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在台南縣北部邊緣地帶,有一個遠近知名的遊覽勝地—關子嶺,它地處阿里山脈的山麓。在它的東面,是阿里山伸向西南方向的一支脈—大凍山脈,黑石炭山、崩山、九龍山、大凍山、大獅嶺、小獅嶺、 莰頭山等千米左右的山峰,連綿不斷;在它的北面,急水溪上源向水溪的溪流,潺潺流淌。群山環抱,清水一泓,環境十分幽雅。目前,這裡已形成一個包括關子嶺溫泉、紅葉公園、水火同源、碧雲寺、清虛宮、大仙寺、枕頭山等勝景的風景遊覽區,每年接待遊客100多萬人次,是台灣遊客最多的旅遊點之一。
關子嶺是一個海拔270米的小山岡。過去,這裡僅有一個荒僻的小山村,居民自稱“鐵國”,意思是沒有人攻打的安全地方。後來在這裡發現了溫泉,很快發展成為一個街市繁榮、旅社林立、遊人絡繹的小市鎮。
地形

島內學者大致將台灣地形劃分為7個部份,分別是中央山系、海岸山脈、大屯山山匯、山麓丘陵區域、開拓台地區域、平原谷地區域及東部火山島嶼等。由此7個部份又可劃分為若干分區,而嘉義市便隸屬於平原谷地區域的嘉南海岸平原。嘉義、台南海岸平原,簡稱嘉南海岸平原,位於台灣島西南部,北自彰化,南迄高雄,長170公里。南北兩端尖端,中部較寬廣,最寬處為濁水溪的下游地段,東西寬約40公里。此平原東臨山麓丘陵地帶,平原的東緣部分海拔四、五十公尺,平原西面成一平緩的斜坡,平原中部是斗六、嘉義諸地區。嘉南海岸平原的河流發育有先後,其先者為先成河,即濁水溪、曾文溪,發源自中央山脈及玉山,發生時期甚早,嘉南平原形成以前即已存在,河床廣闊,上流帶來的沖積物甚多,下游堆積現象顯著。其後者為嘉南平原成立以後的順向河,此等河流都來自山麓丘陵地帶,或僅在平原東側邊緣部分地區。如朴子溪、八掌溪、二層行溪等,源自山麓丘陵地帶,北港溪、急水溪及其它較為微弱的河流則來自平原邊緣部分。
地質概述

(二)土壤:嘉南丘陵及平原低地多由沖積土、鹽土、擬盤層土及砂性土等構成。而嘉義市轄區土地為擬盤層土、紅棕色磚化紅土、沖積土等。
(三)地震:嘉義在地質上位居梅山斷層、大尖山-觸口斷層及六甲斷層之間,雖全區並未真正落於斷層上,但該市行政範圍內仍幾乎位於嘉義地震密集帶上,尤其多數教育設施在區位上應已受到潛在的威脅。
地理位置

關子嶺溫泉位於關子嶺北麓的滾水溪左岸,泉有清、濁兩種,濁泉水溫80攝氏度,清泉水溫54攝氏度,是鹽類碳酸泉,呈乳白色,浴後膚滑若脂,可治療皮膚病、神經痛等症,過去曾被稱為“仙奶泉”。如今,泉水通過人工水道被引入旅館,供人沐浴。由於水質良好,而且周圍景色宜人,所以關於嶺溫泉號稱台灣南部第一溫泉,並與台北的陽明山、北投和屏東的四重溪合成為台灣省四大溫泉。
自溫泉向上行,登300級陡峭的好漢坡,即到達山頂紅葉公園。國內遍植龍眼、梅花和櫻花樹,尤以聖誕紅為多。深秋季節,滿山滿谷嫣紅一片,燦爛悅目。在關子嶺西南方,有一座由石灰岩組成,高645米的山峰,由於形狀獨特,從遠處望去,好像一個繡花枕頭,非常美麗,因而被命名為枕頭山。山上有一塊巨石,重達數噸,浮嵌在山頂,從山底向上望去,巨石搖搖欲墜,可是數千年來,始終迎風傲立,巍然不動,像個巨神守護著枕頭山,當地居民稱它為風動石或靈風動石。據說,每當颱風、暴雨等異常天氣到來之前,巨石都要發出滾動的響聲,居民可據此做好應變的準備,站在風動石向西眺望,台南平原阡陌縱橫,一覽無餘;高速公路像巨蛇,南北伸展;白河水庫如一塊明鏡,鑲嵌在中間,構成一幅美妙的風景畫。
自然環境

