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綠鰭馬面魨、黃鰭馬面魨
別稱:扒皮魚、馬面魚、象皮魚、孜孜魚、皮匠刀、麵包魚、羊魚、燒燒魚、老鼠魚等。
科:單刺魨科
介紹
綠鰭馬面魨,第一背鰭為一粗大的刺,能豎直,腹鰭退化成一短棘,不能活動,口小,無氣囊。常見的有綠鰭馬面魨,又名“象皮魚” “剝皮魚” (皮膚容易整片剝落而得名)。體呈藍黑色,鰭呈綠色,吻長,口小,端位,齒呈門齒狀。以底棲小生物為食。主要分布在我國東海、黃海和渤海。
習性
為暖溫性底層海魚類,棲息於水深50~120米的海區。喜集群,在越冬及產卵期間有明顯的晝夜垂直移動現象,白天起浮,夜間下沉。索餌期間晝夜垂直移動不顯著。食性較雜,主要攝食橈足類、介形類、端足類等浮游生物,兼食軟體動物、珊瑚、魚卵等。一般體長在180~220毫米,大的可達340毫米。馬面魨的產卵期在浙江外海為4月上、中旬至5月中旬,產卵場水溫為15~18℃,鹽度為34.5‰,卵粘性,卵徑0.63毫米,有油球。懷卵量在5~33萬粒間,一般為6~10萬粒。
黃渤海的主要漁場在黃海中、北部及渤海南部,漁期在4~7月。東海的中心漁場在浙江南部外海,漁期在1~6月,3月為旺汛,5~6月漁場移至舟山、長江口外側。綠鰭馬面魨可供鮮食或加工成魚乾,營養價值甚高,蛋白質約與大黃魚、銀鯧相等。肝可制肝油。南海常見有黃鰭馬面魨,鰭大部黃色;背鰭條34~35,臀鰭條32~33,較前種鰭條少。
體形特徵
綠鰭馬面魨Navodon septentrionalis體較側扁,呈長橢圓形,與馬面相象,一般體長10~20厘米、體重40克左右。頭短,口小,牙門齒狀。眼小、位高、近背緣。鰓孔小,位於眼下方。鱗細小,絨毛狀。體呈藍灰色,無側線。第一背鰭有2個鰭棘,第一鰭棘粗大並有3行倒刺;腹鰭退化成一短棘附於腰帶骨末端不能活動,臀鰭形狀與第二背鰭相似,始於肛門後附近;尾柄長,尾鰭截形,鰭條墨綠色。第二背鰭、胸鰭和臀鰭均為綠色,故而得名。 分布於太平洋西部。我國主要產於東海及黃、渤海,東海產量較大。其主要漁場和漁期如下:在溫台外海、對馬海峽和閩東漁場,旺汛期為12月至翌年3月;釣魚島漁場旺汛期為3至5月;舟山漁場和舟外漁場的盛漁期為5至6月;在黃海中北部及渤海南部漁期為4至10月。
黃鰭馬面魨Triacanthus blochii體長橢圓形,側扁。一般體長9~11厘米,體重15~25克。背鰭二個,分離。第一背鰭的第1鰭棘很粗大,約為頭長的1.3~1.6倍。第二背鰭鰭棘很短小,藏於背部凹溝內。臀鰭與第二背鰭近似。胸鰭側位,小刀狀。左右腹鰭退化,只剩下一個短棘不能活動。尾柄細,尾鰭後緣截形。除吻前緣外,頭、體全部被小鱗,並有細短絨狀小刺,小刺大部排成橫紋狀。通體赭黃色。分布於大平洋西部。我國南海產量較多。主要漁場在北部灣和海南島以東的陸架區。漁期從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份。其中海南島東南部海區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份,珠江口近海為3~4月 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