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十二五”綜合交通建設規劃

四川省“十二五”綜合交通建設規劃

(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績顯著。 (一)加快建設進出川綜合運輸大通道。 成都公路樞紐。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四川省“十二五”綜合交通建設規劃的通知
川辦發〔2011〕62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關部門、有關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四川省“十二五”綜合交通建設規劃》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八日

四川省“十二五”綜合交通建設規劃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便捷、安全、經濟、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優勢,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結構最佳化的一體化交通運輸有機整體,對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二五”時期是四川省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關鍵時期,根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規劃》,制定《四川省“十二五”綜合交通建設規劃》。

一、“十一五”發展回顧

“十一五”時期,是四川交通運輸投資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能力提升最多的5年,交通運輸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基本完成,運輸能力緊張狀況總體緩解,運輸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管理服務水平整體提升,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進一步完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成績顯著。
“十一五”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02.5億元,是“十五”完成投資的3倍以上。5年間,各種運輸方式新增網路里程近16萬公里。快速鐵路和客運專線大規模開工建設。高速公路網路加快形成,國省幹線公路、農村公路技術標準和通行狀況明顯改善。內河航道和港口建設加速推進。乾支機場體系和航線網路初具規模。成都捷運加快建設。管道運輸網路進一步完善。郵政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2007年底,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的重大戰略部署,3年多來交通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超過2400億元,占“十一五”交通建設總投資的80%。先後開工建設成綿樂、成渝、蘭渝等23個鐵路項目,總里程超過2500公里。先後開工建設廣陝、廣甘、達陝等30個高速公路項目,總

里程達3137公里。長江宜賓以下航道實現千噸級船舶晝夜通航,貨櫃吞吐能力提升到100萬標箱。雙流機場第二跑道建成投用,成為全國第六個旅客吞吐量超2000萬人次和第四個啟用第二跑道的區域性樞紐機場。西部地區第一條捷運成都捷運1號線建成通車。
(二)災後恢復重建任務基本完成。
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影響,全省災區部分交通基礎設施遭到毀滅性破壞,在克服震後次生災害頻發,特別是2010年“8·13”特大山洪土石流等困難的情況下,按照“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災後恢復重建要求,全面打通災區生命線通道,成都至都江堰鐵路、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公路等一大批交通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項目提前建成並投入使用,災區交通運輸條件得到充分改善,服務水平已達到或超過震前水平,交通運輸保障能力顯著增強,為抗震救災和重建美好新家園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省納入《四川省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項目實施計畫(中期調整)》的交通基礎設施災後恢復重建項目共212個,總投資1219.71億元。截至2010年底,已開工210個,占規劃項目個數的99.06%,完成投資1010.83億元,占規劃投資的82.87%,基本完成交通災後恢復重建目標任務。
(三)運輸能力與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隨著鐵路、高速公路、水路等進出川通道加快建設,民航機場布局和樞紐功能逐步完善,跨區域交通運輸能力大幅提高,大大縮短了與東中部地區間的時空距離。主、次級樞紐和重要節點城市之間的快速交通網路逐步形成,交通時效性、便捷性和舒適性顯著提升。農村公路加快建設,交通網路覆蓋範圍繼續擴大,農村客貨運輸普遍服務深度、廣度和水平有了極大提高。客貨運輸量和周轉量保持快速增長,各種運輸方式發揮各自優勢,加強協作配合,綜合交通運輸能力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出行的選擇性不斷增加。
(四)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加強與鐵道部的部省合作,堅持部省共建、省市共建的原則,進一步完善部、省、市共同出資合作建設模式。加強溝通和協調,全省形成合力,加快推進鐵路前期工作和工程建設。加強與中國民航局全面合作,加快航空樞紐建設,發展航空經濟,共同推進民航業快速發展。搭建投融資平台,籌集交通建設資金,組建省鐵路產業投資集團公司、省交通投資集團公司,深化機場管理體制改革,整合全省機場資源,以乾帶支,做大做強省機場集團公司。拓寬融資渠道,採用BOT方式建設13條高速公路(18個項目),總里程1914公里,吸納社會資金1376億元,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籌集資金80億元,通過發行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債券籌集資金66億元,成渝公司A股成功上市,募集資金18億元。實施稅費體制改革,取消公路養路費等6項費用。
“十一五”時期,特別是加快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以來,全省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里程明顯增加,服務水平顯著提高,交通運輸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瓶頸”制約有所緩解,但仍未得到根本扭轉。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交通基礎設施總量仍然不足,技術標準偏低。對外通道不暢,內部網路不夠完善,網路覆蓋廣度和深度不足。綜合交通系統結構性矛盾突出,地區間交通發展不平衡,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交通發展較為滯後,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城市內部交通與對外交通之間銜接不盡協調,主要幹線運輸通道和城市交通擁堵日益凸顯。運輸成本較高,運輸市場體系亟待健全。

