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63年,創建四川省財政學校。
1992年,被財政部評為“全國財政教育先進單位”。
1993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部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1994年,被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
1999年,在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複評中,再次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國家級重點中專”。
2006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學校升格為高等職業院校並更名為四川財經職業學院,隸屬於四川省財政廳。
2007年,遷入成都市龍泉驛區驛都西路辦學,同年8月正式招生。
2011年,學院順利通過四川省高等職業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2015年,學院被四川省教育廳和四川省財政廳確定為四川省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
2017年,學院入選四川省優質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畫。
2018年4月2日,該校主持的《課程引領 實訓融通 平台保障,誠信建設環境下財經職業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獲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2018年8月1日,學院入選為第三批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五系三部二中心”的教學單位,即財稅金融系、會計一系、會計二系、工商管理系、電子商務系、基礎部、藝術與體育部、思想政治教育部、實訓中心和繼續教育中心。
學校現有會計、金融管理與實務、稅務、房地產經營與估計、投資與理財、審計實務、財務管理、市場行銷、工商企業管理、會計電算化、電子商務等11個專業面向社會招生,其中:會計、金融管理與實務、市場行銷專業為學院重點專業,形成了以會計專業為龍頭,金融管理與實務、市場行銷兩個專業互為倚角的“品”字型重點專業布局;會計電算化專業為學校和用友集團共建專業。
師資力量
據2017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現有各類教師482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23%,具有博士、碩士學歷占57%,專業課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占90%。學院師資隊伍基礎理論紮實、實踐能力突出、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及多名專業帶頭人。
專任教師中35歲及以下教師比例為62%,36歲至45歲教師比例為25%,46歲至60歲教師比例為13%。
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119人,占教師數的66%;有高級職稱教師37人,占教師數的21%;中級職稱教師71人,占教師數的40%;初級職稱教師46人,占教師數的26%。有“雙師”素質教師118人,占教師數的66%。
合作交流
四川財經職業學院與澳大利亞啟思蒙學院合作舉辦會計專業,“會計中澳班”融合澳大利亞會計專業“課程包”,引入會計國際化的職業能力標準和證書要求,最佳化了該院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通過引進澳方師資和培養獲得澳大利亞教師資格TAE四級證書的本校國際化師資,帶動學院教師接受新的知識、技能和信息,提升了學院師資水平。
辦學思路
按照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更新教育觀念,用先進的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理念武裝頭腦。針對職業崗位群動態設定和調整專業,根據職業崗位群對人才知識和能力結構要求開設課程和決定教學內容。加強校內外實驗實訓基地建設,以保證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的需要。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注重職業教育與行業、企業實用型專業人才需求的同步性,強調專業針對性、套用實踐性與學生可持續發展性的結合,通過與行業、企業的合作,為學生提供實例教學環境與套用實境實習氛圍,將行業的職業認證考核融入教學過程,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套用實踐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與持續發展能力。在教學方式上,以職業技能需求細化分析為根據,構建課堂與行業、企業套用平台,校企結合的教學環境,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小組協作、套用實習與課堂教學並重的教學方式,共建高層次“雙師型”師資隊伍。積極而穩妥地進行學分制、彈性學制的改革,以適應新形勢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需要。
辦學特色
突出行業特點,抓住機遇,走創新強化師資之路 學院明確發展方向,科學規劃發展步驟,緊緊依靠財政系統的行業優勢,實施校園置換和整體搬遷,創新性地走出了適合學院發展的道路。
•方向明
