萬元。
3、投不到位
2010年9月15日,上海劉小姐在網上購買了五件針織衫。快遞員將包裹送到劉小姐單位後,由於劉小姐本人不在單位,快遞公司交由門衛代為簽收。劉小姐隨後拆開包裹檢查,發現其中一件衣服的後背處有點小瑕疵。於是,劉小姐與店主聯繫,希望能調換一件。店主卻表示,他們要求買主在收貨後當面驗貨,劉小姐已經簽收了包裹,說明已經認可了商品,不便再進行退換處理。
4、拒絕驗貨
2010年11月初,北京徐先生在網上購買了一款上網本,幾天后,快遞員將快遞件送至徐先生公司時,徐先生因為在外辦事,無法親自簽收,只能讓同事代為簽收。當同事要求驗貨時,快遞員不同意拆包,說只有簽單後才能拆。當徐先生趕回單位後,徐先生將尚未拆封的包裹打開。當他翻開上網本時,發現整塊螢幕破碎。
5、物件損壞
2010年10月19日,海南的陳女士通過快遞公司把自己新買的燈具從北京寄往海南。陳女士特別註明了燈具易碎的字樣。在寄送之前,快遞公司以燈具是易碎品為由,向陳女士加收了額外包裝費。但是,當陳女士收到貨物時發現,並沒有另加包裝,而且自己花一萬多元買來的燈具,沒有一件是完好無缺的。
6、不履保險
2010年12月15日,南京張先生在網上購買的筆記本電腦送貨上門。張先生拆開包裹發現螢幕破碎,由於張先生在購買貨物之前買了保險,所以馬上打電話給快遞員。快遞員表示,會向公司請示怎么處理。下午快遞公司來電詢問情況並答應聯繫發貨方處理此問題。第二天,張先生打客服電話了解賠償情況,接線員說需要發貨方提供授權他們才能處理賠償問題。但是,當張先生取得了授權證書之後,一位姓劉的快遞工作人員卻告知張先生說,不會賠償了。
7、難以投訴
2010年9月初,家住北京的王女士,因為快件損壞跟快遞員溝通未果之後,選擇撥打該快遞公司的客服投訴電話,結果王女士連續撥打都打不通該熱線,王女士決定起訴這家快遞公司。
8、態度惡劣
2011年1月4日,廣州的王女士在網上訂購了一隻檯燈。快遞員將貨物送到王女士單位門口,由於王女士恰巧不在辦公室,快遞員就想把燈拿走。後來在王女士同事的一再要求下,該快遞員才同意把貨物留下讓王女士同事代簽。事後,王女士從同事口中得知,在簽單的時候,快遞員嘴中就開始不乾淨,說了不少髒話。快遞員想把貨物拿走時,不是用手搬,竟然用腳踢,把包裹從七樓的樓梯一級一級往下踢。有幾個男同事一看快遞員這態度,很憤怒就想出去找其交涉。而這個快遞員抬頭看了看王女士的同事,又低頭狠狠往檯燈上踢了幾腳,然後丟下包裹一溜煙跑下樓了。
9、野蠻卸貨
2010年8月18日,網友“猛牛寶寶”在優酷網發了段3分22秒的視頻,畫面顯示,一工作人員在沒有作任何保護措施的情況下,將包裹從貨車上取下後隨意扔到地上,不時有包裹撞擊地面產生的砰砰聲,整個過程沒有人阻攔,包裹被亂七八糟地扔了一地,嫌包裹擋路還一腳將其踢飛。
10、暴力挑揀
2010年12月26日,一段視頻畫面顯示:20餘名工人將一件件快遞物品狂扔亂摔,這些物品被亂七八糟地砸在地上,連汽車都被震得鳴笛報警。該視頻在網路上瘋傳以後,視頻中快遞工人的粗暴舉動引起公憤。
相關建議
補“短板”:快遞應先於電子商務發展
一邊是“放量”的網購需要,另一邊是相對滯後的快遞業,如何解決這一“短板”?業內專家表示,要解決目前的現狀,提高快遞行業水平及平衡電子商務與物流業的關係刻不容緩。易觀國際高級分析師陳壽送指出,“在美國,物流產業的發展是先於電子商務行業的。”
廣東港中能達物流公司總經理鄧亞春也持相同的觀點。他表示,一般來說,在大都市發展物流業問題不大,因為貨物的數量足夠,但是在一些偏遠地區,設的網點都無法養活自己,因此,快遞業成為“一邊爆倉一邊餓肚子”的行業,“這是惡性競爭的結果”。發展的不平衡導致這一行業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人才層次較低及行業缺乏機制約束也讓這一行業充滿“江湖”氣息。
慶幸的是,目前快遞業與電子商務出現“相互整合”趨勢,有些快遞公司本身開始介入電子商務,而經營電子商務的也開始打造自己的物流渠道。前些時間馬雲“試水”物流業的訊息讓業界頗為關注。
據了解,目前快遞行業有兩種經營模式,一般來說票單收件都是有償服務,但派件則分為免費服務與有償服務兩類:像“四通一達”即是免費派送,但也有些則堅持有償服務。
就目前而言,提升快遞產業人才層次並適度改變經營模式十分重要。鄧亞春表示,由於身處“紅海”,目前大部分小快遞公司已經被淘汰了,如果經營模式不改變,小的公司也難以生存下去。因此,變無償派件為有償派件才能提升員工的積極性,才可能解決春節發生的“員工荒”問題。
採納品牌行銷顧問機構總經理朱玉童表示,未來快遞業整合後可能出現兩大趨勢,一是在細分市場具有充足個性的“專家型快遞”。有些快遞要求私密性強,有些要求速度夠快,有些附帶其它服務。二是出現對市場全包式的“巨無霸型快遞”。像DHL、UPS、聯邦快遞等,都在物流市場稱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