二、“十二五”形勢和要求

經過改革開放特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10年以來,四川經濟社會穩步快速發展,經濟實力逐步增強,各種運輸方式的網路、線路、站場和技術裝備達到一定規模和水平,具備了進一步加快發展的良好基礎和有利條件。“十二五”時期,全省綜合交通運輸發展面臨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必須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髮展趨勢,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為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發揮先導性、基礎性、支撐性作用。
(一)適應經濟平穩快速發展。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深入實施,四川國民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經濟總量將邁上新台階。我省將加快推進成渝經濟區建設和規劃建設天府新區,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圍繞產業園區、產業聚集、產業新城三個層次,推進產城互動發展,加快培育區域性中心城市和“四大城市群”,支撐和帶動“五大經濟區”發展。同時,隨著我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全面加強區域經濟交流合作,城鄉居民消費結構最佳化升級,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長,進出川和城際間客貨運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居民出行需求呈多層次、多樣化發展,長途高附加值貨物運輸量占貨運總量比重將明顯提高,迫切需要構建完善的綜合交通運輸網路。
(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十二五”時期,我省將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統籌城鄉建設,推進革命老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和藏區、彝區跨越式發展,實現富民和強省的有機統一,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全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必須適應這一要求,充分發揮引導區域空間合理布局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作用,擴大快速客、貨運輸系統覆蓋範圍,著力提高農村公路的通達深度和通暢水平,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均等化水平,提高運輸服務質量和水平,改善出行條件。
(三)實現全面可持續發展。在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過程中,全省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加大,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按照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必須加快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應把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強統籌規劃,調整運輸結構,最佳化布局,完善網路,合理配置交通資源,提升技術水平,加強運輸管理,降低能耗,實現綜合交通運輸的可持續發展。

三、“十二五”需求預測

“十二五”期間全省客貨運輸需求將保持較快增長,在“量”上繼續保持旺盛需求的同時,在“質”上也將更加多元化,進出川客貨運需求與省內各經濟區間的客貨運需求也將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一)客貨運輸需求。到2015年,預計客運量達到33.4億人次,比2010年增長36.9%,年均增長6.5%。客運周轉量達到1662.7億人公里,比2010年增長34.7%,年均增長6.1%。貨運量達到23.7億噸,比2010年增長76.9%,年均增長12.1%。貨運周轉量達到3013.6億噸公里,比2010年增長76.2%,年均增長12.0%。
(二)通道運輸需求。“十二五”期間,北向通道仍然是全省客貨運輸進出川的最主要通道,但隨著東向、南向進出川通道的進一步完善,四川與重慶、貴州、雲南以及華東華南地區的客貨運量相應增加,北向通道客貨運量所占比例將有所下降,東向、南向進出川通道的客貨運量比例將有所提高,西向通道基本維持不變。北、東、南、西四個方向進出川通道客、貨運量所占比例分別約為41%、25%、27%、7%和40.5%、24.5%、28%、7%。
(三)省內經濟區間運輸需求。成都、川南、攀西、川東北、川西北五大經濟區間的客貨運量表現為以成都為中心,向其他經濟區輻射的分布形態,其中成都經濟區客貨運量約占全省總量的60%,並且成都與川南經濟區間的客貨運量所占比例較大。隨著區間交通網路的完善,區間性的運輸需求將較快增長。