學院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和各項政策,按照國家關於高等職業學校設定標準和辦學要求,努力探索高等職業教育規律。學院加強專業建設,突出產教結合和實踐性教學環節的職教特色,堅持“面向財稅、面向企業、適應市場,培養服務經濟建設一線需要的套用型、技能型高等財經管理人才”的辦學方針;以學生“就業有優勢、創業有能力、學習有基礎、發展有空間”為知識能力定位;以“專業知識的職業性、人才類型的智慧型性、畢業去向的廣泛性、人才層次的高級性”為培養特徵;以“三育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以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為基本途徑;以強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和“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為實踐性教學的主要手段;針對財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的實際要求設定和調整專業,按照相應職業崗位群對套用型、技能型人才知識和能力結構要求構建課程體系,重組教學內容,加強校內外實習實訓場地建設,配備先進適用的實驗實習設備和設施,逐步形成“教師有特技、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辦學特色。
學院從發展的實際出發,積極進行班子建設,積極進行發展的整體規劃。
(一)強化理論學習,增強創新意識,全面提高班子素質 學院以提高領導班子整體素質為根本,積極開展“講政治、講學習、講正氣、講團結、講奉獻”的活動,鞏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成果,全面加強領導班子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以抓好黨委中心組學習為重點,制定和堅持實施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以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四真要求”,確保學習的實際效果。
(二)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強民主團結,班子整體效能得到充分發揮
學院落實黨內生活制度。通過制定和落實《學校黨委民主生活會制度》,使黨內生活實現了制度化、規範化;制定和落實了班子議事制度。對班子集體議事的規程、範圍等進行了規範,堅持重大事項集體研究,民主決策。堅持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落實校務公開,充分發揮教代會的監督作用。
(三)勤政為民,努力踐行“三個代表”,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學院深化教學改革,最佳化教學計畫,開拓專業建設新領域,構建、完善各專業實踐 教學模式;堅持以育人為根本,德育工作水平不斷提高;強化後勤管理,樹立服務意識,提高辦學效益;狠抓教師隊伍建設,適應辦學需要;努力進行新校園的建設工作。
•敢為先
學院的前身是一所具有四十多年辦學歷史的普通中專學校——四川省財政學校。幾十年來,在學校幾代人長期、艱苦的努力和積極的探索下,學校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早在80年代中期,省委、省政府就曾對學校的升格問題與有關部門進行規劃,並上報國家教委,但由於校園占地面積小和國家大的政策調整而未能實現。90年代以來,省財政廳就學校改建成高職學院的構想曾與省教育廳進行過多次磋商,試圖通過獨立設定高職學院或與西南財大、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等高校合併來解決這一問題,但由於校園占地面積狹小以及離退休人員的歸屬等問題而未能實現。2005年,省財政廳根據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精神和學校長遠發展的需要,積極調整思路,尋找出通過校園置換的方式對省財校實施整體搬遷,為學校的發展應來了新的希望與曙光。
學校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在龍泉區政府的支持下,征地515畝用於新校園建設,徹底解決了長期因校園占地面積小而困擾學校發展的問題。為保證學校建設,成立了由廳黨組書記、廳長任組長,分管副廳長合和成都市財政局局長任副組長,廳機關相關處室及學校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學校搬遷建設和申辦高職工作協調小組,負責領導和協調學校搬遷建設和申辦高職的工作。2005年5月,學校遷建工程項目在省發改委申請立項,8月初,省發改委報經省政府批准,學校遷建工程項目正式立項。8月中旬,學校就土地依法改變用途並公開處置變現返還作新校址建設資金的問題向省政府做了請示,省國土資源廳對該請示提出處置意見。9月,學校就現有土地公開處置變現的方式向省政府提出報告,經省政府同意批轉至成都市,得到成都市政府的大力支持。11月,省政府批准在省財校基礎上申報建立四川財經職業學院。
學院的遷建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苦的歷程。學院首先面臨的是原校園住戶與新校園農民的搬遷問題。由於涉及到的住戶較多,學校需要通過大量耐心細緻的工作來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的問題。其次是要積極對新校園的建設項目進行設計、招標,使新的建設項目儘快上馬,以解決學校的搬遷。再次是由於原校園的拆遷時間緊,迫使新校園的工期建設較緊,對學校以及施工人員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壓力。學校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就完成了學院關於學生宿舍、食堂和教學大樓一期工程的建設,基本滿足了學院搬遷後的首期用房。
建設後的學院呈現出了嶄新的面貌。總建築面積15.79萬平方米,建設總投資達3.22億元。其中包括辦公樓、藝體館各8000平方米,教學樓20000平方米,電教綜合樓13000平方米,實驗實訓樓、圖書館和食堂各10000平方米,學生宿舍39000平方米,培訓中心7500平方米,等等。
•厚載德
