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齊大飢⑴。黔敖⑵為食於路,以待飢者而食⑶之。有餓者,蒙袂⑷,輯屨⑸,貿貿然⑹來。黔敖左奉⑺食,右執⑻飲,曰:“嗟⑼!來食!”揚其目⑽而視之,曰:“予⑾唯⑿不食嗟來之食⒀,以至於斯⒁也!”從而⒂謝⒃焉,終⒄不食而死。(據《禮記》改寫)
注釋
(1)大飢:嚴重的饑荒。
(2)黔敖:春秋時齊國的貴族。
(3)食(sì):動詞,給……吃
(4)蒙袂(mèi):用衣袖遮著臉。袂,衣袖。
(5)輯屨(jù):拖著鞋子。屨,古代用麻、葛等製成的鞋;輯,拖。
(6)貿貿然:昏昏沉沉的樣子。
(7)奉:同“捧”,這裡指拿著。
(8)執: 端。
(9)嗟:喂,嘆詞,帶有輕蔑意味的呼喚聲。
(10)揚其目:瞪著他的眼睛。
(11)予:代詞,“我”。
(12)唯:在句中起連線作用,“因為”。 上文有2個(11)重複,請注意!
(13)嗟來之食:帶有侮辱性的恩賜。
(14)斯:此,這種地步。
(15)從:跟隨在後
(16)而:連詞,表前後兩件事的相因關係。
(17)謝:表示歉意,解釋為:道歉。(18)終:到底。
翻譯
齊國出現了大饑荒。富人黔敖好心賑濟災民,在路邊擺設了食物,等待飢餓的人來吃。有一個人用衣袖遮著臉,拖著鞋子,暈暈乎乎地走了過來,黔敖左手端著食物,右手端著湯,大聲沖他吆喝說:“喂!來吃吧!”沒想到那人卻瞪視著黔敖,說:“我就是因為不吃嗟來之食才餓成這個樣子的。”於是斷然謝絕黔敖的施捨,終於餓死了。曾子認為這個災民太固執了。他說:如果別人不客氣地招呼你,你可以走開,但當別人已經道歉時,你就應該吃了。
詞語辨析
語法:偏正式
近義詞:嗟來之食 -殘羹冷炙、殘羹剩飯、殘羹剩汁
辨音:“嗟”讀“jiē”,不讀“cuō”。
“食”讀"shì",不讀“shí”
分析
這個故事寫了一個寧可餓死也不肯接受“嗟來之食”的有骨氣的窮人。後世以“嗟來之食”表示侮辱性的施捨。吳晗在《談骨氣》中引用這一故事為論據,說明了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就是有骨氣的。范曄《樂羊子妻》中的樂羊子之妻以這個典故奉勸丈夫,要他做一個品行廉潔而有志氣的人。這個故事流傳千百年,有著積極的意義,引導我們要做一個像他那樣的人。
讀解
“不食嗟來之食”這句名言就出自這個故事,是說為了表示做人的骨氣,絕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別人的施捨,哪怕是讓自己餓死。咱們的傳統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氣,用通俗的話來說,人活的是一口氣,即使受苦受難,也不能少了這口氣。還有一些類似的說法,比如人窮志不短,再比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都表示了對氣節的看重,對人的尊嚴的強調,對人的精神的重視。
即使是在今天,這一傳統觀念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與合理性。在人格精神和肉體之間,在精神追求和物質追求之間,在人的尊嚴和卑躬屈膝之間,前者高於、重於後者。在二者不能兩全的情況下,寧可捨棄後者,犧牲後者,不使自己成為行屍走肉,衣冠禽獸。人之所以為人,而非行屍走肉,區別大概正在這裡。啟示 “不食嗟來之食”出自《孟子》一書。因為齊宣王不採納孟子的仁政主張,孟子氣憤而去,齊王派使者挽留孟子。孟子慷慨陳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然後又講乞丐不食嗟來之食的故事。體現了戰國知識分子的骨氣和獨立人格。現在意保留原意,指有骨氣的人拒絕接受侮辱性的施捨。
嗟來之食與跨下之辱相比那種更為羞辱?個人認為,跨下之辱更甚之。正因為韓信能忍受跨下之辱最終才得以成就大業,衣錦還鄉。因此,如若一個人有志氣,嗟來之食並非不可食也,食嗟來之食也並不代表就肯定沒骨氣。何況,黔敖最後也意識到自己的無禮而道歉,連曾子聽到這件事後也說:“恐怕不該這樣吧!黔敖無禮呼喚時,當然可以拒絕,但他道歉之後,則可以去吃。”大丈夫能屈能伸,保存今日之性命,方可成就他日之大業!
要點指引
1、《禮記》亦稱《小戴記》或《小戴禮記》。儒家經典之一,是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和儒家學說的重要參考書。
2、本文塑造的寧可餓死也要維護人格尊嚴的齊人形象一直為後人所推崇。
辯證
嗟不讀“cuō”不寫作“蹉”或“磋”。
語法:偏正式
近義詞:殘羹冷炙、殘羹剩飯、殘羹剩汁
例句
南朝 宋 范曄《後漢書 樂羊子妻傳》:“妻曰:‘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況拾金求利以污其行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