四、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抓住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等重大機遇,堅持運輸通道和樞紐建設並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運輸管理服務並重,完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路,提升運輸服務能力和技術裝備水平,構建便捷、安全、經濟、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基本建成西部綜合交通樞紐,為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二)基本原則。
按照加快轉變交通運輸發展方式和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要求,“十二五”時期,綜合交通發展要堅持和遵循以下原則:
——轉變方式,適度超前。由各種運輸方式獨立發展向綜合協調發展轉變,由依賴要素投入發展向要素投入、科技進步、體制機制創新並舉發展轉變。著眼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總體部署,在滿足現階段客貨運輸需求的基礎上,使運輸供給能力適度超前,基本適應全省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
——統籌兼顧,合理布局。與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城市群發展、資源分布與產業布局、應對自然災害等要求相適應,合理布局不同區域、不同層次的綜合交通運輸通道和交通樞紐,統籌區域協調發展,實現主、次級樞紐和重要節點城市之間,樞紐內部各種交通方式之間的順暢連線、高效運行。
——最佳化結構,一體服務。因地制宜,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優勢,促進各種運輸方式在區域和城市的協調發展。以市場為導向,合理配置交通運輸資源,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的運力匹配和有效銜接,發展一體化運輸服務,實現交通運輸的便捷換乘、安全高效。
——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統籌城鄉交通運輸協調發展,推進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交通安全監管和應急保障能力建設,提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安全性、抗災能力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水平,提供安全可靠的運輸服務。大力發展公共運輸,提升綜合交通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緩解交通擁堵,滿足人民民眾更高層次的交通出行需要。
——尊重自然,節能環保。尊重自然發展規律,在加快發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同時,把節約集約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貫穿於交通基礎設施、技術裝備、管理服務的各個環節,推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綠色、可持續發展。
(三)發展目標。
到2015年末,基本貫通國家《中長期綜合交通網規劃》“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四川段部分,加快融入國家快速鐵路網和高速公路網。綜合交通網路規模進一步擴大,形成暢通周邊省市,通達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等經濟區的快捷運輸通道,建成覆蓋全省主要城市的快速交通網路,主、次樞紐及重要節點城市樞紐功能明顯增強,銜接順暢、轉換高效的綜合交通樞紐作用開始顯現,提供便捷、安全、經濟、高效的運輸服務,基本建成貫通南北、連線東西、通江達海,承接華南華中、連線西南西北、溝通中亞東南亞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鐵路。力爭新增鐵路新線2500公里,其中快速鐵路2200公里,進出川鐵路4條,通車總里程達到6000公里,形成11條進出川鐵路大通道。實現成都至重慶1小時左右通達,至西安、蘭州、貴陽等周邊省會城市4小時左右通達,至環渤海、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8小時左右通達。
公路。新增高速公路通車裡程3700公里,進出川高速公路11條,通車總里程達到6350公里,形成18條進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基本實現高速公路網路化。累計建設幹線公路14162公里,其中建成二級及以上公路8300公里,幹線公路等級水平顯著提高,新改建農村公路9.3萬公里,農村公路網路進一步完善,科學化管養體系基本建立。國家公路運輸樞紐客、貨運站場建設全面展開,基本形成以國家樞紐為龍頭,次級樞紐為支撐,縣鄉站場為節點的道路運輸站場體系。
水路。新增三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里程316公里,三級及以上高等級航道達到544公里,新增貨櫃吞吐能力150萬標箱,貨櫃總吞吐能力超過250萬標箱。“四江六港”水運基礎設施基本建成,進出川水運主通道通過能力和港口貨櫃吞吐能力全面提升。
民航。新增支線機場3個,國際航線22條以上,開工建設成都新機場,基本形成以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和西部地區門戶樞紐為中心,乾支結合的民用機場布局網路體系和較為完善的省際、國內幹線和國際客貨運航線網路。
管道。新增石油管道1939公里,天然氣管道2660公里,形成較為完善的石油天然氣管道網路,全省油氣供應保障能力大幅增強。
捷運。新增城市捷運90公里,建成成都市區捷運線網主骨架,形成立體化城市公共運輸體系,城市居民出行質量大為改善。
郵政。補建空白鄉鎮郵政局所1149個,基本實現全省鄉鎮郵政局所全覆蓋,郵政普遍服務能力和水平顯著提高。 

