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劇的發展和一些墜劇演員
1939年濮陽縣墜子藝人沈冠英,在大眾劇社首先進行了由曲到戲化妝登台的嘗試。1945年南樂運素梅再度試演。1947年台前張福清也組班把墜子搬上舞台。翌年南樂李香環、內黃張全有、李明亮等,自製衣箱道具,再次進行嘗試,通過《洗衣記》、《妯娌倆》等劇目的試驗獲得成功,後,內黃、清豐,南樂墜子藝人相繼組建墜劇團,初登台即顯示了這一新興刷種的頑強生命力和藝術魅力。
1950年後的十年間,是墜劇藝術的黃金歲月,著名演員有唱拉雙兼被譽為“豫北墜劇大王”的王奎生,大口大韻擲地有聲的“小鋼炮”劉明霞,聲腔甜潤清脆的王元香,被譽為“墜子王”的張福清,噴口剛健的李香環,委婉纏綿情隨字出的李桂芝等。1 953年南樂墜劇團在石家莊演出連本戲《大紅袍》,創造了連演45天的紀錄,後又專制布景和風,雪、雲、雨等效果設備,回縣演出引起轟動,現代劇目七十餘個,被安陽地區文化局授於“紅旗劇團”光榮稱號。
1960年,河南省文化局指令把清豐、內黃墜劇團劃歸南樂。文革中以演樣板戲為主,並與其他劇種合併為南樂文工日。1979年南樂墜劇團恢復,運梅素成立半職業墜劇團,積極培養新秀,使這一新興劇種又恢復了生機。
墜劇的特點
墜劇唱腔以原打板說唱為基礎,汲取豫、越、呂、評、曲等劇種之長,改進鬆緊不協調的板式,綜合為“起、平、送、落”四腔,和“快”、“慢”、“散”、“垛”、“寒”、“四平”、“三字緊”諸板,樂器以墜胡為主,配以二胡、三弦、高音胡相和,又增琵琶、黑管、揚琴、嗩吶、笙笛等,感情淳樸,委婉悠揚,生活氣息濃厚,獨具地方特色。