學校升格後面臨的最大的問題是師資隊伍的建設,升格前的學校教師情況是:教師123人,其中,專任教師113人,外聘專家學者10人。專任教師中本科及以上學歷113人,占專任教師的100%,研究生12人,研究生課程進修 結業35人;高級職稱37人,占專任教師的33%,講師36人,占專任教師的32%;“雙師型”教師22人,占專任教師的20%。遠遠不能滿足高職學院發展的需要和標準。 鑒於學院師資隊伍學歷偏低,高級職稱和“雙師型”教師比例不高的狀況,學院在認真調查的基礎上,制定了相關政策以拉動學院師資隊伍建設的快步發展。
(一)學院制定教師繼續學習與進修獎勵辦法
制定了《教師進修獎勵辦法》,從報考資格、學習期間的待遇以及學習後的獎勵等方面對教師的學習進修進行規範和鼓勵,鼓勵教師提升學歷層次;制定了《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管理辦法》,每年派出一部分教師參加為期半年的社會實踐基地或學生實訓基地的活動,讓教師的教學與社會的需要更為貼近,有效的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學院實行教師教學督導制
從督導的形式、方式及督導的範圍等方面,進一步規範教師的行為和工作,使教師的教學行為得到了有力的督促,使學院的教學常規管理步入了一個新的台階。
(三)學院採取有利措施提高教師待遇
學院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教師的學歷、職稱、科研工作以及進修情況,對教師的課時津貼進行了調整,較好地激發了教師學習提高的動力與興趣,教學質量得到改善。學院師資隊 伍的建設體現出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在鼓勵和獎勵措施上具有極大的優越性,在針對對象上具有極大的公開與公平性。
學院教師狀況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學院現有教師151人,其中,專任教師128人,外聘專家學者23人。專任教師中本科及以上學歷128人,占專任教師的100%,研究生28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結業35人;高級職稱48人,占專任教師的37%,講師27人,占專任教師的21%;“雙師型”教師58人,占專任教師的45%。
專業重構科研支撐學生管理創特色品牌
學院圍繞教學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科研為支撐,加強專業開發,圍繞學生需要,開創特色管理,走和諧教育之路。
•講實效
學院十分重視教學建設工作,升格後,學院在原有的基礎上,對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進行了新的論證,調整了教學計畫,在學分制建設與實施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圍繞專業建設,最佳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質量
學院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生源質量的實際情況,對改革課程結構、調整教學計畫、最佳化課程結構 體系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討,2003年秋季學期構建了學分制教學計畫,2006年秋季學期又按省教育廳要求構建了我院高等職業教育學分制指導性培養方案,現行培養方案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突出特點。
1.堅持“五質”教育
合格的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心裡素質。因此,新教學計畫貫穿了素質教學的人才觀,正確處理思想與業務、理論與實踐、學習與健康的關係。在知識傳授的基礎上,注重套用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拓寬了基礎教育的內涵,加強包括人文科學在內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的教學及基本素質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構建起了可適應社會發展變化和供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課程體系。
2.充分體現總體最佳化和結構最佳化原則
第一、據培養目標的要求最佳化課程體系,構建了以套用性和實踐性為基本特點,以文化基礎、基本技能以及專業技術套用能力等有機結合的課程模組。摒棄過去單純追求單門課程的完整性、系統性,改變課程內容陳舊、分割太細、簡單拼湊的狀況,注重課程之間的內在邏輯性,避免了課程重複。
第二、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係,通過最佳化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引進現代化教學手段等途徑,精講細講,減少一部分課內課時,加強課外實習和指導,使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的教學活動形成有機的整體。
第三、兼顧“近期”與“長期”的關係。教學計畫具有相對穩定性,學院在保證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相對穩定的同時,還充分考慮了專業方向選修課程的動態性、開放性,跟隨市場需求的變化,不斷添加新的專業方向選修課程。
3.突出實踐教學,注重“匠型”人才培養
教學計畫做到理論與實踐、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基礎理論以突出套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以講清概念、強化套用為教學重點;專業理論課強調課堂討論、案例教學,專業實踐課程強調動手能力,二者按“1:1”的比例分配課時,我校實踐性教學比例達總課時的50%;專業方向選修課注重針對性和實踐性,同時加強實踐性教學,改革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起了“基本技能訓練+階段實習+綜合實習+頂崗實習”的實踐教學模式,設立實訓中心,以現代技術和方法武裝實驗室,為使學生獲得系統的職業能力訓練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二)加強研討,積極穩妥推進學分制教學管理改革