五、發展任務

(一)加快建設進出川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快客運專線、快速鐵路、高速公路和高等級航道等進出川綜合運輸大通道建設,連線成都主樞紐與20個區域性次級樞紐和重要節點城市,直接服務“四大城市群”和“五大經濟區”,形成暢通周邊省市,通達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北部灣等經濟區的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進出川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快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和西部地區門戶樞紐建設,積極開闢新的國際國內航線,大力推進國際貨運航空發展,架設內陸對外開放的空中橋樑。
1.鐵路。
全方位打通進出川鐵路大通道,增強路網靈活性,形成以客運專線、快速鐵路、提速幹線為主體,覆蓋範圍廣、通道能力強、布局完善的區域快速鐵路網。
以成都主樞紐為中心,加快建設以西成客專、成蘭、蘭渝鐵路為主幹線的連線陝西、甘肅的北向通道,以成渝客專、成遂渝鐵路為主幹線的連線重慶的東向通道,以成貴客專、成昆、隆黃鐵路為主幹線的連線貴州、雲南的南向通道,以川藏鐵路為主幹線的連線西藏的西向通道。通過歐亞陸橋通道和泛亞鐵路連線歐洲、中東及東南亞。到2015年,力爭新增成渝、蘭渝等4條進出川鐵路,形成11條進出川鐵路大通道。
專欄四 進出川綜合運輸大通道
重點鐵路項目
建成成都至重慶鐵路客運專線、蘭州至重慶鐵路、成昆鐵路擴能成都至峨眉段、成都至雅安鐵路、遂渝鐵路增建二線等項目。力爭建成西安至成都鐵路西安至江油段、成都至貴陽鐵路樂山至貴陽段等項目。加快建設成都至蘭州鐵路等項目。新開工建設川藏鐵路雅安至康定(新都橋)至昌都段、成昆鐵路擴能峨眉至廣通段、隆黃鐵路(內江至敘永段擴能改造,敘永至畢節段)等項目。加快川青鐵路成都至馬爾康至格爾木段、昭通至攀枝花至麗江鐵路、成都至西寧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適時開工建設。
2.公路。
加快進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建設,全面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項目四川部分,實現主要進出川通道由普通公路向高速公路的跨越,顯著提升通行和安全保障能力。
建成廣元至陝西界、廣元至川甘界、達州至陝西、巴中至桃園等高速公路,新增4條與陝西、甘肅相接的北向通道。建成成都至安岳至重慶、南充至大竹至梁平、達州至萬州、宜賓至瀘州至重慶等高速公路,新增4條與重慶相接的東向通道。建成納溪至貴州界、攀枝花至麗江、成都至自貢至瀘州至赤水等高速公路,新增3條與貴州、雲南相接的南向通道。到2015年,新增11條進出川高速公路,形成18條進出川高速公路大通道。
專欄五 進出川綜合運輸大通道
重點公路項目
建成成都至自貢至瀘州至赤水、雅安至瀘沽、納溪至貴州界、攀枝花至麗江、內江至遂寧、廣元至陝西、廣元至川甘界、達州至陝西、廣元至南充、成都至南部、巴中至南部、巴中至桃園、成都至什邡至綿陽、達州至萬州、巴中至達州、成都至安岳至重慶、遂寧至資陽至眉山、宜賓至瀘州至重慶、綿陽至遂寧、樂山至自貢、南充至大竹至梁平、映秀至汶川、雅安至峨眉至樂山等高速公路。
加快仁壽經沐川至金沙江岸、樂山至漢源、宜賓至敘永、敘永至古藺至習水、汶川經川主寺至川甘界、綿陽至九寨溝、巴中至廣安至重慶界、自貢至隆昌、汶川至馬爾康、雅安至康定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
3.水路。
實施“四江六港”水運通道和港口建設,全面提升水運通道通行能力和內河港口客貨運吞吐能力,打造“暢通、高效、綠色、安全”的內河航運。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主軸,以岷江(樂山至宜賓)、嘉陵江內河高等級航道為幹線,以渠江、岷江中段(成都至樂山)、涪江、沱江、赤水河、金沙江等航道為補充,構建“一橫兩縱六線”的內河航道體系。加強長江川境段、嘉陵江川境段、岷江、渠江等航道整治和渠化梯級改造,推進岷江航電綜合開發。加快主要港口的專業化、規模化、現代化建設,著力打造瀘州—宜賓—樂山和廣安—南充—廣元兩大港口群。
專欄六 進出川綜合運輸大通道
重點水路項目
內河航道。繼續推進長江川境段瀘州至宜賓228公里航道通過能力提升,完成宜賓至水富30公里三級航道整治。全面實施岷江樂山至宜賓段航電綜合開發,建成樂山至宜賓三級航道162公里。全面完成嘉陵江川境段534公里航道渠化建設,建成蒼溪、亭子口2個航電樞紐,完成嘉陵江航運配套工程建設。完成渠江廣安段航運工程建設,研究建設渠江風洞子航電樞紐。共渠化航道242公里,整治航道410公里。
港口碼頭。建設瀘州港多用途碼頭二期續建工程、宜賓港志城作業區一期工程、樂山港老江壩作業區一期工程、廣安港新東門作業區一期工程、南充港都京作業區一期工程、廣元港多用途碼頭一期工程、金沙江庫區碼頭等項目,新增港口泊位28個。