水文:主要河川為八掌溪、朴子溪,均發源於中央山脈,分別流經嘉義市南、北面,形成與嘉義縣的天然界線;該市地下水並不豐沛,主要因為嘉南平原地層由極細的淤泥及粘土組成,含水性差,主要用水資源為引用八掌溪的蘭潭水庫、仁義潭水庫。而這些主要河川的污染程度都相當高。
氣候:嘉義市市中心位於北緯 23°29′,東經 120°27′,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溫以七月最高,一月最低,年平均溫度攝氏22.6度,氣候溫和怡人;冬季為乾季,以東北季風為主,夏季西南風盛行,風力和緩,因高溫及對流作用旺盛,常有雷雨,加以位居侵台颱風主要路徑地區,7至9月間常有颱風侵襲,雨量甚豐,年平均雨量1696.9毫米,有利農業發展,故該市開發甚早。
旅遊資源

位於枕頭山西南,距水火同源約1公里處的碧雲寺,是一座古老的寺院。它建於清乾隆年間,殿宇宏偉,庭院寬敞,肅穆壯觀,內供觀音佛像及十八羅漢。附近的山都由石灰岩組成,由於長期受到水的溶蝕,形成了許多洞穴,構成了龍喉風煙、石室仙蹤、蝙蝠洞天等美景。龍喉風煙在碧雲寺旁邊,巨石嶙峋,夭矯如龍,前端有穴,在風雨之後和寒冬清晨,由於洞內比外面溫度高,從洞中冒出的濕潤空氣遇冷凝成雲霧,仿佛是洞穴在噴吐雲氣,又好似炊煙裊裊上升。石室仙蹤在碧雲寺東南,為一清靜石穴,通稱仙洞。嚴冬溫暖如春,盛夏涼風習習,洞旁樹木茂密,濃蔭蔽空。相傳300年前,曾有僧人盤坐洞中,參修通學。蝙蝠洞天在碧雲寺後,山崖下有一岩洞,闊約20米,蝙蝠群棲洞中,有紅有黑,盤鏇飛舞,景色奇麗。
大仙寺位於枕頭山西麓,又名大仙岩或舊岩,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後經重修、擴建,已成為一座雄偉壯麗、金碧輝煌的寺廟。其山門外有五彩報恩塔,廟中有阿彌陀佛和印度白玉佛,為台南佛教文化中心之一。
在關子嶺西北方的白水溪谷中,建了一座白河水庫,面積約197公頃,具有防洪、灌溉、給水等多種功能,由於這裡山清水秀,風景絢麗,既可垂釣,又可划船,現已成為關子嶺風景區的一個組成部分。從關子嶺向南偏東方向步行,越過台南縣第一高峰,海拔1234米的大凍山,大約走了8小時左右,一座水面遼闊、碧波粼粼的人工湖呈現在眼前,這就是目前台灣第一大水庫—曾文水庫。