2003年秋季學期,原四川省財政學校(四川財經職業學院的前身)全面實施了學分制改革,經過幾年的學分制改革實踐,我院在以彈性學制、選課(師)制、導師制、輔修制、獎勵學分制等制度建設及運行效果方面取得了一批階段性的成果。
1.學分制教學改革指導思想及改革目標
學院以學分制教學改革為動力和創新點,以培養學生套用能力為主線最佳化知識、能力與素質結構,以套用為宗旨整合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以院企結合培養為途徑,以高水平的校內外專兼結合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和現代化實驗實訓條件為保障,全面設計實施學分制教學改革方案。
總目標是建立具有高職教育特色,適合行業崗位特點要求的以彈性學制、選課(師)制、導師制、輔修制、獎勵學分制等為基礎的教學管理制度,更好地適應學生與社會對教育教學的多樣化需求,不斷提高財經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質量。
2.學分制教學改革活動的試點
學院在學分制實施過程中,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借鑑與創新相結合,統一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學院高度重視,有力領導下;開展專題性的學分制研究與培訓活動,共開展各種研究活動50多次;加大課程資源開發的力度,2007年春季學期全院共開設178門課程,開出任選、限選課程數62門,選修課程占課程總數的30%;完善院系兩級管理,在課程開發及安排上各司其職,在考核上分層次進行;完善相應配套的收入分配政策,制定較為科學的分配改革方案。
3.學院學分制改革的特色
我院學分制改革在借鑑和學習學分制基本狀況的情況下,根據學院的實際情況,制定了《關於學分獎勵的辦 法》,對學分獎勵的範圍,獎勵的用途及獎勵學分的互認等進行了創新;制定了《關於導師的考核辦法》,規範了導師的行為;制定了學院《關於學生重修的管理辦法》提出並實施了組班重修、插班重修和自主重修(通過郵件、網路等方式與指導教師進行交流,以完成學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廣闊的空間。
學分制的實施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學分重修的比例從試行初的18.7%下降到10%以下,有1000多人次學生因獲社會職業證書而獲課程免修,學院選修課的開除率逐年增加,學生的個性與技能得到極大發展與提高。
•求進取
學院緊緊圍繞教學中心,以促進教師的成長和發展為目標,在原有基礎上,健全制度,規範行為,創新辦法,提升檔次,建立了財經學院的科研特色。
(一)健全制度,規範行為,走制度創新之路
學院在由中職升格為高職後,面對著很多困境。首先是學校及教師科研意識不強,科研工作並沒有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其次,學校教師的科研工作與行為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規範,他們應該做什麼,怎么做,沒有得到很好的指導和條件支撐。第三,學校教師的科研工作與研究成果沒有得到廣大教師和學校領導的承認,得到應有的獎勵與鼓勵。由此導致學院教師科研積極性不高,學院科研工作起點低。
本著“科研導向,科研服務”的原則,學院領導和科研處在認真總結過去科研工作特點的基礎上,緊緊“圍繞教育教學中心,服務學院工作全局”的工作重點,進一步完善了學院《關於學術論文的管理辦法》、《科研課題管理辦法》以及《教材及教學資料編寫和使用管理辦法》等方面的有關制度,《精品課程建設管理辦法》和《精品課程的評價指標體系》。規範了學院科研工作的行為,保證了學院科研工作的有序性。
為保證立項課題開展的科學高效,科研處還進一步規範了立項及研究工作的流程及規則。比如,校本教材的立項制度,課題立項承諾書的制定及填寫要求;項目負責人工作職責等等。通過規範科研工作立項及研究工作的流程、規則,加強對我學院課題研究過程的監督與管理,保證教育科研成果的完成和科研立項課題的質量。
修改後的科研管理制度具有切合我院起步低的實際,在制度的嚴密性與科學性方面顯得更為突出,在成果的獎勵力度與幅度上進行了大幅度的提升。
(二)發揮優勢,項目帶動,走特色發展之路
1.發揮教材編寫的優勢,加大教材的創新與開發力度。
學院充分挖掘師資潛力,發揮教材編寫優勢,在學院領導的積極支持、引導下,在科研處的努力工作下,學院與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中國經濟科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建立和保持密切的工作關係,積極收集編寫出版信息,並在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向上述出版社推薦優秀教師。主編,有10多人次擔任副主編,有30多人次擔任參編,已出版國家規劃教材30多本。為我院教師的成長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2.以項目研究為契機,提升科研工作的層次與質量。
學院積極與省教育廳、省教科所進行聯繫、溝通,主動爭取參與省教育廳、省教科所,以及教育部、中國職教學會組織的各項重大科研活動,並與其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係,取得了較好的信譽度,獲取了較為豐富的科研信息資源。學院先後完成了省教育廳重點課題《中等職業學校實行學分制及制度創新研究》子課題的研究,總課題獲省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並已出版成專著。2006年度學院有1項課題被全國教育科研規劃領導小組列為教育部重點課題;有4項課題在被省教育廳立為“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第三批立項名單,12項課題被學院學術委員會列為院級課題。
3.積極組織學院教師參加與省、市有關學術團體的學術教研活動,促進學術交流。