4.民航。
鞏固和強化現有雙流機場區域性樞紐機場優勢,全力推進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和西部地區門戶樞紐建設,充分發揮國家重要航空樞紐和西部地區門戶樞紐功能,建成“一個樞紐,三個網路”,即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和西部地區門戶樞紐,省內及周邊省(區、市)省際航線網路,國內大中城市幹線網路,面向歐洲、美洲、南亞和東南亞的國際客貨運航線網路。到2015年,全省通航機場達到14個,全省機場直接通航城市超過108個,航線超過 150條,全省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5萬噸,其中成都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5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0萬噸。
加快支線航空和通用航空發展。加快旅遊機場建設,遷建和改擴建部分支線機場,完善支線機場布局網路體系,促進幹線、支線機場協調發展。積極培育支線航空市場,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支線機場和支線航班補貼政策,引導鼓勵航空公司開闢更多的支線業務,完善支線航線網路。開展通用機場和直升機起降點的布局規劃工作,最佳化通用航空的運營環境。
專欄七 進出川綜合運輸大通道
重點民航項目
建成雙流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樓工程,並全面投入使用。加快成都新機場前期工作,爭取全面開工建設。建成九寨黃龍機場三期擴建、西昌機場擴建、南充機場擴建、阿壩紅原機場、稻城亞丁機場。新開工樂山機場,遷建宜賓、瀘州、達州機場。加快甘孜機場前期研究論證工作,適時開工建設。加快遂寧、閬中等通用機場前期研究論證工作,適時開工建設。
5.管道。
加快油氣管道建設,進一步完善全省油氣管網結構。積極支持建設省外進川油氣管道,提高全省油氣供應保障能力,填補供應缺口。加快連線幾大重點產區和消費中心的省內油氣管道建設和現有管道改造,拓展油氣支線網路,提高對省內石油天然氣的輸送、調度能力。
專欄八 進出川綜合運輸大通道重點
管道項目
建設寧夏中衛至貴陽天然氣聯絡線(四川段),北外環、楚雄至攀枝花至西昌、川東北至川西、大邑至青白江至德陽等天然氣管道。建設蘭州至成都原油管道,成都至樂山、內江至宜賓、瀘州至成都、成都至遂寧至南充至廣安至達州、昆明至攀枝花至西昌等成品油管道。
(二)完善內部交通網路。
1.城際快速網路。以快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為骨幹,國省幹線公路為輔助,推進多層次城際快速交通網路建設。在成都主樞紐與次級樞紐及重要節點城市之間,在利用進出川大通道的基礎上,新建快速鐵路和改造既有鐵路,建設成都至周邊的高速公路放射線,形成城際快速通道。在區域性次級樞紐和重要節點城市之間,建設城際鐵路、高等級公路和重要城市過境高速,提高區域間經濟幹線技術等級,實現城市間快速連線。
2.地方鐵路。科學合理制定建設規劃,加快地方鐵路建設。整合既有資源,構建地方鐵路局部網路,拓展服務範圍,形成國家鐵路網的重要補充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加強建設通往煤炭、礦產、旅遊等資源富集地區,以及物流園區、港口、重要物資倉儲設施等貨物聚集地的鐵路,提高大宗物資運輸能力,促進地方資源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
3.幹線公路。以提升等級、完善路網、改善路況、健全管理為重點,充分發揮幹線公路在各級公路網和各種運輸方式間的承接作用。加快建設連線重要旅遊目的地、重要旅遊景區和重要資源地的幹線公路,大力推動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公路建設和發展。進一步提高國省幹線和經濟幹線高等級公路比例,新改建國省幹線和經濟幹線1.4萬公里,實施幹線公路大中修養護工程,全面提升技術水平和通行能力。
4.農村交通。依託幹線公路,以縣城為中心,完善覆蓋鄉鎮、建制村的農村公路網路,服務民生,使農民民眾享受到安全和便捷的運輸服務。提高農村公路通達深度和覆蓋廣度,切實改善農村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基本完成通鄉通暢、通村通達、農村斷頭路建設工程。繼續實施通村通暢建設,新建和改建農村公路9.3萬公里,啟動山區和丘陵地區重要鄉鎮聯網路,平原地區新農村綜合體、示範片和農業產業園區的延伸線建設。完善農村道路配套,繼續實施農村危橋、渡口、渡船改造,加快農村客運發展。加大農村安全保障投入,提高農村公路抗災能力,切實改善農村出行條件。
專欄九 內部交通網路重點項目