曾文水庫四周環山,層巒疊蟑,青山翠谷,再配上煙波浩淼的碧潭綠水,風景十分秀麗,是一個有著廣闊發展前景的旅遊勝地。現已建成幾處各具特色的旅遊景點。如橫跨湖面的大埔拱橋。像一道彩虹架在碧波之上。建於湖畔山腰的嘉義農場,一座座現代式樣的洋房,白牆紅瓦,頗有北歐建築風格。水庫南端的參觀台區,有各種旅遊服務設施,備有遊艇,供遊人游湖賞景。此外,還有掬月半島、曾文七寶塔以及一些遊樂園區等。由於庫區鮮魚、水果品種很多,產量豐富,在此品味嘗鮮,也是一大樂事。
在曾文水庫西南方,隔著一道高500餘米的烏山嶺,又有一座與之遙相對應的巨大水庫-烏頭山水庫。它位於台南縣官田鄉,有效蓄水量為1.4億立方米,滿水面積為1300公頃,是台灣島上第二大水庫。由於它地處起伏不平的丘陵地區,四周輪廓狀若珊瑚,故又名珊瑚潭。早在300年前這裡就已經有了小型水利建設。1920年開始,經過將近 10年的施工,攔截了官田溪河谷,建成了這座水庫和嘉南大壩灌溉系統。此後,珊瑚潭一直作為嘉南大壩的主要蓄水庫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由於官田溪只是一條小的溪流,集水面積有限,僅僅靠它不能使水庫水量得到充分保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在興建曾文水庫的同時,又在烏山嶺開鑿了一條長約3公里的引水隧洞,引進經過曾文水庫調節的曾文溪水注入珊瑚潭,使它的水源得到了充分保證,水位保持穩定。
珊瑚潭也是一個山明水秀、風景綺麗的遊覽勝地。由於它是依天然河谷而建,湖岸迂迴曲折,岸邊景物如畫。湖中小島眾多,島上林木蔥綠,泛舟潭上,尋幽探勝,妙趣橫生,常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潭的出水口旁有一噴水柱,水由柱端噴射出來,白花飛濺,高達數丈,再落入泉盆,十分壯觀。尤其在夕陽映照之下,五彩繽紛,變換奇特,叫做“珊瑚飛泉”,被列為台南八景之一。此外,還有展望台、遊艇碼頭、湖濱公園及露營地多處,配建亭台樓閣,種植花草樹木,風光之美與景物之佳,使它成為台南地區首屈一指的旅遊休憩的好地方。
珊瑚潭附近有一座由明朝鄭成功的參軍陳永華所建的著名古剎―龍湖岩,前有龍湖,後有赤山,左有龍潭寺,右有鎮南宮,廟宇規模宏偉,坐落在珊瑚潭旁,更使名潭生色。
除了珊瑚潭、曾文水庫、白河水庫之外,在嘉義丘陵至台南平原地區,還分布著許多小型水庫,如鹿寮水庫、尖山埤、德元埤、鹽水埤、虎頭埤等,面積在幾十公頃至幾百公頃之間。其中,台南縣新化鎮東郊虎頭山麓的虎頭埤,建於清朝年間,是台灣島上歷史最悠久的水庫,也是一個絝麗多姿、久負盛名的風景區。有虎溪釣月、虎嶼歸雲、虎頭倒影、閘口飛泉、濠平觀魚、江亭望月、水橋虹影與孤嶼螺痕等八景。
從珊瑚潭往南,越過曾文溪,丘陵的面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呈現出一些罕見的地形景觀,那造型千姿百態的泥火山,景象奇幻兼備的月世界,成了遠近知名的盛景奇觀。

大滾水在高雄縣田寮鄉古亭村,噴泥口長約40米,寬約25米,裡面至少有三個孔洞不停地湧出泥漿、水、氣,汩汩有聲。
小滾水在田寮鄉崇德村,是一個泥火山群,除有兩處噴泥丘外,多呈泥塘、泥池之狀。有的噴泥口每隔十幾分鐘噴泥一次,還伴有滾動的聲音。
滾水坪位於高雄縣橋頭鄉與燕巢鄉的交界處,當地叫滾水山,周圍約50米左右,上有隆起的小丘,呈乳房狀,山丘頂上即為火山噴泥口,不斷地流出灰色的泥漿,匯成一個50米見方的泥塘。其中一半泥漿經太陽長期曝曬,龜裂成各種奇怪的形狀,宛如一件精美的藝術品,上面可以行人;而另一半則充滿了軟泥漿,一片油光,不能行走,曾有水牛沉沒其中。
滾水湖又名滾水壺,位於高雄縣燕巢鄉金山村。傳說一名受了虐待的養女曾在此地自盡,所以人們把滾水湖又叫做養女湖。它是一個周長約30米的噴泥塘,雖然面積不大,但深不可測。湖中連續不斷地冒出比碗口還大的氣泡,點火可燃,與關子嶺的水火同源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