學院積極推薦教師參加國家、省、市有關學術團體,主動向其推薦教師的優秀論文成果。共有30多人次在各級學術團體中擔任重要職務,共有50多篇論文獲得省、市學會的獎勵,教師的研究成果獲得了交流平台。
此外,為提高學院的教育科研水平與質量,學院還在省內聘請了3名著名學術專家作為學院科研諮詢專家,指導學院的科研立項與研究工作。
學院對科研工作重視的轉變及教師研究工作有效開展積極性的提高,使學院的教育教學水平、管理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管理呈現有序化。學院教師得到了積極的成長,有很大一部分教師成長為了教育科研型教師。教師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都呈現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師的職稱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勤耕耘
教育的最終產品就是學生,而學生是否成材與學校的學生管理緊密相關,學生管理在學院的發展中顯得甚為重要。學院在繼承財政學校四十多年來學生管理先進經驗的基礎前提下,結合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及高職學院學生素質的實際情況,形成了我院學生管理的特色:以人為本,剛柔並進,自我發展,和諧教育。
(一)以人為本,學生中心,強化科學管理
學院黨委與行政歷來重視學生管理工作,在長期的學生工作的實踐中,學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圍繞學生中心,作好服務管理的工作。
1.突出學習中心,提供條件服務管理。
學院將學生的學習作為學生學習期間的重要任務來抓,在新生的入學教育中,加強學生專業思想的教育;在學生在校的學習期間,通過討論、報告及學生談學習感受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專業實踐過程中,積極為學生的實踐性學習創造條件,幫助他們接觸社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改革方法。
2.突出德育首位,塑造健全人格。
學院狠抓智育,突出德育,實行德育優先。學院以班團活動為主陣地,根據上級教育部門的要求,結合學院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主題教育,開展了大學生法律常識宣傳、公民道德綱要宣傳貫徹簽名儀式、環保知識競賽等活動;以社團為紐帶,開展素質特長教育。學院組織了《籃球協會》、《讀書協會》、《電腦協會》、《書法協會》和《窗文學社》等20多個社團,有近1000人參加了社團組織,並積極開展了活動,學生特長得到了極大的發揮;以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設和心理輔導中心的有效工作為抓手,積極進行學生心理教育,消除學生的思想上的問題和困惑,培養健全的人格。
3.整合教育力量,輻射、聚焦學院教育功能。
學院積極與社區和學生實習基地進行聯繫,讓學生在與社區的調查中,在對實習基地的參觀中,積極培養職業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在與成功人士的交談中,學習創業意識與敬業精神,為學生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剛柔並進,制度優先,實施人性化管理
學院升格以來,積極適應形勢任務要求,通過建立完善適合高校管理的規章制度,將制度管理與人性教育相結合,突出人性化管理的特點,進一步強化學院學生管理質量和水平,有力地促進了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辦法》,結合學院實際,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學生管理制度。這些制度包括:一 是常規管理制度:校園管理、課堂紀律、衛生評比、儀容儀表、集會管理等。二是獎懲管理制度:獎懲種類、獎懲程式、獎懲辦法、目標考核等。三是宿舍管理制度:宿舍安全、宿舍衛生、公物管理、節水節電、檢查評比等。四是安全管理制度。五是學生禮儀制度,校園文明建設。
總結起來,我們認為我院的學生管理制度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表現出:
1.突出了管理的全方位性。
學院根據學生及其相關消費者的需求、學生髮展和未來社會對人才素質的需求,確定學校的辦學理念,它包括辦學宗旨、辦學方針、育人目標、辦學特色、發展目標、管理機制等部分。學院由教育理念而建立了科學的目標計畫體系。在制定管理制度中,立足全面,突出具體,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分層管理與分類負責相結合,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管理體系。
2.突出了管理的高效性。
學院緊緊圍繞學生和教學這箇中心,將凡是影響教育教學因素的內容都納入管理範疇,基本實現了“凡事有準則,凡事有負責,凡事有程式,凡事有監督”。突出“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實現全面、全員、全程、全方位管理,保證學校各項工作能緊緊圍繞著教育質量目標和諧、高效地開展。
3.突出糾正與預防的功能性。
通過事前的預防,過程的檢查,事後的及時糾正等一系列制度,保障了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使學校管理不斷持續提升。
4.強化了監督機制。
通過內部質量審核,以科學有效的檢查原則、方法、步驟等,體現了檢查的客觀性。平時抽查與階段性檢查相結合,加強了對管理過程的監視和測量,既加大了監督的力度,又增強了監督的客觀性、公正性。
(三)尊重個性,創設發展空間,注重自我管理
學院在注重學生共性發展的同時,積極開展個性化教育,積極為學生髮展創設發展空間,實施自我管理。
學院的自我管理包括:
1.學生入學教育實施自我職業生涯規劃。
我院在新生入學的時候,重要的是要對學生實行專業教育及學校的各項制度教育,學生在全面了解自己的學校,自己的專業以及自己專業發展的前景的基礎上,對自己未來學習、職業等的發展方向做出一種巨觀的規劃。學生自我職業生涯規劃是學生實施自我管理的起點。
2.通過社團建設,加強幹部培養,實行學生自治。