鐵路。建成綿陽至成都至樂山客運專線、巴中至達州鐵路等項目。新開工建設成渝鐵路成都至內江段擴能改造、綿遂內自宜城際鐵路、廣元至巴中鐵路擴能改造等項目。加快樂山至自貢至瀘州、宜賓至瀘州城際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適時開工建設。建成敘永至大村鐵路。加快連界至樂山、九寨溝旅遊支線鐵路等項目前期工作,適時開工建設。
高速公路。建成廣陝廣巴連線線、廣南廣巴連線線、綿陽繞城高速公路。加快遂寧至西充、遂寧經武勝至廣安、內江至威遠、綿竹至德陽至中江、蒲江至簡陽至中江、綿陽至西充、德陽經蒲江至井研等高速公路以及部分城市過境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爭開工建設。
幹線公路。加快甘孜州“兩路一隧”(國道318線、317線改造和雀兒山隧道)、阿壩州國道317線、省道302線、省道303線和涼山州國道108線、省道208線、省道216線、省道307線等藏區、彝區幹線公路以及內地的國道108線、210線、212線、213線、318線、319線、321線和現有省道為重點的國省幹線公路建設,進一步完善大九寨、川東北、川南、川中、川西等重要經濟幹線公路。規劃研究第二大件運輸專用通道。
(三)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功能。
1.成都主樞紐。
依託12條鐵路、16條高速公路和大件運輸通道,進一步完善成都鐵路樞紐、公路運輸主樞紐功能。鞏固和強化雙流機場區域性樞紐機場地位,加快建設成都新機場,全力推進成都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和西部地區門戶樞紐建設。開闢更多國際長程直飛航線,構建樞紐航線網路,擴大服務範圍。按照客運“零距離換乘”和貨運“無縫化銜接”的要求,加強鐵路、公路、民航、捷運等多種運輸方式間的緊密銜接,促進貨櫃多式聯運發展,把成都建成西部最大的國家級綜合交通樞紐。
科學制定天府新區綜合交通建設規劃,加強與成都主城區綜合交通的銜接,完善天府新區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建設由國鐵幹線、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和城市軌道組成的天府新區軌道交通線網,加快區內高等級公路建設,完善公路網路。加強與鐵路客貨運站、機場、港口的銜接,完善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為天府新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和保障。
2.次級交通樞紐及重要節點城市。以區域性中心城市為依託,鐵路站場、公路樞紐站場、港口、支線機場和區域間運輸通道為基礎,完善次級樞紐客貨運輸功能,擴大交通網路的覆蓋範圍。加快各次級交通樞紐間運輸通道建設,加快建設瀘州、宜賓、樂山、南充等水陸聯運次級樞紐,遂寧、內江、自貢、雅安等物流配送次級樞紐,攀枝花、廣元、達州、廣安等省界次級樞紐,大力加強綿陽、德陽、巴中、資陽、眉山、西昌、康定、馬爾康等重要交通節點城市建設,推進主要港口、鐵路和公路貨運場站、物流園區等集疏運網路建設,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
3.城市交通。加快建設規模合理、網路完善、結構最佳化、有效銜接的城市綜合交通系統,加強各種城市交通方式間、城市交通與對外交通間的緊密銜接,提升城市綜合交通承載力,滿足市民基本出行和生活需求。完善城市道路和公共運輸基礎設施,優先發展公共運輸。大力推進成都市快速軌道交通建設,建成成都市區捷運線網主骨架,並加強市區捷運與市郊鐵路、城際鐵路的銜接,構建城市與區域一體化的快速軌道交通網路,形成以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為骨幹,常規公交為主體,計程車為補充的立體化城市公共運輸體系。在市區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研究論證輕軌、現代有軌電車等大容量公共運輸方式的規劃建設。積極發展地面快速公交系統,提高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規範發展城市計程車業。最佳化城市交通出行結構,合理採用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措施,引導私人機動車出行,倡導綠色出行,提升交通管理組織水平,提高公共運輸出行分擔率,緩解交通擁堵狀況。
專欄十 成都主樞紐及城市交通重點項目
成都鐵路樞紐。建成成都東客站、成都至蒲江鐵路、成都至都江堰鐵路彭州支線、成都鐵路樞紐環線改造工程、成都車站擴能改造工程、成都樞紐“一所三段”、成都樞紐城廂車站新建快運和特貨作業區工程、成渝客專龍泉驛站等項目。加快天府新區聯繫川南地區的鐵路通道研究以及天府新區鐵路樞紐站選址等前期工作,爭取開工建設。
成都公路樞紐。建成成都第二繞城高速。規劃建設成都新機場高速公路。建設大件路貨運外繞線。建成“三主九輔”公路貨運場站。
成都航空樞紐。建成雙流國際機場第二跑道和新航站樓工程,並全面投入使用。建設成都區域管制中心、成都終端區管制工程。加快成都新機場前期工作,爭取全面開工建設。
城市軌道交通。開展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修編工作,整合成都主城與天府新區的軌道交通線網。建成並運營捷運1號線一期工程、1號線南延線一期工程、2號線全線、3號線一期工程、4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建設捷運1號線南延線二期工程、3號線北延線及南延線、4號線東延線及西延線、5號線一期工程、7號線全線以及機場快線。啟動1號線南延至煎茶段、6號線南段、10號線東延段(雙流機場至萬安至煎茶東)等項目建設。
(四)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1.提高運輸服務水平,促進一體化運輸。加強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銜接與合作,提高客貨運輸服務水平和效率。鼓勵運輸企業開展一體化運輸服務,加強運輸服務中的線路、能力、運營時間、票制、管理的銜接。創新運輸組織模式,大力發展先進的一體化運輸服務方式,有效延伸運輸服務鏈。加快運輸市場體系建設,加強快速鐵路、航空運輸市場的開發與培育,最佳化運輸服務產品結構。
2.完善郵政普遍服務保障體系,改善基礎設施。加快推進空白鄉鎮郵政局所補建工作,基本實現全省鄉鎮郵政局所全覆蓋,行政村基本設村郵站。完善郵政普遍服務網路體系,健全保障和監督機制,提高普遍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力發展農村郵政物流,支持郵政企業全面參與農村物流流通網路建設,推進公路客運班車代運小件郵件、快件試點。推進快遞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把成都打造成為西南地區快遞服務中心。加快與電子商務相結合的快遞服務信息平台建設,推進快遞服務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
3.依託綜合交通網路,促進現代物流業發展。支持貨櫃運輸、甩掛運輸等運輸方式,加強連線兩種以上運輸方式的轉運設施建設,解決各種運輸場站相互分離帶來的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多次搬倒、拆裝等問題,提高運輸效率。推進公路鐵路貨運場站、機場、港口等單一貨運功能運輸場站向多式聯運物流園區發展,引導貨運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由單一的貨運業務向倉儲、配送、分揀、包裝等多元物流業務拓展。完善交通物流服務網路,提高服務質量,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推進現代物流業全面發展。
4.提高交通運輸信息化、智慧型化水平。加強綜合交通運輸公共信息平台建設,建立並完善智慧型交通基礎數據平台,推進物聯網發展及套用,逐步建立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信息採集、交換和共享機制,提供方便、及時、準確的交通信息服務。推進高速公路監控、聯網收費系統,城市公交智慧型調度系統建設,提高運營效率和安全性。
5.強化安全保障機制,提高應急反應能力。落實交通運輸安全標準和措施,提高交通基礎設施、運輸裝備的安全性,強化危險品運輸的監管,加強交通安全意識宣傳教育和運輸安全事故責任追究,減少交通事故隱患,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完善交通運輸應急預案和處置機制,建立健全包括省級、市級、縣級、企業等層面的應急預案體系框架,加強災害易發區域和重點區域的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加大應急裝備和應急平台建設投入力度,提高綜合交通運輸網路的可靠性,增強交通運輸應急保障能力。
6.提高運輸效率,發展綠色交通。最佳化交通運輸系統結構,促進鐵路、水運等高能效、低能耗、節約型交通方式的發展,推進發展交通循環經濟。合理引導運輸需求,倡導低碳型交通消費模式和出行方式,提高運輸組織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加強生態環保意識,加強交通運輸規劃、設計、施工和運營全過程環境保護工作,加快構建節能減排長效機制,推進綠色交通系統建設,全面提高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可持續發展能力與水平。
(五)規劃投資。
“十二五”期間,全省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投資預計將達到8453億元,比“十一五”增長172.5%,其中鐵路2800億元,公路4138億元,水運410億元,民航200億元,捷運895億元,郵政10億元。