學生自我管理的另一方面是學院通過社團建設,將各層次的學生組織起來,讓學生在非正式組織中得到有效的發展,同時又得到管理的歸屬感。學院在組織社團的同時,積極加強社團幹部的培養,從幹部素質的提高上來提高學生社團管理的質量,有效實施學生的自治。
3.通過組織建立學習小組等形式,實施個性化教育與發展。
學院從大的各類協會出發,積極開展了對各班進行建立學習小組的活動,這種學習小組既有補差的,同時也有因興趣而發展起來的特長小組。學習小組的活動是在老師的輔導下開展工作,學生通過過程的自我管理,在相互學習中得到了自我提高,個性得到了張揚。
4.實施公寓自治管理體制。
通過學院的公寓管理,學生成立了學生公寓管理自治委員會,由老師領頭,部分學生幹部、各班宿管委員和部分寢室室長為組成成員,對學生寢室實行自治管理。他們的工作包括了晚上突擊檢查、聽取、收集學生中的生活問題、處理學生生活中的有關事宜並積極向學校做出匯報等。公寓自治有利於增強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制度優先,自我管理”的理念,取得較明顯的育人成效。近兩年來,在省市兩級的大中專學生“一專多能”競賽活動中,先後湧現出8名職業能手,共有150餘名學生獲得“三好”標兵、優秀學生幹部標兵等榮譽稱號;2005年學院籃球隊在中南、西南十城市職業學院聯賽中取得男子四名的好成績;學院合唱團、舞蹈隊在成都地區職業院校聲樂舞蹈大賽中雙雙獲得第一名;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隊被評為成都市武侯區先進服務隊;學院“窗”文學社成員周丹丹同學的《朱德元帥故鄉閃耀著一顆星》徵文在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獎賽中獲得大學組銅獎;2006年學院ERP社團代表隊陳世千、鄧燕、都靈等六位同學在全國ERP競賽中,以西南地區第一名成績進軍北京總決賽,榮獲全國第一名金獎。
在2013、2014年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銀行綜合業務技能大賽中連續二年獲團體一等獎。在2012、2013、201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會計技能比賽中連續三年榮獲團體一等獎,實現“三連冠”。
學院近幾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已連續兩次被評為“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建校四十餘年來,學校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高質量的財經專業人才,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四川省政府副省長王寧,四川省審計廳副廳長陶志偉就是從我校畢業的優秀學生。
辦學宗旨
學院立足經濟和社會發展,面向未來,以服務社會經濟為宗旨,就業為導向,根據社會、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要求,以育人為中心,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具備必要理論知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技能型、套用性專門人才。
辦學定位
辦學類型定位:財經類高等職業教育
專業發展定位:以會計專業為龍頭,其它財經專業為支撐,適應社會需求,相關專業協調發展
培養目標定位:基層套用型管理人才
辦學水平定位:全力打造全國一流財經高職院校
現任領導
職務 | 姓名 |
黨委書記 | 黃友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黃吉秀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李躍進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 李琪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易思飛 |
(備註:以上資料來源於四川財經職業學院官網)
傑出校友
劉家義: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山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王寧:四川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四川行政學院院長
陶志偉:四川省審計廳廳長,政協四川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范秋美:四川省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
蔡文強:四川省審計廳黨組成員、副廳長
劉元海:攀枝花市財政局局長,黨組書記
鄒積立:四川省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郝川明:成都市國家稅務局局長。
曾京:成都市審計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肖建華:廣安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世忠:內江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倪林:四川省雅安市防震減災局局長
劉松:南充市順慶區區委副書記、區長
胡兵:四川省達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陳文華: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民建中央副主席、四川省委會主委,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劉家強: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國政協常務委員,全國政協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