六、政策措施

(一)完善規劃體系,加強規劃指導。加強綜合交通規劃、各交通方式專項規劃、地方綜合交通規劃等規劃間的銜接,指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各地、各部門應按照批准的規劃組織實施,不得隨意改變,保持規劃的嚴肅性和連續性。增強規劃的執行力和約束力,完善規劃評估機制和動態調整機制。
(二)深化體制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深化管理體制改革,探索建立綜合運輸管理體制。堅持部省共建、省市共建鐵路的機制,推進鐵路投資主體多元化,規範合資鐵路建設和運營管理,保障投資者權益。堅持政府主導、統一規劃、市場運作的高等級公路、水運航道和港口建設機制,探索加快建設民用機場和發展通用航空新機制。進一步深化公路、水運和民航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港口資源整合。建立跨區域、跨行業的綜合交通運輸規劃、建設和運營新機制,創新幹線公路和農村公路科學化養護和管理體制,因地制宜,落實養護責任和安保措施。按照市場經濟要求,根據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新形勢需要,研究提出促進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指導意見。
(三)拓寬融資渠道,強化資金保障。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經營性或具有盈利能力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利用資本市場,發揮上市公司融資作用,採用債券、信託、資產證券化等融資方式,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加大政府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投入力度,發揮政府性資金的引導作用和乘數效應。
(四)落實節能環保,減少環境影響。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法規,嚴格項目審批和土地、環保準入制度,認真落實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要求。規範管理制度和監測方法,完善環保工程設計和施工,強化建設項目的環境監管。積極開展環境恢復和污染治理工作,大力推廣採用環保新技術,科學規劃線路走向和場站選址,避繞生態環境敏感地區,採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做好環境恢復和土地復墾工作。
(五)加大統籌協調,實現合力攻堅。健全不同層次的協調機制,加強省直相關部門和市(州)政府部門的綜合協調聯動,著力解決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突出矛盾和難點問題。提高行政效能,最佳化建設環境,強化要素保障,加快項目前期工作,促進新開工項目順利建設、已開工項目加快建設,確保規劃項目順利實施。
(六)加強人才培養,推進科技創新。強化交通運輸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高科技人才培養,完善人才教育培訓體系。健全科技創新體系和機制,強化創新驅動,提高交通運輸設施、裝備、技術和營運管理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支持交通運輸關鍵技術、核心裝備的研究開發及推廣套用,加速淘汰落後技術和高耗低效運輸裝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